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0)
2023(7391)
2022(6420)
2021(5870)
2020(5233)
2019(12276)
2018(12159)
2017(24593)
2016(13538)
2015(15120)
2014(15482)
2013(15495)
2012(14641)
2011(13103)
2010(13238)
2009(12340)
2008(12479)
2007(11469)
2006(9678)
2005(8742)
作者
(40274)
(34090)
(33984)
(32652)
(21651)
(16456)
(15629)
(13316)
(12614)
(12133)
(11547)
(11297)
(10804)
(10797)
(10786)
(10703)
(10673)
(9973)
(9919)
(9661)
(8588)
(8360)
(8339)
(7809)
(7638)
(7628)
(7609)
(7607)
(6987)
(6922)
学科
(60083)
经济(60027)
(37199)
管理(36443)
方法(31280)
(28931)
企业(28931)
数学(28340)
数学方法(28107)
(16206)
(15864)
中国(14794)
(13196)
地方(11531)
(11159)
贸易(11157)
业经(10915)
(10852)
农业(10824)
(10510)
(10219)
财务(10202)
财务管理(10175)
(9885)
银行(9859)
企业财务(9659)
(9649)
金融(9647)
(9356)
(8222)
机构
大学(199111)
学院(197144)
(84264)
经济(82578)
管理(73776)
研究(67672)
理学(64043)
理学院(63296)
管理学(62140)
管理学院(61768)
中国(50476)
科学(42566)
(41605)
(38823)
(38201)
(35660)
研究所(32574)
业大(31761)
中心(31495)
财经(31313)
农业(30386)
(29347)
(28442)
经济学(27190)
北京(25912)
(25256)
师范(24977)
经济学院(24917)
(23659)
财经大学(23367)
基金
项目(131124)
科学(102453)
基金(95976)
研究(92258)
(84790)
国家(84139)
科学基金(70761)
社会(58698)
社会科(55703)
社会科学(55685)
基金项目(50912)
(50827)
自然(46469)
自然科(45396)
自然科学(45379)
自然科学基金(44624)
(43213)
教育(43034)
资助(40204)
编号(36399)
成果(30124)
重点(30047)
(29975)
(28203)
(26801)
科研(25867)
教育部(25433)
课题(25171)
创新(25150)
(25075)
期刊
(86602)
经济(86602)
研究(55504)
中国(35615)
学报(34886)
(33564)
(31733)
科学(30331)
大学(25493)
管理(24518)
学学(24241)
农业(22255)
教育(17895)
(17856)
金融(17856)
技术(16207)
财经(15961)
经济研究(14874)
(13715)
业经(13357)
(12280)
问题(12212)
技术经济(10606)
统计(10544)
(10270)
(9809)
理论(9454)
(9292)
商业(9135)
财会(8612)
共检索到283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石涛  陶爱萍  
对报酬递增规律的研究虽然呈现不断向深入发展的趋势,但始终没有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体系之中,报酬递增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现象而被研究。本文在对传统报酬递增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基本生产要素的两大类别──有形生产要素和无形生产要素在总生产要素中的相对比重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报酬变化的方向,在有形生产要素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报酬递增作为一种特殊性往往被淹没在具有普遍性的报酬递减规律之中;随着无形要素在总生产要素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总边际收益所表现出来的递增趋势日益明朗化,报酬递增规律也从一个或某几个领域向其他众多的领域延伸,普遍性日益凸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虹  颜廷标  
邯钢将成本管理放在"核心"位置,将成本作为"牛鼻子"来抓,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然而,邯钢将成本管理视为核心工作的管理思想是否具有普遍性,通过对邯钢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内容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邯钢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既具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局限性)。将成本管理放在"核心"位置,其普遍性在于:一是成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施德堂  李秉柏  
阐述了现代化农业的概念与内涵,我国农业现代化途径在农业发展中的阶段性、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科学技术先导性及自然资源基础性等方面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提出了遵循规律,加速推进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新刚  陈祎芳  卢鑫  
利率市场化是世界各国利率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诉求。《资本论》从理性与价值的双重维度构建了分析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以此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方面遵循与各国相通的普遍性路径——价值维度向理性维度转向,另一方面遵循本国独有的特殊性路径——"张力性"的理性化进路;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既可享受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福利,又能避免这一过程中付出过多发展中的代价。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翼  
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中国共产党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积极回应,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则是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理论特质的重要视角。普遍性方面,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普世价值”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根本共识,成为各国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标准。特殊性层面,各国通过各自实践对全人类共同价值进行个性化阐释,使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得以独特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交融统一,不仅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深度,更是精确把握其实践路向的重要方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仍然肩负着模范遵守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履行社会责任、稳定民生等重要责任。调研显示,国有企业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在治理结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企业办社会等方面还存在着相似的缺陷。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而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在改革过程中也不容忽视。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利玲  孙维莲  唐东羚  
