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5)
2023(15364)
2022(13176)
2021(11898)
2020(9666)
2019(21879)
2018(21360)
2017(40273)
2016(22060)
2015(24830)
2014(24301)
2013(23749)
2012(22193)
2011(20356)
2010(21074)
2009(19804)
2008(19786)
2007(18157)
2006(16537)
2005(15375)
作者
(62353)
(52268)
(51702)
(49250)
(33443)
(24782)
(23345)
(19909)
(19838)
(19015)
(17935)
(17373)
(17071)
(16862)
(16468)
(15890)
(15464)
(15079)
(15072)
(15008)
(13381)
(12859)
(12524)
(11986)
(11975)
(11766)
(11690)
(11637)
(10502)
(10464)
学科
(88888)
经济(88780)
管理(73105)
(72218)
(60688)
企业(60688)
中国(29838)
方法(27992)
(27562)
(24843)
业经(24592)
地方(23960)
(23137)
数学(22511)
数学方法(22196)
技术(21597)
农业(18339)
(18219)
银行(18186)
(17580)
(17409)
(16908)
金融(16906)
理论(16744)
(16740)
贸易(16720)
(16203)
(15671)
(15345)
环境(14735)
机构
学院(314029)
大学(308505)
(131839)
经济(128899)
管理(119072)
研究(110861)
理学(100032)
理学院(98932)
管理学(97533)
管理学院(96899)
中国(85585)
(66525)
(65043)
科学(62833)
(55459)
(52459)
中心(49774)
研究所(49212)
(49058)
财经(48811)
(43994)
(43030)
北京(42773)
师范(42686)
(41292)
业大(41240)
(40417)
经济学(39228)
农业(37464)
财经大学(35584)
基金
项目(195766)
科学(155620)
研究(152403)
基金(138120)
(118302)
国家(117144)
科学基金(101210)
社会(96550)
社会科(91480)
社会科学(91462)
(79892)
教育(71491)
基金项目(71425)
(65633)
编号(63088)
自然(61584)
自然科(60147)
自然科学(60135)
自然科学基金(59091)
资助(55670)
成果(53096)
(47308)
课题(46601)
(45827)
重点(44784)
(43293)
创新(41927)
(41606)
国家社会(39198)
(39151)
期刊
(162068)
经济(162068)
研究(103425)
中国(78384)
管理(51595)
(51571)
教育(48661)
(47243)
学报(41284)
科学(41155)
(36126)
金融(36126)
大学(32977)
农业(31972)
技术(30811)
学学(30391)
业经(27940)
经济研究(25136)
财经(24891)
(21597)
问题(20237)
(17956)
(16760)
技术经济(16471)
(16428)
论坛(16428)
科技(16244)
现代(15156)
职业(15030)
国际(14945)
共检索到511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齐彦磊   周洪宇  
拔尖创新人才是连接教育和新质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需求侧”的人才需求引导、“供给侧”的人才资源供给和“主体侧”的人才创新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顶层设计,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保障;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供给;激发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活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支撑;扩大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竞争能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善超   熊乐天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原始创新,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原始创新的关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仅仅依靠高等教育阶段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贯穿整个小学、中学、大学的连续培养过程。中小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是指在保障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成长规律,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的系统性建构。然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融入课程建设时面临环境不良、制度困顿、技术锁定等困境。通过弘扬育人文化、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完善制度供给、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加强技术研发与提升教师胜任力,强化课程建设的技术之柱,或可破解上述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阳  周小乐  
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和关键。文章梳理了我国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历程,分析了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科研环境;推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高校办学主体地位;树立"精、新、少"的课程设计理念,实施柔性化教学培养计划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科学技术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要看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在中国逐步形成,关键是我国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特别是基础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平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新课题,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核心,高水平大学要更好地承担起历史重任,关键是要着力培养一大批高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和平  
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正在被广泛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近年来,清华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立芬  
为探讨大学与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内优质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文化源远流长的正定古城、在古色古香的正定中学开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共同使命。《中国髙等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斯宪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回顾高考招生制度的历史变迁,重点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方向,全面总结和分析近年上海高考改革的成绩与经验,系统研究高考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模式。针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持续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杨淞月  
从招生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的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共性与差异,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亮  金祥雷  王瑞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探索价值。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国家组织实施了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作为试点的重要内容。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应当按照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地建立起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为学生个性的、创造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和外在环境。2009年以来,吉林大学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等,按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翠翠   张皓月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兼具创新人才的普遍特征与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发展特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对这一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主体协同机制不畅通等多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创新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创新人才长效评价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发挥多主体协同培养优势等策略,激发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技术创新活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文杰  朱文豪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实施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素质模型"的视角出发,概括了拔尖性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阐述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与逻辑架构,分析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影响因素,并重点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新凤  钟秉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以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一主体或者多主体协同的选拔培养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依然面临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政策的缺位、各项政策目标或者政策主体的协同问题、选拔培养机制衔接问题等制约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统筹不同办学主体、学段、政策目标,促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政策协同,提高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成祯  钟蓉戎  
当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出现了如招生过程过分强调高荣誉、课程设置过分强调高难度、滚动机制过分强调高分数、学生价值理想过分功利化、校园文化过分追求形式化等"不实的卓越"。"有灵魂的卓越"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终极诉求。所谓"有灵魂的卓越"主要是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使之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者。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以兴趣和创新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学生选拔机制;以自由和人文为导向,设置多维度的课程体系;以理性和个性为导向,建立人性化的流动机制;以理想和责任为导向,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以德性和审美性为导向,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真正实现"有灵魂的卓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廷奇  
学科交叉已成为知识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不仅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传统管理体制及"单科制"组织体系的"惯性",使我国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不少困境和障碍。当务之急是树立大学科意识,积极推进学科交叉的制度创新,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实现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的互动和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