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3)
2023(6408)
2022(5642)
2021(5203)
2020(4841)
2019(11256)
2018(11144)
2017(21944)
2016(12089)
2015(13635)
2014(13833)
2013(13795)
2012(13038)
2011(11683)
2010(11786)
2009(11212)
2008(11342)
2007(10504)
2006(8808)
2005(7948)
作者
(35219)
(29613)
(29566)
(28481)
(18807)
(14087)
(13869)
(11718)
(11053)
(10482)
(10015)
(9947)
(9369)
(9321)
(9245)
(9201)
(9156)
(8799)
(8568)
(8538)
(7338)
(7298)
(7194)
(6816)
(6742)
(6688)
(6560)
(6519)
(5955)
(5902)
学科
(51220)
经济(51173)
(34716)
管理(31911)
方法(28284)
数学(25679)
(25507)
企业(25507)
数学方法(25481)
中国(14670)
(14496)
(13778)
(11117)
保险(11023)
(10791)
银行(10771)
(10699)
(10326)
贸易(10323)
(10131)
(10044)
业经(9653)
(9584)
(9470)
金融(9468)
(9337)
财务(9322)
财务管理(9293)
农业(8960)
地方(8945)
机构
大学(176131)
学院(173785)
(73988)
经济(72447)
管理(68247)
理学(58152)
理学院(57550)
管理学(56550)
管理学院(56224)
研究(55864)
中国(47244)
(36730)
(36387)
科学(34134)
(30842)
财经(28932)
(28726)
中心(27875)
(26298)
(26250)
业大(26245)
研究所(26062)
农业(24530)
经济学(23767)
北京(23178)
经济学院(21852)
财经大学(21575)
(20764)
(20708)
师范(20496)
基金
项目(113326)
科学(88297)
基金(82717)
研究(81774)
(71642)
国家(71066)
科学基金(60384)
社会(51723)
社会科(49028)
社会科学(49011)
基金项目(43852)
(43516)
自然(39012)
自然科(38119)
自然科学(38105)
自然科学基金(37415)
教育(37367)
(36963)
资助(34969)
编号(34025)
成果(27830)
(25882)
重点(25370)
(23525)
(23087)
科研(22611)
教育部(22192)
课题(22186)
创新(21681)
大学(21563)
期刊
(75881)
经济(75881)
研究(50884)
中国(31037)
(29029)
学报(27193)
(26768)
科学(23832)
(21712)
金融(21712)
管理(21173)
大学(20151)
学学(19014)
农业(17492)
财经(14263)
技术(14256)
教育(13082)
经济研究(12287)
(12047)
业经(11807)
问题(10592)
理论(10221)
统计(9881)
(9838)
技术经济(9497)
实践(9403)
(9403)
(8751)
图书(8614)
(8531)
共检索到254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道富  刘新海  
偿付能力监管是现代保险监管的核心。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担保圈风险在个别行业和地区凸显。此前帮助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互联互保机制,目前正造成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中小企业资金困局。由于互保圈危机蔓延,众多关联企业受到牵连,形成潜在的资金风险。不少互保圈的关系非常混乱,除了直接互保的企业受到债务压力的风险之外,第二圈、第三圈的互保企业也受到影响。互保链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新海  宫建华  
企业之间互保联保的担保圈模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信贷增信形式,这种模式在增进企业信用、提高信贷效率的同时,也将企业风险与行业风险紧紧地绑在一起。一个企业资金链断裂,一群企业乃至一个行业都会受到牵连。从担保圈风险的概念入手,分析担保圈风险的特点和现状,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担保圈风险控制的模型构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常丽娟  梁凤  
在回顾相关担保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以融资担保机构的直接利益相关者(银行和中小企业)为研究视角,通过建模分析了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比例担保,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以及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调查监控力度的强弱对其担保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反担保品并且该反担保品价值大于担保责任余额时,加大对企业的调查力度以及增加担保机构的承保比例,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品价值不足以抵偿贷款金额本息和时,加大对受保企业的调查力度以及提高承保比例只会加剧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捷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劳务输出、工程承包、资金引进、经济合作等方面交往的日益增多,银行反担保函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促进对外贸易、保证涉外商务合约正常履行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就实务出发,将反担保函条款对开立银行的可能风险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宏春  
信用担保业务,是指信用担保公司(以下简称"担保公司")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提供信用保证,一旦借款人出现到期不能履行债务的情形,商业银行有权要求担保公司按约定承担保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的规定,信用担保应属于保证担保方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叙果  蔡则祥  
