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7)
2023(6148)
2022(5389)
2021(5079)
2020(4197)
2019(9634)
2018(9344)
2017(17528)
2016(9655)
2015(10637)
2014(10451)
2013(10449)
2012(10045)
2011(9243)
2010(9219)
2009(8467)
2008(8518)
2007(7641)
2006(6985)
2005(6042)
作者
(30203)
(25685)
(25549)
(24265)
(16344)
(12526)
(11336)
(9869)
(9764)
(9096)
(8981)
(8907)
(8477)
(8138)
(8054)
(7964)
(7553)
(7441)
(7295)
(7196)
(6498)
(6416)
(6218)
(6038)
(5772)
(5704)
(5670)
(5342)
(5265)
(5140)
学科
(43327)
经济(43175)
(19845)
管理(19472)
地方(16664)
方法(16434)
(14673)
企业(14673)
(13799)
数学(12590)
(12403)
数学方法(12391)
中国(11224)
业经(9840)
农业(9459)
地方经济(8393)
(8057)
(7522)
环境(7287)
理论(7114)
(6157)
(5729)
贸易(5723)
(5337)
(5299)
金融(5295)
(5230)
资源(5005)
(4844)
社会(4699)
机构
大学(140463)
学院(139331)
研究(56647)
(52026)
经济(50803)
管理(48020)
理学(41326)
中国(40543)
理学院(40521)
管理学(39364)
科学(39246)
管理学院(39087)
(31778)
(30302)
(28727)
研究所(28060)
中心(25733)
(23594)
(23312)
业大(23233)
师范(23105)
农业(22433)
(21925)
(20700)
北京(20088)
师范大学(19131)
(18750)
财经(18680)
(18319)
科学院(18042)
基金
项目(100801)
科学(79797)
基金(74153)
研究(68831)
(67794)
国家(67187)
科学基金(56032)
社会(45291)
社会科(41582)
社会科学(41563)
基金项目(40678)
(38362)
自然(38150)
自然科(37190)
自然科学(37177)
自然科学基金(36474)
(34564)
教育(30204)
资助(29055)
编号(26350)
重点(24041)
(23061)
(21709)
成果(21603)
计划(20322)
(19822)
科研(19401)
课题(19208)
创新(18613)
国家社会(18494)
期刊
(62082)
经济(62082)
研究(41931)
中国(29260)
学报(27944)
科学(26596)
(26478)
大学(20111)
学学(19145)
农业(17783)
(16148)
管理(15582)
教育(13782)
资源(11497)
(10407)
金融(10407)
(9492)
业经(9326)
财经(8885)
经济研究(8850)
技术(8708)
问题(8529)
(8450)
(7651)
(7643)
业大(7420)
科技(6942)
林业(6817)
现代(6507)
统计(6316)
共检索到211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轶  吕斌  张纯  谭肖红  
城市民族社区研究在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针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很多,但对中小城市出现的跨族聚居区的研究尚不多见。在分析拉萨市多民族聚居区的演化特征的基础上,归纳了跨族聚居区的社会空间特征,包括社会阶层特征、流动性特征、社会网络特征、社会孤隔特征。最后,总结了这些特征形成的成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安琪,茆永福  
本文通过对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国离婚率的比较,发现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离婚率位居世界前列,而且近20年来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未呈上升趋势,反而稳中有降。作者认为该地区的高离婚率是伊斯兰教文化、民族风俗及其婚姻制度的演绎和延伸,并分析了早婚制、父母定婚制、内婚制、从夫居制与母系庇护所、低成本婚姻经营制和离婚自由制对该地区离婚率的重要影响,同时对该地区离婚率的趋势和社会控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宗族是一种传统组织,而宗族聚居存在着"古代北盛于南,近世南盛于北"的情况。造成这种南北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口迁移,二是迁移后的同族集聚,三是国家政权组织与宗族之间的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嘉颖  吴左宾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城市回族社区不仅是城市历史研究和少数民族城市化研究的活体,而且肩负着城市民族和谐的重任,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的实态调研为基础,深入探析了社区内部结构变迁的特征规律,并进一步就城市回族社区的持续发展进行规划思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波  
在北京的韩国人数量逐年递增,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聚落群体,其中以望京的"韩国村"最具代表性。基于实地调研所得第一手资料的实证性研究,探讨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现状特征、对原社区的影响以及衍生出的社会、文化问题,并就社区整合提出解决对策,以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的社区和谐管理新机制的探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拉巴次仁  卓嘎  罗布  普布次仁  
采用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拉萨市13个自动气象站的逐时气温观测资料以及同期MODIS地表温度数据,讨论了拉萨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的城关区、堆龙德庆、达孜、曲水等地,其热岛效应显著,以城关区(拉萨老城区中心)最为突出。从季节变化来看,冬季的热岛效应最强,其次是春季和秋季,最弱的是夏季;热岛强度在3月初(开始减弱)以及9月中旬(开始增强)存在着显著突变,这一特征对应了春、夏季热岛较弱,秋、冬季热岛效应较强的分布规律。此外,热岛强度和海拔高度之间呈现很好的反相关;②拉萨市一年中城市热岛出现概率高达99.45%,其中,绝大多数热岛...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剑波  杨雪丰  杨雪梅  赵旺林  董瑞霞  
