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3)
- 2023(10962)
- 2022(9731)
- 2021(9069)
- 2020(7707)
- 2019(17771)
- 2018(17653)
- 2017(34824)
- 2016(18706)
- 2015(21200)
- 2014(21058)
- 2013(21152)
- 2012(19436)
- 2011(17395)
- 2010(16977)
- 2009(15456)
- 2008(14819)
- 2007(12741)
- 2006(10966)
- 2005(9309)
- 学科
- 济(77605)
- 经济(77516)
- 管理(54295)
- 业(51899)
- 企(41950)
- 企业(41950)
- 方法(40664)
- 数学(36171)
- 数学方法(35861)
- 农(20897)
- 财(18850)
- 中国(18087)
- 学(16503)
- 业经(16200)
- 地方(16191)
- 农业(14145)
- 贸(13965)
- 贸易(13961)
- 易(13435)
- 务(12068)
- 环境(12035)
- 财务(12009)
- 财务管理(11986)
- 和(11852)
- 制(11678)
- 理论(11645)
- 技术(11563)
- 企业财务(11414)
- 融(10076)
- 金融(10075)
- 机构
- 大学(267011)
- 学院(265276)
- 管理(110370)
- 济(105238)
- 经济(103080)
- 理学(97066)
- 理学院(96054)
- 管理学(94485)
- 管理学院(94027)
- 研究(84463)
- 中国(61867)
- 京(56685)
- 科学(53615)
- 财(46581)
- 农(43365)
- 业大(41900)
- 所(41312)
- 中心(39013)
- 财经(38845)
- 研究所(37962)
- 江(36716)
- 北京(35622)
- 经(35546)
- 范(34103)
- 农业(34003)
- 师范(33794)
- 经济学(31292)
- 院(31018)
- 州(30350)
- 财经大学(29235)
- 基金
- 项目(190592)
- 科学(149843)
- 基金(139297)
- 研究(137557)
- 家(120814)
- 国家(119828)
- 科学基金(103982)
- 社会(86525)
- 社会科(82065)
- 社会科学(82046)
- 基金项目(75071)
- 省(73480)
- 自然(69243)
- 自然科(67599)
- 自然科学(67583)
- 自然科学基金(66374)
- 教育(62761)
- 划(61952)
- 资助(58027)
- 编号(56025)
- 成果(43588)
- 部(42275)
- 重点(41790)
- 发(39446)
- 创(39161)
- 课题(37444)
- 科研(36864)
- 创新(36464)
- 教育部(36337)
- 人文(35773)
- 期刊
- 济(109845)
- 经济(109845)
- 研究(75253)
- 中国(43709)
- 学报(42713)
- 科学(38850)
- 农(38156)
- 管理(37755)
- 财(32621)
- 大学(32452)
- 学学(30752)
- 农业(27029)
- 教育(25803)
- 技术(21900)
- 融(20613)
- 金融(20613)
- 业经(18954)
- 财经(18196)
- 经济研究(17813)
- 经(15263)
- 问题(14455)
- 理论(14177)
- 图书(13874)
- 业(13498)
- 实践(13190)
- 践(13190)
- 科技(13001)
- 商业(12792)
- 技术经济(12730)
- 资源(11914)
共检索到368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穆松林 徐增让 高利伟
基于食物分类的视角对城市餐饮消费进行实证研究有助于科学、准确的了解城市餐饮消费食物资源结构,从而为餐饮消费的资源环境效应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城市各部门经营管理决策奠定基础,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缺乏此类研究。文章首先对国内外餐饮消费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基于食物分类对拉萨市8家不同等级、不同类别餐饮场所的餐饮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人均点菜量、人均消费量和浪费率等指标从消费场所、消费主体、消费时间等视角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关键词:
餐饮消费 食物分类 游客 拉萨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钟林生 刘晓洁 高利伟 曹晓昌
