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
2023(995)
2022(940)
2021(951)
2020(789)
2019(1658)
2018(1553)
2017(3099)
2016(1843)
2015(1880)
2014(1959)
2013(1938)
2012(1816)
2011(1621)
2010(1590)
2009(1507)
2008(1488)
2007(1170)
2006(971)
2005(867)
作者
(6442)
(5561)
(5259)
(5027)
(3343)
(2731)
(2354)
(2246)
(2083)
(1952)
(1927)
(1922)
(1818)
(1807)
(1746)
(1742)
(1688)
(1592)
(1554)
(1531)
(1513)
(1309)
(1272)
(1262)
(1247)
(1242)
(1211)
(1201)
(1168)
(1142)
学科
土地(7276)
(6725)
经济(6720)
(4765)
经济学(3116)
问题(2991)
管理(2886)
(2544)
方法(1912)
(1778)
数学(1769)
数学方法(1734)
(1680)
企业(1680)
(1317)
城市(1315)
中国(1160)
农业(1157)
(1045)
(988)
(892)
土壤(890)
(859)
环境(771)
土地法(743)
地方(712)
(703)
生态(703)
城市经济(695)
财政(687)
机构
大学(23772)
学院(23715)
研究(10401)
(10059)
科学(8555)
农业(8208)
中国(8008)
管理(7522)
业大(7189)
(6648)
经济(6447)
理学(6333)
(6295)
理学院(6219)
管理学(6002)
管理学院(5970)
(5928)
研究所(5919)
农业大学(5652)
资源(5190)
(5185)
中心(4911)
(4418)
实验(4178)
(4127)
实验室(4027)
(4027)
(3981)
科学院(3978)
重点(3822)
基金
项目(18226)
(13365)
国家(13291)
科学(13204)
基金(12798)
科学基金(10095)
研究(9423)
自然(8161)
自然科(7948)
自然科学(7944)
自然科学基金(7785)
(7249)
基金项目(6916)
(6804)
科技(5457)
社会(5307)
资助(5295)
计划(5205)
社会科(4986)
社会科学(4982)
(4751)
重点(4395)
教育(3881)
科研(3818)
专项(3793)
(3788)
(3710)
(3584)
创新(3452)
(3250)
期刊
(9144)
中国(8703)
学报(8222)
(7265)
经济(7265)
科学(7134)
农业(5961)
大学(5079)
学学(5008)
国土(4392)
研究(4334)
土地(4126)
(3373)
资源(2548)
业大(2471)
科技(2414)
(2168)
农业大学(2089)
管理(1994)
(1900)
林业(1884)
中国农业(1710)
(1675)
金融(1675)
自然(1663)
业经(1336)
科技大(1324)
科技大学(1324)
(1284)
西南(1171)
共检索到3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芯瑶  
问题甲企业以其土地使用权为乙企业在银行贷款提供了抵押担保,并办理了土地抵押登记。现甲企业想以同一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为另一家企业在同一银行的贷款进行抵押担保,并申请办理土地抵押登记。对于同一抵押人、抵押物和抵押权人,仅借款人不同,抵押双方在不同的时间申请土地抵押登记的情形可否做顺位抵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2015年8月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8号,以下简称《规定》),再次对符合规定的民间借贷合同效力予以了支持。不少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借贷以不动产作为担保,申请办理抵押登记。请问登记机构能否受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石晨谊  
随着对外经贸的发展,跨境资金流动增加,境外个人乃至境内机构办理跨境融资的情形日益增多。笔者曾遇到一个案例:某香港人以其内地购买的房子向香港某银行贷款,并向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申请抵押权登记。按照原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以下简称《操作规范》)的要求,不动产登记申请人是港澳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红颖  李志超  
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交易行为不断增多,而土地使用权抵押以其不可动、具有相当价值、保值增值性能好而逐步成为一种主要的融资手段,受到了土地使用者和金融机构的青睐。但在土地使用权抵押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必要性土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某开发商取得一块土地之后,由于政府原因一直闲置,未按出让合同约定开发建设。现在开发商拟利用该土地向银行抵押融资并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抵押登记,请问登记机关能否办理?解答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的规定,闲置土地根据闲置的原因不同,被分为因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原因造成闲置的土地和因政府原因造成闲置的土地,并规定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志亮  徐新源  
