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66)
2023(3886)
2022(3130)
2021(3074)
2020(2639)
2019(5852)
2018(5542)
2017(10705)
2016(6018)
2015(6437)
2014(6617)
2013(6661)
2012(6129)
2011(5107)
2010(5191)
2009(4744)
2008(5054)
2007(4317)
2006(3565)
2005(3235)
作者
(16358)
(13806)
(13494)
(13311)
(8785)
(6617)
(6184)
(5145)
(5119)
(4996)
(4698)
(4592)
(4547)
(4472)
(4454)
(4119)
(4065)
(3966)
(3929)
(3820)
(3491)
(3358)
(3232)
(3191)
(3133)
(3127)
(3008)
(2927)
(2836)
(2804)
学科
管理(23064)
(22541)
(20719)
(19940)
经济(19914)
(18172)
企业(18172)
财政(11749)
(10304)
财务(10300)
财务管理(10255)
企业财务(9903)
方法(9898)
(9313)
数学(8713)
数学方法(8629)
(7873)
中国(6677)
(5854)
(5400)
(5285)
体制(5275)
(4643)
制度(4639)
(4604)
银行(4597)
技术(4591)
(4517)
地方(4340)
(4197)
机构
大学(79994)
学院(79148)
(31778)
经济(31138)
管理(28351)
研究(27134)
(26053)
理学(24627)
理学院(24339)
管理学(23945)
管理学院(23784)
中国(20595)
科学(16983)
财经(16621)
(15949)
(15104)
(14442)
(13805)
研究所(12705)
财经大学(12215)
(12039)
中心(11997)
业大(11477)
农业(10801)
经济学(10620)
(9989)
北京(9768)
经济学院(9632)
(9619)
(9226)
基金
项目(52507)
科学(41218)
基金(39329)
研究(36522)
(34913)
国家(34649)
科学基金(29433)
社会(23926)
社会科(22800)
社会科学(22792)
基金项目(20627)
(19890)
自然(19240)
自然科(18837)
自然科学(18830)
自然科学基金(18506)
(16833)
教育(16801)
资助(16267)
编号(13264)
(12335)
重点(12110)
(12086)
成果(11720)
(10974)
科研(10543)
国家社会(10500)
教育部(10404)
创新(10328)
(10192)
期刊
(33586)
经济(33586)
(26523)
研究(25966)
中国(16834)
学报(15202)
科学(12211)
(11876)
大学(11383)
学学(10994)
管理(10076)
财经(9233)
(7890)
金融(7890)
(7822)
农业(7753)
财会(6827)
(6763)
财政(6763)
会计(6684)
经济研究(6508)
教育(6207)
(4811)
通讯(4618)
会通(4604)
技术(4595)
问题(4474)
业经(4316)
(4120)
(3687)
共检索到121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唐晓晴  
财产权正当性论题的基础是荒野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荒野,然荒野是无主之地,处法外之维。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最终转化为对土地及其它资源的索取,欧洲历史上的拓荒运动引发了学者对财产权正当性论题的思辨交锋。追溯至罗马法,先占或者加工取得所有权是正当且符合自然理性的;在自然理性根据下,格劳秀斯和普芬多夫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将财产权正当性基础建立于推定所有人"同意";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以物上附着"劳动"论证财产权的正当性,其财产权理论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当代学者以私有财产权与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为视角论证财产私有的正当性。二十一世纪的财产建制,当考虑社会资源的紧缺,以及对人性的反思。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曹晓峰  
一定数量的库存是为了响应顾客需求的变动和实现企业赢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十多年前,笔者刚刚接触精益生产时,一位前辈在课堂上说,库存乃"万恶之源",有百害而无一利,并使用了一张水面下堆积石头的图片。当时笔者半信半疑,总觉得库存还是应该有那么一丁点好处的,但这个好处究竟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更没有能力反驳老师斩钉截铁的说法,只好将这个疑问埋在心里好多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常鹏翱  
在财产权负载他物权的权利叠加情形,他物权扣减了财产权的权能,财产权会因适格的消灭事由发生而相对于财产权人消灭,但相对于他物权并不消灭,此即财产权相对消灭论。在土地使用权设立抵押权后,该土地被依法认定为闲置土地并被无偿收回时,应适用财产权相对消灭论,结果是土地使用权消灭,但抵押权持续存在,这不仅符合民法原理和规范,还能通过行政法中比例原则、公益利益、行政处罚和信赖保护的检验,具有正当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敏  
自然法的财产权概念从未作为任何法律体系中"行动中的法律"而存在,但其影响之大却不容忽视。受其影响的财产权模式在现实社会中不仅遭到法律学界的质疑,也受到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坚守自然法财产权观念可能会对其他人强加成本,自19世纪以来,人们便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这同时也加速了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定华  
法人财产权性质之我见刘定华法人财产权见之于官方文献是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公司法》。前者的表述是: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后者表述为: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军  
