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2)
- 2023(17376)
- 2022(15127)
- 2021(13977)
- 2020(12078)
- 2019(27622)
- 2018(27084)
- 2017(51906)
- 2016(28001)
- 2015(31312)
- 2014(30675)
- 2013(30340)
- 2012(27856)
- 2011(25066)
- 2010(24733)
- 2009(22393)
- 2008(21632)
- 2007(18536)
- 2006(16152)
- 2005(13806)
- 学科
- 济(109289)
- 经济(109163)
- 管理(80933)
- 业(74546)
- 企(62314)
- 企业(62314)
- 方法(52753)
- 数学(46200)
- 数学方法(45547)
- 财(29280)
- 农(28667)
- 中国(27598)
- 学(26001)
- 业经(23621)
- 地方(20919)
- 贸(19761)
- 贸易(19752)
- 农业(19232)
- 易(19174)
- 制(18974)
- 理论(18450)
- 务(18153)
- 财务(18071)
- 财务管理(18031)
- 和(17529)
- 环境(17227)
- 企业财务(17101)
- 技术(17010)
- 划(15193)
- 银(14799)
- 机构
- 大学(395431)
- 学院(391213)
- 管理(153322)
- 济(151373)
- 经济(148156)
- 理学(133762)
- 研究(133648)
- 理学院(132249)
- 管理学(129431)
- 管理学院(128759)
- 中国(96908)
- 科学(88225)
- 京(84717)
- 农(73112)
- 财(68561)
- 所(68556)
- 业大(66133)
- 研究所(63206)
- 中心(60308)
- 农业(57975)
- 江(56250)
- 财经(55362)
- 北京(52907)
- 范(50617)
- 经(50614)
- 师范(49866)
- 院(49211)
- 州(45312)
- 经济学(45223)
- 技术(42456)
- 基金
- 项目(281477)
- 科学(218872)
- 基金(204221)
- 研究(195587)
- 家(182640)
- 国家(181207)
- 科学基金(153767)
- 社会(121968)
- 社会科(115595)
- 社会科学(115560)
- 省(109976)
- 基金项目(108499)
- 自然(104423)
- 自然科(101958)
- 自然科学(101922)
- 自然科学基金(100082)
- 划(93506)
- 教育(90343)
- 资助(84744)
- 编号(77477)
- 重点(63521)
- 成果(61017)
- 部(60950)
- 发(58971)
- 创(58163)
- 科研(55078)
- 创新(54374)
- 计划(54063)
- 课题(53667)
- 大学(52003)
- 期刊
- 济(156713)
- 经济(156713)
- 研究(108498)
- 学报(74420)
- 中国(73203)
- 农(64437)
- 科学(64100)
- 管理(56531)
- 大学(54999)
- 财(52412)
- 学学(51775)
- 农业(44303)
- 教育(40242)
- 技术(34335)
- 融(28078)
- 金融(28078)
- 财经(26395)
- 经济研究(25984)
- 业经(25787)
- 业(23681)
- 经(22626)
- 图书(21563)
- 问题(20456)
- 科技(20192)
- 版(20127)
- 业大(20074)
- 资源(18639)
- 技术经济(18204)
- 理论(17574)
- 统计(17452)
共检索到559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粒 王芳芳 袁知柱
本文基于管理控制理论,探索如何发挥预算的行为驱动及组织学习作用。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报酬方案下,对前期预算松弛调整的竞争性资源分配与控制方式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通过模拟市场竞争诱导下属提交真实的预算目标,优化资源分配;另一方面对预算参与人的松弛行为实施有效控制,二者的交互作用可以有效降低预算松弛,体现了预算控制的双重优化作用。
关键词:
报酬方案 资源分配 预算松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石桥 王建军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预算的激励功能和计划功能需要同时发挥时,在预算参与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和报酬方案对预算松弛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和报酬方案都会影响预算松弛:无论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编制松弛在真实诱导报酬方案下要低于松弛诱导报酬方案;无论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真实诱导报酬方案下的业绩要好于松弛诱导报酬方案下的业绩;信息不对称时不同诱导报酬方案下的业绩差异大于没有信息不对称时不同诱导报酬方案下的业绩差异;无论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松弛诱导报酬方案下的报酬要大于真实诱导报酬方案下的报酬。上述结果表明,必须以系统思维来进行预算管理,将预算管理置于整个管理体系中考虑,做到与管理体系中的其他内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翟月雷
风险偏好与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是报酬契约能否有效解决预算松弛问题的重要前提。本文根据报酬契约设计中风险分摊和激励的关系,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报酬契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在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报酬契约下,预算下级风险偏好与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风险偏好与预算松弛相关,但这种相关性会随着报酬契约的不同而变化。在风险分摊型报酬契约下,预算松弛的程度与预算下级的风险厌恶程度成正比;在激励补偿型报酬契约下,预算松弛程度与预算下级的风险厌恶程度成反比;在风险分摊和激励改善型报酬契约下,无论何种风险偏好的预算下级,预算松弛程度与前两种报酬契约相比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关键词:
