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9)
- 2023(4199)
- 2022(3696)
- 2021(3595)
- 2020(3177)
- 2019(7242)
- 2018(7028)
- 2017(13581)
- 2016(7277)
- 2015(8147)
- 2014(8106)
- 2013(8078)
- 2012(7756)
- 2011(6624)
- 2010(6939)
- 2009(6811)
- 2008(7504)
- 2007(7141)
- 2006(6449)
- 2005(6176)
- 学科
- 济(25831)
- 经济(25798)
- 管理(24579)
- 业(22569)
- 企(21308)
- 企业(21308)
- 财(14568)
- 银(12975)
- 银行(12967)
- 制(12175)
- 行(11918)
- 务(11630)
- 财务(11610)
- 财务管理(11574)
- 企业财务(11085)
- 方法(11080)
- 数学(8906)
- 数学方法(8693)
- 度(7909)
- 制度(7906)
- 业务(7755)
- 融(7518)
- 金融(7518)
- 中国(7365)
- 银行制(6556)
- 学(5969)
- 理论(5604)
- 农(5223)
- 体(5215)
- 业经(5072)
- 机构
- 大学(99675)
- 学院(96575)
- 济(37250)
- 经济(36238)
- 管理(34187)
- 中国(33883)
- 研究(32505)
- 理学(27581)
- 理学院(27226)
- 管理学(26599)
- 管理学院(26394)
- 财(24857)
- 京(22453)
- 科学(18334)
- 银(17837)
- 财经(17699)
- 江(17361)
- 银行(17179)
- 所(17135)
- 中心(16448)
- 行(16101)
- 经(15923)
- 农(15768)
- 北京(14816)
- 研究所(14700)
- 州(14030)
- 财经大学(13060)
- 范(12250)
- 农业(12230)
- 师范(12102)
- 基金
- 项目(52922)
- 科学(40680)
- 研究(38798)
- 基金(38626)
- 家(33124)
- 国家(32829)
- 科学基金(28012)
- 社会(23901)
- 社会科(22609)
- 社会科学(22597)
- 基金项目(19360)
- 省(19230)
- 教育(18426)
- 自然(18138)
- 自然科(17769)
- 自然科学(17764)
- 资助(17544)
- 自然科学基金(17431)
- 划(16249)
- 编号(15703)
- 成果(14814)
- 部(12087)
- 重点(11774)
- 性(11256)
- 课题(10897)
- 大学(10712)
- 教育部(10690)
- 项目编号(10488)
- 科研(10187)
- 创(10120)
共检索到178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留志 许馨心
对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第三人提供"担保"的性质如何界定,司法实践存有争议,学界未有定论,主要有担保说和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说。两者在生效要件、无效后果、责任期限、第三人抗辩权、变更效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适用区别。从《担保法》的规定来看,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第三人提供"担保"并不符合担保的特征,不能认定为担保,但依意思自治原则,第三人出具的"担保承诺"或与债权人签订的"担保协议"仍能产生新的债权债务,在性质上应认定其为并存的债务承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在现实中,无论是债券还是银行贷(特别是长期贷款)等等债务的担保是普遍的。担保既涉及政府、银行、大公司等大机构,同时,也涉及众多的小公司、机构以及个人,涉及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三方。所以,担保及其价值估算问题可以说是大大小小的公司和个人以及社会各界都感兴趣的问题。然而,在传统财务中我们无法找到计算担保价值的得力工具,本文尝试运用期权的方法计算债务担保的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飞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赋予管理人待履行合同的解除权,该规定仅在合同的类型上对解除权的行使进行了限制,并未对管理人行使权利应考量的因素或原则进行规定。但基于破产法的立法宗旨或价值追求,管理人在行使该权利时应在破产财产最大化原则下兼顾公平原则,并综合考量合同履行情况及解除的法律效果。同时,对于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或解除待履行合同所产生的债务性质认定,学理和司法实践中亦存有不同意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丽梅 谭悦
债权让与,在法律上还有另一个别称,那就是债权转让。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份合同当中的债权人,通过合理的法律途径,将其所拥有的债权以全部的形式或者是部分的形式,转让给另外一个人的行为。通过这个转让的过程,原本仅仅介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简单的利益关系,由于涉及了第三方,也就是受转让的那一方,而变得愈发复杂起来。特别是这一转让过程虽然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和债务人没有关系,也无需其参与,但是在现实当中,这一转让行为,却往往会给债务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负担。而在我国的《合同法》当中,虽然对这一转让过程当中债务人利益的保护有一定的规定,但是由于其涉及的范围较为狭隘,因此,实际发生债权让与行为的时候,债务人总是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利益损害。因此,如何针对这一现状,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提升对于债务人的保护水平,就成为了我国法律顺应现实的变革潮流,不断改变的关键所在。而相关法律对于债务人在此项债权让与活动当中的利益的保护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我国法律的民主性及完善性,同时其也会作为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基础的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轶旻 葛秋辰
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或利息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规定,对债务人而言,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更生 刘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昕琦
