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4)
- 2023(7795)
- 2022(6276)
- 2021(5685)
- 2020(4738)
- 2019(10496)
- 2018(9975)
- 2017(19013)
- 2016(10121)
- 2015(10862)
- 2014(10523)
- 2013(10098)
- 2012(9279)
- 2011(7842)
- 2010(8111)
- 2009(7849)
- 2008(7430)
- 2007(6334)
- 2006(5648)
- 2005(5253)
- 学科
- 济(34538)
- 经济(34493)
- 业(28582)
- 管理(28503)
- 企(23492)
- 企业(23492)
- 方法(17836)
- 银(17539)
- 银行(17393)
- 行(16102)
- 制(15597)
- 数学(15371)
- 数学方法(15297)
- 财(12970)
- 审计(12166)
- 融(10781)
- 金融(10781)
- 中国(10744)
- 度(10085)
- 制度(10080)
- 业务(9898)
- 务(9113)
- 财务(9105)
- 农(9104)
- 财务管理(9040)
- 企业财务(8733)
- 贸(8533)
- 贸易(8520)
- 易(8341)
- 银行制(8216)
- 机构
- 大学(136217)
- 学院(134181)
- 济(56958)
- 经济(55909)
- 管理(53017)
- 理学(46218)
- 理学院(45768)
- 管理学(45149)
- 管理学院(44930)
- 中国(43607)
- 研究(43596)
- 农(31460)
- 财(29198)
- 京(28713)
- 科学(26300)
- 农业(25222)
- 财经(23880)
- 业大(23547)
- 银(23234)
- 中心(22816)
- 银行(22305)
- 所(22148)
- 经(22013)
- 行(20826)
- 江(20669)
- 研究所(19865)
- 财经大学(18318)
- 经济学(18225)
- 北京(16808)
- 经济学院(16753)
- 基金
- 项目(94850)
- 科学(74766)
- 基金(72375)
- 家(65673)
- 国家(65143)
- 研究(62411)
- 科学基金(55884)
- 社会(42790)
- 社会科(40858)
- 社会科学(40845)
- 基金项目(38958)
- 自然(38236)
- 自然科(37382)
- 自然科学(37370)
- 自然科学基金(36789)
- 省(35795)
- 划(30761)
- 资助(28780)
- 教育(27913)
- 编号(22421)
- 重点(21470)
- 部(21185)
- 创(20338)
- 科研(19598)
- 创新(19124)
- 国家社会(18864)
- 发(18821)
- 计划(18772)
- 教育部(18172)
- 业(17797)
共检索到207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志颖 卢芳 宋云玲
以2015-2016年首批采用新审计报告的A+H股公司作为实验组,利用PSM方法选择非A+H公司作为控制组,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是否会影响银行信贷抵押条款。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使企业为单笔新增贷款提供担保的可能性增加,且这一效应在内外部信息环境较差、经营不确定性较大、事前违约风险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此外,未预期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篇幅越长,审计师实地走访越多,披露的资产核算事项越多,风险信号越强烈,银行感知的风险越大,要求企业为贷款提供担保的概率越高。这些结果验证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财务错报可能性的凸显效应,为进一步改善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含量提供了政策支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蕾
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背景下,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效管理和引导预期尤为关键,这使得探索中央银行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同样成为辨析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2008—2020年中国48家商业银行季度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了中央银行信息披露指数,并实证分析了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银行信息披露越充分,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越大;特别地,正向信号越明显,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正向影响也越大;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中央银行信息披露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避险动机,调节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资本充足率较低、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弱的商业银行中,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更大。因此,中央银行在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同时,也要打好信息披露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拳”,以达到最优的政策调控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越冬 孙凯
文章以2016—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主席行业专长、主席法律背景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独董比例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独董比例高的审计委员发挥了监督、审核职能;审计委员会主席具有法律背景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显著正相关,反映了具有法律背景的主席更有意愿沟通重大风险领域问题;审计委员会主席具有行业专长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显著负相关,表明主席具有行业专长对重大风险领域问题处理更加规范。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情况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文章为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优化公司治理人才结构提供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卓 蔡晓通 何春飞
为了检验关键审计事项相关准则实施效果是否能如制定者所期盼的提升报告沟通价值、增加市场信息含量,文章以2012—2020年度A+H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有效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说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增强审计报告的信息使用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之间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以及盈利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艳丽 宋浩源 张无双
本文以我国2017年新审计准则的实施为背景,以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卖空机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有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低的企业以及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卖空机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对负面信息的关注度、审计风险以及企业信息透明度分别是卖空机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在资本市场、审计师和企业三个层面的作用渠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志颖 胡国强
本文以2016~2018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CAM)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审计师与管理层的校友关系对CAM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与管理层的校友关系显著降低了CAM的披露水平,且这一降低作用主要集中在审计师行业专长低、独立性弱的情形。并且,校友关系主要降低了收入确认类、资产核算类CAM的披露水平;随着CAM披露水平的提高,市场负面反应加大,公司盈余管理空间下降,审计收费增加,但是校友关系的存在弱化了CAM披露水平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向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审计师与管理层的校友关系有损CAM的披露,本文研究为CAM披露的监管和使用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翀 胡凯旋 陈文瑞
