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9)
2023(13369)
2022(11583)
2021(10900)
2020(8954)
2019(20661)
2018(20647)
2017(39393)
2016(21433)
2015(24091)
2014(24299)
2013(24179)
2012(22455)
2011(20380)
2010(20456)
2009(18618)
2008(18002)
2007(15790)
2006(14255)
2005(12581)
作者
(63437)
(52486)
(52275)
(49403)
(33552)
(25276)
(23623)
(20629)
(20082)
(18864)
(18150)
(17721)
(16800)
(16654)
(16148)
(16057)
(15542)
(15523)
(15125)
(14949)
(13109)
(13042)
(12593)
(11973)
(11755)
(11741)
(11736)
(11641)
(10615)
(10433)
学科
(91451)
经济(91365)
管理(58645)
(55665)
(44056)
企业(44056)
方法(36548)
数学(30530)
数学方法(30205)
中国(26460)
地方(26032)
(25807)
业经(21212)
(20579)
(18418)
环境(17847)
农业(17792)
(15170)
贸易(15157)
(15101)
理论(14812)
(14635)
(14577)
技术(14128)
(14036)
(13804)
银行(13764)
(13705)
金融(13704)
地方经济(13614)
机构
学院(303609)
大学(302847)
管理(120350)
(116896)
经济(114144)
研究(106852)
理学(103190)
理学院(101925)
管理学(100198)
管理学院(99644)
中国(79347)
科学(68461)
(67445)
(54204)
(52200)
(50734)
研究所(49445)
中心(48258)
业大(46092)
(45530)
(43917)
北京(43648)
师范(43508)
财经(41414)
农业(39278)
(39236)
(37930)
(37584)
师范大学(35313)
经济学(33269)
基金
项目(207782)
科学(162565)
研究(152764)
基金(148106)
(129038)
国家(127893)
科学基金(109430)
社会(94236)
社会科(89166)
社会科学(89142)
(82226)
基金项目(79941)
自然(71400)
自然科(69608)
自然科学(69594)
(69362)
教育(68956)
自然科学基金(68301)
编号(63080)
资助(60798)
成果(50648)
(48628)
重点(46476)
(44605)
课题(43931)
(42657)
创新(39703)
科研(39269)
发展(38703)
(38092)
期刊
(136920)
经济(136920)
研究(90727)
中国(61912)
学报(47449)
(46494)
科学(45449)
管理(43872)
教育(36867)
(36344)
大学(35342)
学学(33097)
农业(32866)
(26982)
金融(26982)
技术(26160)
业经(24324)
经济研究(20486)
财经(18783)
问题(17865)
图书(17554)
(16720)
资源(16300)
(15927)
科技(15688)
理论(15198)
技术经济(14247)
现代(14148)
实践(14107)
(14107)
共检索到456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约翰  张平宇  张忠孝  
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经济学测度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并对高原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2007年拉萨市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为0.051 34 hm2,其中交通、餐饮组分别占85%和12.5%,随着与客源地空间距离增加,生态足迹趋向于交通组别;②高原旅游生态足迹空间分割中拉萨市内为0.051 343 hm2,区域外为0.012 28 hm2,旅游活动对高原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③拉萨市旅游收入足迹为0.716 548 hm2/万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林  尼玛江措  
应用 3S技术进行了拉萨市森林资源调查 ,并对拉萨市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拉萨市现有森林面积 35 2 6 37 1hm2 ,森林覆盖率为 7 3% ,以天然灌木林为主 ,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 74 9% .拉萨市森林植被处在西藏森林分布的北界 ,呈沿河谷坡地零星的间断分布 ,森林少 ,而且分布极不均匀 .作者提出把“保护性林业”作为拉萨市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确实保护好现有天然灌木林 ;实行多层次、多林种、多形式的绿化造林 ,不断扩大森林面积 ,提高森林覆盖率 .建立复合生态系统 ,依靠科技兴林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侠  甄峰  
拉萨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但当前还存在着旅游资源利用深度不够、旅游产品不成体系、旅游淡旺季明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旅游服务设施不齐全、旅游环保意识欠缺、旅游人力资源缺乏、旅游管理体制落后的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检视的基础上,对拉萨市旅游业进行了功能、产业和区域定位,并提出了环保先行、产品提升、龙头带动、产业联动、区域互动、节庆推动六大旅游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建强  
旅游行业发展在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系统旅游则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据此,文章首先对传统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进行论述简化,构建出改进型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接着对旅游生态系统进行发展能值分析,获得区域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相关综合指标;最后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以及区域内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亦民  徐静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2000年~2012年张家界统计年鉴数据及旅游产业调查数据,对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张家界旅游生态总足迹呈上升趋势,在未考虑贸易因素的可转移的生态足迹前提下,张家界旅游发展尚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生态赤字整体呈上升趋势。最后从生态足迹模型,旅游发展原则,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完善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玲  严伟  陆鑫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根据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详细计算与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南京市旅游生态足迹结构中,交通生态足迹最大,人均达到0.018 6hm2,旅游交通的生态消耗最大。(2)南京市旅游业目前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人均生态赤字为0.231 8hm2。(3)南京市单位旅游生态足迹产值很高,为每公顷8 621美元,其中旅游游览生态足迹的效益最高,娱乐次之,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效益最低。(4)南京必须立即着手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动低碳旅游发展,开发有特色的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平  张杨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的核心共识。