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8)
- 2023(15882)
- 2022(13691)
- 2021(12697)
- 2020(10582)
- 2019(24096)
- 2018(23740)
- 2017(45603)
- 2016(24813)
- 2015(27540)
- 2014(27363)
- 2013(27278)
- 2012(25344)
- 2011(22962)
- 2010(22761)
- 2009(20705)
- 2008(20230)
- 2007(17865)
- 2006(15901)
- 2005(14255)
- 学科
- 济(99631)
- 经济(99531)
- 管理(67491)
- 业(66296)
- 企(53084)
- 企业(53084)
- 方法(42114)
- 数学(36334)
- 数学方法(35987)
- 中国(29127)
- 农(27979)
- 地方(25432)
- 财(23872)
- 业经(22905)
- 学(21879)
- 银(21797)
- 银行(21727)
- 制(21257)
- 行(20550)
- 农业(19214)
- 贸(18691)
- 贸易(18676)
- 融(18253)
- 金融(18252)
- 易(18060)
- 环境(16443)
- 技术(16122)
- 和(15504)
- 理论(15154)
- 务(14960)
- 机构
- 大学(350005)
- 学院(348533)
- 济(137511)
- 管理(136188)
- 经济(134493)
- 研究(122787)
- 理学(117246)
- 理学院(115874)
- 管理学(113892)
- 管理学院(113276)
- 中国(95191)
- 科学(78246)
- 京(75994)
- 农(66606)
- 所(63322)
- 财(62973)
- 研究所(57861)
- 业大(56674)
- 中心(55739)
- 农业(52519)
- 江(51745)
- 财经(49944)
- 北京(48437)
- 范(46075)
- 师范(45489)
- 经(45477)
- 院(44210)
- 州(42564)
- 经济学(40445)
- 省(37868)
- 基金
- 项目(239823)
- 科学(186560)
- 基金(172301)
- 研究(170657)
- 家(152569)
- 国家(151256)
- 科学基金(128242)
- 社会(106327)
- 社会科(100758)
- 社会科学(100733)
- 省(94560)
- 基金项目(92238)
- 自然(85252)
- 自然科(83212)
- 自然科学(83189)
- 自然科学基金(81684)
- 划(80219)
- 教育(77415)
- 资助(70844)
- 编号(69015)
- 成果(55095)
- 发(54446)
- 重点(53960)
- 部(51741)
- 创(49933)
- 课题(47898)
- 创新(46606)
- 科研(46155)
- 计划(44993)
- 教育部(43625)
- 期刊
- 济(152448)
- 经济(152448)
- 研究(105003)
- 中国(70132)
- 学报(61645)
- 农(60636)
- 科学(54674)
- 管理(49160)
- 财(45791)
- 大学(45395)
- 学学(42991)
- 融(41867)
- 金融(41867)
- 农业(40803)
- 教育(37977)
- 技术(28424)
- 业经(26260)
- 经济研究(24244)
- 财经(23964)
- 业(20835)
- 经(20289)
- 问题(19897)
- 科技(18262)
- 图书(17857)
- 理论(17422)
- 版(16693)
- 技术经济(16489)
- 业大(16257)
- 商业(16010)
- 实践(16008)
共检索到522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雪莹 焦健
以2008年至2014年间我国发行的信用债券为研究样本,考察担保对债券发行利差的影响效果及其与债券信用等级、担保方式、宏观经济变量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担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债券的发行利差,但降低的效果在不同信用等级、不同担保方式的样本之间存在差异。另外,担保降低债券发行利差的效果还受经济状况、信用违约事件发生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时变性。
关键词:
债券担保 发行利差 信用增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雪莹 焦健
以2008年至2014年间我国发行的信用债券为研究样本,考察担保对债券发行利差的影响效果及其与债券信用等级、担保方式、宏观经济变量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担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债券的发行利差,但降低的效果在不同信用等级、不同担保方式的样本之间存在差异。另外,担保降低债券发行利差的效果还受经济状况、信用违约事件发生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时变性。
关键词:
债券担保 发行利差 信用增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继承 朱光顺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最为瞩目的制度改革。本文将监管部门的隐性担保引入理论模型,揭示了债券发行制度从核准制向注册制变革可能的内在逻辑,即核准制下监管部门对低资质信用债提供了隐性担保,使得其发行利差降低,并限制了信用评级的信号作用,导致高资质债券被迫分担低资质债券的发行利差,造成“好企业融资贵”且被“挤出”市场的扭曲,而注册制改革消除了监管部门的隐性担保,缓解了上述扭曲。由此本文提出理论假说,即注册制改革将降低高评级债券的发行利差,并提高低评级债券的发行利差。基于企业债注册制改革的实证检验支持了上述假说。机制检验发现,注册制改革后债券评级的信号作用增强,发行人资质在债券发行定价中的作用得到提高。最后,注册制改革促进了低资质发行人的退出和高资质发行人的进入,发行人资质得到整体提升,这意味着注册制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发展和变革的逻辑,对深化债券市场改革提供了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鹏飞 赵小糠
通过对2008~2013年证券交易所债券发行的研究,本文发现发行人的违约风险越高,为债券提供信用担保和物权担保的可能性越高,道德风险理论更符合我国债券市场。研究还发现,信用担保降低了债券的发行利差,提高了债券评级;而物权担保增加了债券的发行利差,对债券评级的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当高违约风险的发行人提供担保后,信用担保能够降低发行利差和发行评级,而物权担保不能。因为信用担保有效缓解了信息不对称,而物权担保只是改变了发行人利用信息优势的方式。本文的启示在于:在投资者保护制度弱的环境中,信用担保比物权担保更有利于债券发行。
关键词:
信用担保 物权担保 债券发行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杜松海 侯志伟 吴文杰