近年来,担保互保链风险不断涌现,使得同一债务人问题不断引起银行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目前,理论界对同一债务人的统一授信管理还未达成共识,银行业界也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方法。本文根据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界定了同一债务人概念,并对银行业同一债务人授信业务管理的含义、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提出将同一债务人授信业务管理纳入银行业监管部门视野,并制定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指引,切实防范担保互保链风险。
关键词:
授信业务管理 集团客户 风险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炜 李坤
一、努力拓宽筹资渠道首先,努力扩大财政拨款在地方高校收入中的比重。地方高校的主体力量是政府投资兴办的公立高校,财政拨款应该是这些高校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财政部、教育部2010年发文,要求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这一措施使地方高校拨款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也使地方高校防范债务风险能力得到提升。但从绝对数量上看,经常性的教育经费拨款绝大部分用于保障高校的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运行经费,远远不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芹
本文以我国2007~2009年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银行借款信息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银行债务契约与债务人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债务契约促进了债务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债务期限结构和所有权性质对银行债务契约与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当债务人为私有企业或者进行长期借款时,盈余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当债务人为公有企业或者进行短期借款时,盈余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关键词:
银行债务契约 盈余管理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兴亮 严明
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如何影响银行对其债务契约履行的监督程度,是一个有待探索的新话题。以银行对借款企业会计稳健性的需求衡量银行对债务契约履行的监督,研究发现,在政府干预越严重的地区,民营企业与政府越可能形成"自下而上"的政治关联,银行对其债务契约的履行监督越严格;而在政府干预较少的地区,民营企业与政府更可能形成"自上而下"的政治关联,银行减少了对债务契约的履行监督。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结果显著存在于地方政治关联企业中,而且在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研究结果不仅对于全面认识政治关联的成因及后果具有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形成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债务人逻辑"是对债务国与金融霸权并存和共生关系的阐释。这一逻辑表明,美国可以借助债务国的身份维持其金融霸权;而这一逻辑形成的前提则与美国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政治外交手段以及金融霸权的权力资源转化密切相关。由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在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暴露出严重的脆弱性和非对称性。为降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需要从制衡和结构这两个视角,降低在美元体系中的存在成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彦超 陈思琪
担保机制是资本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的增信机制。关联担保是信用机制缺失和信贷市场不发达的背景下内生的,在中国具有普遍性。关联担保是把"双刃剑",可以提高企业融资规模,降低投资不足程度,但也会导致信用过度使用,出现风险失控。日趋严厉的监管政策下,关联担保的经济后果如何?系统研究关联担保与关联方之间的风险转移及其约束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对关联方提供的担保额与担保方债务诉讼风险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下属公司或子公司提供的关联担保越高,其面临的
关键词:
关联担保 诉讼风险 约束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丽
当前,"债务担保链"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十分普遍,并不同程度地给上市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从"啤酒花事件"我们便可略见一斑。为何"债务担保链"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愈演愈烈呢?为了探究其存在的原因及改变其现状的对策,本文通过创建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担保链"现象。
关键词:
博弈 债务担保 对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彬 张俊瑞 白雪莲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本文选取2007年至2011年中国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OLS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企业对外担保行为对自身债务成本的影响,并考虑审计意见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显著增加了自身债务成本,债权人对企业的对外担保行为持谨慎态度;本文并没有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导致债务成本提升的证据,审计意见对于上市公司的债务成本并没有单独发挥外部治理效应;但当审计师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与其债务成本的正向关系更为凸显。
关键词:
对外担保 审计意见 债务成本 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