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7)
- 2023(18727)
- 2022(15911)
- 2021(15035)
- 2020(12410)
- 2019(28448)
- 2018(28129)
- 2017(54783)
- 2016(29377)
- 2015(32604)
- 2014(32534)
- 2013(31921)
- 2012(29335)
- 2011(26334)
- 2010(26549)
- 2009(24409)
- 2008(23043)
- 2007(20333)
- 2006(17934)
- 2005(15542)
- 学科
- 济(115934)
- 经济(115808)
- 业(87890)
- 管理(81616)
- 企(65264)
- 企业(65264)
- 农(52435)
- 方法(51088)
- 数学(44992)
- 数学方法(44377)
- 农业(34847)
- 中国(34394)
- 财(31524)
- 业经(29909)
- 融(28726)
- 金融(28724)
- 银(28083)
- 银行(28043)
- 行(26955)
- 制(25475)
- 地方(25248)
- 学(23358)
- 贸(21145)
- 贸易(21132)
- 易(20615)
- 务(20158)
- 财务(20080)
- 财务管理(20043)
- 企业财务(19116)
- 理论(18889)
- 机构
- 学院(407828)
- 大学(403920)
- 济(165454)
- 管理(162161)
- 经济(161886)
- 理学(140936)
- 理学院(139471)
- 管理学(136963)
- 管理学院(136226)
- 研究(134534)
- 中国(106465)
- 京(83691)
- 科学(82229)
- 农(79389)
- 财(76067)
- 所(66300)
- 业大(64514)
- 中心(64412)
- 农业(60969)
- 财经(60874)
- 研究所(60409)
- 江(59553)
- 经(55658)
- 范(52578)
- 师范(52108)
- 北京(52028)
- 经济学(49271)
- 州(48571)
- 院(48469)
- 财经大学(45255)
- 基金
- 项目(281397)
- 科学(221791)
- 研究(207576)
- 基金(204421)
- 家(177408)
- 国家(175855)
- 科学基金(151828)
- 社会(131172)
- 社会科(124147)
- 社会科学(124115)
- 省(110447)
- 基金项目(108349)
- 自然(98229)
- 自然科(95941)
- 自然科学(95917)
- 教育(94682)
- 自然科学基金(94180)
- 划(92011)
- 编号(85715)
- 资助(83863)
- 成果(68733)
- 重点(62487)
- 部(62240)
- 发(60652)
- 创(58456)
- 课题(58120)
- 创新(54519)
- 国家社会(53884)
- 科研(53738)
- 教育部(53309)
- 期刊
- 济(180155)
- 经济(180155)
- 研究(117348)
- 农(78931)
- 中国(77183)
- 学报(64016)
- 科学(59201)
- 财(56866)
- 管理(55767)
- 农业(53416)
- 融(50128)
- 金融(50128)
- 大学(49925)
- 学学(47520)
- 教育(42276)
- 技术(34841)
- 业经(34362)
- 财经(28970)
- 经济研究(27237)
- 业(25168)
- 经(24758)
- 问题(24336)
- 版(20889)
- 理论(19489)
- 科技(19175)
- 技术经济(19057)
- 现代(18368)
- 图书(18314)
- 实践(17882)
- 践(17882)
共检索到595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陆强
"三农"发展对农村金融依赖很大,但我国农村资金外流形势严峻,农业贷款所占比重过低、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变成农村资金外流的"抽水机"。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从灾害、价格、担保和外部性4个方面分析农业、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必须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的引导与补充功能,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方式,缓解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具体做法是:拓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建立灾害风险补偿机制;拓展农产品期货经纪业务,提供市场风险对冲机制;拓展农业政策性担保业务,建立风险转移机制;拓展农业政策性风险投资业务,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拓展农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业务,建立农业政策...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支农方式 农村金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桂堂
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及其作用的发挥,实际上就是财政职能不断强化的一个产物,改革开放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功能趋于弱化,其原因在于:财政实力被过多地削弱,公共产品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过分倚重商业性金融的支农效应而弱化了财政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为此,应当健全财政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持续投入机制与补偿机制,协调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还应承担起对政策性金融业务监督管理的责任。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农村金融 财政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课题组
本文在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边界界定以及功能定位,认’为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要改变这一供需失衡的状况,必须对现行的供给主导型的以水平竞争模式为主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改造。文章提出,建立一个需求追随型的垂直合作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是发展和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现实和必要的选择,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政策性金融 垂直合作 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富君
近年来,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在工作实践中,紧密结合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主动作为,不断强化金融服务,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金融助力安徽"三农"事业发展中展现了政策性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2012年以来,农发行安徽省分行累计投放各项支农贷款2225亿元。截至2015年10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628亿元,列全国农发行省级分行第三位,较2012年初增幅52.4%,其中涉农贷款余额占全省7900多亿元涉农贷款总额的20%,列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靖霞
面对“三农”的金融需求,一方面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不愿介入,另一方面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市场选择失灵的情况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政策扶持、逆向选择、首倡诱导的功能定位,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农村,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
金融需求 政策性金融 功能定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重润 卢玉志
近年来,农村金融问题成为国内金融研究的热点。很多文献从农村金融抑制的角度剖析了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以及对策。笔者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村金融状况的调研,发现金融抑制论还不能完全解释农村金融欠发达的原因,而从市场失灵角度可以提供更好的解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志雄 曲如晓
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缓解了农村金融抑制吗?如果是,缓解效应究竟有多大?本文利用13个省市147个县的调研数据,结合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社会消费水平、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以及政府规制等异质性特征共同解释了90%的金融抑制的波动;其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对当期农村金融抑制起到了缓解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未来期的缓解效应;从平均水平看,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社会消费水平提升使得金融抑制程度相对于均衡水平下降23.88%。因此,政府要因地制宜对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进行引导,构建以政策性金融为先导,商业性、合作性金融为主体,其他金融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互补性农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侯鹏 赵翠萍 余燕
政策性农村金融是弥补农业生产弱质性和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生产者获取农业生产所需资金的重要渠道。本文在梳理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发展历程和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对其特征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并基于此提出中国在发展政策性农村金融过程中应积极整合利用已有资源、加强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监管、制定灵活审慎的经营战略和拓展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顾晓安 李彬彬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多倾向于从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和组织架构角度展开。金融的本质是向金融需求者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因此,笔者认为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应该通过剖析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设计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供给体系。同时,针对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提出构建以农业银行、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为主的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最后,我们在对农村提供满足需求的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又对其金融需求在数量上的缺口和供给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需求与供给 差异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再清 彭建刚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支农 协调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立民 卫刚华 陈参军
经济金融发展的"二元性"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国内外学者从金融抑制、交易成本、社会特性和体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指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体现在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上,总量矛盾主要是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抑制而引起,而结构矛盾则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经营定位、业务创新、服务方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需求多无化趋势等难以有效对接等矛盾交织形成。本文分别从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问题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嵇正龙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具有明显的政府政策强制和诱导性,从渠道和主体角度可以将农村金融供给分为财政支农资金、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保险。而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取决于上述四个变量对农村总产出的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对农业总产出、财政支农资金、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保险五个变量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财政支农资金、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并未带来促进农村总产出的预期,而农业保险虽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有限。文章最后针对不同的金融供给变量供给有效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短期和长期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供给 有效性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平 蔡友才
我国现行农村政策金融制度安排存在较大缺陷,已不仅是依靠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现有体制下机制的转型就能解决的,不能只就农发行谈我国农业政策金融改革,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和方法重新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江泓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保营
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严重弱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长期存在。必须从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功能进行定位和战略性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服务 新制度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