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9)
2023(4865)
2022(4151)
2021(3975)
2020(3470)
2019(7951)
2018(7456)
2017(14189)
2016(7835)
2015(8442)
2014(8291)
2013(8306)
2012(7915)
2011(6958)
2010(7182)
2009(6745)
2008(6674)
2007(6108)
2006(5447)
2005(4831)
作者
(22988)
(19597)
(19573)
(18426)
(12332)
(9160)
(8713)
(7425)
(7402)
(7013)
(6955)
(6473)
(6362)
(6311)
(6297)
(5987)
(5751)
(5679)
(5656)
(5632)
(4898)
(4863)
(4804)
(4538)
(4391)
(4377)
(4367)
(4272)
(3982)
(3964)
学科
(34483)
经济(34442)
(24730)
管理(22089)
(17498)
企业(17498)
方法(16086)
数学(14376)
数学方法(14230)
(12315)
农业(9809)
(9558)
中国(8001)
地方(7347)
(7274)
业经(6990)
收入(6948)
(5922)
(5590)
贸易(5586)
(5431)
分配(5382)
(5232)
财务(5226)
财务管理(5215)
(4940)
金融(4938)
(4912)
企业财务(4888)
(4825)
机构
大学(112800)
学院(111349)
(46943)
经济(46061)
管理(41200)
研究(40682)
理学(35783)
理学院(35348)
管理学(34622)
管理学院(34437)
中国(29849)
科学(25467)
(23484)
(22368)
(22185)
(21426)
研究所(19661)
中心(18099)
业大(17684)
农业(17614)
财经(17493)
(17294)
(15927)
(15189)
师范(15015)
经济学(14882)
(14574)
北京(14325)
(13599)
经济学院(13568)
基金
项目(76061)
科学(59851)
基金(56339)
研究(53340)
(50661)
国家(50250)
科学基金(41963)
社会(35129)
社会科(33301)
社会科学(33293)
基金项目(29584)
(29142)
自然(27017)
自然科(26412)
自然科学(26398)
自然科学基金(25967)
(25122)
教育(24768)
资助(23024)
编号(20396)
重点(17819)
成果(17265)
(17261)
(16467)
(15804)
国家社会(15175)
创新(14843)
教育部(14671)
科研(14634)
课题(14582)
期刊
(51325)
经济(51325)
研究(32246)
中国(22125)
学报(20999)
(20836)
科学(18778)
(18153)
大学(15557)
管理(14907)
学学(14762)
农业(14150)
教育(10898)
(9602)
金融(9602)
财经(8626)
技术(8416)
经济研究(8397)
业经(7530)
(7468)
(7353)
问题(6742)
(6514)
统计(6193)
(5800)
业大(5698)
(5613)
技术经济(5594)
国际(5406)
世界(5391)
共检索到167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秉文  于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始终存在着"增长性贫困",主要表现为经济低速增长时贫困率较快上升,只有增长超过3%时,贫困率才明显下降。文章通过21世纪以来的数据资料分析,再次检验了"增长性贫困"的存在。文章认为,过去10年的数据显示,经济快速增长为降低贫困率做出决定性贡献,但社会支出"顺周期性"和收入分配不公则不利于减贫;完善社会保障和扩大覆盖面是拉美地区减贫的主要制度安排,对减贫尤其对降低老年人贫困率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低收入群体则效果全无。文章对拉美国家独创的"反周期性"措施即"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做了积极评价,对普遍运用的就业促进政策的反贫困作用给予了肯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弗朗西斯·福山  张远航  
贫困与不平等广泛存在,拉丁美洲也不例外,这不仅给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带来了严重后果,而且还造成了新的贫困。拉丁美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比如教育机会不均,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拉丁美洲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祥  
1994年底,墨西哥发生了金融危机,一些拉美国家经济受到了冲击,而被迫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受其影响,1995年拉美地区经济将保持低速增长。 受墨西哥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主要是巴西和阿根廷。虽然两国之间有其不同点,但共同的特点是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如阿根廷连续几年贸易逆差,外汇储备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钟棣  
如果说,80年代的拉丁美洲各国以天文数字的外债而引起世人关注的话,那么90年代的拉丁美洲则以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与东亚经济奇迹一道被人们赞赏. 通常说的拉丁美洲,概指北近墨西哥,南到智利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各国.这些国家1991年的GNP总和是1.0229万亿美元,占当时世界各国GNP总值21.4575万亿美元的4.8%. 人均GNP为2408美元.出口总值为1500.7亿美元,这些国家的经济在这个起点上开始加速增长,其增长的大致情况及增长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可以分述如下: l、经济增长在加速.1993年拉丁美洲GDP增长速度超过5%的国家有秘鲁(6.8%)、阿根廷(6.0%)、智利(5....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西米恩·海因   高荣兴  
最近几年,国家政策在第三世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日益感兴趣的议题.在7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实行“取代进口”工业化,试图通过把原来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商品改为国内生产来增加财富.他们利用关税等壁垒,使外国产品无力同本国产品竞争,用本国产品取代进口产品.这种保护主义政策,在有限时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并不能使经济持久发展,因为它会导致物价上升,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最终将趋于饱和.这种内向型政策,似乎已经对拉丁美洲(特别是拉丁美洲南部)的经济带来不良后果.最近十年,这些国家搞得很糟.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拉美国家在经济方面都有同样的经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Jaime Ortiz  刘德学  吴建新  
