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0)
2023(4361)
2022(3726)
2021(3488)
2020(2913)
2019(6694)
2018(6513)
2017(12629)
2016(7241)
2015(7713)
2014(7670)
2013(7393)
2012(7169)
2011(6548)
2010(6688)
2009(5939)
2008(6113)
2007(5351)
2006(4678)
2005(4272)
作者
(22956)
(19461)
(19059)
(18197)
(12150)
(9264)
(8505)
(7427)
(7133)
(6972)
(6756)
(6477)
(6319)
(6206)
(6032)
(5899)
(5834)
(5602)
(5546)
(5352)
(4998)
(4845)
(4617)
(4448)
(4446)
(4252)
(4133)
(4083)
(3932)
(3911)
学科
(26893)
经济(26852)
(17237)
管理(16812)
(13334)
企业(13334)
方法(11942)
数学(10319)
数学方法(10144)
(9518)
(7341)
(6813)
地方(6687)
中国(6559)
业经(5269)
(5150)
农业(5010)
(4643)
金融(4642)
(4456)
银行(4435)
理论(4380)
(4333)
财务(4326)
财务管理(4317)
技术(4261)
(4251)
(4201)
贸易(4201)
企业财务(4182)
机构
大学(104489)
学院(102595)
研究(41022)
(37919)
经济(37118)
管理(34539)
理学(29967)
理学院(29433)
中国(29042)
科学(29027)
管理学(28653)
管理学院(28459)
(26063)
(23400)
(22985)
研究所(21510)
农业(18888)
业大(18847)
(17923)
中心(17301)
北京(16896)
(15076)
(14841)
师范(14811)
(14765)
财经(14390)
(13134)
科学院(13072)
(12696)
(12453)
基金
项目(73808)
科学(57867)
基金(54466)
(50151)
国家(49772)
研究(48482)
科学基金(41324)
社会(30117)
自然(29066)
基金项目(28979)
社会科(28514)
社会科学(28503)
自然科(28434)
自然科学(28421)
(28056)
自然科学基金(27907)
(25458)
资助(22531)
教育(21774)
重点(17725)
编号(17321)
(16117)
(16115)
计划(16106)
(15035)
科研(14774)
成果(14599)
创新(14200)
科技(13983)
(13850)
期刊
(40020)
经济(40020)
研究(29027)
学报(24224)
科学(20491)
(20446)
中国(19879)
大学(17113)
学学(16214)
农业(13971)
(13407)
管理(11944)
教育(10213)
(8526)
金融(8526)
(7499)
财经(7163)
业大(6712)
(6680)
技术(6648)
经济研究(6633)
资源(6262)
(6117)
业经(5824)
问题(5379)
农业大学(5304)
科技(5189)
林业(4983)
(4410)
(4355)
共检索到148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波  李继龙  李绪兴  刘宝祥  沈公铭  张晓惠  雷云雷  李小恕  贾静  
根据2004年3月、7月和9月对拒马河北京段进行的鱼类调查结果,研究了拒马河北京段鱼类种类、分布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发现鱼类24种,隶属于3目8科24属,多为中底层小型鱼类,其中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为拒马河北京段内优势种类。将本次调查结果与历史资料比较后发现,拒马河北京段内鱼类的种类减少了3目5科18种,表明拒马河鱼类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亟待保护。水文条件变化、水利工程建设、过度捕捞和非法采砂是造成该区鱼类物种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针对该地鱼类物种减少,提出以下保护对策:(1)建立自然保护区;(2)限制水利工程的建设;(3)实施禁渔制度;(4)人工增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银平  刘思磊  杨彦平  胡敏琦  刘燕  刘凯  
为了解滁河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5月对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鱼类进行了2次调查,共采集鱼类45种,隶属于6目13科36属,其中55.56%为鲤科(Cyprinidae)鱼类。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该群落多样性空间差异显著,季节差异不明显。滁河水域鱼类群落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4种摄食功能群中,杂食性和碎屑食性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占总物种数的63.04%;3种生态类群中,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89.13%);3种栖息水层类型中,底层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为45.65%。大型经济鱼类占总渔获物比例小,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低。以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4个不同河段间鱼类多样性有所差异,下游河段鱼类多样性较低,清流河与来安河水域居中,上游河段较高;不同季节间鱼类群落存在明显重叠,几乎不分离,不同河段间鱼类群落分离程度相对较高。鱼类群落结构存在的显著差异主要与鲫、鲤、棒花鱼和黄颡鱼等优势种空间分布差异有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益昌  沈红保  张军燕  陈媛媛  余斌  
