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2)
2023(3934)
2022(3281)
2021(3077)
2020(2346)
2019(5280)
2018(5208)
2017(10025)
2016(5468)
2015(5988)
2014(5688)
2013(5431)
2012(5071)
2011(4529)
2010(4678)
2009(4074)
2008(4245)
2007(3582)
2006(3179)
2005(2984)
作者
(13721)
(11387)
(11381)
(10855)
(7314)
(5556)
(5251)
(4363)
(4228)
(4087)
(3807)
(3806)
(3785)
(3660)
(3609)
(3511)
(3449)
(3438)
(3370)
(3290)
(2928)
(2787)
(2728)
(2698)
(2696)
(2569)
(2551)
(2396)
(2321)
(2307)
学科
(18055)
(17547)
经济(17525)
管理(17036)
(13303)
企业(13303)
(10228)
方法(9129)
数学(8218)
数学方法(8141)
(6988)
(6233)
贸易(6226)
(6120)
(5455)
财务(5452)
财务管理(5444)
企业财务(5293)
产品(4878)
(4706)
市场(4500)
农业(4496)
(4382)
银行(4379)
业经(4183)
中国(4093)
(4019)
理论(3981)
农产(3646)
农产品(3646)
机构
学院(70611)
大学(68270)
(30420)
经济(29796)
管理(27389)
理学(23274)
理学院(23076)
管理学(22766)
管理学院(22642)
研究(21479)
中国(20459)
(14984)
(13962)
(13268)
中心(11635)
财经(11524)
科学(11344)
(11271)
(10516)
(10289)
业大(10174)
农业(10117)
(9178)
经济学(9152)
研究所(8988)
北京(8888)
财经大学(8611)
经济管理(8365)
经济学院(8220)
(8115)
基金
项目(45053)
研究(35328)
科学(35293)
基金(32479)
(27822)
国家(27588)
科学基金(23951)
社会(22285)
社会科(21197)
社会科学(21191)
(17687)
教育(16883)
基金项目(16432)
编号(15037)
自然(14679)
自然科(14310)
自然科学(14309)
(14259)
自然科学基金(14094)
资助(13725)
成果(11793)
(10463)
课题(10061)
重点(9930)
(9673)
(9594)
(9445)
国家社会(9435)
教育部(9258)
(9224)
期刊
(31875)
经济(31875)
研究(21222)
中国(15891)
(12757)
(12693)
(11738)
金融(11738)
管理(10272)
教育(9884)
农业(8952)
学报(8756)
科学(8190)
技术(7984)
大学(7467)
学学(6921)
业经(6302)
财经(5925)
(5347)
经济研究(5143)
(5049)
问题(4414)
(4055)
世界(3988)
理论(3961)
职业(3705)
实践(3667)
(3667)
技术经济(3547)
(3393)
共检索到111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革榕  
信用衍生产品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新兴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信用衍生产品以其改变传统风险管理理念、分散资产风险的优点为国际银行业所认同。本文通过对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最为迅猛的信用衍生产品一抵押债权工具的描述和分析,为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发展提出初步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贱阳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一种市场化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的有效工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成功实践,但在我国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从国际信用风险管理方式的演变脉络着手,分析了国际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国际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现状和主要品种,并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研究分析了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为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晓鸣  
衍生产品市场的原理与实践导师陶湘教授研究生周晓鸣衍生产品市场的崛起是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在国外有关的理论和文章层出不穷,但国内对衍生产品的研究则较为薄弱。论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衍生产品市场的基本功能。文章侧重于揭示其转移价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贺卫  陆剑锋  王冬  
文章在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品种、功效、避险机理及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障碍,最后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文瀚,王燕  
信用衍生产品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崭新工具,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的一大热点。按照国际互换和衍生产品协会(ISDA)的定义,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焕舟  
中国信用衍生工具必然可以在促进债券市场开放的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境内外参与者提供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持新的时期,通过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对接国际标准和引入境外市场参与者,必将有助于中国债券市场迈上新台阶,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从引入境外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提供必要的风险对冲工具是重要的举措之一。中国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能够有效协助市场参与者管理相关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辉  汪明文  
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着持续的人民币升值外在压力和基础货币供应量被动扩张的内在压力,引入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掉期作为汇率政策工具可以较为有效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本文首先简要描述了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掉期的使用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说明了央行货币掉期的定价原理和均衡价格的形成,分析了其对汇率水平的信号发送功能。文章的结论是货币掉期具有易操作性、独立性和内在稳定性,可以设计成为一种供中央银行选择的汇率政策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屠新曙  林欣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度量手段及影响,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引出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主要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转嫁其他机构以达到降低自身的风险的暴露水平,然后在系统地分析各种主要的信用衍生产品的基本原理之上,分析了利用信用衍生产品管理信用风险并说明了意义所在,最后对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应用它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元元  
90年代后期衍生产品的发展已经逐步超出了过去以商品和货币为对象的模式。经济金融活动始终伴随着风险,理论上说各类风险都可以形成一类衍生产品。天气衍生产品的出现表明了这一趋势,并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金融衍生交易的功能也正在从风险防范向风险管理与风险配置转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殷金成  
我国是以银行及其信贷业务为主的融资模式,信用风险和资本监管非常重要,发挥合格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资本缓释功能已是必然。2009年,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诞生,其总体符合巴塞尔委员会和银监会有关合格信用衍生工具要求。因此,建议从政策层面、文本标准和银行内部建设三个方面逐步完善我国信用衍生工具资本缓释功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晓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衍生产品市场正日益成为现代金融业的主旋律。但直到90年代初期,衍生产品的交易与创新都仅限于市场风险,金融业的最大风险领域———信用风险,尚未被衍生产品开拓。如今,信用风险管理的新工具———信用衍生产品(CreditDerivati...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陶伟  
影响信用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违约概率、信用暴露值以及违约损失率。传统信用风险管理大多着重于这三大因素的事前管理(如资信评级、信贷额度控制)与事后管理(如计提准备、催收)。但随着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开始借助信用衍生产品来管理信用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