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5)
- 2023(10621)
- 2022(9414)
- 2021(8882)
- 2020(7272)
- 2019(17096)
- 2018(16728)
- 2017(31953)
- 2016(17954)
- 2015(20472)
- 2014(20568)
- 2013(19995)
- 2012(18242)
- 2011(16490)
- 2010(16231)
- 2009(14479)
- 2008(13789)
- 2007(12025)
- 2006(10408)
- 2005(8882)
- 学科
- 济(67247)
- 经济(67168)
- 管理(49916)
- 业(47385)
- 企(38734)
- 企业(38734)
- 方法(32200)
- 数学(27963)
- 数学方法(27582)
- 农(19470)
- 中国(17954)
- 地方(16578)
- 财(16098)
- 业经(15122)
- 学(15002)
- 农业(13359)
- 教育(12941)
- 理论(12258)
- 贸(11439)
- 贸易(11428)
- 和(11078)
- 易(11038)
- 环境(10869)
- 技术(10866)
- 务(10663)
- 财务(10602)
- 财务管理(10587)
- 制(10551)
- 企业财务(10063)
- 划(9523)
- 机构
- 大学(248820)
- 学院(246316)
- 管理(100620)
- 济(91456)
- 经济(89290)
- 理学(88368)
- 理学院(87263)
- 管理学(85667)
- 管理学院(85202)
- 研究(80509)
- 中国(56972)
- 京(53712)
- 科学(51888)
- 财(39796)
- 所(39737)
- 农(39177)
- 业大(38209)
- 中心(37208)
- 范(36647)
- 研究所(36597)
- 师范(36375)
- 江(35159)
- 北京(34053)
- 财经(32812)
- 农业(30489)
- 经(29844)
- 师范大学(29565)
- 州(29413)
- 院(29357)
- 技术(26759)
- 基金
- 项目(177100)
- 科学(139119)
- 研究(132486)
- 基金(126597)
- 家(109748)
- 国家(108708)
- 科学基金(93475)
- 社会(80891)
- 社会科(76405)
- 社会科学(76386)
- 省(69703)
- 基金项目(68342)
- 教育(62499)
- 自然(61327)
- 自然科(59853)
- 自然科学(59841)
- 划(59145)
- 自然科学基金(58731)
- 编号(55862)
- 资助(51724)
- 成果(45949)
- 重点(39343)
- 部(39086)
- 课题(38479)
- 发(37571)
- 创(36669)
- 项目编号(34384)
- 大学(33988)
- 创新(33924)
- 科研(33648)
共检索到349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爱祥
学校生活质量是学生个体基于其学校生活和学习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是对校园安全、健康与维护、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参与与民主等方面的主观情意感受的愉悦感指数。本研究集中探讨拉祜族地区小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分层抽样,在拉祜族地区发放调查问卷,发现该地区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年级、学校地理位置及不同户口类型、是否择校、是否寄宿在学校生活质量各维度上均呈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该地区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志勇 赵美艳
学校生活质量是衡量学校效能的重要因素,可以分为物质条件、校园安全、健康、学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参与和全纳八个维度。通过对北京市2248名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第一,北京市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总体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校园安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三个维度的学校生活质量最高,健康维度最低;第二,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在性别、学业成绩、学校位置、学校优劣、择校与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人口学变量在多个维度上存在着主效应和交互影响效应。该研究为分析评估小学生学校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建议将学生身体健康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中;对学业成就的追求要建立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要考虑到...
关键词:
学校生活质量 小学生 问卷调查 管理策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泳海 陆冰花 刘登强
本研究以民族地区194名少数民族和汉族小学生为被试,使用问卷法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学生对"数学用处"和"得到教师的关注少"的认识比汉族学生低;2.四年级数学态度得分最高,五、六年级出现下降趋势;3.女生数学态度均分高于男生,但男女生的数学成绩没有差异;4.数学态度在"对教师的看法"上存在地域差异,市区学生得分优于郊区和山区学生;5.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其数学态度得分较高。数学态度与数学学习成绩是双向影响的,这在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学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小学生 数学态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景华锋
小学生在美术课本内容、造型练习内容、生活内容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并影响着审美教育活动。本文通过10个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了解新时期小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出调整、充实美术教学内容和改进美术教学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审美趣味 审美 情感 技能 欣赏 价值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丽丽 郑雪
文章运用问卷法对431名中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进行测量,考察中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特点并比较了不同亚群中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发现:(1)中学生在七个学校生活质量维度的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师生关系、机会、社群关系、整体满足感、经历、成就感、负面情感;(2)学习成绩为下等的学生负面情感显著多于学习成绩为上等的学生;人缘越好的中学生负面情感越少;中学生在除负面情感以外的各学校生活质量维度上呈现出人缘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的特点;(3)不论在何种家庭类型的学生亚群体中,均呈现出负面情感随家庭关系融洽程度的提高而减少,其他维度的生活质量随家庭关系融洽度的提高而提高的总体趋势。在家庭关系为不融洽、一...
