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3)
2023(2618)
2022(2182)
2021(2237)
2020(1984)
2019(4776)
2018(5145)
2017(9542)
2016(5180)
2015(5501)
2014(5742)
2013(5361)
2012(4771)
2011(4325)
2010(4501)
2009(4411)
2008(4663)
2007(3982)
2006(3664)
2005(3484)
作者
(12466)
(10377)
(10221)
(10062)
(6696)
(4945)
(4852)
(4210)
(3962)
(3774)
(3639)
(3617)
(3371)
(3330)
(3324)
(3248)
(3012)
(3005)
(3002)
(2821)
(2605)
(2525)
(2461)
(2443)
(2407)
(2401)
(2369)
(2229)
(2036)
(2000)
学科
(21633)
经济(21597)
管理(14121)
(12863)
(10774)
保险(10683)
(9619)
企业(9619)
(9516)
中国(7739)
(7474)
银行(7474)
方法(7124)
(7119)
(6557)
数学(6548)
数学方法(6490)
(6216)
金融(6216)
(6019)
体制(5523)
地产(5320)
(5320)
房地(5320)
房地产(5320)
制度(4590)
(4590)
各种(4393)
类型(4343)
种类(4332)
机构
大学(64190)
学院(63210)
(28510)
经济(27898)
管理(24660)
中国(23067)
研究(21785)
(19524)
理学(19285)
理学院(19117)
管理学(18877)
管理学院(18739)
财经(13823)
(13729)
(12608)
(10620)
中心(10567)
(10555)
财经大学(10465)
科学(10456)
(9954)
金融(9799)
北京(9412)
经济学(9279)
(9135)
研究所(9107)
银行(8669)
人民(8519)
经济学院(8282)
(8147)
基金
项目(34944)
科学(27561)
研究(27553)
基金(25767)
(21450)
国家(21240)
科学基金(18567)
社会(17886)
社会科(16853)
社会科学(16847)
基金项目(12996)
教育(12967)
(12474)
资助(11430)
编号(11251)
自然(11238)
自然科(10991)
自然科学(10988)
自然科学基金(10799)
(10691)
成果(9974)
(8474)
(8287)
课题(8030)
(8025)
教育部(7765)
重点(7605)
国家社会(7393)
人文(7228)
大学(7213)
期刊
(34313)
经济(34313)
研究(28175)
(16726)
金融(16726)
中国(16477)
(15622)
管理(9387)
教育(8328)
财经(7177)
(6742)
科学(6389)
学报(6313)
(6030)
大学(5617)
经济研究(5445)
学学(5119)
技术(4866)
理论(4847)
实践(4381)
(4381)
保险(4311)
(4311)
业经(4251)
问题(4073)
(3998)
国际(3717)
改革(3589)
(3589)
财会(3514)
共检索到114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琼瑶  
当前我国个人抵押商品住房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个人抵押商品住房保险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南于个人抵押商品住房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经验较少,存在着诸多问题。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些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消费者不愿投保或还完款退保的原因。归结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敏  
近年来,房贷险的大量退保,加之央行加息促使购房者更快的还款,房贷险成为保险公司的“鸡肋”。但房贷险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其替代品因为其局限性而不能形成规模。我们应积极改进房贷险,推出新品种,力争达到银行、保险公司和购房者三赢的结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占权   汤明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方  
住房抵押保险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而对于我国来讲它仍是一个新兴的、有待发展的保险品种。本文对一些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住房抵押保险的体系、激励机制和风险控制策略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比较,并由此得到对我国住房抵押保险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经验和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路静  高鹏  董纪昌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新型的住房金融产品,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传统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精算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基于浮动利率及变动房价的一次性支付产品和终生生存年金产品的定价模型,并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最后,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测算了不同年龄的借款人可以获得的贷款额度,并对利率和房价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鹏涛  王大治  李威  
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结束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实行,个人购房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我们也应看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也在逐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应运而生。本文就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一些问题作了细致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平  
业务属性特点、参与主体特点和业务风险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监管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以房养老因其对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动。我国自2006年以来一直在探讨研究这一养老方式,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曹晓燕  杨益  
近年来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有了喜人的变化 ,并逐步趋于合理化。但由于房贷保险过分强调银行信贷安全 ,仍存在诸多问题。加之各地做法不一 ,观念上和实践上均有不少误区 ,亟待规范。应进一步明晰房贷保险中购房者、银行、保险公司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澄清房贷保险中财产保险、信用人寿保险、保证保险三者的区别。应完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相关法规 ,进行制度重构。如导入国家信用 ,完善险种安排 ;设立保险准备基金 ,规范房贷保险业 ;完善房贷保险的基本制度 ;完善相应的社会配套机制与环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海珍  彭晓鹏  陈秉正  
本文在长期护理保险中嵌入住房反抵押贷款选择权,提出一个新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方案,并给出其定价模型。同时,根据对未来房屋价值、利率、死亡率等因素的预测,模拟计算具有住房反抵押选择权的长期护理保险的合约费以及可获得的给付金额。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相比,具有住房反抵押贷款选择权的长期护理保险可以以当前相对较低的合约费为未来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状态的老年人提供较多的收入,并可保留房屋的使用权至终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秉正  高名  刘晓菲  
本文通过北京地区800个家庭的一项问卷调查,对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访者有明确的增加收入需要,但是其中只有不到10%的老年人愿意接受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用多元选择排序probit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居住方式、房屋价值、房龄、健康程度、子女数、是否购买健康保险对接受住房反向抵押的意愿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提出了如何发展住房反向抵押产品和改善相关产品设计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涛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初探○梁涛一、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客观因素据最新资料显示,到1995年底,我国人均住房面积仅为6.3m2,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和“小康”生活水平。全国有住房困难户440余万,旧城区中急需拆迁的住宅有3600万m2。另外,每年有250多万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海珍  战峻峰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加上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增加,使得住房反抵押贷款这种养老方式逐渐被人所关注,但对于在我国应采取怎样的经营模式,以及政府应在其中起什么样的作用,目前还未有深入分析。文章首先分别给出了有无政府提供保险情况下住房反抵押贷款的定价模型,同时根据对未来房价的预测、利率、死亡率等因素的假定,模拟计算并比较了有无政府保险下借款人所能得到的不同贷款价值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住房反抵押贷款中由政府提供担保确实能增加借款人所能获得的贷款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新轩  曹飞飞  
自2007年起,国家就开始试点以房养老,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更是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但多年以来,社会对以房养老的试点,反应普遍消极。过程中显现出了相关法律及制度不完善、房地产价值评估机构公信力不足、缺乏责任明确的公权管理机构等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解决我国"以房养老"发展的困难,推动我国养老保障的多样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