迄今为止的境外债券融资中,非银行担保人和发行人之间通常存在垂直的股权关系,与发行人无股权关系的专业担保公司显著缺席。实际上,担保公司为境外债券提供担保并无法律障碍,且在2020年已由四川发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在内江投控美元债发行中成功实践。随着近期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担保公司增信的结构有望进一步在境外债市场、特别是2022年快速崛起的上海自贸区离岸债券市场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境外债券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晓萍 尹鸿飞 张兵 徐章星
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城投债数据,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隐性担保对于城投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DID模型,以民企债作为对照组,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出台前后隐性担保效应的变化。研究发现:(1)隐性担保对城投债的发行利差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地方经济实力较强时会显著降低发行利差,地方政府债务率、赤字率较高时会显著扩大发行利差;(2)隐性担保对发行利差的影响在无担保时更强,且在高评级影响下,隐性担保对于发行利差的作用得到放大;(3)地方债务管理政策的逐步推进使得城投债的隐性担保效应有所削弱。
关键词:
城投债 隐性担保 发行利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钟辉勇 钟宁桦 朱小能
本文以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债券市场的评级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对城投债"双重担保"(债券的"名义担保"与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所做反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有担保的债券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加均有利于提高债券评级,但对债券信用利差的降低却无显著影响。这种现象的产生,其原因可能在于债券评级市场"发行人付费"的商业模式下,评级机构与发行人之间的合谋导致了债券的发行评级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债券违约风险,从而机构投资者只能依赖其内部评级体系对此进行纠正。这种现象的存在让中国债券市场上的评级机构普遍面临信任危机,同时也对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
关键词:
城投债 债券评级 债券担保 信用利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远 郭凯 闫实
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创新性工具,具有吸引绿色资本、扩大绿色投资规模的作用,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研究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发行利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绿色债券发行利差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将绿色债券发行利差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是否具有绿色认证、发行主体性质、发行主体所在城市生态排名以及发行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将信用评级、发行期限以及债券种类作为控制变量,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绿色债券的发行利差,结果发现:通过绿色认证能够降低发行利差但效果不显著,发行主体为国有企业、发行主体所在城市生态排名靠前以及发行规模较大都会显著降低绿色债券的发行利差。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绿色项目认证标准、支持发行主体为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债券、加强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晓燕 纪文鹏
本文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发行的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公司债券和绿色中期票据等79只绿色债券作为对象,采用熵值法构建绿色债券发行人财务评价指数用以全面、客观地描述发行人的财务能力。再从绿色债券发行人特性的角度对绿色债券发行信用利差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发行人财务状况对绿色债券发行信用利差并无显著影响;(2)发行人评级状况对发行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但影响方向相反,可能是由于我国债券评级市场以及绿色债券市场的不成熟造成的;(3)绿色认证虽为绿色债券的固有特性,但对绿色债券发行信用利差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就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市场、降低绿色企业筹资成本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发行人特性 发行信用利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迎春 闫晓东 李俊霞
地方政府对城投债的隐性担保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重要原因,鉴于当前我国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呈复杂交织态势,地方政府隐性担保会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重要影响。国务院于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意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缓解地方政府隐性担保问题。为检验43号文的政策效果,本文基于2009-2016年城投债数据,采用倍差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43号文有效弱化了城投债隐性担保问题,政策实施后无担保城投债的平均发行利差较政策实施前无担保城投债提高了28个基点;二是43号文对隐性担保的削弱效应具有持续性,2016年发行的无担保城投债平均发行利差比2015年提高了48个基点,城投债“刚性兑付”的属性在43号文实施后有所削弱。为促使城投公司和地方政府真正做到政企分家,进一步解决地方政府隐性担保问题,并最终消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推进城投平台的转型发展,逐步降低地方政府财政对城投平台的支持力度以及城投平台对地方政府财政的依赖;二是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成为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满足城市建设投资的中长期融资需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闫晓东 张迎春 李俊霞