关键词:
中学生 学校生活质量 亚群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治国 田凤梅 杜丽娜
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必然受教师行为,尤其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既有言语行为方面的,也有动作行为方面的,亦有复合行为方面的;既有民主倾向行为方面的,也有专断倾向行为方面的。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我们发现,民主倾向教学行为能够被学生更多地认知到公正、尊重、平等、宽容、诚信和谦虚等品质,专断倾向教学行为则"反其道而行之"。而且,学生的品德认知存在高度、中度和低度认知的差异。我们还发现小学生品德具有分化性、多样性、弱公正性、向善性、亲诚性、一致性等特点。本文认为营造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因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教师需要做到,对其课堂教学行为强化与优化并举、"续暖"与"御寒"兼行及重视灵活使用复合行为。
关键词:
小学生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品德认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单志艳
用开放式问卷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小学生优点评价的调查,考察三个不同评价主体评价的异同,寻找小学生自我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除了知识、身体素质、意志、适应能力,在其他方面均表现出了评价者主效应,且学生自评分数大都低于教师和家长评分,只有学生对自己特长的评价显著高于教师和家长;一级维度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创造性和听话,三方评价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年级差异,并都表现出了评价者和年级的交互作用;创造性上性别差异显著。
关键词:
多主体 评价 优点 小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单志艳
用开放式问卷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小学生优缺点评价的调查,考察三个不同评价主体评价的异同。研究发现:(1)除了身体素质,其他15个方面的优缺点评价表现出评价者主效应显著。(2)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业情感、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习惯与方法、生活态度以及创造性上年级主效应显著,并且评价者和年级交互作用显著。(3)对小学生的优缺点评价在学习习惯和创造性上性别主效应显著。
关键词:
多主体 评价 优缺点 重要他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继平 高玲
经过对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的2 267名3-6年级小学生进行学习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学习归因和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学生与中年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和师生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和师生关系方面,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显著;学习效能感、焦虑程度、师生情感关系和地位关系能够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柳夕浪 王少华
前言 礼仪是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形成的人际间相互问候、致意、祝愿以及给予必要关照的惯用形式,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有无教养的尺度,也是国民精神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回无礼则不宁”。事实上,及至今天,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世界统一市场的建立,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日趋频繁,真诚、得体、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助你成功”,已成为世人的共识。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礼仪行为如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单志艳
用开放式问卷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小学生缺点评价的调查,研究发现:二级维度上的道德品质、知识、学习能力、学业情感、有关自我、性格、意志、生活态度、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说话声音大,一级维度中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评价都表现出了评价者主效应,学生对自己缺点的评价都显著(或趋向于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的评价;二级维度中学业情感、有关自我、意志、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一级维度中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的评价存在年级差异;二级维度中道德品质、知识、学业情感、意志和适应能力,一级维度中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和学业成就等的评价性别主效应显著。
关键词:
多主体 评价 缺点 小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学云
目的:研究西安市学习障碍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情况。方法:选取西安市两所有代表性的普通小学1-6年级学生,筛选出259名学习障碍学生,对其进行感觉统合评定。结果:学习障碍小学生中,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为31.27%和24.71%;不同年龄组在总体上和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重度感觉统合失调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女生;基本不存在校际差异。结论:多数学习障碍小学生都存在轻重不一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对于他们,最好方法的治疗是给予感觉统合训练,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
学习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 调查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虎林
通过对甘肃和新疆两民族地区的2264名义务教育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总体上正向积极但仍亟待提高;学生对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校园安全和物质条件的评价较高,但对学校管理、成就感、教学与课业学习和平等参与的评价较低;学生的性别、学段、年级、民族背景对学校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不同民族学生不同的心理与文化特征、监控型的学生管理模式、过重的课业负担与考试评价压力、寄宿生生活条件的不足、小学生青春期的提前与准备不充分等是影响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对男生、初中生、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成长需要加强关注,对不同民族学生依据其心理与文化特征差别对待,推行人本民主型的学生治理模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考试压力,进一步改善寄宿生生活条件,并将青春期教育提前到小学五年级之前。
关键词:
学校生活质量 义务教育 学生 民族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雁 殷俊益 雷雳
为了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对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是否有促进作用,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小学三、四年级共128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三、四年级各一个班为实验组;各另一班为对照组,进行生活技能教育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并表现在同辈交往能力及行为控制能力的显著提升;自表能力及任务取向方面的正向影响,由此看来,生活技能教育对打工子弟小学生学校适应的促进有效。鉴于此,应提倡打工子弟学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
关键词:
打工子弟学校 生活技能教育 学校适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正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DAST测试调查了重庆市883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以调查中小学生心目中科学家的内在和外在形象、学生科学家形象的来源、"我们周围的科学家"和学生最崇拜的科学家。结果发现,不少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多数学生认为科学家是男性,年龄在50岁左右。小学生的科学家刻板印象高于中学生。教师、教材、大众媒体等应进一步削弱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还原科学家的人性形象。
关键词:
科学家形象 中小学生 调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