中国客观存在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却没有转化为金融危机,形成了令西方世界困惑的“中国之谜”,“谜底”就是中国有效的隐性政府担保机制。本文系统分析了政府担保机制发挥作用的原理,指出该机制的局限性,也提出了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基础的担保机制的修正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冬梅  沈友娣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和最具成长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融资难也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信用担保风险产生的微观机理,建立了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引入信用担保机制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均衡选择决策进行了探讨,阐明了信用担保机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了信用担保风险规避的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象  余思勤  卞玥杰  
信用担保机构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的信用风险越来越大,如何评估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以及如何降低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是摆在监管层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通过对全国39家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我们发现,民营担保机构的信用级别普遍较低,资本金越大则担保机构的信用级别越高,担保余额越小则信用级别越低等特点。为了降低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担保机构要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关的政府要加强监管,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考核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亚军  张军  刘丽芹  
文章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担保网的风险根源,探讨了保证担保、相互担保和担保网的四种工具性功能及运作机理;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劲松  
担保链企业担保行为的不规范,造成作为银行贷款资金安全保证之一的担保,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让银行贷款获得安全保障,反而扩大了银行信贷风险担保链是指多个企业在向金融机构融资时,通过互相担保、连环担保、联合担保等担保关系链条形成的特殊利益共同体。从公开资料来看,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众多企业担保链,且担保链中企业普遍存在超出自身实力对外融资和担保现象,个别企业的信贷风险通过担保链条迅速传导和放大。担保链企业担保行为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担保曾被拿来作为防范信贷风险的"利器",似乎有了担保就有了保障。可是现在,这个关于担保的"传说"似乎正在被事实打破。从2011年开始,关于担保方面的负面新闻就没有断过,发展到2012年,温州出现大范围的担保危机、北京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宣布进入破产程序。2012年6月,针对相关问题,银监会出台文件警示融资性担保业风险。担保公司作为中介,一头牵着银行,一头牵着企业,风险频发的背后是担保业本身"先天不足",还是另有原因?困境面前担保业的未来走向会怎样?本期一线话题采访的嘉宾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行长吴国联、北京信用担保协会会长李世奇及浙江绍兴万丰担保公司总经理俞章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毅  李迟芳  周鸿  
云存储和云计算的发展,使运用大数据开展知识产权担保融资风险评估成为可能。本文结合大数据的3个思维变革,归纳了知识产权担保大数据评估系统应突出的特性。结合大数据实际应用的特征,提出知识产权担保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过程与方法。该指标体系从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视角,将知识产权环境、组织、技术和人等大数据信息融入到知识产权担保风险评估体系中,以增进评估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智能性。最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提出建立知识产权主体信用认证标识、完善互联网+大数据的服务和工具系统、激活"网络化多重监督"的信用机制等具体发展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雷  李晓腾  张自力  赵学军  
在债券定价研究中不仅应该考虑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还应该考虑相关网络组织的传染风险。本文基于43万笔非金融企业间的担保数据,构建了企业信用担保网络,发现失信风险作为一种广义的信用风险,在担保网络中具有传染效应,该传染效应能够影响债券的信用利差。企业的失信行为产生了三类传染效应,一是直接传染效应,无论是发债主体的担保人出现失信行为,还是被担保人出现失信行为,都会引起发债主体的信用利差上升;二是局部感染效应,如果局部担保网络中失信主体的占比提升,可能引起投资者对发债主体的“团体处罚”,导致信用利差上升;三是全局扩散效应,失信信息沿担保网络向整个市场扩散,导致债券信用利差上升。从企业所有制来看,民营企业主要受微观的直接传染效应和中观的局部感染效应影响;而国有企业主要受全局扩散效应影响;被担保人的失信风险对两类企业都有显著影响。失信风险传染效应会降低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其中局部感染效应导致企业次年的借款融资额下降,全局扩散效应导致企业次年的债券融资额下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万亚明  
论文简要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三大典型数据分析技术,初步探讨了数据分析技术在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思路。笔者认为,基于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风险分析,就是要由已知推断未知,对管理对象作出更好的风险判断,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运营风险核查。为此,应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商业银行运营风险进行描述性、预测性与规则性分析,准确把握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状况,精准锁定欺诈情形,切实改善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管理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