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0)
2023(10153)
2022(8521)
2021(7885)
2020(6647)
2019(14924)
2018(14885)
2017(27551)
2016(15571)
2015(17410)
2014(17466)
2013(16783)
2012(15749)
2011(14345)
2010(14503)
2009(13750)
2008(13394)
2007(12274)
2006(10860)
2005(10224)
作者
(46935)
(39310)
(38950)
(37159)
(24853)
(18766)
(17578)
(15140)
(15042)
(14025)
(13635)
(13338)
(12943)
(12760)
(12642)
(12047)
(11810)
(11510)
(11453)
(11219)
(10010)
(9918)
(9655)
(9132)
(8927)
(8839)
(8756)
(8495)
(8064)
(7932)
学科
(53048)
经济(52937)
管理(47026)
(41132)
(34721)
企业(34721)
方法(19966)
(18745)
(17036)
数学(16664)
数学方法(16406)
中国(15868)
(15347)
(14786)
业经(13081)
(12862)
(12027)
税收(11331)
(11278)
(10974)
金融(10967)
(10964)
银行(10913)
(10840)
财务(10797)
财务管理(10767)
(10490)
企业财务(10258)
理论(9940)
农业(9931)
机构
大学(221412)
学院(217773)
(84501)
经济(82486)
研究(82275)
管理(76789)
理学(65082)
理学院(64251)
管理学(62914)
管理学院(62525)
中国(62469)
科学(51300)
(48796)
(45428)
(43761)
(42789)
研究所(39463)
中心(36529)
(35326)
业大(34726)
财经(34189)
农业(34061)
(30989)
北京(30849)
(30446)
(28739)
师范(28293)
(27200)
(27196)
经济学(26183)
基金
项目(145500)
科学(113288)
基金(105158)
研究(103446)
(94702)
国家(93937)
科学基金(78279)
社会(64478)
社会科(60910)
社会科学(60896)
(56206)
基金项目(54562)
自然(51654)
自然科(50422)
自然科学(50400)
自然科学基金(49519)
(48924)
教育(47967)
资助(43257)
编号(40868)
成果(35369)
重点(33900)
(32631)
(30745)
(30670)
(30312)
课题(30196)
创新(28558)
科研(27983)
计划(27789)
期刊
(97960)
经济(97960)
研究(68024)
中国(51941)
学报(41777)
(39848)
(36355)
科学(35648)
管理(31180)
大学(30854)
学学(28981)
教育(27380)
农业(26807)
(21619)
金融(21619)
技术(17676)
财经(17424)
经济研究(15147)
(14968)
(14760)
业经(14388)
问题(12392)
(11808)
业大(11127)
世界(11064)
(10615)
(10485)
科技(10470)
国际(10412)
图书(10161)
共检索到346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力吉图  徐静  
日本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经历了传统和循环型两个阶段。文章考察了传统体系的主体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制度变化的成因;探讨了循环型体系中的汽车生产商责任、回收处理成本以及汽车回收利用促进中心的经济学意义,解析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回收利用体系中的实践模式,指出制度的演化是日本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并在此基础上从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和监管方式等3个维度提出日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代应  王旭  杨明  
面对我国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状况,报废产品的绿色回收与再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在提出绿色回收定义的基础上,以报废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回收系统的主体功能、系统要素、组织结构,以及内外环境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由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服务维修中心、报废回收中心等多节点集合而成的绿色回收系统结构模型;最后,提出了报废汽车绿色回收系统中回收模式决策、回收网络建模、绩效评价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汽车制造企业建立回收系统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云燕  王立华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报废汽车越来越多。文章首先通过过去十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汽车产量、保有量以及报废汽车量现状,并利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结合Matlab软件对未来十年的数量进行预测,然后探讨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报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报废汽车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立平  李文龙  吴周相  王雪  
报废汽车的回收因事关环保和资源重复利用而被受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据近十年汽车保有量的数据,通过灰色系统模型和Matlab软件,预测出2022年我国报废汽车的数量,提出报废汽车回收面临严峻的挑战;其次,对闭环供应链下汽车回收的三种模式的流程图、模型设计、优缺点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回收模式和定价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环保和资源的重复利用,制约了废旧汽车回收行业的发展;再次,通过优化理论与方法,对三种模式进行建模求解,经过定量分析,给出不同模式下行业回收利润最优的条件,并通过数值验证;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给出当前我国应以第三方回收模式为主,大力扶持企业间进行联盟为辅,通过联盟模式加快我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庆华  李幻云  
为分析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当前报废汽车市场的回收效率,分别建立了基于政府补贴、政府规范的博弈模型,并对比分析了补贴前后、规范前后正规回收拆解企业和非正规回收拆解企业的决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策略对回收市场都有显著的正向导向作用,且受车主对回收价格的敏感度和市场主体之间竞争程度的影响。但当前市场环境下,相较于规范,补贴更有利于回收市场的健康发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探讨不同补贴和规范政策对废旧汽车回收率的影响,为政府和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提供有意义的决策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政纲  甘俊伟  廖伟  
