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2)
2023(14314)
2022(12556)
2021(11822)
2020(9910)
2019(22921)
2018(22785)
2017(43699)
2016(23920)
2015(26410)
2014(26517)
2013(26282)
2012(23943)
2011(21678)
2010(21734)
2009(19986)
2008(19562)
2007(17209)
2006(15027)
2005(13649)
作者
(68716)
(57106)
(56402)
(53990)
(36491)
(27426)
(25715)
(22162)
(21617)
(20520)
(19454)
(19313)
(18325)
(18041)
(17746)
(17605)
(17009)
(16811)
(16326)
(16318)
(14101)
(14081)
(13677)
(13018)
(12776)
(12687)
(12649)
(12566)
(11567)
(11165)
学科
(88878)
经济(88744)
管理(71727)
(65182)
(56101)
企业(56101)
方法(40072)
数学(34061)
数学方法(33583)
(26319)
中国(23748)
(22903)
(21830)
(21505)
业经(20453)
地方(16993)
理论(16606)
(16458)
财务(16384)
财务管理(16348)
企业财务(15553)
(15329)
(15289)
银行(15280)
贸易(15275)
农业(14899)
(14871)
(14827)
(14726)
技术(14676)
机构
大学(335554)
学院(330105)
管理(129558)
(127064)
经济(124109)
研究(112267)
理学(112029)
理学院(110701)
管理学(108645)
管理学院(108029)
中国(82913)
(72265)
科学(70323)
(62928)
(56757)
(53921)
研究所(51551)
中心(50665)
业大(50076)
(49540)
财经(49263)
北京(45768)
(44766)
(44611)
师范(44180)
农业(42060)
(41197)
(39739)
经济学(37988)
财经大学(36830)
基金
项目(227553)
科学(178489)
研究(166048)
基金(165106)
(144492)
国家(143326)
科学基金(122533)
社会(103381)
社会科(97855)
社会科学(97832)
(88336)
基金项目(87628)
自然(80401)
自然科(78500)
自然科学(78480)
自然科学基金(77067)
教育(76878)
(74912)
资助(67926)
编号(67273)
成果(56042)
重点(51026)
(50417)
(47255)
(47209)
课题(46994)
创新(44085)
(43875)
科研(43747)
教育部(43228)
期刊
(140167)
经济(140167)
研究(100430)
中国(69440)
学报(56114)
科学(50118)
(49391)
管理(49005)
(48795)
大学(42689)
教育(42491)
学学(39749)
农业(33286)
(29169)
金融(29169)
技术(28150)
财经(24399)
经济研究(22027)
业经(21916)
(20767)
图书(18877)
问题(17845)
(17090)
理论(16830)
科技(16501)
(16083)
实践(15486)
(15486)
技术经济(15022)
现代(14498)
共检索到494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子舟  荀关玉  
本研究在分析工作场所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拓展性—限制性学习框架工作场所学习的场景特征作了区分。其中,拓展性学习是组织鼓励、引导学习者不断超越现有工作范围的学习,限制性学习是组织限制学习者的学习范围以促进组织发展的学习。2011-2014年间,本研究选取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的六家制造企业,采用观察和深入访谈方法,探究新员工在公司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活动。研究的企业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公司,分属三个特点不同行业。研究发现企业存在三类拓展性学习形式,这些拓展性学习形式较好地整合了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拓展性—限制性学习框架揭示了两类不同工作场所学习模式,为我们观察和评价组织行为提供了新的工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Ronald L.Jacobs  李宇晴  
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都非常关注工作场所学习。关于正式培训和非正式学习,一直以来形成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结合已有的大量文献,提出了一个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性框架,框架包括三个互相作用的变量:学习的场所、在发展和传授学习经验时所制定的计划的程度和学习过程中培训者、推动者和其他人的角色。本文还讨论了这一框架对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中理论建设和研究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瑾劼  
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WPL),作为一种职业学习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流变中经历了数次蜕变。在遥远的中世纪,它表现为一种近乎于生活形态的学徒制,为人类孕育出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到了近代,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在制度化教育普及的浪潮中,学校逐渐替代了工作场所,从工作中学习不再是人们掌握技艺的唯一途径,反而成为了耗时、低效人才培养模式的代名词。直至现代,在知识经济的主导下,在终身学习思潮的推动下,工作场所学习又再次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职业教育界,它演变为目前与工作世界广泛合作的各类名目繁多的工作本位学习项目(work-based learning)。它的卷土重来以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滨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范畴,在成人教育、企业培训、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都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之而来的是各领域研究者对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的认识千差万别,不利于在同一话语体系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本研究吸收了不同领域学者的观点,试图从认识论、知识观和学习理论的视角建立一个工作场所学习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一定的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维华  胡国庆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终身学习、泛在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绩效提升、人才强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工作场所学习研究主要围绕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理论基础、学习策略、类型划分、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回顾、梳理、整合我国工作场所学习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薇、杨现民等人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中撰文,梳理了工作场所学习内涵的演化与转变,阐释了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并构建了基于学习元平台的虚实结合工作场所学习环境,最后通过实证案例研究验证了学习效果。