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2)
2023(13223)
2022(11238)
2021(10569)
2020(8945)
2019(20551)
2018(20381)
2017(39242)
2016(21396)
2015(23936)
2014(23945)
2013(23194)
2012(20978)
2011(18702)
2010(18800)
2009(16825)
2008(16367)
2007(14311)
2006(12155)
2005(10790)
作者
(58613)
(48492)
(48340)
(46450)
(31204)
(23483)
(22138)
(18912)
(18505)
(17689)
(16614)
(16402)
(15541)
(15309)
(15069)
(15042)
(14402)
(14392)
(14244)
(14039)
(12149)
(11784)
(11760)
(11275)
(10989)
(10976)
(10947)
(10765)
(9925)
(9636)
学科
(82694)
经济(82595)
管理(61787)
(58506)
(49444)
企业(49444)
方法(43117)
数学(38452)
数学方法(37727)
(23302)
中国(21082)
(20995)
业经(17633)
(16399)
(16106)
理论(16041)
(15229)
财务(15165)
财务管理(15127)
(14763)
贸易(14749)
地方(14563)
企业财务(14363)
(14363)
(14082)
银行(14065)
农业(13854)
技术(13515)
(13316)
(12864)
机构
学院(290705)
大学(289106)
(116150)
经济(113632)
管理(113457)
理学(98200)
理学院(97196)
管理学(95066)
管理学院(94534)
研究(89119)
中国(70299)
(59016)
(56028)
科学(54105)
财经(45032)
(44603)
(44424)
中心(44174)
(43375)
业大(41831)
(41051)
研究所(39300)
经济学(36847)
(36834)
师范(36419)
北京(36093)
(35624)
农业(34727)
财经大学(33922)
经济学院(33512)
基金
项目(199218)
科学(157941)
基金(146036)
研究(144540)
(127178)
国家(126132)
科学基金(109944)
社会(91837)
社会科(87215)
社会科学(87194)
(78327)
基金项目(76502)
自然(72586)
自然科(71058)
自然科学(71041)
自然科学基金(69769)
教育(69695)
(65710)
资助(61386)
编号(58454)
成果(46527)
重点(44900)
(44417)
(42157)
(41366)
课题(40250)
创新(39315)
教育部(38893)
科研(38819)
大学(38335)
期刊
(119997)
经济(119997)
研究(82522)
中国(55801)
(45372)
学报(44308)
管理(42534)
科学(40106)
(38982)
教育(34972)
大学(34586)
学学(32416)
(30833)
金融(30833)
技术(28771)
农业(25915)
财经(22110)
业经(19874)
经济研究(19809)
(19037)
问题(15734)
统计(15492)
图书(14231)
技术经济(14224)
(14094)
(13949)
(13864)
理论(13436)
财会(13392)
商业(12945)
共检索到422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万青  谢中川  
近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和对人民币汇率低估,致使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但中国政府对升值保持相当谨慎的态度,这关涉到传统理论强调的升值可能产生的经济紧缩问题。那么近些年国外学者运用紧缩性贬值理论所拓展的扩张性升值效应是否适用于中国?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产出的关系,得出结论:扩张性升值效应在中国不适用,即使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产出不显著下降,而长期升值则对产出的负面影响巨大且深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储幼阳  
本文在Edwards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造了人民 币均衡汇率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回答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朱钟棣  
文章使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中国的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而且传递过程存在时滞。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弹性远高于消费者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弹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攀  朱俊波  
本文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美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实证检验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美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并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华春  Jeffrey Forrest  熊云明  
文章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中澳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国实际GDP、澳大利亚实际GDP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澳两国GDP、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两国双边贸易收支这四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两国贸易收支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调整人民汇率不能解决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人民币汇率与双边贸易收支之间不存在理论上的J效应;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有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目前还是一个外贸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文雁兵  
文章构建了一个"中国化"的制度质量指标来测算中国1978~2012年制度质量,进而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了中国制度质量与对外贸易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在短期和长期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促进效应分别达到2.12%和2.26%,制度质量改善是促进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内生渠道。文章还发现,我国对外贸易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值偏差仅有23%能够自我修正,对外贸易短期动态调整机制的修正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二者长期均衡关系足够稳定,文章认为应当从制度质量改善与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互动视角制定相关政策进行适当干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梦瑶  崔晋川  