风险偏好 报酬契约 预算松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俊勇 叶似剑 董琦
本文将心理学中经典的"大五人格"理论引入预算松弛研究,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究不同激励方案与人格特质对预算松弛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与松弛导向型激励方案相比,真实导向型激励方案更能降低预算下级的预算松弛程度;高随和性的预算下级制造的预算松弛程度更低,高尽责性的预算下级制造的预算松弛程度更低;对于低随和性和低尽责性的预算下级,真实导向型激励方案比松弛导向型激励方案更能降低其预算松弛的程度,激励方案和随和性对于预算松弛具有交互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于企业管理者,合理的激励方案和人格特质中的高随和性及高尽责性都能促使预算下级约束自身的不诚实行为,降低预算松弛的程度;对于随和性和尽责性较低的预算下级,其人格特质发挥的内在约束作用不及随和性和尽责性较高的预算下级,对于这一类预算下级,激励方案的优化对降低预算松弛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激励方案 人格特质 预算松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小雨 孙玉甫 孙美尧
为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克服预算松弛,学者们提出了真实诱导报酬方案。虽然实验研究表明真实诱导报酬方案比松弛诱导报酬方案更能够克服预算松弛,但也有实际应用案例表明真实诱导报酬方案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根本背离企业业绩目标。究其原因,是现行的真实诱导报酬方案忽略了实际工作中必然存在的因素:预算申报者不能确切地获知自己可以实际完成的预算任务。为了完善现行真实诱导报酬方案,必须进一步研究在预算申报者只能确定预算任务范围的前提下,方案系数对预算指标的影响作用,进而寻求合理的方案系数确定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芳 高严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权变理论为视角,对基于预算参与、信息不对称、个人因素的预算考核与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在提出需要检验的命题后,通过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研究发现,基于信息不对称、个人因素和预算参与的预算考核,与预算松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预算考核 预算松弛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玲玲,俞春花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艳丽 郑石桥
依据预算结余留用比例,可将预算结余索取权制度安排细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实验方法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各种预算索取权安排下,预算责任人都有制造编制松弛的激励;不同预算结余索取权安排下,编制松弛程度无显著差异,但执行松弛程度不同,且预算结余留用比例与执行松弛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期望通过预算结余索取权制度安排来抑制松弛是无效的;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合理的预算结余制度安排可以控制松弛的产生,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应该通过提高预算结余留用比例控制预算松弛。
关键词:
预算结余 索取权 编制松弛 执行松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蒙亲绒
预算管理是高校科学配置资源、推进财务管理的重要管理工具,但在管理实践中并未完全发挥作用。预算松弛现象尤为严重,掩盖了高校真实的资源需求水平和财务状况,最终造成预算管理失效。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结合自身高校财务工作经验,认为高校目前的分级管理体制、成本补偿机制以及与预算挂钩的绩效考评机制的不完善助长了预算松弛的发生,提出高校首先应该从"人"出发,构建预算文化,同时通过设计利益制衡制度、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引入更科学的业绩考核制度,为防范预算松弛提供制度保证,以优化高校预算管理。
关键词:
预算松弛 预算管理 代理理论 预算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欢
国际形势以及疫情的影响,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既要追求发展,又要面临转型,其内外部环境挑战前所未有,但同时也有着更多新的机遇。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预算松弛的动因也会随着外部环境和企业战略目标的转变而转变。文章借鉴了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预算松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企业高管在预算松弛程度的影响下对于盈余管理的选择倾向,进而探究能否构建更为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关键词:
预算松弛 盈余管理 绩效考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青青 左燕 安灵
