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73)
- 2023(4432)
- 2022(3691)
- 2021(3771)
- 2020(3085)
- 2019(7241)
- 2018(7313)
- 2017(12119)
- 2016(8188)
- 2015(9317)
- 2014(9594)
- 2013(8713)
- 2012(8456)
- 2011(8005)
- 2010(8404)
- 2009(7243)
- 2008(7442)
- 2007(6771)
- 2006(6201)
- 2005(5670)
- 学科
- 济(20340)
- 经济(20306)
- 教育(19198)
- 管理(13414)
- 业(12296)
- 中国(12021)
- 学(10805)
- 企(9535)
- 企业(9535)
- 方法(8992)
- 理论(8948)
- 数学(7241)
- 数学方法(6957)
- 教学(6518)
- 农(6192)
- 财(5286)
- 发(5114)
- 发展(4440)
- 展(4317)
- 技术(4294)
- 研究(4150)
- 农业(4125)
- 制(3977)
- 业经(3964)
- 和(3883)
- 地方(3833)
- 贸(3779)
- 贸易(3779)
- 易(3526)
- 思想(3509)
- 机构
- 大学(117193)
- 学院(109327)
- 研究(46867)
- 济(31731)
- 科学(30949)
- 经济(30722)
- 管理(30692)
- 教育(30331)
- 京(27767)
- 范(26906)
- 中国(26716)
- 师范(26697)
- 理学(26172)
- 所(25762)
- 理学院(25625)
- 管理学(24558)
- 管理学院(24323)
- 研究所(23857)
- 师范大学(22268)
- 农(21759)
- 江(19313)
- 中心(18683)
- 北京(18560)
- 业大(17954)
- 农业(17319)
- 技术(17027)
- 院(16822)
- 财(15838)
- 州(14788)
- 研究院(13650)
- 基金
- 项目(70749)
- 科学(55345)
- 研究(54797)
- 基金(47003)
- 家(42775)
- 国家(42291)
- 教育(34291)
- 科学基金(33255)
- 社会(29974)
- 省(28673)
- 社会科(27852)
- 社会科学(27846)
- 划(27374)
- 编号(23991)
- 成果(23875)
- 基金项目(23404)
- 自然(21660)
- 自然科(21164)
- 自然科学(21154)
- 课题(21036)
- 自然科学基金(20753)
- 资助(20154)
- 重点(18419)
- 部(17314)
- 年(17278)
- 发(16133)
- 规划(15029)
- 性(14781)
- 教育部(14727)
- 创(14297)
共检索到176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洲
中西传统文化孕育、形塑了抽象寻本和取象比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从类型上看,抽象寻本是一种定义思维,而取象比类是一种非定义思维;从过程上看,抽象寻本是一种分析性思维,而取象比类是一种相似性思维;从效果上看,抽象寻本是一种基于对话的论证思维,而取象比类是一种基于体验的感悟思维。直面抽象寻本与取象比类的异同,教育应基于语言与思维的互构关系,教会学生思维;基于学科知识的"大概念",让学生洞见学科知识的本质;基于问题的解决,发挥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作用。
关键词:
思维方式 抽象寻本 取象比类 教育自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利明
20世纪末以来,抽象美成为人类社会非常关注的美学现象。文章旨在论述与说明,太极图是热抽象的原点,卦象是冷抽象的发端。认为易学图像不但是抽象美的典范与源泉,而且在一定作用上建构了我国艺术与设计的基本思维模式,尤其在中国书画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
抽象美 太极图 卦象 易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申端锋
自分田到户以来,中国农村的公、私及其关系就处在大变动中,且这个变动在不同区域农村的具体机制并不相同,而对不同区域变迁机制的探讨反过来又可以丰富我们对公私关系的认识。鉴于此,我们组织了这一组调查随笔,分别从公私关系的南北差异、内部机制以及具体实践等角度展开讨论,呈现了乡村社会急剧变迁中的公私关系形态及其逻辑。我们看到,当前乡村社会中的公、私及其关系正在转换、组合和生成当中,本组文章力图呈现当前乡村社会公私关系的协调机制和平衡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变迁中的乡村社会。笔谈的问题意识首先来源于2007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河南汝南县和扶沟县进行的为期一月的集体调查和讨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英隆
1978年到2018年,对中国来说,是改革开放的40年。40年于人类历史长河中,可谓短暂一瞬间。正因为中国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中的这一瞬间,集合着太多戏剧性事实、观念冲突、思想交锋,凝聚着诸多转折性的事件、争议与讨论,给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赋予时代意义,也驱动人们思考。40年市场化轨迹背后有思想、有理论、有模式,其中的逻辑力量,推动着学者们不断前行、探寻、发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龚孝华
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立足科学的理论基础。以"抽象的人"为基础的学校教育评价,使学校评价改革陷入困境;以"具体个人"为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基础,这种基础不仅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可以真正促进人的发展,可以为建构学校教育评价标准提供新思路、为学校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提供新的机制。
关键词:
学校教育评价改革 抽象的人 具体个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家骥
