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5)
2023(11272)
2022(9611)
2021(8977)
2020(7620)
2019(16950)
2018(17213)
2017(32960)
2016(18023)
2015(19885)
2014(19615)
2013(18857)
2012(17228)
2011(15607)
2010(15982)
2009(15666)
2008(15310)
2007(13537)
2006(12478)
2005(11643)
作者
(48366)
(40201)
(39838)
(38426)
(25353)
(18928)
(18255)
(15313)
(15191)
(14468)
(13663)
(13401)
(12850)
(12724)
(12535)
(12309)
(11947)
(11774)
(11732)
(11566)
(10311)
(9782)
(9558)
(9105)
(9103)
(9050)
(9025)
(9006)
(8029)
(7796)
学科
(62831)
经济(62713)
管理(56364)
(50747)
(43112)
企业(43112)
方法(23904)
(23173)
(23086)
中国(21851)
数学(20303)
数学方法(20037)
(19597)
业经(16513)
(15659)
(15190)
银行(15171)
(14556)
(13765)
贸易(13753)
(13465)
(13418)
财务(13387)
财务管理(13350)
体制(13203)
(12908)
金融(12905)
企业财务(12644)
(12439)
农业(11830)
机构
学院(246427)
大学(245894)
(101715)
经济(99482)
管理(91520)
研究(81160)
理学(76974)
理学院(76172)
管理学(74988)
管理学院(74513)
中国(66019)
(56383)
(51581)
科学(45185)
财经(42558)
(39879)
(39318)
(38402)
中心(37937)
(35346)
研究所(34940)
北京(33041)
(31911)
经济学(31686)
师范(31617)
财经大学(31480)
业大(31461)
(31162)
(29647)
经济学院(28428)
基金
项目(152155)
科学(120006)
研究(117115)
基金(109752)
(93753)
国家(92949)
科学基金(79829)
社会(75143)
社会科(71142)
社会科学(71131)
(59019)
基金项目(56989)
教育(55221)
(49531)
编号(48946)
自然(48663)
自然科(47469)
自然科学(47453)
自然科学基金(46613)
资助(44344)
成果(41952)
(34805)
(34567)
重点(34393)
课题(34383)
(32397)
(32166)
(31384)
国家社会(30887)
教育部(30500)
期刊
(121882)
经济(121882)
研究(81736)
中国(53695)
(45477)
管理(37015)
学报(33769)
(33517)
教育(32658)
科学(31348)
(30515)
金融(30515)
大学(27252)
学学(25233)
财经(21851)
农业(21421)
业经(21180)
技术(20713)
经济研究(19603)
(18835)
问题(16241)
(14249)
理论(12728)
国际(11772)
商业(11671)
图书(11618)
实践(11356)
(11356)
现代(11277)
(11004)
共检索到392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程琳  
文章通过《民法典》与《企业破产法》两部法律,从担保物权与破产程序的概念、性质入手,分析担保物权在破产程序中的行使、限制与两者交合情形,同时结合国外的担保物权、破产制度经验,探讨国外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经验在国内应用的可行性,提出相关法律适用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善杰  
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主要不动产如房屋、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还不能作为担保物。本文分析了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村担保物权的限制,提出了推动农村担保物权制度改革的法律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梁冰  
2007年3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物权法》草案高票通过。这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产权,中国的市场经济走进了“物权时代”。由于物权法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物权法》草案历经八次审议,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但物权法草案的修改、完善过程,可以说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而《物权法》草案最终高票通过,则反映了各方的广泛认可。物权和公民享有的其他自由权利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公民权利体系的基本内容,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制度安排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表现,而且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物权法》...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帆  宋子龙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文章考察审计师是否能识别2007年《物权法》实施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变化并做出反应。研究发现,与固定资产占比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低的企业在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后支付更多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会带来更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审计师变更均会加强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文章利用《物权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从审计师这一外部监督者的角度考察其经济后果,识别了法律影响审计师行为的因果关系,扩展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的同时,也对完善和推进担保物权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敬忠  
本文认为我国担保物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实施进程表明,担保物权制度已融入经济金融生活,调节与规范经济金融的作用日益显现,不仅对银行信贷创新与投入意义重大,物权实现环境也有明显改善。同时,物权在实现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与障碍也是必须重视与研究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玉静  翟亮亮  李富民  
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背景下,以2007年《物权法》出台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3年制造业出口企业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DV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物权法》出台会缓解融资约束,显著提高企业DVAR,尤其是东部地区企业、中等规模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和混合贸易企业。成本加成率和进口中间品相对价格是《物权法》出台影响企业DVAR的主要作用机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上述基本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物权法》出台的微观经济效应,不仅丰富了相关文献,而且为政府通过完善法治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雪松  方胜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物权法》出台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如何影响企业负债融资。实证结果表明,《物权法》出台之后,与固定资产占比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较低企业的流动性负债和总负债都增长得更快。进一步研究发现:(1)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流动性负债的提升效应主要由商业信用增加驱动,企业短期借款没有显著变化;(2)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长期负债产生了显著的滞后增长效应,其作用机理在于,法律改革通过推动商业信用这一非正规金融工具快速发展来撬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的长期放贷。本文基于中国新兴转轨经济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翟  王文晓  