餐饮业是旅游城市重要的产业门类,定量分析旅游城市餐饮食物消费规模、结构及其资源环境成本,对于优化旅游城市食物资源供给模式,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论文定量核算了高原旅游城市拉萨市餐饮业食物消费规模与结构,并从生命周期视角,通过构建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拉萨市餐饮业食物消费的资源环境成本,主要结论如下:1)2011与2012年,拉萨市餐饮食物人均消费量为923.7 g,人均食用量为780.3 g。2)拉萨市餐饮食物消费总量由2006年的19 498 t到2013年的41 506 t,增加了112.9%。2013年拉萨市餐饮食物消费总量中,当地居民消费27 983 t...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李群绩 徐增让
游客餐饮消费是游客"食、宿、行、游、购、娱"之首,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游客餐饮消费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规律、需求特征,剖析游客餐饮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推动旅游目的地游客餐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旅游目的地产业结构升级。以拉萨为例,运用游客问卷调查法和餐饮场所实地调研法,基于EXCEL与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旅游目的地游客餐饮消费行为规律和特点。从就餐方式、消费偏好、消费支出和游客餐饮浪费等方面探讨游客餐饮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对拉萨游客餐饮消费感知态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拉萨市游客餐饮发展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餐饮消费 旅游目的地 游客 拉萨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云云 王灵恩 成升魁
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异地消费,尤其是食物消费相比消费者惯常环境下的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特殊性。本文针对旅游者的食物消费行为,以高原旅游城市拉萨市游客为对象,通过问卷调研获取旅游者在旅游期间、在家和平时在外食物消费的一手数据,对同一消费主体进行不同场景下食物消费的对比研究,并初步分析了影响旅游者食物消费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在外对粮食的消费减少,而对肉类、水果和酒水饮料的消费增加;在外和旅游期间食物浪费约为家庭食物浪费的1.7倍,旅游食物浪费比平时在外消费(非旅游)更为严重;旅游者旅游期间的食物消费支出明显高于家庭食物消费支出;不同群体间旅游和家庭食物消费变化差异显著,有宗教信仰的消费者在肉类和酒水饮料上消费变化更大;年龄、婚姻状况、旅游天数、就餐地点、就餐形式是影响旅游者食物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可为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并为合理引导旅游消费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丹 伦飞 成升魁 高利伟 刘晓洁 曹晓昌 秦奇 刘尧 白军飞 许世卫 喻闻
除了威胁食物安全,食物浪费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还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食物中的磷元素是人类所必需的基本元素,其代谢过程也是生态系统循环重要的组成部分。磷肥一方面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土壤磷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论文根据对北京市136家餐饮机构,2 704桌消费者餐饮食物浪费调查数据,研究了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的磷足迹及其环境排放。研究表明: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量为39.97×104t/a,其含磷量为1.21×103t/a;北京餐饮食物浪费的磷足迹为40.56 g P/kg,这意味着每浪费1 kg的食物,将向环境排放40.56 g磷。因此,合理地进行餐饮消费,减少餐饮食物浪费,对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升魁 高利伟 徐增让 唐承财 王灵恩 Dhruba Bijaya G. C.
