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3)
2023(8410)
2022(7364)
2021(6686)
2020(5933)
2019(13741)
2018(13680)
2017(26617)
2016(14799)
2015(16878)
2014(17225)
2013(17121)
2012(16115)
2011(14641)
2010(14933)
2009(14278)
2008(14373)
2007(13276)
2006(11446)
2005(10472)
作者
(44323)
(37439)
(37239)
(35621)
(23546)
(17825)
(17137)
(14508)
(13905)
(13292)
(12701)
(12491)
(11902)
(11847)
(11843)
(11663)
(11582)
(11000)
(10934)
(10713)
(9371)
(9257)
(9028)
(8443)
(8415)
(8385)
(8373)
(8318)
(7537)
(7408)
学科
(60651)
经济(60555)
管理(47337)
(43902)
(36504)
企业(36504)
方法(28599)
数学(25206)
数学方法(24991)
(19903)
(17082)
(17077)
中国(15057)
业经(13077)
(12504)
(12150)
财务(12121)
财务管理(12084)
(11508)
贸易(11504)
企业财务(11433)
(11251)
(11186)
(10894)
银行(10868)
地方(10854)
农业(10768)
(10276)
(10177)
金融(10173)
机构
大学(221815)
学院(219727)
(92095)
经济(90081)
管理(83446)
研究(73471)
理学(71474)
理学院(70673)
管理学(69566)
管理学院(69141)
中国(56621)
(46370)
(46100)
科学(44461)
(39380)
(38044)
财经(35795)
(34711)
中心(34561)
研究所(34176)
业大(33390)
(32242)
农业(30994)
北京(29063)
经济学(28932)
(27253)
师范(26940)
(26662)
财经大学(26370)
经济学院(26238)
基金
项目(142134)
科学(111236)
研究(103355)
基金(103223)
(89745)
国家(89007)
科学基金(75589)
社会(65761)
社会科(62272)
社会科学(62251)
(55711)
基金项目(54784)
自然(48425)
教育(47986)
自然科(47243)
自然科学(47225)
(46953)
自然科学基金(46419)
资助(42311)
编号(42277)
成果(35337)
(32572)
重点(32351)
(30709)
(30063)
(29548)
课题(29147)
教育部(27873)
创新(27806)
科研(27580)
期刊
(102169)
经济(102169)
研究(64434)
中国(44106)
(38522)
(35658)
学报(35385)
科学(31551)
管理(29540)
大学(26813)
学学(25366)
农业(23199)
(21954)
金融(21954)
教育(21030)
技术(18583)
财经(18493)
业经(16030)
经济研究(15785)
(15729)
问题(13960)
(12195)
理论(11297)
(11289)
技术经济(11200)
(11056)
财会(10284)
实践(10150)
(10150)
统计(9901)
共检索到328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融资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将易于形成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矛盾的纳什均衡,使他们的利益均受损,因而,他们均有积极性降低其间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其重要手段就是抵押、担保机制。对融资企业而言,它是信号传递的手段;对投资者来说,它是信息甄别的手段。由于投资者运用它的成本较低,因而多为其常用,其运用效果取决于抵押、担保条款的可执行程度。在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商业银行的激励和抵押、担保条款的可执行程度差,造成抵押、担保效果不理想,产生了"融资难"和"惜贷"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治理方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范亮亮  刘洪玉  
建立完善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体系,可以有效防范住房贷款中存在的金融风险,同时其信用提高功能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中低收入家庭购房,有利于改善我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目前我国的房贷担保机构的体制尚不完善,本文在介绍和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担保体系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体系发展模式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楚尔鸣  
在经济人假设条件下,农户因寻找正规金融机构合格抵押担保的非利息单位成本过高,导致其信贷需求转向非正规民间金融。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率是抵押担保价值的递增函数,信贷资金供给只青睐抵押担保价值高的农户。在这种矛盾困境中,只有促使农村各种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化,建立适应农户信贷需求特征的小型金融机构,并组建面向农户的信用担保机构,才能降低农户信贷供需的非均衡程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旎珊  冯鑫  徐中岳  
以福建省三明市"福林贷"产品为例,建立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三方共同参与的两阶段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方法挖掘出合作社担保模式对林权抵押贷款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林业经营环境、贷款利率、合作社帮扶力度对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积极影响,农户违约惩罚对保障贷款偿还率具有积极影响但对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消极影响;合作社承担过多的还贷帮扶责任不利于社会总体效用。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合作社担保模式下的林权抵押贷款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为持续深化中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蕾  
