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4)
- 2023(14876)
- 2022(12586)
- 2021(12232)
- 2020(9742)
- 2019(22938)
- 2018(22820)
- 2017(42087)
- 2016(23226)
- 2015(26447)
- 2014(26574)
- 2013(25730)
- 2012(23676)
- 2011(21636)
- 2010(21547)
- 2009(19496)
- 2008(18680)
- 2007(16155)
- 2006(14229)
- 2005(12147)
- 学科
- 济(88644)
- 经济(88542)
- 管理(58453)
- 业(57783)
- 企(44044)
- 企业(44044)
- 方法(39729)
- 数学(34831)
- 数学方法(34470)
- 农(33248)
- 中国(30905)
- 教育(22878)
- 农业(21798)
- 业经(21440)
- 财(20320)
- 学(19781)
- 贸(17889)
- 贸易(17879)
- 易(17484)
- 地方(16871)
- 理论(16652)
- 制(16480)
- 发(14358)
- 技术(14169)
- 环境(13564)
- 和(13505)
- 银(13473)
- 银行(13441)
- 行(12912)
- 融(12713)
- 机构
- 大学(327044)
- 学院(321690)
- 济(128682)
- 经济(125913)
- 管理(124438)
- 研究(112868)
- 理学(108632)
- 理学院(107331)
- 管理学(105596)
- 管理学院(104986)
- 中国(80056)
- 京(70728)
- 科学(67208)
- 财(55648)
- 所(54913)
- 范(51684)
- 师范(51385)
- 研究所(50537)
- 农(50255)
- 中心(50051)
- 北京(45717)
- 财经(45628)
- 业大(45618)
- 江(44717)
- 师范大学(42345)
- 经(41878)
- 院(40545)
- 经济学(39354)
- 教育(38712)
- 农业(38312)
- 基金
- 项目(222407)
- 科学(177092)
- 研究(171284)
- 基金(160909)
- 家(138894)
- 国家(137595)
- 科学基金(117873)
- 社会(108308)
- 社会科(102223)
- 社会科学(102201)
- 基金项目(84959)
- 省(84666)
- 教育(83253)
- 划(73335)
- 自然(73317)
- 自然科(71619)
- 自然科学(71605)
- 编号(71369)
- 自然科学基金(70323)
- 资助(65075)
- 成果(60288)
- 部(51726)
- 课题(50698)
- 重点(50288)
- 发(48452)
- 创(46226)
- 教育部(45318)
- 国家社会(44258)
- 人文(43213)
- 项目编号(43068)
- 期刊
- 济(138824)
- 经济(138824)
- 研究(103512)
- 中国(66644)
- 教育(61423)
- 农(50058)
- 学报(48028)
- 科学(45761)
- 管理(42478)
- 财(38963)
- 大学(38081)
- 农业(34770)
- 学学(34511)
- 技术(28616)
- 融(25708)
- 金融(25708)
- 业经(23853)
- 经济研究(22139)
- 财经(21777)
- 经(18691)
- 问题(18163)
- 图书(17108)
- 业(16154)
- 版(14711)
- 理论(14695)
- 科技(14632)
- 职业(14424)
- 世界(14293)
- 贸(14285)
- 技术经济(14146)
共检索到470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方平
在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中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书系》中,卜卫写的《进入“地球村”:中国儿童与大众传播》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近几十年世界信息业的革命改变了整个人类,影响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及方方面面,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拓,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计算机进入家庭和普通学校,使每一个人都深感处于地球任一角落的居民在信息时代将变得如此熟悉和亲近,好像分散在五洲四海的人们及各类资源聚拢起来,形成一个“村庄”。 在这样的“村庄”里出生和成长的儿童,接受的应是全方位的、全新知识教育和养成教育,现行的儿童观、教育观在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的特点和需要。儿童观、教育观的转变和改革必须基于世界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段成荣
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数据,比较农村地区11~14岁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的教育机会(定义为是否在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偏高,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2)与母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得到改善,但与父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独自流动和与父母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与母亲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无显著差异;(3)女童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孩,但儿童类型对教育机会的作用不因性别而异。模型分析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教育机会 在学概率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流动加剧、农村社会衰落,加之城乡教育布局调整,留守儿童的规模迅速扩张而其成长环境趋于恶化,其身心健康和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忧思。学术界近十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研究的问题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通常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流动而本人留在户籍登记地的O~17周岁人口。因其成长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或缺损,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林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对天才儿童的教育开始兴起。1891年著名的剑桥方案提出,让智慧出众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在四、五、六年中学习四至九年级课程内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一凡 彭正军
当今世界许多儿童遭受着各种各样的身心痛苦,日本也不例外。沼田裕之教授关于日本儿童在这一进程中的境遇曾从历史的角度作过深入研究。这种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当前的儿童社会问题也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儿童教育 历史考察 反思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和军 刘云平