论财产权的解体[美]托马斯·C·格雷今天,在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中,律师或经济学家所持有的财产权概念已完全不同于普通的老百姓。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都把财产权当作一种可为人们所拥有的物品。拥有了财产权,也就拥有了对一些物品的排他性的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建平  
法人财产权研究●王建平法人财产权属于法人,而不属于法人的成员。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必须具有自己的财产,这是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条件。法人财产权是以法人财产所有权为实质内容,包括经营权、债权、知识产权,以及请求法律救济权在内的一组权利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艺  
宪法学中所界定的财产权概念有其特别含义,并非是对民法中财产权概念的复制及确认。从宪法财产权的主体角度看,宪法财产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从私有财产权入宪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具有普遍性、不可让与性、不受侵犯性;从权利保障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从权利属性的角度看,宪法财产权表现出由消极性向积极性的转变。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无论是从权利属性、设定目的、权利侧重点还是保障方式上看都存在着明显差别。具体而言,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分别以基本权利和具体权利为出发点,在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共同构筑财产权保护的坚实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文懋  
财产权对于人的全面解放的意义具有两面性。第一,在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财产权从封建专制权力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首次实现了绝对的财产权利和财产权与权力的分离。财产权是其它各种权利的基础,堪称对抗封建专制权力、保障人权的坚实堡垒,是人的解放的起点,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启蒙的、资产阶级的财产权利理论和观念无疑具有进步意义。第二,绝对的财产权利具有与生俱来的弱点,它无法保障实质平等和实质正义,因而只有超越财产权利的绝对性,才能进一步实现人的解放。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自由不再是自我与他人的分界线,而会成为个人与他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金明  陈利根  
在财产法的视阈下,土地权利体系非物权法体系甚至民事权利体系所能涵盖。土地公法财产权与私法财产权的二元分野是土地财产权体系的基本架构。我们将土地财产权分为公法上的土地财产权(国家地权)和私法上的土地财产权(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继承权等),这对解释土地权利运行的各种法律关系和澄清土地权利的诸多理论误区具有积极的意义。土地财产权二元体系应当作为我国土地权利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居昊  
﹃法人财产权﹄与产权规范居昊“法人财产权”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经济学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公司法》虽然从法律上确认了“法人财产权”,但理论分歧并未解决。有人认为,“法人财产权”在法律上的确立,解决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根本性问题,并与现代市场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成思  
知识产权、财产权与物权郑成思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五部分提到“要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以及“实施保护知识产权制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财产权、知识产权等权利之间的关系,作更深层次的研究。一、财产及财产权的概念自19世纪中叶以来,即使不赞成马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章莉  
财产权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反对专制特权、增进个人自由以及促进市场经济效率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在没有任何制度制约的情况下,财产权利的垄断极易导致对劳动者权利的侵犯。因此,我们应当在社会公正和平等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增强政府、工会组织以及工人自身力量的权力制衡方法规范财产权利的作用方式,遏制其消极作用的发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进元  高新平  
传统意义的财产权包括有体物(动产和不动产)和无体物(债权、知识产权、有价证券)等,以及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或支配等各项权能;现代意义的财产权还包括个人公法财产权。基于财产权的制度性保障理念,各国宪法都授权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以形成财产内容,限制财产的存续状态和使用收益等。财产权限制之法律的合宪性基准,包括财产内容的形成应该尊重立法裁量、私有财产之限制不得忽视意识自治、公法财产之限制不得影响生存保障、出现征收与限制两可时注重财产价值补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虹燕  李艳梅  
君主专制制度下,家族本位吞并个人本位的传 统文化,导致我国对私人财产权利保护的先天不足。现行宪法和民事法律对私人财产权的保护仍存在不少缺陷,并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应在树立权利本位的基础上,对宪法制度和民事法律制度进行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