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1)
2023(11772)
2022(9752)
2021(9130)
2020(7381)
2019(16472)
2018(16227)
2017(29032)
2016(16102)
2015(18517)
2014(18126)
2013(17161)
2012(15858)
2011(14430)
2010(14747)
2009(13632)
2008(13175)
2007(12177)
2006(11115)
2005(9885)
作者
(43072)
(36311)
(35727)
(34191)
(23224)
(17113)
(16345)
(13825)
(13677)
(13107)
(12390)
(12171)
(11728)
(11516)
(10853)
(10832)
(10700)
(10516)
(10421)
(10402)
(9133)
(8693)
(8530)
(8268)
(8256)
(8216)
(8024)
(7869)
(7199)
(7039)
学科
(75326)
经济(75280)
管理(56662)
(47972)
(42607)
企业(42607)
方法(21862)
地方(21340)
中国(19468)
数学(17721)
数学方法(17483)
业经(17387)
技术(17169)
(16496)
(15796)
理论(14118)
地方经济(13620)
(12958)
(12671)
教育(12465)
技术管理(12145)
农业(11555)
(10968)
(10734)
银行(10718)
(10471)
(10439)
(10143)
(10049)
环境(10023)
机构
学院(218655)
大学(217827)
(91199)
经济(89010)
管理(83519)
研究(74014)
理学(69572)
理学院(68688)
管理学(67535)
管理学院(67063)
中国(56135)
(46649)
科学(42452)
(42091)
(36761)
(35593)
中心(34137)
(32678)
师范(32464)
财经(31920)
研究所(31808)
北京(29815)
(29308)
(28699)
(28153)
经济学(27460)
(27260)
业大(27027)
师范大学(25638)
技术(25294)
基金
项目(137330)
研究(109467)
科学(109265)
基金(94764)
(79843)
国家(79014)
科学基金(69136)
社会(68573)
社会科(64839)
社会科学(64820)
(57994)
教育(53394)
基金项目(50210)
(47051)
编号(45942)
自然(41207)
自然科(40240)
自然科学(40234)
自然科学基金(39500)
成果(38288)
资助(36572)
课题(34552)
(34130)
(31490)
重点(31284)
创新(30796)
(29527)
(28959)
大学(27864)
项目编号(27794)
期刊
(116115)
经济(116115)
研究(74087)
中国(56641)
教育(43164)
管理(37707)
(35405)
科学(26878)
学报(26562)
(25964)
技术(24439)
大学(22291)
(20744)
金融(20744)
学学(19287)
经济研究(18064)
农业(17531)
业经(17468)
财经(16641)
(14719)
问题(13649)
技术经济(13123)
职业(12530)
科技(11844)
图书(11657)
(11326)
论坛(11326)
(11323)
现代(10804)
(10464)
共检索到358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卡宁  
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对国家,还是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拓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明  莫光政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成为衡量优质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努力探索财经类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佐彬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对我国未来经济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和方针,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正远  段玉玺  吕杰  陈阿梅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硬件平台,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湘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国民的共识和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创造性教育主要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婷  吴永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较量,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赢得更快的发展,紧跟上世界先进科技的步伐,必须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生作为科技发展的后备军和接班人,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但我国高端人才队伍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昭学  
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创新素质的直接体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定位,同时结合教学与管理实际,从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模式改革、学生科研保障机制的建立、科研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培华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满足企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措施。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积极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学生创新实践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文华  朱孔来  王亚楠  
管理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管理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本文以驻济高校为例,通过问卷了解管理类大学生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借助文献研究和问卷分析的方法,对管理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就高校教育应该如何提高管理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伦超  
创业能力要素,实际上就是创业者所具有的各种能力资源,不同的创业能力要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心理要素是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要素体系中最关键的内容,创业环境对他们创业心理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创业型企业的产生,是创业者自身能力要素与社会创业环境要素整合的结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小娟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全面变革教育教学机制与管理模式,创设开放包容、宽松自由的创新教育环境,以期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由刘明亮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一书,围绕高等教育管理内容,深入分析了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管理效能,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该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以高等教育管理学为研究对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甘瑁琴  
随着工商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是备受关注。狭义的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模块。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应协调起来,通过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完善培养体系、学生自我构建培养方案等路径,全方位培养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广正  陈钧  
文章从非正式学习、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概念入手,探讨了非正式学习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致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导师制度、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建创新创业社团、发挥移动互联网优势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渠道,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凤轩  安艳芬  谷彦芳  
面对京津冀一体化的新形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是河北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本文从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建设、教材体系构成、教学平台创新和保障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了需求导向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