我国餐饮食物消费中日益普遍的恣意浪费现象,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但是对食物浪费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上对此问题存在诸多认识误区。本文针对我国餐饮业中的食物浪费问题,结合媒体报道,探讨我国餐饮食物浪费的严重性,开展餐饮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开展餐饮食物浪费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重点。
关键词:
食物浪费 资源环境效应 餐饮业 中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本文以拉萨为例,运用游客问卷调查法,基于EXCEL与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旅游餐饮消费、旅游住宿消费、旅游交通消费、旅游游览消费、旅游购物消费和旅游娱乐消费六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拉萨市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对拉萨旅游消费的感知态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拉萨市旅游消费发展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旅游“六要素” 拉萨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盼盼 王灵恩 白军飞 刘晓洁 成升魁 符绍鹏
随着旅游消费的快速发展,旅游成为驱动城市餐饮食物消费的重要动力,然而旅游城市食物浪费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国食物可持续消费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为探究旅游城市餐饮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在外就餐食物消费与浪费模型,利用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旅游城市159家餐饮企业2293份消费者餐桌食物浪费现场调研一手数据,实证分析了旅游城市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特征,尤其是旅游者和非旅游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餐饮消费者每餐人均浪费量为79.52g。从消费者类型分析,旅游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96.54g)高于非旅游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73.79g);从就餐原因看,当就餐原因为朋友聚餐时相比其余就餐原因容易造成更高的食物浪费量;消费者的个人特征是影响其食物浪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受教育水平和年龄结构对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即随着教育水平和年龄的增加,消费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另外,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容易产生食物浪费行为,不同消费时间、不同就餐频率群体的食物浪费同样呈现出显著差异。减少餐饮食物浪费,倡导低碳、绿色和可持续消费模式需要政府、餐饮企业、消费者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和行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彩萍 白军飞
本文以Becker的家庭生产消费模型为基础,通过估计在外饮食消费的参与和支出模型,着重分析了北京城市家庭在外饮食消费决策中的收入与时间效应。结果表明收入与时间成本的上升均会显著增加家庭在外饮食的参与和支出水平,不考虑时间效应的收入效应估计有偏。此外,北京城市家庭在外饮食支出在过去的研究与统计中可能被显著低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成升魁 高利伟 曹晓昌 刘晓洁 刘尧 白军飞 喻闻
食物浪费及其资源环境代价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食物浪费不仅浪费的是食物本身,还意味着在生产和制造这些食物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浪费。本文以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称重的方法对餐饮业食物浪费状况进行调查,并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食物来源地的现状,重新计算了均衡因子等模型的关键参数,改进了计算方法,核算和分析了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高达29.47万nhm~2(国家公顷),约是北京市面积的1/5。其中北京市城镇居民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为20.53万nhm~2,占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总生态足迹的69....
关键词:
生态足迹 餐饮业 食物浪费 北京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鹤銮
饭店餐饮产品是由餐饮实物、劳务服务、烹饪技艺以及为客人进餐营造的环境气氛等诸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如何去适应现代人们日益变化的饮食观念是决定餐饮业成功的关键。一、当前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1.对菜肴口味要求的变化色、香、味、形、器、声,是评价菜肴好坏的六项主要标准,其中,味的重要性居于首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内地与沿海,南方与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柱玉 顾伟忠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餐饮食品安全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百姓关注。本文首次从社会管理角度提出餐饮食品安全的评估框架、方法和模型,构建了餐饮食品安全评估的核心指标餐饮食品安全风险指数,总结和识别了餐饮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盼盼 白军飞 成升魁 刘晓洁
食物浪费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也威胁着粮食安全,更导致了全球居民的福利损失。食物浪费是消费者行为选择的结果,且消费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描述性规范影响的,那么消费者对干预信息的吸取(描述性规范)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有待进行研究。因此,论文运用随机干预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干预方案对消费者在外就餐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在信息干预过程中存在对干预信息接收度的问题,当我们试图去干预消费者时,被干预的消费者有多达41.38%的消费者没有注意到干预信息;在餐馆有相关信息提示的就餐环境下,信息干预对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是有效用的,具体表现为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因干预信息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晓梅 赖正均
餐饮企业竞争激烈,但对餐饮企业竞争要素方面的研究却仍然停留在描述阶段。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广州市餐饮企业和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餐饮企业竞争要素的5个因子:"制度与文化"、"产品与服务"、"营销与供应"、"品牌与声誉"、"规模化经营"。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规模化经营"是餐饮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其次依次是"产品与服务"、"制度与文化"、"品牌与声誉"、"营销与供应"。该研究对于餐饮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良性竞争环境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餐饮企业 竞争要素 实证研究 广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红波 王颖颖 刘增金
网络餐饮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网络餐饮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利用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追溯信息信任对消费者网络食品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50.10%的受访者相信可追溯信息有利于保障质量安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投标价格、追溯信息信任、了解渠道、年龄、总人口、老人情况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网络餐饮食品的支付意愿,追责难度变量对其影响不显著;在当前状况下认为追责难度大的消费者,追溯信息信任变量显著影响其支付意愿,但追溯信息信任变量对认为追责容易的消费者影响不显著;相比于普通网络餐饮食品,消费者愿意为1份价值50元的建立了可追溯信息的网络餐饮食品平均额外支付2.89元,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