为了解黄河陕西段鱼类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2013-2015年调查了黄河陕西段鱼类资源。结果显示:黄河陕西段有鱼类7目15科58种,其中鲤科鱼类最多为36种,占总种类数的61.1%,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6种。优势种有4种,数量占渔获物总数量50.3%,生物量占65.8%。分析渔获物组成和群落多样性,黄河陕西段鱼类年龄、个体规格小型化趋势明显,不同河段鱼类群落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府谷段多样性指数最高,群落结构稳定,港口段丰富度指数最高,资源种类较多,港口和壶口的鱼类群落结构没有相似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玲  张晓懿  朱敏  任胜杰  孙瑛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潮沟鱼类组成有着典型的长江口鱼类区系特征,为了解该湿地尤其是湿地潮沟鱼类的组成和多样性,在2009至2010年间对九段沙湿地的上沙、中沙和下沙潮沟进行了5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 637尾,105 158.9 g,42种,分别隶属于11目、22科。其中种类和个体数均以鲈形目居多,有20种,3 433尾,其次是鲤形目7种,49尾和鲱形目5种,33尾;海水、河口、淡水、洄游4种生态类型的种类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6.19%、40.48%、23.81%、9.52%,而河口性鱼类的个体数和总湿重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量的94.4%和96.3%。上沙、中沙和下沙的渔获量分别为21种742尾51 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长春  
根据2008年福建海区三沙湾春季和秋季两个季度月鱼类调查资料,分析和研究福建三沙湾鱼类群落结构及生态类型特点。结果表明:渔获鱼类经鉴定共有94种,其中,软骨鱼类的须鲨目、鲼形目和电鳐目各1种;硬骨鱼类的鲈形目最多,47种,其次鲱形目10种,鲽形目9种。以暖水性种类为主,占总种数70.2%,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从种类重量和数量组成看,整个调查港湾以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种类为主,优势种为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 ilaevis)、硬头鲻(Mugil strongylocephal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 bly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浩  杨淞  赵柳兰  崔灿  杜宗君  杨世勇  何阔  肖青  
【目的】为了解南河新津段流域生境现状并对其水域内鱼类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为岷江支流水域生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分别于9月,11月,4月和7月4次对南河新津段水域进行鱼类资源调查,通过雇佣当地渔民,在3个采样点进行现场捕鱼,将渔获物带回实验室,进行业内鉴定。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流域生境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结果】4次共采集鱼类34种,隶属5目、10科、28属。从鱼类种类比例上看,鲤形目种类最多,共19种,占南河河段鱼类种数的55.88%。鲇形目10种,占鱼类种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雪  吕振宇  曾圣  王伟  黄福江  闵文武  向燕  刘伟  
为了解乌江鱼类本底资源数据,实验对乌江鱼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017—2021年,先后在贵州省乌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12次。对收集到的5 065尾、约204kg渔获物进行统计,共鉴定出107种,隶属于6目22科73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53种,占采集总数的49.53%。乌江鱼类物种多样性G-F指数为0.57,上、中、下游G-F指数分别为0.40、0.47和0.45,上游鱼类科属间的多样性小于中、下游。乌江中游鱼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3.54、 9.63和0.81。渔获物分析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尼罗罗非鱼、蛇、鲫和?的重量和数量占比均位于渔获物前十。将IRI值大于500的列为乌江优势种,则有鲫、?、中华倒刺鲃和马口鱼。研究表明,乌江梯级水电的开发对流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渔获物组成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长江全面禁捕前开展的调查,研究结果丰富了乌江鱼类资源本底数据,将对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文静  张燕萍  赵春来  王昌来  
2007~2009年每月2次,其中4~6月每月5次对湖口江段的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组成进行了调查,共收集鱼类样本4 241尾,隶属7科19属26种。群落优势种为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和粗唇鮠(Leio-cassi crassilabi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64.0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782,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54,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547,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标(D)为2.993,Wilhm改进指数(H″)1.873,相对稀有种数(R)为57.69%;长江湖口江段鱼类群落中体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天珩  田辉伍  叶超  段辛斌  
