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7)
- 2023(9024)
- 2022(7632)
- 2021(6767)
- 2020(5703)
- 2019(13044)
- 2018(12669)
- 2017(25247)
- 2016(13627)
- 2015(15001)
- 2014(15120)
- 2013(15088)
- 2012(14691)
- 2011(13460)
- 2010(13980)
- 2009(13333)
- 2008(13100)
- 2007(12044)
- 2006(11310)
- 2005(10525)
- 学科
- 济(79586)
- 经济(79523)
- 管理(38344)
- 业(35648)
- 企(27769)
- 企业(27769)
- 方法(25680)
- 数学(22976)
- 数学方法(22729)
- 地方(19578)
- 中国(17219)
- 财(17062)
- 农(16493)
- 学(15500)
- 地方经济(13557)
- 业经(13518)
- 制(12010)
- 贸(11771)
- 贸易(11762)
- 农业(11419)
- 易(11361)
- 融(11107)
- 金融(11106)
- 策(10800)
- 银(10007)
- 银行(9976)
- 环境(9706)
- 行(9635)
- 务(9577)
- 财务(9563)
- 机构
- 大学(206785)
- 学院(205436)
- 济(100323)
- 经济(98452)
- 研究(81087)
- 管理(73351)
- 理学(61732)
- 理学院(61033)
- 中国(60756)
- 管理学(60050)
- 管理学院(59677)
- 财(46358)
- 科学(46149)
- 京(43617)
- 所(42585)
- 研究所(38183)
- 财经(35519)
- 农(35023)
- 中心(34807)
- 江(32866)
- 经济学(32259)
- 经(32160)
- 院(28955)
- 经济学院(28643)
- 北京(28322)
- 业大(27828)
- 农业(27525)
- 财经大学(26079)
- 范(25919)
- 师范(25603)
- 基金
- 项目(125868)
- 科学(98739)
- 基金(91917)
- 研究(90894)
- 家(81030)
- 国家(80375)
- 科学基金(67228)
- 社会(59195)
- 社会科(56198)
- 社会科学(56182)
- 省(47361)
- 基金项目(46248)
- 自然(42577)
- 自然科(41567)
- 自然科学(41552)
- 教育(40829)
- 自然科学基金(40824)
- 划(40689)
- 资助(40193)
- 编号(34848)
- 成果(30086)
- 发(29141)
- 重点(28971)
- 部(28714)
- 课题(25672)
- 创(25125)
- 国家社会(24894)
- 教育部(24493)
- 发展(23775)
- 性(23764)
- 期刊
- 济(122043)
- 经济(122043)
- 研究(71635)
- 中国(40758)
- 财(35158)
- 农(31934)
- 学报(31266)
- 管理(30174)
- 科学(28869)
- 融(23988)
- 金融(23988)
- 大学(23834)
- 学学(22693)
- 农业(21595)
- 经济研究(21235)
- 财经(18815)
- 教育(18433)
- 技术(17205)
- 经(16411)
- 业经(15985)
- 问题(15500)
- 贸(14328)
- 国际(14210)
- 世界(12833)
- 技术经济(12059)
- 业(11174)
- 统计(10996)
- 经济管理(9484)
- 现代(9472)
- 经济问题(9451)
共检索到335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西米恩·海因 高荣兴
最近几年,国家政策在第三世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日益感兴趣的议题.在7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实行“取代进口”工业化,试图通过把原来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商品改为国内生产来增加财富.他们利用关税等壁垒,使外国产品无力同本国产品竞争,用本国产品取代进口产品.这种保护主义政策,在有限时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并不能使经济持久发展,因为它会导致物价上升,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最终将趋于饱和.这种内向型政策,似乎已经对拉丁美洲(特别是拉丁美洲南部)的经济带来不良后果.最近十年,这些国家搞得很糟.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拉美国家在经济方面都有同样的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祥
1994年底,墨西哥发生了金融危机,一些拉美国家经济受到了冲击,而被迫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受其影响,1995年拉美地区经济将保持低速增长。 受墨西哥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主要是巴西和阿根廷。虽然两国之间有其不同点,但共同的特点是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如阿根廷连续几年贸易逆差,外汇储备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钟棣
如果说,80年代的拉丁美洲各国以天文数字的外债而引起世人关注的话,那么90年代的拉丁美洲则以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与东亚经济奇迹一道被人们赞赏. 通常说的拉丁美洲,概指北近墨西哥,南到智利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各国.这些国家1991年的GNP总和是1.0229万亿美元,占当时世界各国GNP总值21.4575万亿美元的4.8%. 人均GNP为2408美元.出口总值为1500.7亿美元,这些国家的经济在这个起点上开始加速增长,其增长的大致情况及增长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可以分述如下: l、经济增长在加速.1993年拉丁美洲GDP增长速度超过5%的国家有秘鲁(6.8%)、阿根廷(6.0%)、智利(5....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Jaime Ortiz 刘德学 吴建新
基于扩展的标准化二次利润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拉美国家对中国出口绩效的结果表明,拉美国家对中国的良好出口绩效促进了拉丁美洲经济增长,但也使拉美国家产生对低廉价格和微薄利润的长期依赖性,以至于削弱了拉美经济的成长性。鉴于此,拉美国家应该从当前的产品基础中摆脱出来,寻求出口产品多元化,并积极向价值链的更高位置攀升,以保持全球竞争力。
关键词:
贸易 经济增长 二次利润函数 拉丁美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东道国投资环境评价是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决策及区位选择的重要依据,基于中国对拉美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本文选取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2004-2013年面板数据,应用计量评价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拉美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加强投资国别区位排序与优选,发挥对外投资区位集聚效应和实施本土化战略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境外投资 拉丁美洲 环境评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吸收的FDI数量迅速增长。本文认为,从FSFDI迅速兴起的直接原因与主要特征来看,拉丁美洲国家与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的FSFDI属于"冲击诱导型"或"危机导向型",而中东欧转轨国家的FSFDI则属于"改革推进型";从FSFDI的来源与布局结构上看,新兴市场国家FSFDI的来源国在区域上相对固定但集中程度不尽相同。中国金融部门在引进FDI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外资来源国过于集中,应在银行部门构建外资、民资与国资共存的股权结构,积极引导本土银行对外投资,并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
