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5)
- 2023(15263)
- 2022(12727)
- 2021(11604)
- 2020(9765)
- 2019(21891)
- 2018(21540)
- 2017(41283)
- 2016(22425)
- 2015(24900)
- 2014(24359)
- 2013(24181)
- 2012(22097)
- 2011(19954)
- 2010(20437)
- 2009(19726)
- 2008(19679)
- 2007(18290)
- 2006(16088)
- 2005(14346)
- 学科
- 济(98367)
- 经济(98257)
- 业(95486)
- 企(77330)
- 企业(77330)
- 管理(74201)
- 农(51166)
- 方法(40968)
- 业经(34192)
- 农业(33913)
- 数学(32122)
- 数学方法(31847)
- 财(30168)
- 中国(25028)
- 制(21173)
- 务(20594)
- 财务(20569)
- 财务管理(20536)
- 技术(20472)
- 企业财务(19372)
- 地方(18962)
- 贸(18555)
- 贸易(18546)
- 易(18011)
- 策(17231)
- 和(16693)
- 理论(16571)
- 学(15744)
- 划(15656)
- 体(15370)
- 机构
- 学院(326410)
- 大学(316462)
- 济(138849)
- 经济(136140)
- 管理(130024)
- 理学(111563)
- 理学院(110480)
- 管理学(108892)
- 管理学院(108290)
- 研究(104396)
- 中国(83216)
- 农(68035)
- 京(65166)
- 财(62939)
- 科学(62029)
- 所(52593)
- 农业(52140)
- 江(51794)
- 业大(51040)
- 中心(49818)
- 财经(49420)
- 研究所(47175)
- 经(44587)
- 经济学(41177)
- 州(40596)
- 北京(40144)
- 范(39791)
- 师范(39448)
- 经济学院(37364)
- 经济管理(37250)
- 基金
- 项目(210080)
- 科学(166899)
- 研究(158160)
- 基金(151915)
- 家(130515)
- 国家(129202)
- 科学基金(112326)
- 社会(102649)
- 社会科(96907)
- 社会科学(96880)
- 省(85764)
- 基金项目(80721)
- 教育(70651)
- 自然(70000)
- 划(69077)
- 自然科(68402)
- 自然科学(68384)
- 自然科学基金(67206)
- 编号(65853)
- 资助(59667)
- 成果(52043)
- 创(48120)
- 发(47333)
- 重点(46755)
- 部(46086)
- 业(44631)
- 创新(44347)
- 课题(44041)
- 国家社会(42126)
- 制(41039)
共检索到490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黎
2021年11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为延伸和凸显乡村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蒸蒸日上的乡村产业探索新业态打开了思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将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将释放以"农业+"的代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红利,更将承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前景。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探索乡村发展新业态。在保障粮食及主要食品功能的基础上,
关键词:
新业态 宜居宜业 多种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它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贯彻实施的层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依靠农业科研人才的推动,因此需要积极筑巢引凤,扩大农业科研人才团队规模,提升农业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创新农业科研人才培养的投入和保障体系,健全农业科研人才的评价机制,不断优化我国对农业科研人才的扶持政策和基础环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科研 人才团队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路犇 林海
推动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是革命老区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2-2022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能够促进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这一结论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排除其他政策影响、调整回归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通过强化区域创新应用能力、匹配农业规模经营需求和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三条路径影响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在红色空间覆盖范围较小、基层组织能力较强、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这一效应更加突出。第三,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基层组织能力较强的邻接革命老区县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覆盖范围,深化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革命老区农业产业振兴的影响。同时,寻求不同类别革命老区县发展的特有优势,积极培育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领域内企业的自发调整能力,激活革命老区产业发展的主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红宇 杨春华 张海阳 李伟毅 杨洁梅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形势好于预期,实现全年"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目标具备了较好的基础,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但由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与外部关联度不断提高,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存在的长期的、潜在的影响,以及日益趋紧的资源和市场约束,我国需要在保持相关政策基本稳定的同时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成玉 杨建利
本文指出,现代农业面临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农业的功能、效用需要拓展和创新。并对现代农业表现出来的新功能,诸如能源保障功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功能、旅游观光和休闲功能及文化传承等功能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刻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以适应和促进新功能。
关键词: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农业新功能 能源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宝森 张芸嘉
在新农业越来越普遍、经营性小农大量兴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经营性小农与市场的对接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经纪人是连接中间商和小农户的重要中介,相较其他经济性中介而言更能保护小农户的利益,在经纪人社会关系资源的润滑下,能够有效化解外来中间商与村庄“自己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将交易风险控制在村庄内部伦理规范框架之内,保障农产品市场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
新农业 经纪人 乡村嵌入 困境 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顾卫平
农业生产的增长有赖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有效利用,增强农业后劲,必须增加农业投资。农村第一步改革,带来农村经济超常规高速增长,但是,我国农业基础原本脆弱,近几年来对农业的投资又日见放松,一些地方的农业投资不但没有随经济的发展而相应增加,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致使农业后劲不足,出现显著的停顿效应,这表明我国农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潜伏着危机。因此,对农业经济新增长阶段的投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畅 于晓华
中国面临集约式农业和过度利用农地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再野化”是用来修复环境和保护生态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本文阐述了“再野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减少人为干预以恢复生态系统的“野性”,从而最大可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可以抵御持续不断且充满未知的干扰,保持生态系统的韧性、持续性和稳定性。本文进一步论述了农业生产在局部尺度和景观尺度下与生态系统的联系,并探讨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再野化”嵌入不同尺度的农业生产。中国农业和农村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大量人口外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再野化”或将成为中国农业转型过程中平衡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的有效方案。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三农”政策的制定中必须考虑“再野化”。这不仅是为了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韧性,而且是为了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保险不仅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也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论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为目标,基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用SWOT分析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下的农业保险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和改革路径,以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兴艺 谢闯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号角,勾画了未来三农经济高效率发展的蓝图,要求各地区落实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坚定地朝着农民富裕、农村振兴的方向迈进。智慧农业作为未来农业形态的核心趋势,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在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凭借云计算及智能化管理技术和手段发展智慧农业,能够切实提升农业产品生产质量,实现农业全面升级目标。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 产业兴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沈和江 冯冬明
通过分析传统饭店餐饮业在满足乡村农家节事活动选择取向上发生的变革,本文研究了流动饭店这一新型餐饮业态的内涵,考察了相关文献,论述了"流动饭店"的业态类型、特点、流向规律和流向动因,提出了如何建立乡村"流动饭店"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1995年上半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农业部政策法规司综合分析处1995年上半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如何,很多人都很关心。我们根据收集到的部内外各方面的信息材料,初步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平稳,但各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暴露的矛盾又使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骆友生 王乐君
新形势下的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骆友生,王乐君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做了具体的部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赖于法制的完善,正如十四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史春玉
多功能农业政策旨在推动农村发展从以单一生产功能为导向的目标向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综合发展为导向的目标转变,在地方层面形成更丰富的多样化农业实践活动,实现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多功能农业被视作未来农村发展替代模式。法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试图调和社会平等和经济效率两种目标的张力和矛盾,在支持农业活动多样化的同时,实现农村地区整体性、系统性发展,建立区域范围内的城乡协同互补关系。不过,相关政策工具过度依赖于权力下放和项目制,导致中央政府的统筹和平衡职能被削弱,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和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平等。因此,文章认为乡村振兴过程需要走出对“地方中心主义”和项目制的迷信,寻求能够最佳平衡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治理结构和治理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