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2)
2023(14964)
2022(12355)
2021(11095)
2020(9664)
2019(21835)
2018(21394)
2017(41475)
2016(22483)
2015(24692)
2014(24459)
2013(24442)
2012(22573)
2011(20031)
2010(20353)
2009(19597)
2008(19017)
2007(17447)
2006(15161)
2005(13839)
作者
(66779)
(55824)
(55759)
(52813)
(35501)
(26920)
(25295)
(21873)
(21039)
(19806)
(19020)
(18477)
(17815)
(17603)
(17599)
(17314)
(17089)
(16491)
(16240)
(16110)
(14135)
(13710)
(13527)
(12696)
(12667)
(12565)
(12422)
(12421)
(11263)
(11122)
学科
(98903)
经济(98789)
(92223)
(82027)
企业(82027)
管理(75935)
方法(45569)
数学(36944)
数学方法(36707)
(32526)
(31845)
业经(31578)
(27694)
中国(27693)
金融(27692)
(26108)
银行(26051)
(25113)
(23857)
财务(23834)
财务管理(23800)
农业(23281)
(22723)
企业财务(22610)
(19120)
贸易(19104)
地方(18991)
技术(18745)
(18621)
(16695)
机构
学院(326067)
大学(320693)
(140485)
经济(137899)
管理(128048)
理学(110198)
理学院(109094)
管理学(107562)
管理学院(106981)
研究(105746)
中国(88581)
(65952)
(65856)
(65805)
科学(64912)
(54778)
财经(52577)
农业(52310)
业大(52203)
中心(51151)
(49828)
研究所(49686)
(47735)
经济学(43682)
北京(40788)
经济学院(39993)
(39530)
财经大学(38833)
(37111)
商学(36518)
基金
项目(214258)
科学(168621)
基金(157127)
研究(151236)
(138400)
国家(137153)
科学基金(117692)
社会(98262)
社会科(93359)
社会科学(93330)
(85510)
基金项目(83821)
自然(77304)
自然科(75591)
自然科学(75562)
自然科学基金(74340)
(70830)
教育(67973)
资助(63690)
编号(59310)
重点(48568)
(47942)
(46955)
(46922)
(46838)
成果(46297)
创新(44163)
科研(41927)
国家社会(41051)
课题(40375)
期刊
(153208)
经济(153208)
研究(90609)
(60498)
中国(59702)
(55256)
学报(54025)
管理(49313)
科学(48736)
(43184)
金融(43184)
农业(40070)
大学(39945)
学学(38721)
技术(27517)
财经(26968)
业经(26891)
经济研究(24593)
(23968)
(23226)
教育(22494)
问题(20540)
技术经济(18808)
(16384)
商业(16333)
财会(16211)
(16199)
现代(15386)
世界(15284)
理论(14933)
共检索到483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琰  杨娉  
担保增信是企业融资的常用手段,但已有文献尚未系统研究测算中小微企业担保增信的实际效果。本文以我国2014年发行和存续的、有担保的209只中小微企业债券和86只大型企业债券为样本,定量考察债券融资担保的外部增信程度和实际增信效果。本文发现,中小微企业债券担保的外部增信程度集中在1-2级,81%的中小微企业债担保具有实际增信效果,针对中小微企业提供恰当的融资担保确有必要;但担保增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实际效果有限,担保带来的中小微企业发债成本平均降低仅为38%,需进一步提升担保的有效程度。本文建议,应大力发展专业担保机构、探索专业债券保险、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增进配套制度,打破刚性兑付预期、提升资本市...
[期刊] 征信  [作者] 车安华  马小林  
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征信与担保不足是制约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症结。究其原因,主要有小微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自身资产具有较大局限性等。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应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的信用信息"生态链";注重信用担保体系的规范性建设,深化外部监管与行业自律;加大政策性担保的有效供给,设立融资担保扶持基金;鼓励商业银行创新担保方式,有效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能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石其宝  
一、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制度安排为了弥补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降低融资机构的金融风险,日本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由信用保证协会的信用保证制度和政府全额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的信用保险制度组成。在这一两级融资担保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雷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快速发展,为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存在信用担保业监管体系亟须完善、信用担保机构杠杆作用发挥有限、信用担保业地区间发展水平不均衡和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细化,加强银行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力度,建立政府、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相结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促进我国担保业更好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鸿飞  
民营中小企业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型信贷市场中很容易受到信贷歧视,商业银行对此类企业的“惜贷”乃至拒贷不仅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差强人意的融资地位,而且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计划金融体制对于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种种束缚作用以及在金融改革滞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严重不合理性。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垄断型信贷市场融资担保模型来分析市场垄断和利率管制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影响,担保对于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以此说明改革我国金融体制、开放信贷市场和实行利率自由化的必要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志华  蒋霞  
本文基于对四川省融资担保行业的实地调查与财务分析,结合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信用风险分担机制、担保行业运行机制的文献考察分析,认为我国过去十年以商业性担保体系为重点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存在方向性错误,主要运行机制存在重大缺陷。本文认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国建  李沛然  
为研究再担保业务多主体合作的影响因素,借助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建立省再担保机构、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再担保代偿额的增加影响省再担保机构向不良方向演化,促使担保机构和银行向理想方向演化;担保代偿额的增加会迅速影响担保体系内主体合作的顺畅程度;银行优惠力度的增加以及再担保业务的规模效应对于三方协同合作具有有利影响;再担保机构惩罚力度的增加促使再担保机构和担保机构的行为均向理想方向演化,而银行的行为向不良锁定方向演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邢晟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多个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从抵押融资贷款的角度出发,探讨在不同担保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由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通过引入监控成本和企业异质性,得出中小企业更难获得融资的成因。政策上应该重点支持发展互助担保和政府担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国华  闫彩云  
本文运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理论对不同担保模式内在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成本进行了博弈分析,认为互助担保内在的隐性长期互助契约具有节约监督成本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融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道德风险模型,分析了互助担保与专业担保两种模式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互助担保建立在监督有效的集群组织中时,由互助担保机构实施担保和监督有助于企业融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苹英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规模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发展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就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探讨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顾毓斌  封思贤  
本文介绍了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的几个典型类别 ,并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这些融资制度的特点及缺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大鹏  
融资担保实际上是一个信用风险的共享和分担机制。担保对象主要是自身资信等级不高的主体,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一个国家的融资担保体系,实际上主要就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国融资性担保体系现状我国融资性担保体系具有以商业性担保公司为主、整体还不够发达、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够等特点。截至2012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590家,其中,国有控股1907家,占22.2%;民营及外资控股6683家,占77.8%。融资担保仍不够发达,在保余额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日新  
企业集群是由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组成的网络,具有网络组织的一般属性。企业集群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企业间的生产网络上,而且与企业间的社会关系网络有着直接联系,从关系嵌入视角分析企业集群融资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化解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降低银行成本和信贷风险等方面。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选择以互助担保公司为中心的集群融资平台,实现中小企业向银行通过担保融资,将有效缓解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振  胡同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产业化集聚的新格局。与此同时,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效率低、融资难困境因互助担保融资方式的应用得到有效缓解。然而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互助担保融资发展模式仍有欠缺,导致集群下的中小企业实施互助担保融资时面临诸多风险。基于此,本文以2013—2017年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担保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融资的发展现状、成因予以重点研究,为减轻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融资风险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