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5)
2023(17209)
2022(14843)
2021(13847)
2020(11686)
2019(26839)
2018(26647)
2017(52284)
2016(28001)
2015(31303)
2014(31149)
2013(30593)
2012(28106)
2011(25117)
2010(24961)
2009(22997)
2008(22353)
2007(19872)
2006(17360)
2005(14902)
作者
(79277)
(66414)
(65614)
(62769)
(42027)
(31920)
(29879)
(25896)
(25008)
(23475)
(22608)
(22343)
(20713)
(20646)
(20285)
(20223)
(19679)
(19405)
(19097)
(18895)
(16310)
(16237)
(16097)
(15362)
(14800)
(14741)
(14630)
(14625)
(13374)
(13207)
学科
(115440)
经济(115230)
(84031)
管理(78417)
(62538)
企业(62538)
方法(55236)
(49793)
数学(48155)
数学方法(47566)
农业(33100)
(30084)
中国(28971)
业经(28865)
(23092)
地方(22968)
(22054)
(19372)
贸易(19366)
(19260)
财务(19186)
财务管理(19148)
(18815)
理论(18543)
企业财务(18292)
技术(17909)
(17785)
银行(17746)
(17154)
金融(17151)
机构
学院(393000)
大学(392865)
管理(158717)
(158612)
经济(155349)
理学(138783)
理学院(137371)
管理学(134842)
管理学院(134134)
研究(126049)
中国(97536)
(81348)
科学(78253)
(77544)
(71921)
业大(63294)
(61833)
中心(60725)
农业(59680)
财经(58602)
(57194)
研究所(56385)
(53725)
(50627)
北京(50364)
师范(50163)
经济学(48082)
(46162)
(45109)
财经大学(43770)
基金
项目(275974)
科学(218005)
基金(202289)
研究(201715)
(175599)
国家(174086)
科学基金(150824)
社会(129267)
社会科(121837)
社会科学(121801)
基金项目(107406)
(107368)
自然(98035)
自然科(95779)
自然科学(95755)
自然科学基金(94045)
教育(92065)
(89616)
资助(83219)
编号(82677)
成果(66108)
(61342)
重点(60759)
(58008)
(57001)
课题(55041)
国家社会(53388)
科研(53160)
创新(53124)
教育部(52763)
期刊
(169063)
经济(169063)
研究(111881)
(76385)
中国(71320)
学报(63424)
科学(57662)
(54059)
管理(53272)
农业(51397)
大学(49319)
学学(46700)
(40708)
金融(40708)
教育(39379)
技术(32926)
业经(32458)
财经(28387)
经济研究(25504)
(24296)
(24134)
问题(23301)
(20139)
图书(19989)
理论(19069)
统计(18668)
科技(18525)
技术经济(18432)
实践(17473)
(17473)
共检索到564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东武  
首先,通过基于引入社会资本、抵押贷款参数以及Cobb-Douglas函数构建的社会最优贷款模型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其次,基于所有人、中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三视角,以及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所有人视角看,农户普遍缺乏合格的抵押品,抵押贷款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的可得性,而社会资本能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规模;从中高收入群体视角看,较富裕的农户普遍能提供抵押品,有助于提高贷款的可得性;从低收入群体视角看,银行更关注农户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贷款中的作用大于抵押品,社会资本与贷款可得性呈正相关。目前,在中国的农村,低收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香梅  张晓云  
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实证中发现抵押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的可得性,而社会资本能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规模;对农户信贷分层后发现抵押贷款适用于较富裕农户,而基于社会资本的贷款适用于中低收入者。因此认为在农户贷款合约中引入社会资本,将有助于农村贷款难问题的解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静文  王建华  张红霄  
农户林权强度能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是评价林地产权制度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政策实施层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理论剖析农户林权强度对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课题组在江西、福建、安徽、湖北和浙江五省跟踪调研获得的9期非平衡面板2202个样本农户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林地使用权强度、林地处分权强度和林地收益权强度对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使农户可获得林权抵押贷款的概率分别提高了11.5%、27.8%和16.3%。进一步研究表明,包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内的农户行为能力也能显著提高农户获得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能性;同时,林地处分权和林地收益权强度与农户行为能力的交互项均对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林地使用权与物质资本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但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系数却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社会资本对林权强度的调节作用主要发挥在林地流转和木材销售环节,从而认为林地使用权的强化主要取决于农户物质资本的强弱。因此,地方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包括集体林权制度在内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包括林权在内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目的】探究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明确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5省702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研究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林权抵押贷款可显著提升农户农业收入水平,一般贫困农户农业收入增加幅度最大,生产性固定资产对农业收入影响显著;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参与程度均较低,其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及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有家人生大病对重度贫困农户贷款需求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业补贴政策认知对非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有家人在政府部门工作、养殖业收入比例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对一般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林权抵押贷款增收效果明显,但当前林权抵押贷款的扶贫功能不明显,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低,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不高。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要适应林业扶贫战略新需要,要拓展和提升林权抵押贷款功能和绩效,必须建立和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与精准帮扶模式,着力提升贫困农户承贷能力,切实提高贫困农户贷款可得性水平,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扶贫多元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合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扶贫功能及绩效的拓展和全面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芳  潘跃  
文章利用定序logit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型社会资本中,与家庭密切的邻居数量和对邻居的信任程度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正;农忙时是否帮助别人、参加过的联保贷款小组个数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负。垂直型社会资本中,对信贷员满意度、获得的联保贷款次数、对贷款额度的满意度和对贷款利率的满意度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对邻居的信任度、对信贷员的满意度及获得联保贷款次数对联保贷款效应为"大"的概率影响程度更大。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农户联保贷款的积极效应,需要农户、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静文  何文剑  张红霄  