抵押、担保作为银行信用风险缓释技术,通过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的影响机制发挥缓解信用风险的功能。本文从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的计量模型入手,探讨抵押、担保对这两个银行信用风险因子的影响模型,以期达到充分发挥抵押、担保信用风险缓释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彩霞  
"三农"融资难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其解决途径之一是加快农村资源资本化。因此,为有效推进天津市农村资源资产抵押融资,论文对比剖析了国内农村资源资产抵押担保融资模式的探索实践,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天津市农村资源资产抵押担保融资的现状及困境,为深化农村资源资产抵押担保融资提出配套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彩霞  
"三农"融资难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其解决途径之一是加快农村资源资本化。因此,为有效推进天津市农村资源资产抵押融资,论文对比剖析了国内农村资源资产抵押担保融资模式的探索实践,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天津市农村资源资产抵押担保融资的现状及困境,为深化农村资源资产抵押担保融资提出配套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益龙  
尽管目前关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暂无定论,但学界和实务部门均肯定碳排放权作为担保财产的适格性,只是就碳排放权的担保方式选择存有争议,以致形成了不同的碳排放权担保制度构建进路。对此,应立足于碳排放权属性特征与现行法律体系进行碳排放权担保制度的规范性构建。在担保方式的选择上,关于碳排放权质押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观点并不充分,而碳排放权抵押兼具合法性与合理性,故宜以抵押作为碳排放权担保制度构建的出发点;在具体制度构建上,鉴于碳排放权的公私双重法律属性,宜采取公私合治的方式,一方面规范、统一碳排放权抵押的设立方式、实现路径,并推行配套激励措施,为碳排放权抵押扫平交易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以实现碳排放权抵押交易中私益和公益的平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慧琴  
最高额抵押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项重要的抵押担保制度。但是实践中,由于银行自身操作不当,或者登记主管机关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最高额抵押登记手续,致使最高额抵押担保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对最高额抵押担保的认识及法律审查工作经验,拟从内外部因素分析最高额抵押担保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以期对最高额抵押担保法律风险的事先预防有所益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小钰  
抵押担保贷款现状浅析胡小钰《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于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出台,对于规范商业银行信贷运作,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将直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现行抵押、担保贷款状况看,由于我国的行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玫  宋卓霖  
本文以2010~2013年某大型银行的非上市中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为样本,比较了保证担保与抵押担保两种担保方式在贷款风险缓释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与抵押担保贷款相比,保证担保贷款的对象具有高风险特征,贷款的违约风险也更高。这意味着保证担保不但没有缓解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反而加剧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从现实来看,不合理的"银担"风险分担机制以及保证人专业性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银企关系提高了银行的信息优势,减少了银行对保证担保贷款的发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九杰  沈杰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抵押品,从替代的角度研究抵押品问题,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认为,互助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充分利用掌握的"软信息"来控制主动违约、甄别贷款者的风险偏好,并利用"软信息"促使企业提高其最优努力水平,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郑现中  
本文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抵押品决定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信贷行为优化模型,推导实现抵押替代机制的条件。分析得出,通过引进有效的监督和违约控制手段,可以实现抵押替代功能,从而改善中小企业由抵押资产匮乏造成的融资困境。进一步,基于监督和违约控制这两种抵押替代机制,对山东省近年来主要的四类担保模式创新实践进行梳理和成效对比,探讨总结其创新中的核心和缺陷,验证与模型推导结论的一致性,据此提炼出有效担保模式的逻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孝华  喻皓  
抵押担保融资有利于盘活农村资产,缓解农村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需求。通过改进传统抵押担保模型,本文对比了担保公司参与前后抵押担保各方的期望收益和行为;同时,考虑了农村贷款金额较小、抵押品变现率较低等因素,进而讨论担保公司介入对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提出应先发展农村经济、培养资金需求,进而吸引金融机构投放资金,这是形成良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