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和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到注重个体之间的交互,再到强调组织中的学习过程,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建华  高倩  
近年来,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作为一种学习环境、一种实践学习场所和一种非正式学习场所的角度来说,工作场所学习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但由于工作场所存在绩效驱动、专家缺位、马太效应等现象,工作场所作为一种学习环境也存在弊端。为有效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弊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要促进教学场所与工作场所的融合,加强师生关系与师徒关系的互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宗礼  张科丽  
基于学习成果的高职教育学分制以学习者实际获得的学习成果为衡量依据,强调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该学分制由单元学习成果、职业资格描述、谅解备忘录和学习协议、确定学分四个要素构成,可以实现对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学习时间所获学习成果的认证、转换和积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宗礼  张科丽  
基于学习成果的高职教育学分制以学习者实际获得的学习成果为衡量依据,强调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该学分制由单元学习成果、职业资格描述、谅解备忘录和学习协议、确定学分四个要素构成,可以实现对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学习时间所获学习成果的认证、转换和积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显锋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视角,从制度设立、情境创设、团队互动、契约管理、绩效导向、文化互融等六个方面探讨建立高职生顶岗实习期工作场所学习的机制,在此机制下,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教师实践水平获得提升,企业师傅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高职生更加适应职场世界并促进自我发展,并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八妹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种通过参与真实生产任务,并在熟练成员直接或间接指导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形式,这种"基于实践"的学习已越来越被职业教育者所关注。但是怎样的工作场所学习才能够帮助促进实践者知识和技能的有效生成,通过"工业机器人企校双制技师班"的案例实践,探索出如何组织工作场所学习并加以实施的机制和方法。同时,通过案例表明,工作场所学习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敏  崔铭香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形式,将职业发展和持续学习有效地融合,成为从业人员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越发地为人们所重视。文章分析了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艺萌  
工作场所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革新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Illeris的"工作生活中的学习"整体模型,结合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的影响因素,构建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模型,解析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四个关键要素,重点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即实践、交流、规划与反思的融合过程,以期为学校有效支持教师的工作场所学习提供依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涛  
工作场所学习核心概念的准确界定有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并正确的指导实践领域的工作。应该在整个社会经济变革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工作场所内涵的变化,在动态中对其进行理解,把握工作场所的时代特点。对于工作场所学习这一概念的研究,目前成果较为丰富,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却也都有不足之处。只有在正确理解工作场所学习各种要素、概念之后,才能对这一概念有深刻的把握,并能够清晰廓清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项研究领域的基本边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学瑶  吴俊杰  
工作场所学习是低技能工人促进其职业技能提升及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一种适应活动,是主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正式的制度化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两类。工作场所的非正式学习对低技能工人技能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尤其是基于与同事交流形式的学习、工作场所的自主学习、质量圈三种学习形式对低技能工人技能提升作用明显。促进低技能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应重构对低技能工人和工作场所学习的认识,厘清不同学习形态与低技能工人职业技能提升的关系,采用适切的学习形态提高低技能工人职业技能,依照系统分层、分阶段的思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