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1)
2023(9424)
2022(7640)
2021(7379)
2020(5854)
2019(13028)
2018(12908)
2017(21574)
2016(12905)
2015(14716)
2014(14229)
2013(12753)
2012(11799)
2011(10753)
2010(11046)
2009(9786)
2008(9434)
2007(8959)
2006(8000)
2005(7188)
作者
(34145)
(28326)
(28118)
(26907)
(18093)
(13701)
(12920)
(11080)
(10932)
(10237)
(9686)
(9541)
(9160)
(9063)
(8958)
(8862)
(8632)
(8600)
(8451)
(8251)
(7212)
(7109)
(6861)
(6820)
(6628)
(6438)
(6411)
(6232)
(5927)
(5714)
学科
管理(34537)
(34231)
经济(34196)
(32047)
(28346)
企业(28346)
教育(23157)
中国(18558)
技术(16840)
方法(13386)
理论(12623)
(11717)
技术管理(11592)
数学(10656)
教学(10368)
数学方法(10269)
(10198)
业经(9779)
(8654)
(7519)
(7130)
农业(6992)
地方(6768)
研究(6416)
(6365)
银行(6338)
(6255)
(6118)
发展(6084)
(6046)
机构
大学(170756)
学院(162888)
研究(62167)
管理(54666)
(53506)
经济(51961)
理学(46804)
理学院(46086)
管理学(44781)
管理学院(44446)
中国(39124)
(38974)
科学(38864)
教育(36411)
(33721)
师范(33428)
(31078)
研究所(28398)
(27869)
师范大学(27332)
中心(26517)
北京(25890)
(25755)
(24855)
技术(24319)
业大(23579)
(23466)
(21587)
农业(20303)
职业(19441)
基金
项目(108543)
科学(87627)
研究(86615)
基金(73207)
(64321)
国家(63571)
科学基金(53641)
社会(51075)
教育(49330)
社会科(48013)
社会科学(48000)
(46149)
(41573)
基金项目(36908)
编号(36880)
自然(33561)
成果(33533)
自然科(32865)
自然科学(32853)
自然科学基金(32273)
课题(31242)
资助(28820)
(28714)
重点(26837)
(25744)
创新(25620)
(25217)
(24811)
规划(23835)
项目编号(22883)
期刊
教育(64694)
研究(62052)
(60406)
经济(60406)
中国(50673)
学报(27022)
科学(24208)
管理(23856)
(23515)
大学(22512)
技术(19776)
(18544)
学学(18223)
农业(16401)
职业(15359)
(11685)
金融(11685)
科技(10823)
(10252)
论坛(10252)
业经(9906)
图书(9786)
高等(9774)
经济研究(9706)
技术教育(9477)
职业技术(9477)
职业技术教育(9477)
财经(9234)
(9216)
高等教育(8434)
共检索到266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宗波  
诚信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诚信教育应该从拓展诚信教育渠道、健全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诚信校园环境、建立学生信用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拓展和创新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兴朝  
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大学生出现不诚信记录的原因,同时提出面对诚信危机,应弘扬传统诚信美德,重视加强诚信教育,丰富诚信实践,真正培养具有信用资质、诚信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鲁明川  曲士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社会赖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也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能否得以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玉葆  
诚信问题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诚实、不守信现象不仅在社会和经济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向各级各类受教育人群快速渗透,已经在大、中、小学生中造成不良后果。近年来,大学生在考试、评奖、求职、还贷等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引起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管理。建议如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明瑶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诚实守信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仍然保持着亘古不变的价值与意义。直至今天,诚信仍然是社会赖以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在的诚念与外在的信言在诚信范畴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但一个人的诚信品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培养中生成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礼杭  
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诚信理念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诚信的内涵和意义,并通过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燕端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可以说表现得很突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诚信缺失严重损坏了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美好形象,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损害了社会和谐。故如何提倡诚实守信,对广大学生增强诚信教育效果,构建当代大学生诚信体系,是我们高校必须去面对及解决的问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若彬  
分析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不诚信行为可能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危害,认为加强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并能促进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提出从心理学视角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诚信心理品格的培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认知,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形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诚信的品质已经成为对个人的必然要求和衡量人的道德品质的基本准则。而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却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因素,提出了从校园诚信环境优化角度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邹树梁  黄建美  
我国高校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的全球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受此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曼  袁进升  韩飞  
通过教学工作的亲身体验,结合高校大学生诚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教师教书育人以“点化”、专家诚信座谈以“感化”、校园诚信文化以“强化”、行为规范建设以“深化”的诚信教育方法,来催化校园诚信之风,培养具有崇高道德理想的诚信人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建武  张瑞芳  
现代社会需要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 ,诚信教育在人格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诚信教育通过确立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 ,发挥主体价值 ,从而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 ,以保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诚信教育过程中 ,应着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教育管理制度规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鲍义志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们普遍赞誉的一种美德。当前,大学生在理想信念、学习、生活、交往、择业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现象。从大学生的角度看,诚信缺失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从学校角度看,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干扰了学校正常教育管理秩序;从社会角度看,大学生诚信缺失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不利于全民诚信道德素质的提高,会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高校历来是社会文明的示范区和辐射源,是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高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议如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敏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诚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而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信用贷款,正是检验和考验大学生诚信的试金石,同时也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了现实载体和有效手段。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银行和高校共同推动助学贷款和诚信教育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