地方政府对城投债的隐性担保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重要原因,鉴于当前我国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呈复杂交织态势,地方政府隐性担保会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重要影响。国务院于2014年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意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缓解地方政府隐性担保问题。为检验43号文的政策效果,本文基于2009-2016年城投债数据,采用倍差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43号文有效弱化了城投债隐性担保问题,政策实施后无担保城投债的平均发行利差较政策实施前无担保城投债提高了28个基点;二是43号文对隐性担保的削弱效应具有持续性,2016年发行的无担保城投债平均发行利差比2015年提高了48个基点,城投债"刚性兑付"的属性在43号文实施后有所削弱。为促使城投公司和地方政府真正做到政企分家,进一步解决地方政府隐性担保问题,并最终消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推进城投平台的转型发展,逐步降低地方政府财政对城投平台的支持力度以及城投平台对地方政府财政的依赖度;二是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成为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满足城市建设投资的中长期融资需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冷奥琳 张俊瑞 邢光远
截止2011年12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超过7千亿元人民币,2007-2011年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提供或存在担保业务。目前研究关注担保对提供担保公司价值的影响,却忽视了违约风险在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人间的风险转移是影响企业价值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我国发行债券上市公司2007-2011年财务数据、对外担保情况以及公司债交易数据,测算对外担保对上市公司债券利差(公司债券与国债间到期收益率的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揭示了提供担保业务对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险防范措施完备的情境下公司提供担保业务并不会增加公司的违约风险;当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家时,存在对外担保风险管理不足或者利益...
关键词:
对外担保 担保人 违约风险 利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国栋 何星亮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到2006年底,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创造了占GDP60%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上缴税收已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5%。但是,融资难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以2009年一季度为例,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近34.9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约4.58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仅11.47万亿元,比年初仅增加1.16万亿元。可见,在当前以银行中介为主的融资环境中,中小企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靳小翠
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上的融资规模急速扩大。为了研究担保和政府担保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影响,文章以我国2015—2017年三年内民营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和公司债为研究对象,使用Logistic和OLS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担保和政府担保对民营企业债券评级和融资成本的影响效果。通过分析发现,担保和政府担保可以提高民营企业债券评级,从而帮助民营企业降低债券融资的难度,但不能帮助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担保的力度,从而帮助更多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缓解民企融资约束问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债券融资 政府担保 担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叙果 沈红波 钟霖佳
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中央政府希望打破刚性兑付,降低政府隐性担保,形成市场化的债务风险化解方式。本文首先论证打破国企刚性兑付的动因,然后采用2014—2017年发行的地方国企信用债数据,进一步检验了债券违约对债券市场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债券违约存在省内的传染效应,违约能降低省内其他国企债券的发行评级;(2)国企债券违约后,信用评级降低债券发行利差的作用下降;(3)隐性担保能显著降低债券发行利差,随着省内债券违约数额的增加,隐性担保的作用下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国企债券违约打破了刚性兑付,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市场约束,降低政府隐性担保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债券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
债券违约 隐性担保 信息含量 刚性兑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