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9)
2023(4263)
2022(3585)
2021(3436)
2020(2893)
2019(6706)
2018(6607)
2017(13148)
2016(7266)
2015(8227)
2014(8333)
2013(8233)
2012(7259)
2011(6301)
2010(6442)
2009(6370)
2008(6950)
2007(6553)
2006(6128)
2005(5855)
作者
(19509)
(15877)
(15778)
(15024)
(10293)
(7580)
(7378)
(6284)
(6032)
(5999)
(5556)
(5387)
(5329)
(5258)
(4994)
(4978)
(4786)
(4728)
(4727)
(4490)
(4038)
(4007)
(3752)
(3732)
(3701)
(3677)
(3653)
(3503)
(3295)
(3254)
学科
管理(30859)
(25040)
(24135)
企业(24135)
(19844)
经济(19825)
(17363)
银行(17218)
(15746)
(15098)
(12996)
方法(10618)
(10550)
制度(10546)
(10371)
财务(10333)
财务管理(10307)
业务(10219)
(10029)
金融(10029)
企业财务(9859)
数学(8744)
银行制(8700)
数学方法(8624)
中国(5990)
(5365)
业经(5057)
(4871)
体制(4726)
(4619)
机构
大学(91103)
学院(90431)
管理(39049)
(35743)
中国(34972)
经济(34577)
理学(29969)
理学院(29701)
管理学(29430)
管理学院(29225)
研究(25609)
(25317)
(24914)
银行(23938)
(22340)
(19761)
财经(17856)
(16793)
(16172)
中心(15868)
(14881)
金融(14547)
(14362)
人民(14072)
(13971)
财经大学(13475)
科学(13075)
北京(12781)
(12689)
国人(12239)
基金
项目(49041)
科学(37967)
研究(36616)
基金(35912)
(29906)
国家(29635)
科学基金(26337)
社会(22365)
社会科(21347)
社会科学(21335)
(18828)
基金项目(18421)
自然(17311)
自然科(16838)
自然科学(16838)
教育(16816)
自然科学基金(16571)
资助(16343)
(15291)
编号(15123)
成果(12774)
(11013)
(10404)
重点(10355)
课题(10199)
(10065)
项目编号(10037)
教育部(9796)
人文(9739)
(9681)
期刊
(44126)
经济(44126)
(35572)
金融(35572)
研究(33244)
(24461)
中国(23356)
管理(18322)
(11779)
学报(10501)
科学(10059)
财经(9835)
大学(8746)
技术(8216)
学学(8193)
(8151)
财会(7785)
会计(7480)
教育(7000)
理论(6700)
实践(6130)
(6130)
经济研究(5898)
业经(5740)
农村(5723)
(5723)
通讯(5225)
会通(5205)
农业(5129)
现代(4946)
共检索到169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小锋  张伟  
“担保贷款支撑债券”(colateralizedloanobligation,CLO)是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资产证券化产品。CLO使银行可以将其规模庞大的商业贷款组合的一部分直接转移给国际资本市场,它为银行实现财务目标(如资本金要求、资产负债表外处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和胜  费翔  唐虹  
文章利用欧洲174家商业银行2001—2015年的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资产支持证券和资产担保债券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以及资产担保债券对资产支持证券的替代性问题。结果表明:资产支持证券和资产担保债券在不同时期对银行信贷有不同的影响;发行资产担保债券的银行其贷款能力在次贷危机期间受到的影响较小;次贷危机前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银行愿意在次贷危机期间,由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转变为发行资产担保债券。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耀武  左凯  
组建资产经营公司是盘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重要举措 ,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有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剥离后 ,信贷资产质量显著改善 ,从而向现代商业银行迈出了重要一步。防范贷款风险 ,防止新的不良资产形成 ,维护金融安全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重大责任。鉴于担保贷款是国有商业银行最重要放款方式和资产管理对象 ,笔者认为 :在新的时期 ,以新的视角 ,加强担保贷款风险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的内在要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蕾  仝宜  
抵押、担保是我国银行应用最为广泛的信用风险缓释技术。文章从我国西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践着手,分析了我国西部股份制商业银行抵押担保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雁清  叶俊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闫焕民  王浩宇  
银行贷款是非金融类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采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不同情境下银行贷款担保决策中的审计功能及约束条件。研究表明:首先,作为审计结果输出的审计报告意见越差,银行要求企业贷款担保比例越高,即审计功能有效;其次,纳入产权性质,国企的政府隐性担保对审计功能具有高度替代效应,表现为银行贷款担保决策中"产权歧视"严重削弱了审计功能;然而,高水平的市场化发展只能部分缓解但无法消除这一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对审计师异质性特征具有"选择"敏感性,能够甄别不同事务所规模与任期、不同审计师个人任期情境下的审计报告增量信息并调整授信决策,但对审计师个人专长、职务角色等特征不敏感。本文基于审计视角拓展了银行贷款决策研究,为审计服务促进金融资源配置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红伟  马明  刘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骏川  