人的视觉具有两种先天能力 ,一是视觉认知 ,一是视觉感受。前者意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它指向概念、逻辑 ,其最高表现形式是科学 ;后者主要表现为主观视觉心理感受 ,以满足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需求 ,其最高表现形式是艺术。人类文明进程既是对五官的“人化”,也是对五官的“异化”。在科学界的人群中 ,视觉认知力虽然得到了空前开发 ,但视觉感受力日趋钝化 ;在艺术界的人群中 ,视觉感受力虽然丰富 ,但视觉认知力萎缩。其结果最终导致逻辑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割裂 ,造成人性缺憾。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搭起一座人性回归的金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与"旅游"相比,"民生"是一个更为古老而且更为神圣的概念,据说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意指百姓生计。20世纪早期,孙中山先生把民生上升为"主义",指出民生是政治、经济和种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鹰
笔者在文献[1]中已经提出了抽象图书馆的定义和抽象图书馆学的基本思想,本文将继续对抽象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作深入研讨。1核心思想及分析模型抽象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数理方法引入图书馆学研究,使图书馆学研究趋于精密化、规范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仓定帮 李庆庆 隋丽丽
首先基于广义二阶单参数分布系统的求解问题提出了广义余弦函数的概念;其次利用Laplace变换等工具,系统地刻画了广义余弦函数的性质;接着在给出广义余弦函数生成定理的基础上,对其逼近、扰动及遍历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广义余弦函数工具对一类二阶抽象柯西问题的适定性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娜 张静 李蔺
复杂网络可视化是关系图的可视化及其相关作图算法的基础,在处理大规模网络时都会面临性能和可阅读性的问题。定义了"边强度",提出了基于"边强度"的分裂算法,量化了社团结构,定义了"社团网络"的两个重要属性,并提出了网络分割算法;提出了一种"多级抽象"的思想来降低大规模网络的可视化规模;最后应用经典的"力导引"模型作图算法对不同抽象层次的网络可视化呈现,并提供交互性视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翔
抽象思想例外原则是专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一项技术方案涉及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的结合时,必须明确如何判断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脱离传统专利法以物质变化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析技术方案本身的可专利性。在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的结合中,应当以技术方案自身逻辑的考查为起点,通过判断所涉及的抽象思想在方案中的角色,区分抽象思想具体化的两种方式:抽象思想的实现与抽象思想的应用。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对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进行判断。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子文 陈蕾 浦建宇
为弥合抽象图像底层视觉特征与高层情感语义间的鸿沟,同时缓解抽象图像情感识别所固有的小样本缺陷,将两层迁移学习策略引入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基于两层迁移卷积神经网络的抽象图像情感识别模型.该模型利用深度特征的层次性,首先通过大规模通用图像数据集来学习提取普适的底层图像特征;然后利用抽象图像风格分类数据集来学习提取抽象图像的专有高层语义特征;最后采用抽象图像情感识别数据集来微调整个网络.MAR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抽象图像情感识别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识别精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景柱
贡斯当与卢梭关于人民主权学说的相似点在于都把"自由"作为其逻辑起点和归宿,他们人民主权学说的不同点在于"人民主权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人民主权是否可以分割"、"人民主权的实现形式是间接民主还是直接民主"这三个方面。贡斯当通过对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的批判,把"抽象的人民主权学说"演化成"具体的人民主权学说"。抽象的人民主权必须落实为具体的制度安排,否则其极有可能成为"暴政"的口实。
关键词:
贡斯当 卢梭 人民主权 权力 权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伍红林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起点。在过去的不同时期,人们对教育中的“人”的共性有过不同的概括,因而呈现出不同的“人”的形象,如神性的人、生物性的人、工具性的人和精神性的人等。这些形象共同的致思取向是人的抽象化。现在,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实际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个人”。因而,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在经历着一次“人”的转向,即从“抽象的人”向“具体个人”的转型。
关键词:
抽象的人 具体个人 人的转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良文 黄强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过程中,关于李嘉图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一直有不同看法,尤其是其抽象法引起了争论。可以说李嘉图对抽象法的运用不仅仅解决了当时要研究的问题,更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抽象法已经无处不在。肯定了李嘉图对这一方法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抽象法的产生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将逻辑抽象法与历史描述法相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