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89)
2022(458)
2021(409)
2020(441)
2019(770)
2018(744)
2017(1470)
2016(811)
2015(857)
2014(933)
2013(925)
2012(915)
2011(783)
2010(886)
2009(831)
2008(798)
2007(749)
2006(637)
2005(671)
2004(629)
作者
(2625)
(2165)
(2147)
(2093)
(1452)
(1066)
(956)
(876)
(837)
(816)
(766)
(757)
(756)
(736)
(723)
(670)
(657)
(636)
(631)
(628)
(586)
(575)
(572)
(547)
(526)
(496)
(495)
(479)
(463)
(449)
学科
管理(2302)
(2085)
经济(2083)
(2066)
(1683)
企业(1683)
中国(1152)
(1112)
银行(1112)
(1099)
(1043)
(1027)
(912)
(812)
金融(812)
方法(748)
制度(747)
(747)
(688)
(646)
财务(643)
(641)
及其(637)
财务管理(636)
理论(632)
(621)
产业(610)
市场(602)
业务(598)
企业财务(592)
机构
大学(10574)
学院(10557)
研究(4289)
中国(3855)
(3704)
经济(3539)
管理(3459)
科学(2782)
理学(2752)
理学院(2693)
(2641)
管理学(2584)
(2578)
管理学院(2563)
(2507)
(2245)
(2211)
研究所(2148)
中心(2118)
(2054)
农业(1957)
北京(1848)
(1773)
业大(1723)
(1674)
银行(1589)
(1584)
(1528)
(1513)
师范(1502)
基金
项目(6265)
科学(4589)
研究(4340)
基金(4132)
(3820)
国家(3785)
科学基金(3075)
(2486)
社会(2447)
社会科(2293)
社会科学(2292)
(2138)
基金项目(2131)
自然(2087)
教育(2037)
自然科(2032)
自然科学(2029)
自然科学基金(1987)
资助(1891)
编号(1782)
成果(1576)
重点(1458)
(1374)
课题(1359)
(1298)
科技(1275)
计划(1260)
(1259)
科研(1231)
(1154)
期刊
(5270)
经济(5270)
中国(3942)
研究(3841)
学报(2594)
(2377)
(2332)
金融(2332)
(2037)
教育(2001)
科学(1917)
大学(1916)
学学(1746)
管理(1708)
农业(1525)
技术(1005)
(937)
财经(827)
业大(757)
(745)
(743)
经济研究(726)
(718)
理论(711)
图书(667)
实践(658)
(658)
林业(657)
业经(646)
会计(601)
共检索到21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敦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不为相对无效的合同,而应区别对待: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合同,应为无效合同,并纳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之中予以规范;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应分别情形予以处理:或者归入债权人撤销权的范畴,或者适用侵权行为法进行规范,或者赋予第三人撤销权予以调整,并规定较长的除斥期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舒雅雅  
恶意串通是我国民法上特有的法律行为效力瑕疵制度,在我国立法中分布散乱。《民法总则》规定的恶意串通不同于通谋虚伪表示,在要件构成上,恶意串通仅是民事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真实意思的联络,意在损害特定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与其保护权益性质相应的是设置相对无效的法律后果,并加以一年除斥期间的限制。以往司法实践中适用恶意串通规范的类型,要么不满足恶意串通规范的要件构成,要么法律已经设置了更加具体、明晰的规范,严格按照恶意串通规范的构成来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可以适用的范围极其有限。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崔吉子  
恶意串通规则是我国民法一大特色,《民法总则》沿袭《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4项及《合同法》第52条第2项的规定,于第154条保留此"特色"。然恶意串通行为属违背公序良俗的法律行为,恶意串通规则本质上属《民法总则》第153条第2款的特别条款。又《民法总则》于第146条新增通谋虚伪表示的规定,故实务上所热衷的采恶意串通处理之案型,完全可交由诸如通谋虚伪表示、债权人撤销权等具体规则处理;余下为数不多的案型,可适用《民法总则》第153条第2款,让公序良俗原则发挥规则填补作用。"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生活构造,并未特殊到需要专设一般规定,建议未来制定民法典总则时将恶意串通规则删除。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江海  
重复建设问题,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结构、布局、效益、体制都有很大影响,虽已提出多年,但至今仍未解决。当上新台阶的热浪迎面扑来时,又可能出现新的重复建设,对此,应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防止。重复建设界定到底什么叫重复建设,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就文义而言,已有了这类建设,再搞,便可称为重复建设。但这种意义上的重复建设没有界定必要还是不必要。其实,我们所讲的防止重复建设,是指不必要的重复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要防止的倾向和注意的问题四川省社科院体改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副主编杨钢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制度,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其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现代企...
[期刊] 征信  [作者] 蒋萌  
目前,信用卡恶意套现问题越来越突出。信用卡的恶意套现,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社会诚信环境,影响了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发卡程序,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提高技防水平,建立整治信用卡恶意套现的长效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晓捷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成因及防范对策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陈晓捷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已成为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诈骗银行资金的一种新的作案手段。所谓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限期,并且经发卡行催收无效的透支行为。信用卡市场越发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永斌  刘昱珩  
在分析国内外恶意收购形式演变的基础上,预测注册制的新形势下公开要约收购将取代二级市场举牌收购成为恶意收购的主流工具,并且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化解恶意收购存在的道德风险,更好地发挥其资本市场纠错机制的功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左大培  
如果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没有大的改变,如果群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发生突然变化,我国今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为10%左右,零售物价总指数也将为10%左右。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要防止恶性通货膨胀再起。目前,与上年同期相比的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已经降到10%以下,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已经没有了短期内恶性通货膨胀再起的危险。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相当大,它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前几年本来应该上涨而实际上没有上涨的某些产品的价格今后不能不上涨。这部分产品价格是由于用行政命令手段反通贷膨胀才没有上涨的,但是这增大了企业的亏损和财政的补贴。今后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补贴不可能再这样快地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利军  
权力变异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因素,预防权力变异是当前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权力变异的本质、危害出发,对防止权力异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国刚  
作者认为,目前资本经营要走出“空手道”误区,规模经济要走出“资产膨胀”误区,公司购并要走出“低成本扩张”误区,结构调整要走出“多元化经营”误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龚维丽  
企业破产要防止国家土地资产收益流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投资系教授龚维丽在企业改制中,建立企业破产机制不仅势在必行,而且也已有了企业破产法律依据。但在实施企业破产法律法规时,如何依法保证国家土地资产收益不致流失,却是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我们在新闻报道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梁云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在西部大开发中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前不久,西部有一个地区到东部招商引资,一个星期引进了43个项目,其中竟有39个为小造纸厂、小化肥厂等易污染环境的项目。早在1996年国家就下令关闭年产5000吨以下的小造纸厂、小化肥厂、小电镀厂等,这些污染企业在东部办不下去,借参与西部大开发、支援西部建设之名,堂而皇之地迁往西部。而两部也来者不拒,积极招商引资,不经项目评估,地方政府各部门就积极为其办理各种证照,还谓之为“投资环境好”。西部贫困地区,急于借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东琪  
我国经济增长在2001年的拐点(7.5%)之后,经历了3年上升期,现正处于一个温和调整阶段(大约在7%-9.5%区间内)。在经济温和调整阶段要使经济增长的下降是“软着陆”而不是“硬着陆”, 就必须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而不能任由市场调节自由滑落。为此,政府宏观调控应找好“着力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