2010年9-11月、2011年5-7月和9-11月、2012年5-7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宜宾、合江及江津江段进行了4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27 836尾,隶属于7目17科111种(亚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7种,产漂流性卵鱼类45种,外来鱼类6种。宜宾、合江及江津江段鱼类物种数分别为85、91及91种,宜宾与合江江段鱼类相似度指数为69.23%,合江与江津江段为71.70%,宜宾与江津江段为77.78%。铜鱼(Coreius heterodon)、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长鳍吻(Rhinogobio ventralis)及圆口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朝阳  朱仁  严云志  
为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保护措施与管理对策,2009年按季度共4次调查了长江芜湖江段鱼类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结果显示:该江段现有鱼类54种,其中以似鳊(Parabramis pekinensis)、油(Hemiculter bleekeri bleek-eri warpacho)、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 Kreyenberg et Pappenheim)、鲫(Carassius auratus)等中小型鱼类为常见种和优势种,表明了该江段的鱼类组成存在明显的小型化特点。长江干流沿岸浅水区的鱼类多样性最高,江心深水区最低,而青弋江支流、漳河支流和漳河河口的居中,青弋江的鱼类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捷  李新辉  贾晓平  李跃飞  何美峰  谭细畅  王超  蒋万祥  
2005-2008年对珠江下游西江江段6个采样点进行鱼类多样性调查,共采集鱼类96种,隶属于13目29科75属,辐斑虫纹东方鲀(Takifugu vermicularis)、南方波鱼(Rasbora steineri)、西江鲇(Silurus gilberti)等8种为西江新记录鱼类。西江鱼类群落多度大于1%的种类有17种,前5位依次是鲮(Cirrhina molitorella)、(Hmiculter leucisxul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海林  仲霞铭  汤建华  熊瑛  吴磊  施金金  吴福权  冒红  
根据20062007年1周年江苏近海单拖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鱼类群落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共调查鱼类100种,四季共有种30种。暖温性种类占64%,暖水性种类占21%,冷温性种类占15%,仅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为四季均出现的冷温性种。夏季因沙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暴发导致个别站位渔获量为0,因此H'、J和D值均为0。以生物量计算的多样性指数(H')呈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特征;均匀度指数(J)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丰富度指数(D)冬季>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美峰  袁定清  陈启春  邹丽珍  
根据2007-2008年崇阳溪7个采样站位鱼类资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崇阳溪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态类型以及鱼类多样性等特点。调查共采集鱼类73种,隶属5目、17科、65属;其中福建省保护动物鳗尾鱼央(Liobagrus anguillicauda)1种,福建省特有种闽江扁尾薄鳅(Leptobotia tientaiensis compressicauda Nichols)、纵纹原缨口鳅(Crossostoma stigmata)、裸腹原缨口鳅(Vanmaneniagymnetrus Chen)、花尾缨口鳅(Crossostomaf ascicauda Nkhols)和拟腹吸鳅(Pseudog...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斌  张远  渠晓东  刘思思  孟伟  丁森  
2010年9月、2011年5月和8月对辽河干流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鱼类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鱼类28种,以杂食性耐污小型鱼类为主,其中鲤科鱼类占65.52%。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种类大幅减少,且表现出营养结构简单化、鱼类资源小型化的特征。保护区鱼类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可分为石佛寺水库上游、石佛寺水库下游和感潮河段3个区段。保护区上游鱼类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下游;鱼类物种数秋季高于春季,而鱼类个体数均匀程度春季高于秋季。典范对应分析发现秋季TN(F=3.25,P=0.012)和水温(F=2.86,P=0.016)为显著影响鱼类群落的环境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峰  毕艳孟  李国强  申磊  
为探讨河北地区土壤环境对蚯蚓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挖掘法收集土壤与蚯蚓样品,蚯蚓个体清水洗净后放在吸水纸上吸干水分,称其鲜重,随后使用75%乙醇处死蚯蚓,全部个体保存于95%乙醇。个体形态鉴定依据《中国陆栖蚯蚓》。结果表明:在河北地区共记录12种蚯蚓,隶属于3科,6属。日本杜拉蚓(21.00条/m2)、天锡杜拉蚓(14.09条/m2)与梯形流蚓(16.91条/m2)为该地区优势种。各采样点蚯蚓密度是8216条/m2,蚯蚓总鲜重1.60530.12g/m2。玉米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0.84),杨树林最小(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