文章以我国信贷配给规则的特殊对象型表现特征为切入点,将国有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作为信贷配给规则的代理变量,利用VAR模型检验了当前配给规则对银行不良贷款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企贷款占比是影响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格兰杰因;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对国企贷款占比一个单位的标准冲击均会做出强而显著的正向响应;从长期来看,国企贷款占比对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方差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5%和55%。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信贷配给规则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政府债务造成较大的压力,有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骏川  
文章以我国信贷配给规则的特殊对象型表现特征为切入点,将国有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作为信贷配给规则的代理变量,利用VAR模型检验了当前配给规则对银行不良贷款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企贷款占比是影响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格兰杰因;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对国企贷款占比一个单位的标准冲击均会做出强而显著的正向响应;从长期来看,国企贷款占比对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方差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5%和55%。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信贷配给规则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政府债务造成较大的压力,有必要对配给规则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促进金融经济平稳运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侍苏盼  
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在贷款担保方面的合作,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合作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除了担保公司虚假出资、抽逃资本金或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导致担保公司将担保风险转嫁到银行外,银行自身认识和管理的不到位也是导致银行贷款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卓宏  厉仲云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担保贷款的风险性□杜卓宏厉仲云一、担保贷款存在的问题(一)虚假资产的抵押1、评估失实资产的抵押。在正常情况下,专门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资产值,应该是准确的、权威的,是有极高可信度的,而事实则不然。有些评估人员,受到某个企业或某个人的利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辛绵绵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土地、房屋、在建工程抵押已经成为主要的担保方式。由于土地、房屋、在建工程抵押同时涉及企业、银行、购房人、在建工程承包人、税收部门、保险人、抵押登记部门等多方当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警惕:八种不正当的银行“贷款担保”人民银行景宁县支行最近,景宁县人民银行派人到企业调查,发现银行(信用社)的担保贷款中有八种不正当的担保方式,应引起各有关部门注意,以减少国家和集体财产的损失。这八种不正当的贷款担保手段是:一、互相担保。一些企业为了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蔡少红  
贷款抵押担保存在的风险直接影响信贷资产的安全和效益。目前我国贷款抵押担保风险构成有政 策、法律、市场和企业主体变更等因素,也有银行内部管理因素。防范抵押担保风险,要在应对政策法律调整和 改进内部管理等方面不断加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思达  陈涛  
本文阐述了债券利率向银行贷款利率传导的替代性渠道、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并结合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构建了三条渠道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国债利率对贷款利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及长期均衡关系,美国则均存在,两国的信用债利差均不在利率传导中发挥作用。中国债券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效率较低,除了受到贷款基准利率的影响,还受到三条传导渠道不畅通的影响。一是信用债发行门槛高、发行效率低,导致替代性渠道不畅;二是银行业竞争不充分、信用评级和贷款担保制度不健全,导致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不畅;三是银行债券投资以中长期且持有到期为主,导致流动性渠道不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