抵押权预告登记赋予了权利人抵押权变动请求权相应的物权效力。由于立法的缺陷,抵押权预告登记的效力范围并不明确。为了应对司法实践上的困境,有效解决纠纷、维护交易秩序,需及时完善抵押权预告登记制度。在抵押权预告登记的约束效力中,选择相对限制处分模式,进而肯定其有顺位效力,以实现抵押权预告登记的立法目的。同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明确抵押权预告登记的性质和功能,肯定其优先受偿效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琳娜  
抵押权作为"担保之王",既可以免去担保人因占有标的物所带来的负担,又可以充分发挥标的物的使用价值和担保价值。抵押物登记是抵押权获得公信力的必要途径,它对于充分发挥抵押的担保功能,维护交易安全,保护第三人利益,避免纠纷发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静  
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刍议谭静土地使用权抵押是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而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32条明文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从而确认了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物权,在出让年限内可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志强  
问题甲公司通过拍卖取得一宗国有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用途为住宅。随后,甲公司将该宗土地抵押给银行,并在登记机关办理了抵押登记。现在甲公司请求将该宗土地的用途转变为商住。对此,登记机构能否为其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解答对于已办理抵押登记的土地,能否办理用途变更,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判定:一、法律并未禁止抵押土地办理土地用途变更《土地管理法》第56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太洋  赵芳  葛吉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孟光辉  
抵押登记是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政策试点中的重要环节,但实践中困难重重。在农户独立行使权利的配套制度缺位、租金债权与抵押物权时常产生冲突并且农作物的物权属性不清晰的现实条件下,合理科学地界定抵押登记机构的公权与私权界限,确立形式审查为主的审查标准,准确把握主债权金额、抵押期限、超范围抵押等实体内容的内涵,厘清相关理论认识模糊之处,是破解当前抵押登记瓶颈,确保试点区域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成功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变更登记应由转让双方共同申请,如果转让方因种种原因不愿配合受让方申请登记,在只有受让方一方申请登记发证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变更登记?解答:该问题实质上涉及登记请求权的问题,我国法律对此尚无明文规定。实践中,建议登记机关告知当事人去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琛  
问题甲取得某地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办理了登记,后与乙因该地块产生权属争议,乙直接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了异议登记。甲认为乙未申请更正登记直接申请异议登记的行为无效,登记机构不应受理乙的异议登记。乙认为异议登记不以更正登记为前提,登记机构应当受理。那么,未申请更正登记的,可否直接申请异议登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霏  
自然人甲向乙银行申请贷款用于购买预售房屋。乙银行与甲和丙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个人贷款合同,约定甲向乙银行借款200万元用于购房,以预售房屋作为抵押物提供担保,丙公司自愿为甲在贷款合同项下所产生的全部债务向乙银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合同签订后,甲与乙银行共同办理了预售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手续,乙银行于同日发放贷款。房屋建成后,甲并未按照预售商品房买卖合同取得房屋所有权,也未按个人贷款合同约定向乙银行偿还贷款。后经证实,这是丙公司为套取银行资金,与甲串通签订虚假预售商品房买卖合同,再以自然人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险峰  
2017年10月,李先生与刘先生签订借款合同,借入100万元,期限一年。同时,两人以李先生一套市价120万元的房产签订抵押合同,约定如果李先生到期无法偿还借款,刘先生可以行使抵押权优先受偿。2018年2月,为进一步筹措资金,李先生将该套房产以140万元的价格售与王先生,并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了过户。10月,李先生到期无力还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