2007年中国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笔者以2005—2013年间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国《物权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实证检验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变化,揭示二者的影响关系及其机理。结果证实:中国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显著推动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其间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改善融资约束。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通过提高企业债务融资能力、调整企业负债期限结构和改善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三个渠道缓解融资约束并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效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以来自中国《物权法》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揭示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机理,拓展了国际贸易和分工理论,丰富了“法与贸易”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为通过法律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雪松  唐英伦  方胜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物权法》出台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是否降低了企业的债务成本。实证结果显示,《物权法》出台后,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企业的债务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与《物权法》出台通过扩大可抵押资产范围、加强债权人保护等渠道降低企业债务成本的经济直觉一致,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表现出丰富差异性:其一,与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相比,《物权法》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相对更大;其二,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相比,《物权法》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相对更大;其三,与融资约束较弱企业相比,对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而言,《物权法》对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相对更强。这些基于中国经济实践的经验证据识别并揭示出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促使企业债务成本下降的作用机理,从而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钱雪松  代禹斌  陈琳琳  方胜  
本文以《物权法》出台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如何影响企业现金持有。实证结果表明,《物权法》出台后,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显著下降。进一步地,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与融资约束较小企业相比,法律改革对融资约束较大企业现金持有的降低作用更显著。这揭示出,以扩大担保财产范围、完善担保物权设定实现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从而降低了企业基于预防性动机的现金持有。本文揭示出法律制度环境是影响企业现金持有的重要因素,同时利用法律改革引致融资约束冲击的差异性识别出企业的现金持有动机,这对理解我国企业流动性管理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雪松  方胜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物权法》出台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如何影响企业负债融资。实证结果表明,《物权法》出台之后,与固定资产占比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较低企业的流动性负债和总负债都增长得更快。进一步研究发现:(1)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流动性负债的提升效应主要由商业信用增加驱动,企业短期借款没有显著变化;(2)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长期负债产生了显著的滞后增长效应,其作用机理在于,法律改革通过推动商业信用这一非正规金融工具快速发展来撬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的长期放贷。本文基于中国新兴转轨经济实践的经验研究,识别出法律影响金融的因果关系,并厘清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产生的经济效应及作用机理,为"法与金融"领域提供了新证据,对进一步完善法律以有效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学诞  
全面营改增完成后,地方政府失去了其原主体税种——营业税。在这种情况下,消费税能否作为共享税并成为地方政府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税作为共享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基于共享税的需要,提出消费税在功能定位、征税范围、税率设计、征收环节等方面的具体改革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学立  
《民法分则》担保物权法应该恢复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将担保物权法划为不动产担保物权法和动产担保物权法,实施动产担保物权的一元化立法当前,《民法分则》的编纂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计划于2020年提交全国人大会议表决。担保物权制度是《民法分则》物权编的重要内容,其编纂结构体例和编纂规范内容颇受学界重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卫东  
《物权法》对我国原有的担保物权规定做了重大调整,尤其是担保财产和担保物权实现方面的变化将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信用担保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事物,同时又是国际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其作为新生事物,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从多方面鼓励其健康成长、发展壮大;其作为高风险行业,政府制定若干稳健运营的硬约束制度、规范对担保机构的监管,对信用担保行业内部自律监督等制度做出安排,在促进担保体系发展特别是在目前我国信用担保体系极不成熟的阶段,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