PPV(Pay Per View)服务是一种由出版商提供的单篇文献服务,近年来在西方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基于Journal Seek数据库,选取20家大中型出版商和20家微型出版商,研究其提供PPV服务的普遍性及易用性,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大部分出版商都提供PPV服务,且出版社和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多种服务方式以适应不同机构和人群的文献需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小荣  
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认知作用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长期被忽视的理论问题。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对腐败普遍性信念的长期和短期作用。在短期内政府审计结果公开会使受众产生或强化腐败普遍存在的信念,在长期内政府审计结果公开会使受众对腐败普遍存在深信不疑。政府审计结果公开产生的认知作用会削弱受众对政府的信任进而损害政府公信力,因此建议政府切实关注受众对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真实心理反应,缩小选择性公开的范围并提高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透明度,降低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长期认知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小荣  
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认知作用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长期被忽视的理论问题。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对腐败普遍性信念的长期和短期作用。在短期内政府审计结果公开会使受众产生或强化腐败普遍存在的信念,在长期内政府审计结果公开会使受众对腐败普遍存在深信不疑。政府审计结果公开产生的认知作用会削弱受众对政府的信任进而损害政府公信力,因此建议政府切实关注受众对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真实心理反应,缩小选择性公开的范围并提高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透明度,降低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长期认知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杨海军  
基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历史与现实观察的"专业市场消亡论",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二十多年快速发展的现实并不相符。本文采用一个拓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模型,结合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乘数模型,分析了在规模报酬递增前提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提供了一条形成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义乌商圈"的有效路径,并论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多方均能获益的内在机理。与原有研究义乌市场和"义乌模式"的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义乌市场置于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的核心地位来加以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相对主义的教育研究观认为,基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立场,研究观点与思想不可能形成普遍、客观的理论,追求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教育研究的误区。但正确、真实、合理的教育观点必然是普遍的,作为认识教育实在的研究,本质上追求的是教育理论或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这是教育研究的构成性规则和责任。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在于研究者使用的理据是普遍的,在于观点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当下教育研究拒绝理论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导致研究缺乏严肃的理论检验,导致研究观点的任意性。教育研究建筑有效的教育理论,就要超越主观因素,追求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理论思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军  胡愈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薪酬战略能否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关系到能否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受环境影响中国变量间接决定企业战略的机制,并从“普遍性视角”的观点出发,指出企业战略决定薪酬战略、薪酬战略应支持和匹配企业战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志星  叶航  汪丁丁  
新兴古典经济学从报酬递增视角研究经济组织,是古典经济学的回归和发展。然而,Yang/Ng模型忽略了经济组织的内在因素——生产因素。生产因素是报酬递增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组织演化的动力。文章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内提出,生产过程的报酬递增与知识之间的互补性是影响经济组织专业化的内因,强调了互补性在经济组织演化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阿林·杨格  贾根良  
本文系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熊性美教授推荐,由他的博士生贾根良翻译并附有介绍文章,此文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一篇代表作,对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很有意义。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张彦  张林  
一个健全的科技奖励制度是用普遍性来解释的,本文结合我国国情论述了与普遍性相关的三个问题:(1)同行评议制的改进;(2)普遍性与稀缺性的矛盾;(3)技术领域以专利为主、以奖励为辅的方法。本文认为,确保科技奖励以普遍性方式运转的关键在于评奖环节规范、公正、合理;奖励的普遍性与稀缺性矛盾,囿于奖励系统是不可能解决的,需对分配制度作整体性思考;对技术成果,应改变重奖励、轻专利的状况,且在奖励模式上也应有所改变,促进科技全面长入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