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0)
2022(11)
2021(21)
2020(14)
2019(23)
2018(22)
2017(49)
2016(19)
2015(23)
2014(43)
2013(43)
2012(32)
2011(38)
2010(30)
2009(22)
2008(30)
2007(32)
2006(23)
2005(25)
2004(25)
作者
(71)
(61)
(58)
(49)
(37)
(36)
(24)
(24)
(22)
(20)
(19)
(18)
(18)
(17)
(16)
(15)
(15)
(15)
(14)
(14)
(14)
(13)
(13)
(13)
(12)
(12)
(12)
(12)
(11)
(11)
学科
(107)
贸易(107)
(105)
(97)
经济(97)
(71)
出口(67)
出口贸易(67)
(67)
(54)
(46)
企业(46)
概况(44)
进出(43)
进出口(43)
进出口贸易(43)
关系(42)
管理(41)
(36)
市场(32)
方法(32)
中国(31)
(31)
银行(31)
(29)
业经(28)
(27)
(27)
金融(27)
数学(26)
机构
学院(352)
大学(335)
(138)
研究(137)
经济(134)
中国(124)
管理(116)
理学(92)
理学院(91)
管理学(90)
管理学院(90)
中心(87)
(80)
(72)
(71)
(69)
科学(67)
财经(62)
(58)
(58)
(55)
(55)
研究所(54)
银行(54)
(53)
(53)
科技(51)
财经大学(50)
农业(48)
(48)
基金
项目(211)
科学(153)
研究(149)
基金(141)
(126)
国家(125)
社会(100)
科学基金(100)
(93)
社会科(93)
社会科学(93)
教育(70)
基金项目(67)
资助(67)
编号(63)
(62)
自然(58)
自然科(57)
自然科学(57)
自然科学基金(57)
重点(57)
社科(48)
(47)
成果(47)
课题(47)
(46)
(44)
国家社会(44)
项目编号(44)
(43)
期刊
(198)
经济(198)
研究(133)
(126)
国际(105)
中国(98)
(72)
(72)
贸易(72)
金融(72)
国际贸易(71)
(61)
管理(58)
(56)
科学(48)
教育(46)
经贸(46)
外经(40)
对外(40)
外经贸(39)
对外经贸(39)
实务(38)
学报(37)
业经(36)
农业(34)
(32)
市场(31)
大学(30)
经济研究(30)
学学(29)
共检索到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密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资源整合和供求互补的需求凸显。近年来,东盟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增长,而中国工程承包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省世  
本文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融资政策和融资渠道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和未来公路建设的发展情况,剖析了融资政策和融资渠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齐小素  杨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先  李辉  王嗣杰  
文章在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目前融资状况的不足。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国外先进经验,从财政融资、信贷融资、资本市场融资角度,探讨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的拓展,并提出应大力吸引民间资本的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邝国良  崔丽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中技术合作的形式,政府和企业层次上的意义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政府和企业在合作中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竹缘  孙恒忠  
东亚经济合作顺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这两个重要趋势。本文试图对在“10+3”框架下日益引人注目的中日韩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经济互补性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钱兵   祝金甫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龚辉文  刘馨颖  刘燕明  陈琍  
近年来东盟与中日韩(以下简称“10+3”)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对本地区的税收政策协调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本文主要考察了“10+3”税收协调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认为目前“10+3”税收协调主要还停留在关税协调层面,国内税制的协调,除签署双边税收协定以外,基本没有涉及;而税收协定网络并不健全,有些国家签署的税收协定很少;国际税收管理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尚未形成有效机制。针对“10+3”各成员国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区域一体化程度低但合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等现实特点,提出“10+3”税收协调的战略框架,即分两个层次:近期的预防性税收协调措施和长期的税收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此基础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欣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对东亚汇率制度进行重新思考,东亚地区货币合作也因此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VAR模型和面板VAR模型,从供给冲击、需求冲击以及货币冲击三方面考察东亚各国经济冲击的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东亚各国内部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且基本没有随时间逐渐缩小的趋势。东亚货币冲击的对称性较高,但是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较低,从而制约了货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因此中国应加强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往来,夯实合作的经济基础,引领东亚货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波  金波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为付  谢科进  吴进红  
以“10 +1”模式为具体内容的“10 +3”机制虽然不是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 ,但其运行方式对东亚的未来合作将产生重要影响。而“10 +3”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赖于中国、日本及东盟间和谐的关系 ,特别是中国与日本的关系。“10 +3”框架为中国与日本提供了相互学习和适应的环境 ,为中日间的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条件 ,东盟在区域合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将使以东盟为核心的“10 +3”机制在中日合作的基础上全面向前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陆建人  
10+3框架的产生,使东北亚次区域合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合作成了东亚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日、韩合作的最大障碍是中日之间缺乏互信,双方应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推动东北亚合作。东北亚合作应当坚持开放性,以 10+3为主,多渠道并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丽  
中日经贸关系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也是亚太自贸区进程的关键。中日双边贸易关系紧密,国际垂直分工水平深化,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和互补贸易是中日之间主要贸易形式。通过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分析发现,地缘优势、中国经济增长、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双边贸易增长的有利因素,而日本经济增长缓慢、中日生产率水平快速趋同、日资企业贸易投资战略重点转移是不利因素。中、韩与东盟的自贸协定削弱了日本的竞争优势。日、韩在中国市场上互为主要竞争者,韩国有助于中国制约日本,东盟既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潜在竞争对手。中日贸易谈判难度最大,意义也最大,对日贸易谈判应坚持以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优先、"10+3"等多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其屏  
东盟地区是福建企业理想的投资地区,开展经贸合作潜力巨大。要进一步开拓市场,需要有正确的地区选择、战略选择、产业选择,选取突破点,逐步延伸;同时,需要政府给以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