目前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同回收主体下的回收模式在回收效率、效益方面都有不同。文章从运作流程、模式优劣、适用范围和国内外应用情况等方面分析了五种基于不同回收主体的报废汽车回收模式,并从回收成本、规模经济等六个维度进行模式间的比较;最后结合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的实际情况,建议主要采用基于第三方回收企业为主体,其他回收主体相结合的回收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杭正芳  张琼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日本报废汽车拆解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认为日本报废汽车拆解行业通过发展营销人员、加强质量和库存管理以及构建库存情报共享的网络体系实现了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日本拆解行业的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借鉴。我国的汽车回收行业应实行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提高报废汽车拆解水平,并通过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提高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监督管理水平。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兆芳  郑祥盘  黄文翰  
【目的/意义】科学识别和分析报废汽车回收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机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从政府、消费者、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不同视角确定影响报废汽车回收产业发展的15个因素。其次,邀请多位专家评估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关系,引入Z-number语言描述专家评价信息的复杂不确定性,采用最大共识法计算专家权重;基于DEMATEL(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方法计算得到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因果度,据此进行影响因素分类和重要性分析。【结论/发现】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报废汽车回收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庞金茹  李国威  江志斌  耿娜  
为了应对报废汽车回收再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将报废汽车回收再制造产业链与生产服务相结合,提出将报废汽车回收再制造企业特征参数与多种生产性服务进行匹配的预测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得原始样本数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建立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混合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实现对生产性服务需求匹配的预测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凤娇  
报废汽车的回收具有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报废汽车的回收率较低,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的选择成为企业和政府较为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主要采用汽车制造商回收、汽车销售商回收和第三方企业回收3种回收模式,回收模式的选择涉及许多复杂且不确定的因素,属于多指标决策问题。基于此,论文首先运用亲和图法,从技术性、经济性、环境性和社会性4个维度选取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决策者对指标的描述往往是不确定和模糊的特性,采用三角模糊数将决策者给出的定性评语量化,并将其引入到Topsis算法中,建立了基于Fuzzy-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的3种回收模式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得出第三方企业回收模式更为适合中国现有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志清  吴美霞  王艳红  王静  
随着我国报废汽车数量的增多,由其造成的交通隐患、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已成为重要社会问题,而如何设计合理可行的回收模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制造商主导为前提,提出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废汽车回收模型,构建了制造商回收、销售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模式下的回收流程和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对考虑和不考虑企业社会责任两种情况下的回收模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政府奖励下报废汽车回收模式的策略选择。通过研究发现:(1)不论是否考虑企业社会责任,随着政府奖励的增加,制造商最终都会选择由自己进行回收;(2)当考虑企业社会责任时,政府奖励和决策者经济责任偏好都会导致决策的改变,随着政府奖励和赋予经济责任权重的同步增加,制造商的决策由第三方企业回收模式或销售商回收模式变成了制造商回收模式,表明政府奖励和企业社会责任对报废汽车回收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甘俊伟  马捷  
当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持续偏低,已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随着汽车报废高峰期的到来,提高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迫切而重要。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结合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实际,从经济、政策、网络等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影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的16个因素,并据此从政府与企业的视角提出了提高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甘俊伟  马捷  
当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持续偏低,已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随着汽车报废高峰期的到来,提高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迫切而重要。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结合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实际,从经济、政策、网络等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影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的16个因素,并据此从政府与企业的视角提出了提高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正光  
随着我国入世以后对汽车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国外汽车金融机构纷纷进驻这个极具潜力的庞大市场,面对这个客观事实,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如何健康发展呢?本文在考察了一些有代表性国家的汽车金融服务模式,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希望从中找出或得到一些启示,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珣  金书秦  
中国是最大的农药消费国,2011年中国消费的农药超过178.7万吨。1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许多污染和健康问题,有丰富的研究集中在过度喷洒农药导致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上,却很少关注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也已经成为农村环境新问题(金书秦,2013)。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在全国棉区对近1500个农户的调查,约62%的农户在稀释完农药后直接将包装丢弃在田间或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