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6)
- 2023(14065)
- 2022(12375)
- 2021(11759)
- 2020(10116)
- 2019(23981)
- 2018(24247)
- 2017(47413)
- 2016(25961)
- 2015(29716)
- 2014(30232)
- 2013(30021)
- 2012(27500)
- 2011(24805)
- 2010(25000)
- 2009(23147)
- 2008(22797)
- 2007(20254)
- 2006(17339)
- 2005(15178)
- 学科
- 济(106154)
- 经济(106046)
- 管理(73198)
- 业(70879)
- 企(58591)
- 企业(58591)
- 方法(55271)
- 数学(49011)
- 数学方法(48250)
- 农(28077)
- 财(26341)
- 中国(25281)
- 学(23338)
- 业经(21700)
- 地方(20531)
- 贸(19186)
- 贸易(19180)
- 农业(18693)
- 易(18585)
- 理论(18246)
- 制(17404)
- 和(17026)
- 务(16688)
- 财务(16603)
- 财务管理(16565)
- 企业财务(15621)
- 技术(15578)
- 环境(15341)
- 银(14459)
- 银行(14406)
- 机构
- 大学(375147)
- 学院(373856)
- 管理(149890)
- 济(145143)
- 经济(141824)
- 理学(130753)
- 理学院(129327)
- 管理学(126743)
- 管理学院(126087)
- 研究(120018)
- 中国(88524)
- 京(79484)
- 科学(77744)
- 财(66052)
- 农(62519)
- 所(61382)
- 业大(58726)
- 研究所(56206)
- 中心(54977)
- 江(53776)
- 财经(53466)
- 北京(50277)
- 农业(49436)
- 范(48689)
- 经(48385)
- 师范(48223)
- 州(44003)
- 院(43108)
- 经济学(42821)
- 技术(40138)
- 基金
- 项目(255579)
- 科学(199022)
- 研究(184000)
- 基金(183704)
- 家(160072)
- 国家(158766)
- 科学基金(135808)
- 社会(112397)
- 社会科(106424)
- 社会科学(106392)
- 省(100851)
- 基金项目(97753)
- 自然(90800)
- 自然科(88668)
- 自然科学(88646)
- 自然科学基金(87023)
- 教育(85831)
- 划(84937)
- 资助(77858)
- 编号(76678)
- 成果(61837)
- 重点(56935)
- 部(56041)
- 发(53443)
- 创(52494)
- 课题(52325)
- 科研(49549)
- 创新(48948)
- 大学(47778)
- 教育部(47665)
- 期刊
- 济(152832)
- 经济(152832)
- 研究(105316)
- 中国(65253)
- 学报(60948)
- 农(55851)
- 科学(54835)
- 管理(51947)
- 财(49541)
- 大学(45149)
- 学学(42454)
- 教育(40770)
- 农业(38673)
- 技术(34173)
- 融(27639)
- 金融(27639)
- 业经(25766)
- 财经(24783)
- 经济研究(24466)
- 经(20941)
- 业(20380)
- 问题(20192)
- 图书(19863)
- 技术经济(19192)
- 统计(18676)
- 理论(18400)
- 科技(17789)
- 版(17736)
- 商业(17070)
- 实践(17015)
共检索到528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立平 李文龙 吴周相 王雪
报废汽车的回收因事关环保和资源重复利用而被受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据近十年汽车保有量的数据,通过灰色系统模型和Matlab软件,预测出2022年我国报废汽车的数量,提出报废汽车回收面临严峻的挑战;其次,对闭环供应链下汽车回收的三种模式的流程图、模型设计、优缺点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回收模式和定价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环保和资源的重复利用,制约了废旧汽车回收行业的发展;再次,通过优化理论与方法,对三种模式进行建模求解,经过定量分析,给出不同模式下行业回收利润最优的条件,并通过数值验证;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给出当前我国应以第三方回收模式为主,大力扶持企业间进行联盟为辅,通过联盟模式加快我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政纲 甘俊伟 廖伟
目前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同回收主体下的回收模式在回收效率、效益方面都有不同。文章从运作流程、模式优劣、适用范围和国内外应用情况等方面分析了五种基于不同回收主体的报废汽车回收模式,并从回收成本、规模经济等六个维度进行模式间的比较;最后结合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的实际情况,建议主要采用基于第三方回收企业为主体,其他回收主体相结合的回收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代应 王旭 杨明
面对我国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状况,报废产品的绿色回收与再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在提出绿色回收定义的基础上,以报废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回收系统的主体功能、系统要素、组织结构,以及内外环境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由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服务维修中心、报废回收中心等多节点集合而成的绿色回收系统结构模型;最后,提出了报废汽车绿色回收系统中回收模式决策、回收网络建模、绩效评价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汽车制造企业建立回收系统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凤娇
报废汽车的回收具有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报废汽车的回收率较低,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的选择成为企业和政府较为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主要采用汽车制造商回收、汽车销售商回收和第三方企业回收3种回收模式,回收模式的选择涉及许多复杂且不确定的因素,属于多指标决策问题。基于此,论文首先运用亲和图法,从技术性、经济性、环境性和社会性4个维度选取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决策者对指标的描述往往是不确定和模糊的特性,采用三角模糊数将决策者给出的定性评语量化,并将其引入到Topsis算法中,建立了基于Fuzzy-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的3种回收模式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得出第三方企业回收模式更为适合中国现有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庆华 李幻云
为分析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当前报废汽车市场的回收效率,分别建立了基于政府补贴、政府规范的博弈模型,并对比分析了补贴前后、规范前后正规回收拆解企业和非正规回收拆解企业的决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策略对回收市场都有显著的正向导向作用,且受车主对回收价格的敏感度和市场主体之间竞争程度的影响。但当前市场环境下,相较于规范,补贴更有利于回收市场的健康发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探讨不同补贴和规范政策对废旧汽车回收率的影响,为政府和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提供有意义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报废汽车 回收博弈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志清 吴美霞 王艳红 王静
