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8)
2023(7317)
2022(6031)
2021(5791)
2020(4698)
2019(10575)
2018(10848)
2017(18184)
2016(9981)
2015(11324)
2014(11446)
2013(10203)
2012(9464)
2011(8172)
2010(8532)
2009(7442)
2008(7374)
2007(6950)
2006(6120)
2005(5361)
作者
(25642)
(21289)
(20998)
(20061)
(13558)
(9971)
(9751)
(8183)
(8070)
(7868)
(7234)
(6979)
(6763)
(6728)
(6530)
(6442)
(6296)
(6266)
(6199)
(6076)
(5374)
(5177)
(5091)
(4958)
(4925)
(4920)
(4768)
(4732)
(4261)
(4244)
学科
管理(36428)
(32048)
(29332)
企业(29332)
(26307)
经济(26280)
技术(15423)
中国(12049)
技术管理(11431)
理论(11211)
教育(10480)
教学(9863)
业经(9094)
(9040)
方法(9030)
(8065)
(7935)
银行(7927)
(7660)
(7240)
(6796)
金融(6796)
数学(6701)
数学方法(6589)
(6482)
财务(6462)
财务管理(6451)
学法(6327)
教学法(6327)
企业财务(6216)
机构
大学(127137)
学院(125327)
管理(50228)
(42275)
理学(41648)
理学院(41210)
经济(40978)
管理学(40489)
管理学院(40226)
研究(38432)
中国(29640)
(27151)
科学(21967)
(21597)
(21459)
(19379)
师范(19214)
中心(18960)
技术(18337)
(17705)
北京(17625)
(17220)
财经(16400)
教育(16071)
职业(15491)
研究所(15279)
业大(15218)
师范大学(14965)
(14882)
(14834)
基金
项目(81543)
研究(67565)
科学(64898)
基金(54725)
(45940)
国家(45449)
科学基金(40505)
社会(39744)
社会科(37487)
社会科学(37481)
教育(35375)
(35307)
编号(29875)
基金项目(29183)
(28995)
成果(26112)
自然(24547)
自然科(24087)
自然科学(24083)
自然科学基金(23717)
(23576)
课题(22215)
创新(20699)
资助(20353)
项目编号(19538)
(18920)
重点(18442)
大学(18013)
规划(17515)
(17467)
期刊
(50161)
经济(50161)
研究(42276)
中国(38878)
教育(37164)
管理(22110)
(18532)
学报(16609)
技术(16539)
科学(14408)
图书(14044)
大学(13962)
(12634)
(12594)
金融(12594)
职业(11226)
学学(10829)
书馆(9992)
图书馆(9992)
科技(9657)
农业(8876)
(8779)
论坛(8779)
财经(8092)
业经(8046)
情报(8017)
经济研究(7716)
高等(7281)
(7014)
技术教育(6925)
共检索到209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洪莉  
音乐会也可以是学术报告会?没错!在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成功演出的"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系列跨学科音乐会,已成为探讨艺术与科学关系的先锋教学科研活动。这是由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系统工程领域著名学者管晓宏教授策划发起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大良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一生功勋卓著。他在长期的高科技实践中,十分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学科专业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大批科技帅才、将才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才。钱老一生心系教育,一直与国内外的教育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钱老对教育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立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目标定位,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校持久竞争力的提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08年7月建立创新实验学院,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独立学院体制,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管委会主任、首任院长由学校常务副校长赵忠教授担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树国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负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当前研究生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存在多种不适应问题,实行多主体协同的产教融合是培养国家战略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西安交通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通过创办创新联合体、组建联合团队、融合双方优势、订单式培养人才、联合攻关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创新人才,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李红梅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陆一  史静寰  
长期以来,中国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过度集中于专业培养,而社会环境的质变已经使资优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决定性的问题。现实中大学教育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三种办法,即志向教育、竞争性考试制度和兴趣至上都不理想,致使密集投入教育资源却事倍功半。"志趣"的概念能够统摄古典的志向与现代的兴趣之间教育思想的张力。资优学生"志趣"的养成需要在大学本科阶段注重通识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建立师徒制,形成教学共同体,在管理和评价上给"志趣"的养成留有余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立芬  
为探讨大学与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内优质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文化源远流长的正定古城、在古色古香的正定中学开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共同使命。《中国髙等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付艳萍  
州长高中是由美国各州政府批准成立并予以财政支持,面向全州跨区域和学区招录拔尖创新学生进行集中培养的学年制公立高中学校。在人才培养实践层面,州长高中设计了指向学生全面发展和领导力提升的培养目标,设置了精深的特色学科领域课程,运用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自主探究等教学法,并通过以学业成就为前提的综合评价来选拔人才。在办学过程中,包括各州政府在内的多方力量为州长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政策、财力和智力支持。州长高中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而且在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对全州其他高中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伴随卓越的办学成效,州长高中也招致了公平性质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金武  周文琪  王立军  权龙哲  李岩  
立足为国家与区域农业工程领域培养高质量创新拔尖型、应用复合型人才,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定位,聚焦农业工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五位一体"教育理念,探究"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基础,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个衔接、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平台,实现"一宗旨、一核心、三要素"的人才培养目标,辅以完备的软硬件设施,为农业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格、如何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如何服务社会等系列问题。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成祯  钟蓉戎  
当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出现了如招生过程过分强调高荣誉、课程设置过分强调高难度、滚动机制过分强调高分数、学生价值理想过分功利化、校园文化过分追求形式化等"不实的卓越"。"有灵魂的卓越"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终极诉求。所谓"有灵魂的卓越"主要是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使之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者。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以兴趣和创新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学生选拔机制;以自由和人文为导向,设置多维度的课程体系;以理性和个性为导向,建立人性化的流动机制;以理想和责任为导向,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以德性和审美性为导向,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真正实现"有灵魂的卓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廷奇  
学科交叉已成为知识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不仅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传统管理体制及"单科制"组织体系的"惯性",使我国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不少困境和障碍。当务之急是树立大学科意识,积极推进学科交叉的制度创新,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实现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的互动和协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祖超  别雪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要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校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其模式,以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本文仅就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简要评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华永  陈芷  王宗元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学管理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制定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量身定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并指出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现和挖掘具有拔尖创新潜质人才等需要关注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飞  
得创新人才者得天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着眼于"大",注重全人教育,;聚焦于"小",注重自主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科学技术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要看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在中国逐步形成,关键是我国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特别是基础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