采用2011年国家统计局江苏省调查总队在江苏农村地区调查的数据,分析了非农就业、母亲照料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与不工作或仅从事农业劳动的个体相比,当期参与非农工作的母亲,其子女的学习表现更好,母亲从事非农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增加的正面效应超过了照料时间或质量下降的负面效应,正面效应能超过负面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样本中有74.42%的母亲在本乡或本县范围之内工作。研究看不出来母亲在儿童的学前阶段从事非农工作对其子女日后学校成绩的影响。儿童在3-6岁期间主要由母亲照料,会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表现,而在0-2岁期间由母亲照
关键词:
非农就业 母亲照料 农村儿童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游韵 谭斌
儿童作为一种悖论式的存在,一方面寄托着成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成人世界以"小红花"为标志的对其天性的规训。这一悖论通过文学艺术中"另类儿童"的"小红花情结"得以显现。论文从描述影视文本中"另类儿童"的教育经历入手,反思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制度化教育对儿童天性的规训,揭示教育在"天性与规训"之间的矛盾。论文受现象学教育学的启发,提出要尊重"儿童的秘密",在敬畏、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给予其一种"恰当的教育关心",将儿童基于天性的成熟和发展合理地纳入到社会需要的轨道中。
关键词:
另类儿童 小红花情结 天性与规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丽敏
分析儿童教育与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关系,从儿童的发展特点谈阅读工作的开展,总结少儿阅读推广工作的方法,活动目标要全面;活动道具简而精;互动环节不可少;动作搭配很关键;主题活动要系统。
关键词:
教育 图书馆 阅读推广 儿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竹贤 张骁鸣
文章以亲子旅游中围绕“乖小孩”展开的社会话语为切入点,以亲子互动过程为考察重心,探究亲子旅游体验与教育之间的实际关联。文章借鉴了教育现象学理论,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焦点访谈的调研方法,结合儿童绘画和作文、照片以及父母提供的朋友圈图文等材料,将亲子旅游中的基本行为互动结构梳理为:“好父母”的“轻学校”“见世面”“尊喜好”等行动以及“乖小孩”的“不乱跑”“敞开玩”“玩中学”“好状态”“给面子”等表现。由此进一步指出,亲子旅游中围绕儿童教育的核心互动形式——“双向性”情感互动,它既是实现儿童教育目标的手段,也理应成为教育目标之一。这种亲子旅游中“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首先在于,“乖小孩”与“好父母”在旅游语境中有机会更充分地表达差异化的诉求,突破日常生活互动中的惯例化与模糊性。其次,亲子间“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还在于,它揭示了以共同成长为要义的亲子教育的实质内涵。研究从“乖小孩”这一日常话语作为切入点的方法路径选择,有利于凸显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表象背后容易被忽视的教育意义;而对亲子旅游互动的“双向性”特征的强调,有利于将亲子旅游从一般性的“儿童教育”推进到富含情感意蕴的“亲子教育”,并为亲子旅游与教育的结合发展提供明确的实践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百慧 孙书婷 刘宇
2006年,黄昭鸣等人提出了“1+X+Y”教育康复模式,该模式是对医教结合康复模式的进一步拓展,虽然该模式有力推进了我国听障儿童教育模式的发展,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制约了预期效果。基于此,结合由李岩、张联弛和刘巧云编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听障儿童教育康复的原理与方法》一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以听障儿童教育康复的“1+X+Y”模式为整体布局,融合集体教育康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体秀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中,无论从事教育工作,还是从事文学工作,都是为了“立人”而后“事举”,以实现“兴国”的目地。为了造就大批新战士,他特别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儿童教育观,不仅把儿童的成才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规律并创造了特点鲜明的儿童教育艺术,它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儿童教育和儿童教育研究,有着重大的启迪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建河
本文指出 ,在深化中国教育改革 ,实施全民教育 ,推行教育机会均等的进程中 ,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机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并通过分析问题的成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机会 义务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武
留守儿童教育是教育的新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负面效果;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监护人的不到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完善留守儿童教育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武向荣
流动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里上学,容易发生无学可上、不能按照正常时间入学、中途转学、辍学、升学困难和教学内容不衔接、教学方法不适应等教育不连续性的问题。流动儿童教育的不连续性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学习及其教育质量,这已经成为这个群体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需要尽快提供治理措施,以提高教育的连续性。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不连续 治理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石君齐
智能技术作为儿童教育媒介正以多样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备受学校、家长追捧的时代宠儿。在现象学传统中,技术是事物显现的中介,事物经由技术在儿童面前显现。智能技术作为高级信息技术,其强大的自动化特性叠加信息技术的离散化本性进一步拓展了对世界"祛魅"的范围。然而,任何先进的技术呈现都无法穷尽一个具体特殊的实在,儿童在真实情境中丰富、独特、异质性的生命体验恰恰彰显了符号的空虚与干瘪。技术为世界"祛魅"的背后渗透着单凭思想的力量就试图完全把握现实总体性的同一性哲学,暴露出新的形而上学构建企图,其后果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模糊儿童的认识起点,造成事物虚拟显现中整体与部分的断裂、多样性与同一性的遮蔽,以及儿童交往关系层面的缺席。因此,智能技术应定位于助力事物自然显现的引带技术,从同一性的霸权转向对异质性的维护,帮助儿童深刻体验、理解意义,充分回应儿童教育对世界"返魅"的渴求。
关键词:
智能技术 儿童教育 信息技术哲学 现象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