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9)
2023(13047)
2022(11444)
2021(10728)
2020(9082)
2019(20839)
2018(20736)
2017(40593)
2016(21925)
2015(24638)
2014(24785)
2013(24341)
2012(22166)
2011(19904)
2010(19908)
2009(18846)
2008(18311)
2007(16137)
2006(14162)
2005(12867)
作者
(62614)
(51681)
(51441)
(49053)
(33069)
(24797)
(23527)
(20348)
(19839)
(18624)
(17849)
(17435)
(16435)
(16264)
(16062)
(15960)
(15493)
(15365)
(14838)
(14793)
(12732)
(12621)
(12443)
(11746)
(11594)
(11581)
(11556)
(11519)
(10360)
(10005)
学科
(82412)
经济(82287)
管理(68962)
(65981)
(55587)
企业(55587)
方法(39067)
数学(33434)
数学方法(33067)
(25425)
中国(22827)
(21888)
(21391)
业经(19809)
(17069)
(16918)
银行(16881)
(16643)
财务(16574)
财务管理(16536)
(15932)
企业财务(15704)
(15351)
贸易(15341)
地方(15169)
理论(15154)
(15080)
金融(15076)
(14925)
农业(13877)
机构
大学(312240)
学院(308427)
管理(126789)
(121665)
经济(118821)
理学(109090)
理学院(107934)
管理学(106215)
管理学院(105641)
研究(97956)
中国(79620)
(66187)
(61502)
科学(59208)
财经(48430)
(47799)
中心(46477)
(45897)
(45594)
业大(43991)
(43944)
研究所(43156)
北京(41952)
(38979)
师范(38654)
(37143)
经济学(36427)
财经大学(36299)
(35547)
农业(35485)
基金
项目(210208)
科学(166258)
研究(155531)
基金(154278)
(132615)
国家(131547)
科学基金(114553)
社会(98575)
社会科(93359)
社会科学(93337)
基金项目(82220)
(80869)
自然(74611)
自然科(72879)
自然科学(72866)
自然科学基金(71557)
教育(70996)
(67943)
编号(63706)
资助(63604)
成果(52083)
(46875)
重点(45985)
(43855)
课题(42962)
(42852)
(42060)
创新(40893)
教育部(40823)
国家社会(40102)
期刊
(132408)
经济(132408)
研究(95680)
中国(59021)
(47499)
管理(46140)
学报(46082)
科学(42505)
(41393)
(37455)
金融(37455)
大学(35654)
学学(33420)
教育(32790)
农业(27506)
技术(25603)
财经(23755)
业经(20983)
经济研究(20090)
(19928)
理论(17513)
问题(16766)
图书(16605)
实践(16219)
(16219)
科技(14650)
技术经济(14436)
现代(14076)
(13679)
(13276)
共检索到456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磊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网络贷款的本质是基于大数据的金融资产和风险的高效配置。网络贷款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担保机制在网络贷款中的运用,但同时贷款信用风险也迅速在担保机构和网络贷款人之间互相传导。本文从网络贷款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匹配角度入手,系统性地建立了担保机制下担保机构和网络贷款人之间的信用风险传导模型,并深入讨论了其内在机理,即双方存在信用风险传导效应和阻滞效应,最终将导致信用风险在建立的微分动力系统方程演进过程中达到均衡配置。明确网络贷款作为信息中介的边界和义务,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网络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加快培育成熟的网络贷款市场有助于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的有效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雁清  叶俊凯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艳锦  
VaR模型,可以使信用担保机构明确担保贷款风险的大小,帮助其有效地预防风险爆发和风险扩散。VaR方法在信用担保风险量化管理应用中,面临数据稀少且难以搜集、信用担保评价体系不健全和信用担保贷款收益率"厚尾"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加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将VaR方法与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相结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蕾  
抵押、担保作为银行信用风险缓释技术,通过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的影响机制发挥缓解信用风险的功能。本文从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的计量模型入手,探讨抵押、担保对这两个银行信用风险因子的影响模型,以期达到充分发挥抵押、担保信用风险缓释的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海峰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承担着重要的金融功能。一方面,文章从金融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分担理论,并提出应建立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外部协作机制,来实现担保信用风险的外部分散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创新,建立基于担保投资理论的风险内部分散机制,来实现担保信用风险的内部分散目标。本研究对于构建完备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有效地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国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郑玉华  崔晓东  
基于风险中性原理研究定价模型,不仅能够避免结构模型的复杂性与高成本,也可以消除简化模型中回收率设定不合理所带来的定价偏差。基于风险中性原理研究定价模型,建立有担保贷款利率与无担保贷款利率、无风险利率之间的一个简单实用的关系式,并明确担保程度与贷款利率的关系,有助于银行简单有效地计算贷款利率并实现利率的动态调整。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新庆  
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贷款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贷款行为背后包含的信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郑州市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贷款参与度高且逾期情况时有发生;对自身偿债能力、信用风险及逾期后果认知不足。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行为、网贷平台的低门槛与高推广、行业环境宽松与家庭监管不力。应把控舆论方向,营造健康的互联网信贷环境;改善校园文化,切断不良网贷入校渠道;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理财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闽  
小额信贷的主要信用风险发现近两年来网络贷款发展迅猛,根据网贷之家的披露,2016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已增至6212.61亿元,创历史新高。由于P2P信用风险的控制数据基础和方法的有效性可能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观察,因此,我们使用现有的经过较长时间检验的商业银行信贷数据,来引证P2P小额贷款信用风险防范的要义。样本来源于三家小型城市商业银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新庆  
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贷款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贷款行为背后包含的信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郑州市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贷款参与度高且逾期情况时有发生;对自身偿债能力、信用风险及逾期后果认知不足。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行为、网贷平台的低门槛与高推广、行业环境宽松与家庭监管不力。应把控舆论方向,营造健康互联网信贷环境;改善校园文化,切断不良网贷入校渠道;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理财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廷求  刘海明  
本文研究了信用担保网络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且探讨了传导机制以及制度环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信用担保网络对公司绩效具有负面效应。从具体机制上看,加入担保网络导致了企业过度投资和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政府干预水平越高或者金融机构市场化水平越低,担保网络降低公司绩效、诱发股东机会主义行为的效应越强,并且差绩效公司参与信用担保的激励越高。上述结果说明,政府对企业信用担保行为的干预以及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导致了社会网络嵌入正规金融过程中的虚构和滥用,抑制了信用担保的信息功能。本文的研究对于商业银行贷款实践以及如何通过转型实现社会资本的"趋利避害"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诚  沈沁  杨柳明  
文章以美国Lending Club网贷平台为研究对象,探索在信息不对称下,不同信用评价模式对网络借贷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两种信用评级方式,即平台内部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和外部第三方提供的信用评级对贷款人放贷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而言,贷款人是否放贷以及以何种价格放贷主要取决于平台内部的信用评级;在相同条件下,贷款人更依赖于平台内部的信用评级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诚  沈沁  杨柳明  
文章以美国Lending Club网贷平台为研究对象,探索在信息不对称下,不同信用评价模式对网络借贷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两种信用评级方式,即平台内部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和外部第三方提供的信用评级对贷款人放贷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而言,贷款人是否放贷以及以何种价格放贷主要取决于平台内部的信用评级;在相同条件下,贷款人更依赖于平台内部的信用评级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花兰  
小额贷款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也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融资难的困窘,备受学术界和业界关注。但是我国小额贷款信用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能够为我国小额贷款信用风险做一个很好预警机制,则能够大大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违约损失。文章就我国小额贷款的特点,构建了适合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预警机制,以期为小额贷款公司控制信用风险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