关键词:
新兴市场国家 金融部门 外国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传敏
90年代世界各国的产业界乃至政界普遍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海外市场多元化”,在各国企业纷纷寻求尚未开拓的新市场的同时,由于美国同墨西哥有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取得进展,并为拉美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值得仿效的模式,各国企业的注意力纷纷转向潜力巨大的拉美市场。美洲大陆以外的企业要进入这一正在发展中的市场并站稳脚跟,较为现实和有效的方式是直接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钱晨
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关注焦点,并成为国际金融海啸爆发以来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同时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国际新形势也正倒逼着国内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例如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以调整其在亚太地区的贸易战略,稀释中日话语权,并促使制造业回巢。中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加大经济开放力度的举措加以应对,如推进自由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振林
最近,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总结概括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贸易改革成功的经验,并向全球范围推介,指出拉美地区这些经验,解决了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问题,它为发展中国家对付经济动荡,实行更为开放的、以全球市场为导向的贸易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80年代,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根本性贸易政策改革,这种改革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拉美地区的贸易改革使各国贸易体制变得日益外向化.改革是由下列因素导致的:(1)1982年爆发的债务危机的影响;(2)世界上其他地区外向型体制的成功经验对拉美地区的影响; (3)国际环境变得越来越有利于贸易政策自由化. (4...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时学
如果把我国的拉美经济史研究比作一方土地,那么,非常遗憾地说,在这块土地上耕作的人不多,作物的生长条件也不尽完美,如资料匮乏、研究手段落后以及与国外学术界交往甚少,等等。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这块园地上,最近却长出了一枝引人注目的鲜花:《拉丁美洲经济制度史论》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可谓作者韩琦“十年磨一剑”的结晶。它由若干篇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的论文组成。作者在吸收国外拉美经济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探讨了拉美经济史中的一些重要而又尚未定论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江时学
80年代是拉美经济的“失去的十年”。经过多年的调整和改革,拉美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90年代后,拉美经济开始逐步走出困境。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拉美经济的中、长期形势将继续呈现出较为乐观的态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吕立才 熊启泉
拉美农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实践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在促进拉美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拉美农业带来了诸如被跨国公司支配、转移不适宜技术、造成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环境破坏和劳动力失业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文章针对拉美农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教训,提出我国农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必须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拉丁美洲 农业 外国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国平
为了缓解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稳定经济和社会形势,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政策调整措施。2009年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主要指标表明,尽管经济无法避免危机的冲击出现了近25年来的最大跌幅,但是反危机政策保持了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减少了经济和社会的波动。面对全球金融和经济仍存在的不确定性,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反危机政策调整将面临新的挑战,并将对其未来经济和社会形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拉丁美洲 加勒比 金融危机 政策调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立才 黄慧玲 余建斌
拉丁美洲(简称拉美)农业利用外资过程中,一度实行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租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衰竭及后备资源不足,跨国公司大量占有土地并使小农成为附属品,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等。近年来,虽然拉美国家对外国资本仍然持欢迎态度,但对外资企业拥有本国土地的政策有收紧的趋势。拉美农业利用外资中的土地政策对中国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外资 土地政策 拉丁美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振兴
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的新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苏振兴40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是当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次会议形成的“万隆精神”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强烈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