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4)
2023(13106)
2022(11120)
2021(10476)
2020(8653)
2019(20197)
2018(19890)
2017(38160)
2016(20553)
2015(23083)
2014(23062)
2013(22926)
2012(20891)
2011(18705)
2010(18993)
2009(17521)
2008(16177)
2007(14352)
2006(12625)
2005(10771)
作者
(58226)
(47998)
(47531)
(45398)
(30252)
(22912)
(21738)
(18787)
(18475)
(17193)
(16490)
(16041)
(15052)
(15050)
(14942)
(14565)
(14164)
(14124)
(13800)
(13553)
(11789)
(11732)
(11661)
(10858)
(10831)
(10618)
(10610)
(10607)
(9665)
(9411)
学科
(78710)
经济(78628)
管理(58882)
(54607)
(46024)
企业(46024)
方法(34509)
中国(30618)
数学(29733)
数学方法(29420)
(26683)
金融(26682)
(25030)
银行(24989)
(24136)
(21181)
地方(21036)
(21026)
业经(18731)
(16988)
(16332)
理论(14929)
农业(14390)
(14061)
财务(13989)
财务管理(13969)
企业财务(13315)
(13196)
贸易(13183)
环境(12999)
机构
大学(280876)
学院(280002)
管理(112462)
(108254)
经济(105476)
理学(96775)
理学院(95699)
管理学(94126)
管理学院(93630)
研究(92761)
中国(74184)
(60591)
科学(57340)
(50451)
(45318)
中心(44304)
(42939)
研究所(41308)
业大(41125)
(40511)
财经(40365)
北京(38628)
(37527)
师范(37209)
(36678)
(34398)
(34150)
农业(33420)
经济学(32324)
师范大学(30257)
基金
项目(194485)
科学(152208)
研究(144371)
基金(139400)
(120586)
国家(119552)
科学基金(103065)
社会(89523)
社会科(84814)
社会科学(84790)
(76281)
基金项目(75084)
自然(66852)
教育(65860)
自然科(65274)
自然科学(65260)
(64222)
自然科学基金(64044)
编号(60047)
资助(56724)
成果(48634)
重点(43327)
(42173)
(41790)
课题(41367)
(40504)
创新(37739)
项目编号(37019)
科研(36750)
大学(36345)
期刊
(117740)
经济(117740)
研究(84961)
中国(55873)
学报(42285)
管理(40184)
科学(39057)
(38972)
(37184)
(36951)
金融(36951)
教育(34400)
大学(32082)
学学(29828)
农业(26642)
技术(24534)
业经(19155)
财经(18959)
经济研究(17861)
图书(17003)
问题(16486)
(16061)
理论(15099)
实践(14100)
(14100)
科技(13390)
现代(13353)
(13194)
技术经济(12737)
(12542)
共检索到416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武力超  
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现状(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发展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虽然各阶段的界限并不分明,但在各个时期的边界处往往已经蕴含了新的融资方式的萌芽。第一阶段:单纯依靠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财政税收方式(主要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固定资产的一部分,通过城市建设和城市财政预算计划,以投资代替融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取决于国家和城市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省世  
本文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融资政策和融资渠道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和未来公路建设的发展情况,剖析了融资政策和融资渠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邢福俊  成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先  李辉  王嗣杰  
文章在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目前融资状况的不足。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国外先进经验,从财政融资、信贷融资、资本市场融资角度,探讨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的拓展,并提出应大力吸引民间资本的投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齐小素  杨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盛明  刘尚希  杨良初  
城市化问题日益成为我国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城市化的发展遇到的首要制约“瓶颈”就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这一矛盾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显得愈加紧迫和突出。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当前城市建设的资金矛盾,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一定时期中国城市建设的资金筹措政策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洋海  尹兰香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财政投资和银行贷款,建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而城市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导致我国城市化质量普遍不高。因此,亟需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和质量。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利益相关者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一般包括政府、投资者、经营者、中介机构等。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作用和利益诉求,对理顺其关系、促进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强  李鹏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还存在诸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缺口较大、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资不平衡、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真正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商品性体现不充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设施维护运作不合理等种种问题,严重阻碍了新时期我国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必须以投融资市场化改革为目标,通过转变投融资理念,调动生产积极性;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筹资渠道;通过统筹规划资源,协调发展不同城市;通过重塑投融资主体,理顺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价格机制和强化资金管理体制,确保资金合理高效使用;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文虎  
本文通过对在我国成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的可行性分析和对国外建立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创新的相关经验探讨,提出了建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相关建议和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荣霞  王松江  
目前,许多城市政府采取BOT、TOT、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建设中发现,运用单一的BOT、TOT、PPP模式进行建设时,由于环境的变化,往往会打破项目相关群体原有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激化项目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矛盾,导致项目出现危机。本文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集成融资结构框架,即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根据各个子项目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变更或组合为其他的模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证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涌波  汪晓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惠恩才  
本文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入手,论证加快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制度提出政策建议,以完善制度来提高效率、以丰富主体来增加来源、以建设环境来保障监督几方面分析,这将会对增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发挥一定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健康、有序、稳定地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