本文利用门槛模型回归发现,预算松弛与公司业绩呈现出先弱后强再减弱的非线性关系。预算松弛程度过小会对公司后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且会挫伤经理人的积极性;预算松弛程度过大不利于经营管理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而适当的预算松弛不仅能缓解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问题,还能有效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带来的风险,从而实现共赢的格局。
关键词:
高管权力 预算松弛 堑壕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凌冰 刘昱
以往研究发现,根据预算目标完成的绩效情况进行排名并给予物质激励,能够激励下级努力完成预算目标,降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松弛,但同时也会诱导下级在制定预算目标时故意降低预算目标难度,引入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预算松弛。本文探索根据预算目标完成的绩效情况给予物质激励的同时,根据预算目标排名能否诱导下级在制定预算目标时主动提高预算目标难度,达到既降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松弛,又降低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预算松弛的目的。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发现:(1)在预算编制阶段,对下级报送的预算目标进行排名并公布会促使下级主动提高预算目标难度,能够有效降低预算松弛;(2)相较于公布全体排名结果,仅公布前五名或者后五名,对下级提高预算目标难度的激励作用更强。据此,本文首次提出“排名强调效应”,即公布局部排名结果比公布全部排名结果的精神激励作用更强。研究成果丰富了排名激励理论和预算松弛治理理论,为预算管理实践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预算目标 排名 预算松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燕萍 孙红
本文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的473家上市公司1999~2004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高管年薪制和持股对公司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不同高管报酬方式对公司短长期绩效的影响程度,以期为不同高管报酬方式对公司绩效影响的诠释提供中国情境下的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年薪制对公司短长期绩效具有显著影响;高管持股和公司短长绩效具有不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对公司绩效影响较小;高管年薪制比持股更能影响公司的短长期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安灵 赵婷 沈青青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视角,以我国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管薪酬水平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预算松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在非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水平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国有企业;管理费用率与预算松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适当地提高管理费用率有助于改善预算松弛状况。此外,分析得出非国有企业中公司负债与预算松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公司负债能够约束代理成本进而降低预算松弛程度。
关键词:
高管薪酬水平 预算松弛 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德强 刘昊天 谢华 苗霄玮
外在控制和自我控制是社会控制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对社会越轨行为发挥抑制作用。本文以差异调查和道德认知作为外在控制和自我控制的切入点,并探讨两者对于预算松弛这种越轨行为的抑制作用。我们发现,差异调查对于预算松弛具有抑制作用;特定生产情境下的"情境性道德认知"对预算松弛起到抑制作用,而一般情境下的"普适性道德认知"并不能明显抑制预算松弛;差异调查与特定生产情境下的"情境性道德认知"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他们对于预算松弛的作用呈现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将有助于企业在预算管理实践中合理应用外在控制和自我控制,也对开展相关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外在控制 自我控制 差异调查 道德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压力与马基雅维利主义个性特征对预算松弛影响的实验研究
资金约束放松与证券市场泡沫:一个实验检验
管理层业绩报酬敏感度、内部现金流与企业投资行为——对自由现金流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一个检验
财务松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视角
制度有效性检验:基于实验经济学的一个综述
管制与反垄断前沿理论和政策效率检验——一个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模型
薪酬委员会独立性与更高的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基于薪酬辩护假说的分析和检验
流动性和可预测股票回报:一个实证检验
将消费看成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来源及其意义——一个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一个新的稳健ARCH检验和YJ-GARCH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