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7)
2023(10322)
2022(9033)
2021(8694)
2020(7027)
2019(16396)
2018(16155)
2017(31233)
2016(17340)
2015(19805)
2014(20115)
2013(19349)
2012(17475)
2011(15582)
2010(15432)
2009(13469)
2008(12572)
2007(10758)
2006(9197)
2005(7725)
作者
(47717)
(39327)
(38997)
(37221)
(25002)
(18873)
(17765)
(15580)
(14998)
(14041)
(13599)
(13043)
(12330)
(12158)
(12124)
(11994)
(11815)
(11687)
(11177)
(11021)
(9778)
(9583)
(9403)
(8899)
(8844)
(8840)
(8740)
(8670)
(7866)
(7844)
学科
(63009)
经济(62942)
管理(47158)
(44148)
(36584)
企业(36584)
方法(30402)
数学(26238)
数学方法(25941)
中国(18450)
(17802)
业经(14965)
(14585)
(13868)
地方(13405)
理论(12779)
农业(12247)
技术(11718)
(10876)
贸易(10871)
(10822)
教育(10756)
(10543)
环境(10349)
(10022)
(9535)
财务(9476)
财务管理(9461)
(9058)
企业财务(8960)
机构
学院(238188)
大学(231186)
管理(95585)
(86397)
经济(84339)
理学(83721)
理学院(82836)
管理学(81422)
管理学院(81019)
研究(73755)
中国(51887)
(49228)
科学(47584)
(37882)
(36136)
业大(35370)
(34494)
研究所(33290)
(33147)
中心(33118)
(31979)
师范(31723)
财经(31353)
技术(31162)
北京(30924)
(28569)
(28032)
(27208)
农业(26923)
职业(25683)
基金
项目(168862)
科学(132323)
研究(128529)
基金(119193)
(102512)
国家(101586)
科学基金(87627)
社会(77136)
社会科(72828)
社会科学(72809)
(68658)
基金项目(64382)
教育(60987)
(57045)
自然(56890)
编号(55923)
自然科(55522)
自然科学(55511)
自然科学基金(54472)
资助(48425)
成果(44416)
课题(38785)
重点(37636)
(36433)
(36175)
(35602)
项目编号(33957)
创新(32841)
(32084)
科研(31933)
期刊
(91371)
经济(91371)
研究(65843)
中国(42683)
教育(36117)
学报(35686)
管理(33197)
科学(33087)
(31531)
大学(27071)
(26460)
学学(25285)
技术(23931)
农业(22702)
业经(16147)
(15667)
金融(15667)
经济研究(14096)
财经(14004)
图书(13698)
职业(13227)
理论(12173)
科技(11921)
问题(11817)
(11770)
实践(11468)
(11468)
(10710)
技术经济(10652)
(10632)
共检索到327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靳博  李伟  
高职专科毕业生人数众多,就业压力大,但专科毕业生就业困难是多因素共作用的结果。学校、政府和企业在创建教育模式、文化氛围和就业制度时都存在问题。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中,拓宽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路径,学校、企业、政府成为最为重要的枢纽。在提出教育外部的企业和政府应有作为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教育内部加强培养实力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詹一虹  侯顺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迫切需要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渠道,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与温州人事局共同组建的“研究生温州实习基地”采取了高校联盟与人事局强强联合的组织形式,对开拓就业新渠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思静  
在国内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在围绕国内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同时,积极探究境外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指出,高职毕业生具有境外就业优势,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此,高职院校要在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标准上与国际接轨,重视人才综合素质,构建国际化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帮助学生转变就业理念,鼓励学生将就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放到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艳婷  
文章通过对高职法律类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总结导致其目前就业困境的深层原因,并结合社会需求探究其就业路径,即推行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自身能力、积极干预学生就业心理、构建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学生边缘行业或跨专业就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宏亚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应当正确认识高校毕业生当前就业难的矛盾,积极拓宽包括非公企业在内的各类经济形式的就业渠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  黄雪飞  
本文是以就业质量评价为主题,以近10年来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并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阐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德伟  
随着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职院校要从提升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重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促进毕业生就业合理分布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朝霞  张安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政府、见习基地、高校等教育机构、见习高校毕业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目前还处于建设初期,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使其积极作用不仅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甚至一度停滞不前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力图找到解决途径从而走出困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持续有效运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正霞  陆根书  李丽洁  
应用对陕西省77所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16 112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质量的不同维度的表现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倾向于较满意,对职业匹配度倾向有点符合,对就业满意度接近较满意;二是个体、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三是个体、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并发现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的满意度既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测量维度,也是联系职业匹配度和其他影响因素与就业满意度的重要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特征满意更高、更匹配的职业和单位;二是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三是社会和就业单位应积极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特质,以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振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通过新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存储与分析,可以进一步发挥数据的作用,提高决策水平,优化生产过程。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探究,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阐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工作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国权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选择呈现出新的特征。政策的核心任务由促进规模增长转向注重质量提升;政策的价值取向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政策的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同时,法治思维和市场机制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优化方向和调控导向。这些特征既是经济发展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折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逻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明  
文章以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为例,研究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影响因素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发现毕业生的三个潜变量职业素质、专业理论水平、职业发展潜力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起着正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潜变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路径,并根据各潜变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强弱,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建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可以反映一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有利于促进学校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根据现行评估工作存在的评估主体单一、评估过程静态化、评估指标不全面、过分注重评估结果等问题,通过建立多层次就业评估体系、合理确定就业评估时点、建立"质""量"完备的就业评估指标、实训网络就业统计等决策重新构建完善的就业评估体系,包括就业条件保障评估、就业指导评估、就业服务评估、就业管理评估、就业成效评估及就业附加页评估六大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