基于扩展的标准化二次利润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拉美国家对中国出口绩效的结果表明,拉美国家对中国的良好出口绩效促进了拉丁美洲经济增长,但也使拉美国家产生对低廉价格和微薄利润的长期依赖性,以至于削弱了拉美经济的成长性。鉴于此,拉美国家应该从当前的产品基础中摆脱出来,寻求出口产品多元化,并积极向价值链的更高位置攀升,以保持全球竞争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霞  
正确认识与衡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治理贫困问题的前提。新世纪拉丁美洲国家的减贫战略在以往减贫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多维和混合方法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加以衡量,将教育、就业、养老、健康、数字融入等社会政策融合协同到减贫大战略中,关注减贫政策的新维度;同时从宪法、法律和机构层面上对脱贫权利及与脱贫相关的社会权利提供保障,成立专门负责减贫战略的政府机构,减贫开支亦试图不受政府更迭和经济周期影响,从而体现出融合性和制度性新特征。但无论单维还是多维,无论孤立还是融合协同,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的减贫战略无法根除贫困,尤其是相对贫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霞  
正确认识与衡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治理贫困问题的前提。新世纪拉丁美洲国家的减贫战略在以往减贫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多维和混合方法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加以衡量,将教育、就业、养老、健康、数字融入等社会政策融合协同到减贫大战略中,关注减贫政策的新维度;同时从宪法、法律和机构层面上对脱贫权利及与脱贫相关的社会权利提供保障,成立专门负责减贫战略的政府机构,减贫开支亦试图不受政府更迭和经济周期影响,从而体现出融合性和制度性新特征。但无论单维还是多维,无论孤立还是融合协同,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的减贫战略无法根除贫困,尤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东道国投资环境评价是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决策及区位选择的重要依据,基于中国对拉美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本文选取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2004-2013年面板数据,应用计量评价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拉美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加强投资国别区位排序与优选,发挥对外投资区位集聚效应和实施本土化战略等对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司荫贞  
近年各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一些介绍、评析、研究国外教育法律、制度、课程、教改等论文与著作。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曾昭耀等三位先生主编的《战后拉丁美洲教育研究》便是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的一个分册。 我国过去的教育研究,由于思想认识和缺乏资料等原因,很少涉及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地区,故这方面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曾昭耀等的《战后拉丁美洲教育研究》的开创性研究,则填补了这一空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瑞华  
一、拉丁美洲货币美元化的历史回顾 美元化(货币替代的一种)是指美元在一些拉美国家的货币供应,居民资产组合,交易活动中逐渐取代该国货币而行使价值储藏,记帐单位和交换媒介的功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时学  
《拉丁美洲外债简论》评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江时学拉丁美洲研究所自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已举借了数百亿美元的外债,而且外债额正在呈现上升的趋势。外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也会带来一些负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如果忽视外债的使用效果和外债的规模,那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爱德华多·阿里亚加达·莫雷诺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发展良好,双边经济贸易发展很快。今年9月以来,几位拉美国家总统相继来华,随同他们来访的还有阵容庞大的企业家代表团,反映出拉美国家扩大对华经贸关系的热切愿望。本刊在这一期的《中国拉美经贸专栏》中特邀巴西、秘鲁和智利三国驻华大使撰文,展望中拉经贸合作的前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志成  郭有鸿  
拉丁美洲课程论的发展历程向我们揭示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课程论发展之特色 ,即最早是法国百科全书派形成拉美传统课程 ,然后是受美国行为目标派对拉美课程的影响 ,最终是拉美本土“民众教育”对课程的选择。拉丁美洲课程论的发展提示我们 :模仿容易创新难 ,发展中国家在其课程论的发展过程中 ,在引进国外思想和模式的同时 ,必须要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自己的特色的课程论 ,即要融各国之长 ,弃他国之短 ,建我国之特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琦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殖民征服打断了印第安古代文明的正常发展,随之出现了欧洲文明、非洲文明与印第安文明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到18世纪形成了一种新的混合文明结构。但这种文明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均具有浓厚的中世纪色彩。只是到了20世纪中叶之后,伴随着发展模式的转换、发展型政府的建立、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的开展、进口替代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产阶级社会的扩大、各种创新性文化成果的涌现,拉美才逐渐形成了现代文明,这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文明。现代拉美文明是多源混合的文明、亚西方文明、具有长期边缘性和不平等历史的文明、兼收并蓄和开放创新的文明、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文明。拉美文明的和谐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拉美文明的不平等性、依附性、不平衡性又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拉美文明具有和谐性与不平等并存、开放性与依附性并存、多元文明与不平衡性并存的“悖论”,这正是我们认知拉美文明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