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能否促进农户增收,是评价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制度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厘清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在政策实施层面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例,在理论剖析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通过资本投入、土地和劳动力要素配置影响农户收入的基础上,采用课题组在江西、福建、安徽、湖北和浙江五省跟踪调研获得的9期非平衡面板2202个样本农户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等实证检验了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林业收入、非农收入和家庭总收入均具有正向显著作用。内在机制检验结果进一步发现,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会为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提供资金,来增加农户的各项收入,即劳动力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被证实。然而,林地资本投入的中介效应未被证实,可能因为林业投入产出的滞后性导致近几年的资本投入尚未对林地产出和收益产生影响;同时林地流转的中介效应也未被证实,原因可能是调研地区农户流出林地较少,导致林地流转市场供需不平衡。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放松对林权抵押贷款用途的限制,为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提供资金并促进增收;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包括林权在内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系统,促进林地流转市场供需平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乐  王性玉  赵辉  
本文在对农业保险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借款人(农户)和贷款人(金融机构)双方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构建模型,深入分析农业保险和农户信贷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作为抵押品替代信号能够有效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更好的发挥银保互动融资功能,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惠春  祁艳  程兰  
本文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采用组群配对法考察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村级层面看,试点村的农户信贷需求率与贷款发生率均高于非试点村,试点村的信贷配给率略低于非试点村,试点村小农户的完全数量配给率低于非试点村,大农户的部分数量配给率低于非试点村,但其差异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农户层面看,运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信贷配给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表明,试点对降低农户完全数量配给具有显著影响。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完全数量配给、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但在当前的农村法律经济条件下,农地抵押贷款发生率偏低,其预期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乐  王性玉  赵辉  
本文在对农业保险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借款人(农户)和贷款人(金融机构)双方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构建模型,深入分析农业保险和农户信贷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作为抵押品替代信号能够有效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更好的发挥银保互动融资功能,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丹丹  罗剑朝  
本文利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723户农户的农业生产数据和DEA-2SLS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模式下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遗漏变量的存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内生性,忽略内生性问题将低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正向作用效果。户主受教育程度、是否以农业经营为主业、生产性实物资产价值、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模式下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相较于市场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因此,亟需深化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逐步推广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优化农业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以增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与农业发展的耦合度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宇轩  黄毅  文彩云  贺超  
文章基于2016年辽宁、福建、江西、湖南、陕西、甘肃和云南7个省份35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t回归分析,研究了林权抵押贷款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户主年龄、林地面积、是否有林业贴息贷款、是否加入农民林业合作社、是否拿到过林业补贴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引导和规范林权流转,提高适度经营规模;加大贴息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合作经营,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优化林业补贴政策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善民  
农户信用评定一直被视为缓解农户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基于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破解农户融资难题的微观机制,在我国首个信用县农户信用评定的准自然实验基础上,运用DID模型有效识别并测度农户信用评定对农户融资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信用评定显著促进了农户融资可得性,并且这种正向关系对农户生产型贷款更显著。进一步,运用PSM-DID模型进行的稳健性分析,所得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因此,需要构建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价平台,推动信贷资源流向农村,实现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轶  魏朝富  尹珂  
本文以重庆市22个县(区)1141户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意愿调查的农户问卷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重庆市农户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的各种因素。计量结果表明:户主性别、户主是否有外出打工经历、家庭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家庭是否有贷款投资项目、是否已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距离县城远近、距离公路远近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影响;户主年龄、非农就业人口占家庭总人口比重、是否有其他贷款需要偿还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有显著的负影响。因此,一方面,应加大宣传,提高农户对政策的认知;另一方面,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谷成   章洁茹   王煜正  
完善金融体系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途径,但人们缺乏对农村金融改革在农户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理解。基于2005—2020年的县域面板数据,本文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增加了农户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分配的优化作用比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更加有效;第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分配的优化作用主要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户信贷可得性及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来实现。上述研究结论揭示出通过农村金融改革助力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即需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农村金融改革来改善农户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兆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增加了农户财产处置决策的选择。采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实证研究发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能够提升农户收入,相关法律颁布后影响更为明显,通过了平行趋势、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且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颁布较早地区农户的政策增收效应更为明显。从影响机制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通过投资水平、信贷水平和非农就业水平的中介机制,促进了农户增收,缩小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助于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从农户异质性结果看,教育培训多的农户、粮食作物种植农户、土地相对规模大的农户受到政策带来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因此,我国各地应稳定土地承包权,积极响应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实现非农就业,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