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0)
- 2023(17107)
- 2022(14912)
- 2021(13877)
- 2020(11587)
- 2019(26783)
- 2018(26489)
- 2017(50651)
- 2016(27631)
- 2015(31012)
- 2014(31088)
- 2013(30873)
- 2012(28773)
- 2011(26116)
- 2010(26353)
- 2009(24634)
- 2008(24464)
- 2007(22118)
- 2006(19950)
- 2005(18319)
- 学科
- 济(113730)
- 经济(113583)
- 管理(81895)
- 业(76035)
- 企(63568)
- 企业(63568)
- 方法(45370)
- 数学(38270)
- 数学方法(37735)
- 中国(33094)
- 农(30250)
- 财(29854)
- 制(28922)
- 地方(26970)
- 业经(26428)
- 学(24838)
- 银(24604)
- 银行(24549)
- 行(23289)
- 融(20764)
- 金融(20760)
- 农业(19921)
- 贸(19721)
- 贸易(19703)
- 理论(19078)
- 易(19031)
- 务(18202)
- 财务(18117)
- 财务管理(18074)
- 体(17921)
- 机构
- 大学(395679)
- 学院(391943)
- 济(155443)
- 经济(151806)
- 管理(150568)
- 研究(137753)
- 理学(127822)
- 理学院(126310)
- 管理学(124031)
- 管理学院(123308)
- 中国(107722)
- 京(86897)
- 科学(84572)
- 财(76315)
- 所(70762)
- 农(66462)
- 研究所(63618)
- 中心(62442)
- 江(61243)
- 财经(58877)
- 业大(57855)
- 北京(55927)
- 范(53264)
- 经(53233)
- 师范(52747)
- 农业(51683)
- 院(50011)
- 州(49666)
- 经济学(46373)
- 财经大学(43532)
- 基金
- 项目(256841)
- 科学(200926)
- 研究(188802)
- 基金(184448)
- 家(160804)
- 国家(159421)
- 科学基金(135907)
- 社会(117726)
- 社会科(111486)
- 社会科学(111458)
- 省(100612)
- 基金项目(97153)
- 自然(87608)
- 教育(86666)
- 自然科(85556)
- 自然科学(85537)
- 划(84588)
- 自然科学基金(83998)
- 编号(77124)
- 资助(76637)
- 成果(64565)
- 重点(57611)
- 发(57082)
- 部(56335)
- 课题(54282)
- 创(52882)
- 创新(49410)
- 科研(48586)
- 制(48263)
- 教育部(48186)
- 期刊
- 济(182306)
- 经济(182306)
- 研究(124986)
- 中国(86688)
- 学报(63917)
- 农(61881)
- 财(59234)
- 管理(58915)
- 科学(58309)
- 教育(49319)
- 大学(48786)
- 融(46060)
- 金融(46060)
- 学学(45449)
- 农业(41407)
- 技术(34580)
- 财经(29624)
- 业经(29423)
- 经济研究(28047)
- 经(25241)
- 问题(23160)
- 图书(22080)
- 业(21488)
- 理论(20111)
- 科技(18945)
- 技术经济(18915)
- 版(18553)
- 实践(18301)
- 践(18301)
- 现代(17851)
共检索到616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镇
用拍卖解决资源分配问题应该实现配置效率。在Myerson的最优机制设计中,取得收益最大化的拍卖商并不总是有效率地分配资源。依据修正后的有效拍卖机制原则,我们发现,由于投资者之间可获得的最大持股数的不平衡,大(机构)投资者在IPO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他们总有动力去隐藏需求,这会导致股权分配的无效率。而无效率地分配股权,不仅不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动,影响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也会制约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
关键词:
拍卖机制 IPO 询价发行 股权分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剑
使用2006年6月至2012年11月中小板647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对询价制下新股三次发行制度改革与一级市场定价效率做实证检验,并对样本中的新股破发现象做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对全体样本而言,询价制下新股一级市场定价存在显著的上边界现象;2009年6月第一次改革前以及2012年5月第三次改革后,由于证监会对新股价格进行了"窗口指导"导致一级市场存在故意压价现象,新股一级市场定价不是完全有效的;二级市场低迷状况导致首日收盘价偏低是导致新股破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新股发行 定价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破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谷秀娟 门彦顺
本文在回顾我国IPO发行方式演变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就不同发行方式下IPO定价机制效率的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具有历史进步性的现行IPO发行方式并不能产生最优的定价机制效率。最后,论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IPO发行方式的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沈洪波
拍卖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一种选择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沈洪波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前主要应着眼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深化改革。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搞活,使其真正成为市场运作的主体,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联合推销──一种新的发行方式黄理彪、姜革文在《出版发行研究》1994年第4期撰文说,顺着“供需见面”这条路子,广西出版界试验了一种新的发行方式:与外地市新华书店联手,集团作战,联合推销,送货上门,就地征订,以拓宽发行的渠道和网络,更多地把桂版图书推向...