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诚信文化对控制企业风险、增强资本市场信任至关重要。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诚信文化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诚信文化会减少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且通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和审计师法律风险减少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关系型交易多和机构投资者参与度高时,企业诚信文化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抑制作用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具有诚信文化的企业,审计费用更低、无结论性评价的关键审计事项更少、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同行业相似度及语调积极性更低。因此,企业应建立诚信经营的长效机制,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审计师应关注企业文化特性,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宁 伍利娜 肖帅莹
基于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越差,审计师为应对风险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充分,具体表现为披露数量更多、披露内容更详细。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通过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从而影响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信息量,并且在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情况下,企业ESG表现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对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后审计师更准确地识别审计风险、提供更有效的审计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伟 赵璨 杨德明
本文搜集并整理了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关于“互联网+”的相关信息,研究了夸大其词的“互联网+”信息披露是否会影响银行信贷决策。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夸大其词的“互联网+”信息披露能够影响银行信贷决策。企业夸大其词程度越高,下一年度获取的银行借款越多,但增加的主要是短期贷款。同时,企业夸大其词的资源获取效应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只有在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偿债能力较强、大股东掏空风险较小或环境不确定性较小的情况下,上述效应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银行并未识别出企业夸大其词的信号效应和机会主义,信贷决策效率较低。最后,治理机制的研究发现,随着企业信息环境的改善和信贷机构信息甄别能力的提高,夸大其词的“互联网+”信息披露的资源获取效应将难以奏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张敦力
以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后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财务舞弊视角探讨审计师如何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其察觉的重大错报风险。研究发现,对于存在舞弊迹象的公司,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的事项种类更多、风险主题和差异化内容更丰富。进一步研究发现,若公司当年存在财务舞弊,其下一年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更高、审计师被牵连至监管处罚或法律诉讼的可能性更大;财务舞弊对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审计师经验丰富或投入审计资源较多的公司中。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丽红 孙梦娜 冀妮妮 张龙平
审计报告改革旨在降低传统审计报告的模板化问题,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本文从审计师变更的视角考察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模板化问题。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可以减弱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审计投入的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信息量的增加是审计师变更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模板化披露的作用机制;当业务负责人、非“四大”背景的审计师发生变更以及企业外部分析师跟踪数较低时,审计师变更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的降低效应更加明显;此外,审计师变更通过降低关键审计事项的模板化披露减少了企业的财务重述,同时带来了积极的市场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审计师变更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审计报告改革长期效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关键审计事项 模板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知之 徐凤菊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自2018年起在A股全面实行。本文以2015年至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回归分析和似无相关检验发现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显著提高了审计定价,这主要源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投入的提高以及审计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十大"和"非十大"之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定价的提高作用没有差异,但是在国企与民营企业之间差异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夏云 饶瑾
关键审计事项是指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进行充分沟通后,运用职业判断认定的不存在不确定性且会对当期财务报告等信息披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它具有重要性、可靠性、完整性、行业集聚性和特异性的特征。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重大变化的事项;有关企业战略的重大调整事项;有关行业环境的重大变化事项;有关关联方及其交易的重大变化事项;有关股东股权的重大变动事项;有关企业偿债能力重大变化的事项;有关诉讼、仲裁的重大事项;有关公平性的事项;有关合法合规性的事项;有关名誉性的事项等。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信息披露内容 审计准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芳英 朱晴 何琦
以2014—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使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显著增长,而这种增长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探究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及事项类型等具体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越多,审计费用越高;披露不同类型的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资产减值类、股权质押类及资产存在类三种类型的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费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费用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施继坤 张广宝
立足于我国银行信贷市场,本文以2008-2011年深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资本成本视角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否通过影响银行信贷决策,进而获得利率更低的银行贷款。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正面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够发挥信号显示功效,正面引导银行机构对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和还贷风险的估计,从而使其获得利率较低的长期银行贷款;但基于产权分组的进一步研究并没有获得上述信号显示效果受产权性质差异影响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