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1)
- 2023(16954)
- 2022(13853)
- 2021(12855)
- 2020(11112)
- 2019(25468)
- 2018(25261)
- 2017(49362)
- 2016(26035)
- 2015(29242)
- 2014(29305)
- 2013(28933)
- 2012(26477)
- 2011(23646)
- 2010(23891)
- 2009(23068)
- 2008(22406)
- 2007(20365)
- 2006(17612)
- 2005(16316)
- 学科
- 济(116596)
- 经济(116476)
- 业(101225)
- 企(90745)
- 企业(90745)
- 管理(89403)
- 方法(55384)
- 数学(45489)
- 数学方法(44993)
- 财(37173)
- 业经(34524)
- 农(33810)
- 中国(31369)
- 融(30031)
- 金融(30028)
- 银(28290)
- 银行(28262)
- 务(27432)
- 财务(27374)
- 财务管理(27332)
- 行(27148)
- 制(26781)
- 企业财务(26036)
- 农业(23784)
- 理论(21736)
- 贸(20787)
- 贸易(20769)
- 地方(20518)
- 技术(20506)
- 易(20163)
- 机构
- 学院(379723)
- 大学(376968)
- 济(163691)
- 经济(160481)
- 管理(155737)
- 理学(132981)
- 理学院(131750)
- 管理学(129844)
- 管理学院(129131)
- 研究(117319)
- 中国(101635)
- 财(79343)
- 京(77713)
- 科学(67359)
- 财经(63321)
- 农(60815)
- 中心(58886)
- 江(57820)
- 所(57802)
- 经(57381)
- 业大(52188)
- 研究所(51656)
- 经济学(50960)
- 北京(48594)
- 农业(47561)
- 财经大学(46920)
- 州(46403)
- 经济学院(46192)
- 范(44092)
- 师范(43633)
- 基金
- 项目(244902)
- 科学(195397)
- 基金(181066)
- 研究(180683)
- 家(155257)
- 国家(153920)
- 科学基金(135337)
- 社会(117045)
- 社会科(111274)
- 社会科学(111244)
- 基金项目(95698)
- 省(95542)
- 自然(87136)
- 自然科(85216)
- 自然科学(85194)
- 自然科学基金(83753)
- 教育(82820)
- 划(78928)
- 资助(74414)
- 编号(73573)
- 成果(58942)
- 部(55014)
- 重点(54421)
- 创(53435)
- 发(52111)
- 创新(49343)
- 国家社会(48788)
- 课题(48652)
- 教育部(48062)
- 科研(47317)
- 期刊
- 济(179382)
- 经济(179382)
- 研究(110120)
- 中国(69653)
- 财(66926)
- 管理(60347)
- 农(54959)
- 融(53062)
- 金融(53062)
- 学报(51696)
- 科学(49577)
- 大学(40093)
- 学学(38059)
- 农业(35998)
- 技术(35121)
- 财经(32920)
- 教育(30892)
- 业经(30161)
- 经(28279)
- 经济研究(28087)
- 问题(23653)
- 技术经济(21454)
- 业(21439)
- 理论(20230)
- 财会(19560)
- 统计(18851)
- 贸(18591)
- 商业(18469)
- 实践(18048)
- 践(18048)
共检索到571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松 潘珊 姚长辉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企业及担保机构的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担保机构对企业信贷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以有效增加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规模,而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则无法起到积极作用。进一步地,在垄断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了银行利润,提高了企业利润,社会总福利不变;随着信贷市场的完善,在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有效提高社会总福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凌 欧阳令南
本文构造了一个简化的银企均衡债务合同模型 ,并从产权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主要制度安排 ,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私有产权 融资瓶颈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四清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创业或发展时期而亟需资金,除了股东投入的少量原始资本以及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负债外,自身经营积累的资本十分微弱,内源融资极其有限。外源融资中股票市场的门槛较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上市资格,因此,其外源融资更多地依赖于银行贷款,但有关资料表明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遭拒率高达56%。造成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路径梗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付俊文 赵红
文章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数理模型探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小企业无任何抵押担保品的前提下,虽然担保机构部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并末解决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反而可能加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形成信用担保悖论。只有中小企业提供了足额的担保品以后,信用担保机构的存在才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涌 邹筱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充当着银行与贷款人之间信用桥梁的作用。信用可以弥补一些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可以通过转嫁的方式将成本转移到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程度越高、信用担保机构与政府的资本结构关联程度越低,越可以明显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利润。政府可以用市场化手段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就能明显增加担保机构的利润,从而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充当中小企业的融资中介。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京辉 杨梅
一、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解释,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市场参与者拥有另外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于中小企业和信贷机构(主要为银行)而言,与信贷机构相比,中小企业占有信息优势,能够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企业内部信息,而信贷机构通过有限渠道了解到的中小企业信息则是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敖慧 司炜
信用担保是国际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信用担保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信用担保风险客观存在且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解决信用担保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鸿飞
民营中小企业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型信贷市场中很容易受到信贷歧视,商业银行对此类企业的“惜贷”乃至拒贷不仅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差强人意的融资地位,而且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计划金融体制对于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种种束缚作用以及在金融改革滞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严重不合理性。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垄断型信贷市场融资担保模型来分析市场垄断和利率管制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影响,担保对于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以此说明改革我国金融体制、开放信贷市场和实行利率自由化的必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伟 成金华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框架,认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作为资金供给方的金融机构,应当考察企业融资的相关信息,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则应提高融资管理水平,降低“道德风险”。现阶段政府应首先通过建立地区性的资本市场、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等手段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文章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 融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钟田丽 弥跃旭 王丽春
信息不对称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无论是收益导向还是价值导向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较快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会更多。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和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低下。作为资金供给方的政府和金融机构 ,应当重新考察企业融资制度 ,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 ;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 ,则应提高融资管理水平 ,降低“道德风险”所产生的融资成本。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 融资 市场失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慧慧 杜静然 李睿
资金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和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是造成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此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健全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制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魏露盈 库向芳 周锋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了其融资困难。本文认为,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应提高其融资管理水平,降低“道德风险”所产生的融资成本。而作为资金供给方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研究制定中小企业融资制度,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蕾
近年来在央行货币政策趋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小企业密集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倒闭潮,其生存状况甚至比金融危机的时候还要艰难。针对该情况,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与商业银行、中介机构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这四重信息不对称关系,借助海英纳模型,得出解决信息不对称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信息不对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胜刚 胡海波
本文首先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回顾了西方信贷融资担保理论的重大进展,然后通过数理建模分析了信用担保机构的两种风险控制手段—比例担保和反担保的不同组合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梅强 秦默 顾振伟
首先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回顾了西方担保理论的重大进展,然后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三个角度展开研究。结果得出:银行贷款利率、担保机构调查费用、担保比例与企业投资项目成功概率均不是单调关系;而担保比例、贷款利率、再担保比例与担保机构以及再担保机构的期望也不是单调关系。结果证明了信用担保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反担保、担保比例和再担保比例能够减轻逆向选择问题的程度,保证担保资金的安全。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再担保 逆向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