随着我国报废汽车数量的增多,由其造成的交通隐患、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已成为重要社会问题,而如何设计合理可行的回收模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制造商主导为前提,提出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废汽车回收模型,构建了制造商回收、销售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模式下的回收流程和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对考虑和不考虑企业社会责任两种情况下的回收模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政府奖励下报废汽车回收模式的策略选择。通过研究发现:(1)不论是否考虑企业社会责任,随着政府奖励的增加,制造商最终都会选择由自己进行回收;(2)当考虑企业社会责任时,政府奖励和决策者经济责任偏好都会导致决策的改变,随着政府奖励和赋予经济责任权重的同步增加,制造商的决策由第三方企业回收模式或销售商回收模式变成了制造商回收模式,表明政府奖励和企业社会责任对报废汽车回收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云燕 王立华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报废汽车越来越多。文章首先通过过去十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汽车产量、保有量以及报废汽车量现状,并利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结合Matlab软件对未来十年的数量进行预测,然后探讨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报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报废汽车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碧云 丁宝红 施俊才
详细分析了回收的三种主体模式,即汽车生产商负责回收、汽车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和第三方负责回收。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三种回收模式对于汽车生产企业的适合程度,为汽车企业进行报废汽车逆向物流运作模式选择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对报废汽车逆向物流在各种运作模式下的成本效益分析来选择最佳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
废旧汽车 逆向物流 回收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从虎 王志国 费志敏 唐娟 程幼明
结合中国汽车制造业废旧零部件回收模式落后现状和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汽车废旧零部件从回收、拆解、再利用、指导绿色设计和绿色加工等全过程管理的、基于ASP网络化汽车零部件绿色回收模式,构建了该模型的网络架构、体系结构和运行流程,并对多方共赢模式下的回收体系实施集成方案进行了研究,为汽车零部件的绿色设计、制造和回收提供支持。
关键词:
汽车废旧零部件 绿色回收 ASP 共赢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兆芳 郑祥盘 黄文翰
【目的/意义】科学识别和分析报废汽车回收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机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从政府、消费者、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不同视角确定影响报废汽车回收产业发展的15个因素。其次,邀请多位专家评估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关系,引入Z-number语言描述专家评价信息的复杂不确定性,采用最大共识法计算专家权重;基于DEMATEL(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方法计算得到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因果度,据此进行影响因素分类和重要性分析。【结论/发现】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报废汽车回收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甘俊伟 马捷
当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持续偏低,已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随着汽车报废高峰期的到来,提高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迫切而重要。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结合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实际,从经济、政策、网络等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影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的16个因素,并据此从政府与企业的视角提出了提高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报废汽车 回收率 影响因素 提升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甘俊伟 马捷
当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持续偏低,已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随着汽车报废高峰期的到来,提高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迫切而重要。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结合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实际,从经济、政策、网络等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影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的16个因素,并据此从政府与企业的视角提出了提高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报废汽车 回收率 影响因素 提升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贺政纲 邹晔
通过设置报废汽车回收点的较小较大服务距离,进而对各个汽车报废需求区域进行划分,并将可覆盖子区域的回收点集合以及回收点可覆盖的子区域集合各自分成两类,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报废汽车回收点选址优化的最大覆盖改进模型,针对该模型设计了相应的算法,并以成都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有福 邓超 严毅 李艳淇 马俊杰
对新能源汽车不同回收模式下不同参与方的决策对各自效益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研究文献资料,从回收主体角度建立不同的报废新能源汽车的回收模式,再分别建立不同模式下政府、生产商、第三方企业、消费者等参与的博弈模型。通过数学分析计算比较不同参与者的收益,最后得到结论:政府对于废旧新能源汽车回收的支持力度越大,生产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越高,消费者参与新能源汽车回收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也越高,第三方企业的决策对消费者、生产商的收益影响较大,消费者的参与程度对政府所获得的收益影响也较明显。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回收模式 效益 博弈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君 谢家平
面临废旧汽车总量的急剧增长,汽车闭环供应链零部件回收组织模式的越来越受到学者与企业的关注。据此,文章贴合汽车行业,阐述了自主回收、外包回收与联合回收三类回收组织模式,并借助数学模型对不同回收组织模式展开比较分析,为汽车闭环供应链零部件回收组织模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汽车闭环供应链 回收组织模式 回收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