对游客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拉萨市国内游客特征,得到以下结果:1)来源广泛,性别平衡,以青壮年和中等收入为主;2)偏好拉萨市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主要选择经济型交通方式,自助游占据较大比例,中等水平的旅游消费;3)游客的人口学特征会直接影响其旅游行为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美风  汪德根  杨仪璇  
新时代背景下,外来人口聚居区是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区域。外来人口聚居区空间识别方法是开展外来人口聚居区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文章集成人口统计数据和高清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基于人口空间化的外来人口聚居区空间识别方法。基于此,以北京市海淀区为案例区,对社区尺度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了识别,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外来人口聚居区识别结果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人口空间化的外来人口聚居区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高  周春山  
前人研究将中国农民工聚居区的增长归因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是对传统乡村文化认同和寻传统社会网络的异地构建。本文基于社会空间辩证法视角,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圳富康农民工聚居区研究,表明该类聚居区的增长主要依托周边大型制造企业扩张,是农民工"反性族群模式"下被动选择的结果。也反映了早期富士康科技集团、政府、原住村民追求大规廉价居住空间和经济利益的空间表征,到后期历史文化价值、乐业社区以及和谐生活空间的政愿景和企业诉求。受制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管理体制、农民工家庭结构等因素,富士康农民聚居区展现出社会流动、社会支持网络和休闲生活等多重维度的社会空间压缩和流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媛  
目前国内贫困阶层聚居区研究以静态分析为主,少有动态关注聚居区的历史演变。本文用广州的历史文献、宏观空间数据和微观社区调查分析,系统论述在清初和清末民国时期、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初期、改革深化到现阶段等不同时期,贫困阶层聚居区的区位和分布特征变化。研究发现,广州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经历了"外围和中心区位-中心区位-中心和外围区位"的变迁,形成了"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分布演变过程,这是体制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迥异于西方的贫困阶层聚居理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城市失业、下岗问题日渐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全力推进的城镇化建设造成征地拆迁的数量和规模迅猛增加,由于失地农民的安置、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使一些失地农民也沦为城市新贫。再加上近年来物价的不断上涨、社会保障措施的不力、房价的频频攀升、就业形势的严峻、教育医疗费用的大幅上升、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陷入相对贫困之中。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若不能合理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云云  王灵恩  成升魁  
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异地消费,尤其是食物消费相比消费者惯常环境下的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特殊性。本文针对旅游者的食物消费行为,以高原旅游城市拉萨市游客为对象,通过问卷调研获取旅游者在旅游期间、在家和平时在外食物消费的一手数据,对同一消费主体进行不同场景下食物消费的对比研究,并初步分析了影响旅游者食物消费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在外对粮食的消费减少,而对肉类、水果和酒水饮料的消费增加;在外和旅游期间食物浪费约为家庭食物浪费的1.7倍,旅游食物浪费比平时在外消费(非旅游)更为严重;旅游者旅游期间的食物消费支出明显高于家庭食物消费支出;不同群体间旅游和家庭食物消费变化差异显著,有宗教信仰的消费者在肉类和酒水饮料上消费变化更大;年龄、婚姻状况、旅游天数、就餐地点、就餐形式是影响旅游者食物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可为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并为合理引导旅游消费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淑云  
农村聚居区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一。通过对南方农村聚居区分布特征的分析 ,论述了聚居区调整的战略意义 ,并提出了聚居区调整迁徙的措施和原则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春山  杨高  
作为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相关制度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种聚落形态,中国农民工聚居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农民工聚居区研究划分为起步阶段、扩展阶段、社会空间转向和社区治理3个阶段。总体上看,对农民工聚居区的研究,在空间形态方面从静态走向动态,社会网络方面从群体走向空间,形成机制方面从传统的社会学、城市地理学视角转向制度经济学、文化地理学和空间生产视角,聚居区从改造管理走向合作治理,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论文从研究思潮、研究视角、研究重点等方面比较了中国农民工聚居区与西方移民聚居区的差别,并对未来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印  高赟  唐德龙  
灾前预防管理工作是灾前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回族聚居社区作为试点区域,开展灾前预防管理,可以在前期迅速获取经验及数据,为推广至全国打下基础。回族聚居社区推广灾前预防管理在时间、场地、人员三方面具有条件优势,在互助文化盛行、教义文化支持、灾害认知模式三方面具有文化优势。回族聚居社区适合开展灾前预防管理工作,是灾前预防体系建设实践操作中应当首先考虑的试点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