为了定量测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并提供决策依据与参考,研究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2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由3.8714 hm2/cap上升为4.4279 hm2/cap,年均增长1.22%;(2)人均生态赤字整体趋势为逐年增加,从-3.6146 hm2/cap增加为-4.2206 hm2/cap,年均增长1.42%;(3)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较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志宏  白长虹  杨德进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作为测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沿海地区,计算2015年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市的旅游生态足迹、当地居民生态足迹、区域总体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赤字,以及旅游生态足迹指数。结果表明:北海市生态赤字为296 173.14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40.9%,区域旅游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钦州市生态足迹盈余为338 338.57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20.2%;防城港市旅游生态足迹盈余为183 534.04 hm2,旅游生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志宏  白长虹  杨德进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作为测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沿海地区,计算2015年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市的旅游生态足迹、当地居民生态足迹、区域总体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赤字,以及旅游生态足迹指数。结果表明:北海市生态赤字为296 173.14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40.9%,区域旅游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钦州市生态足迹盈余为338 338.57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20.2%;防城港市旅游生态足迹盈余为183 534.04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24.3%,区域旅游发展处于弱可持续状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万春  
随着人们旅游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业的发展为偏远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是,也对当地的环境、社会、文化产生了一系列负面作用。鉴于偏远地区旅游投资不足、发展困难、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对旅游业发展的限制,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区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旅游扶贫的识别,调查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情况,并对旅游扶贫目标受众进行精准识别、帮扶及管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足迹模型,文章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旅游行业精准扶贫识别体系,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边远地区旅游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早日实现边远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开拓良性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的宏伟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红霞  张红娟  王新君  侯林春  
在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对开封市1999~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在时间序列上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生态的角度对开封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开封市的生态足迹大于其生态承载力,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根据蒂斯德尔(C.Tisdell)等的观点1999~2008年开封市的平均生态赤字为0.75 hm2,从生态角度看目前开封市的发展属于弱不可持续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佳琦  段玉山  伍燕南  
以苏州市为例,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苏州市1990~2010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统计核算,并对苏州市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市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为6.4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7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6.21hm2,远远超出了目前的生态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通过动态分析,结果显示苏州市的生态足迹不断增大,但增长速度正在变缓,生态承载力稳中有降,万元GDP生态足迹也在下降,这表明苏州市的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提出了苏州市需尽快进行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控制人口增长,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等措施,以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辛田  高玉泉  
生态足迹可以定量判断特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相关计算模型,根据时间序列,对湖南省2007~2011年间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安全及万元旅游GDP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定量计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本文以拉萨为例,运用游客问卷调查法,基于EXCEL与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旅游餐饮消费、旅游住宿消费、旅游交通消费、旅游游览消费、旅游购物消费和旅游娱乐消费六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拉萨市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对拉萨旅游消费的感知态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拉萨市旅游消费发展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晓明  刘宁  李文青  陆根法  温剑峰  
通过研究1992~2005年南京市生态足迹的变化,文章认为南京市人均生态赤字与人口、GDP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人均生态足迹的研究结果,化石燃料用地占主导地位。在人均生态承载力上,南京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中耕地占到整个生态供给的近90%。从2002年开始,南京市赤字已超过12.99×104km2,超过南京市自身国土面积的20倍,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因此,南京市需尽快进行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等,从而减少生态赤字,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