关键词:
供需见面 文在 信息灵通 耳听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贺炎林 吕随启 郭敏
基于公共信息来评价IPO询价制效率是IPO领域的理论研究前沿。把IPO询价过程分为初步询价阶段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以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沪深A股市场依据累计投标结果确定发行价的80只IPO为样本,通过考察询价前、询价期间和询价后的公共信息对询价各阶段生成的价格指标的影响,实证分析公共信息与IPO询价制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询价制具有较强的信息揭示能力,价格区间和价格调整反映公共信息的能力强,IPO询价制具有一定的效率;中国初步询价阶段的信息揭示能力强,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信息揭示能力弱;中国IPO询价制效率并不完全有效,价格区间确定时已知的公共信息对价格调整产生显...
关键词:
公共信息 首次公开发行 询价制 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冬昕 李心丹 俞红海 朱伟骅
机构投资者报价是询价制度下IPO定价的核心环节,本文从机构报价中的意见分歧角度研究中国股票一级市场IPO"三高"问题,以及二级市场新股上市首日及长期表现。研究发现,我国询价机构的报价存在较大差异性,表明机构报价过程中意见分歧较为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询价机构报价差异性越大、意见分歧越严重,一级市场IPO定价过高问题就越突出,并导致"三高"问题的出现;同时,机构报价差异性与IPO首日收益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二级市场投资者意见分歧已通过询价机构报价的方式提前反映到IPO定价中;而长期来看,机构报价差异性越大,未来股价下跌幅度越大,市场低迷问题也越突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市场IPO现象、改革与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晓冰 汪戎
本文使用多变量回归和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全流通发行制度下的IPO抑价程度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基本面因素,也就是发行量和近3年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则发现整个市场(而非个别股票)依然存在着IPO上市之后走势不佳的问题。整体而言,制度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内证券市场效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洋
本文通过对审批制和保荐核准制下发行费用对IPO抑价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发行制度和发行费用与IPO抑价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市场化的发行制度有利于降低IPO抑价率,同时,随着发行费用的增加,IPO的抑价程度会降低。
关键词:
发行制度 发行费用 IPO 抑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耿建新 张驰
我国证券市场借鉴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的IPO定价方式,于2005年正式引入询价制度,并分别在2009年、2010年及2012年三次对包括新股发行询价制度在内的新股发行体制进行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三高"现象的发行定价情况进行分析表明,"三高"现象是我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中阶段性的必然现象,是由于市场约束机制缺失、市场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应从制度设计层面进行深层次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振山 李海霞
本文以2009~2012年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及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创业板市场上,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的IPO抑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而且风险投资声誉一旦建立,对于缩短创业板公司的上市年限、降低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尧 孟卫东 熊维勤
固定价格、累计投标询价和拍卖发行机制下的IPO抑价模型可解释我国新股发行市场长期存在的高抑价现象:散户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乐观情绪会推高二级市场的IPO交易价格,但却不能在IPO发行定价中得到完全体现。单纯通过变革新股发行机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抑制IPO高抑价产生,只有疏导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才能彻底解决IPO高抑价问题,权宜之策是将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嵌入IPO发行定价之中以消除IPO高抑价现象,允许散户投资者参与询价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且具有可操作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记军 赵昌文
本文中,我们基于不同的定价机制和承销方式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直接成本(发行费用)和间接成本(抑价水平)进行了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发现,2005年以后实行的询价制度明显地提高了发行上市公司的直接成本,即发行费用增加,但在间接成本方面,却显著地降低了IPO抑价水平,并且总的平均直接和间接成本也显著下降。与此前的定价制度比较,我们认为,虽然现行的询价制度增加了上市公司直接发行费用,但由于抑价水平更大程度的降低,使得上市公司总的发行成本下降,因此,从政策效果看,是有效的。另外,包销方式下的发行费用大于代销方式,但在抑价水平上,两种承销方式对IPO抑价的影响并无显著的区别。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顾永昆 田友春 赵俊
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经济金融化水平的提高,直接融资手段逐渐打破银行信贷在企业融资中的支配地位,股票、债券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得以提高。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在此过程中经济金融化水平不断得以提高,股票融资在融资结构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这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然而股票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束缚了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建斌 孙震海
随着累计投标询价制作为一种主要新股定价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该机制本身所固有的弊端如投资者间的公平问题、承销商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优化新股发行机制,德国等国在引进IPO询价制度的同时建立了新股的预发行市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对德国新股预发行市场的制度框架的考察,分析其对新股发售机制的影响,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