本文研究基于经典高斯扩散模式但适用于风向变化条件的毒气扩散模型。经典高斯扩散模式,例如高斯烟云模式和高斯烟团模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扩散过程中风向保持不变。但在实际应用中风向却常常是变化的。本文在经典高斯扩散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坐标变换的数学方法,建立了一个能够应对风向变化条件的毒气扩散模型。该模型包括网格化预处理、高斯模式选择和坐标变化三个主要环节。文中详细阐述了模型的主要思想和核心算法。最后简要讨论了模型的程序设计和实际应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青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域模型初探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王国青汇率目标区域模型(ExchangeRateTargetZones)是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汇率决定理论,目前已成为分析汇率短期波动的有效工具。从理论上看,该模型成功地借鉴了随机过程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琳  胡海鸥  
本文采用修正的BGT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以及央行在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金融体系变迁等情形下,货币政策实施方式及其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意愿结售汇制度的实行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的货币自主性得以加强;在开放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受国内外利差、资本市场溢价、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制度的影响。面对这些国内外冲击,央行进行了央票冲销或调整准备金率等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新鹭  周正宁  
文章基于开放经济菲利普斯曲线,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物价传递效应,并利用滚动回归估计方法进一步对汇率传递趋势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物价的传递并不完全,而且不同于以往将汇率传递趋势归因于通货膨胀环境的改变。消费篮子中进口品比重与汇率传递趋势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即相比于通货膨胀环境,汇率传递效应受我国贸易依存度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丽莹  
文章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初始理论模型前提假设进行拓展,基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对马歇尔-勒纳条件模型做出了理论修正与运用。结果显示:汇率变动在世界经贸中不可避免,不能单凭某一国货币现实汇率的升值或贬值,来认定其对该国贸易收支是否利空抑或利好;于人民币汇率而言,其占美元汇率的权重越高,人民币贬值将越能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收支,但人民币的过度贬值,将推高我国进口商品价格,造成国内的物价上涨,减损国民福利,所以,稳币值应成人民币汇率政策常态;在对世界各国的贸易结构中,应增加对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同时缩减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减小人民币占美元汇率的货币权重,使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再过度依赖于美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王磊  
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出现了持续快速的升值,并使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外贸企业经营困难加重。针对人民币升值是否已经过头以及人民币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这一问题,运用Elbadawi的均衡汇率模型即修正的ERER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研究后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高估;在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因素中,贸易条件、政府支出和经济开放度在长期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影响较大,而贸易条件、国际利差和净资本流入在短期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影响较大。因此,当前人民币汇率应改变过去那种单边升值态势,进入一种双向波动的状态;在短期内可以利用国内外利率差、净资本流入和贸易条件等变量对其进行调整,在长期则可以利用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沙文兵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业量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而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就业量将下降0.1821%。因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对就业量仅存在微弱的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芳芳  任小勋  
2014年3月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国内股票市场联动性明显增强。基于VAR-GARCHBEKK扩展模型实证研究了2014年3月18日到2016年1月15日期间人民币汇率和股指收益率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对股市不仅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即前期汇率的贬值会给股市带来收益率均值下行的压力,而且还存在汇率向股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军  
加入金融发展水平的均衡汇率测算是破解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汇率问题的可循之径。笔者论证了金融非中性是均衡汇率测算引入金融发展因素与形成BEER修正模型的理论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中国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与H-P滤波分析对1994年~2010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和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测算。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且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考虑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因素后人民币汇率失调在5%以内,失调程度轻微。笔者从另一角度支持了Chueng等人的"人民币低估问题存在高估"的研究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