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8)
- 2023(6518)
- 2022(5555)
- 2021(5245)
- 2020(4531)
- 2019(10098)
- 2018(9894)
- 2017(19088)
- 2016(10204)
- 2015(10962)
- 2014(10947)
- 2013(11127)
- 2012(10308)
- 2011(9669)
- 2010(9601)
- 2009(8624)
- 2008(8582)
- 2007(7463)
- 2006(6442)
- 2005(5949)
- 学科
- 济(38899)
- 经济(38842)
- 业(30721)
- 管理(29441)
- 企(23657)
- 企业(23657)
- 方法(20012)
- 数学(17541)
- 数学方法(17363)
- 农(14148)
- 财(11676)
- 贸(10319)
- 贸易(10318)
- 学(10306)
- 易(10056)
- 中国(9923)
- 制(8193)
- 业经(7828)
- 农业(7550)
- 务(7456)
- 财务(7439)
- 财务管理(7423)
- 企业财务(7199)
- 银(7010)
- 银行(6977)
- 融(6730)
- 金融(6730)
- 行(6700)
- 产品(5881)
- 理论(5835)
- 机构
- 大学(148976)
- 学院(147538)
- 济(60226)
- 经济(59101)
- 管理(54523)
- 研究(53560)
- 理学(47663)
- 理学院(47077)
- 管理学(46086)
- 管理学院(45818)
- 中国(40094)
- 科学(34798)
- 农(32540)
- 京(31498)
- 所(28913)
- 财(27824)
- 研究所(26480)
- 农业(26376)
- 业大(25552)
- 中心(24183)
- 财经(22458)
- 江(21618)
- 经(20619)
- 北京(19631)
- 院(19139)
- 经济学(18549)
- 范(18466)
- 师范(18109)
- 州(17136)
- 财经大学(17049)
- 基金
- 项目(102056)
- 科学(80215)
- 基金(76691)
- 家(70052)
- 国家(69488)
- 研究(66967)
- 科学基金(58390)
- 社会(43576)
- 社会科(41393)
- 社会科学(41377)
- 自然(40861)
- 自然科(40015)
- 基金项目(39999)
- 自然科学(39995)
- 自然科学基金(39335)
- 省(38791)
- 划(33728)
- 资助(32693)
- 教育(31069)
- 编号(24639)
- 重点(23395)
- 部(23088)
- 发(20753)
- 科研(20750)
- 创(20662)
- 计划(20596)
- 创新(19410)
- 成果(19405)
- 教育部(19330)
- 国家社会(18572)
共检索到218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庞隽 宋卓昭 吕一林
通过情景实验的方法,本研究考察了消费者在实用性和享乐性产品失败后产生报复欲望和回避欲望时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男性消费者在产品失败后比女性消费者产生更强烈的报复欲望,这种性别差异在享乐性产品失败和实用性产品失败的情景中均十分显著。同时,女性消费者在产品失败后比男性消费者产生更强烈的回避欲望,这种性别差异在享乐性产品失败(与实用性产品失败相比)的情况下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袁少锋 李金苹
随着电商直播带货模式的快速发展,直播带货中的产品失败事件频发。社交媒体环境下顾客针对直播带货产品失败事件的报复,极易给主播和企业带来舆论危机,有效弱化顾客报复欲望、抵减事件负面影响成为主播和企业面临的重要管理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考察直播带货产品失败事件中顾客与主播间准浪漫关系在感知可控性与报复欲望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顾客感知可控性越强(即认为主播对产品失败事件负主要责任),其对主播的报复欲望越强;准浪漫关系能产生“由爱生恨”的调节效应,强化感知可控性对报复欲望的正向影响。可见,在直播带货情境下,主播与异性顾客之间独特的强关系即准浪漫关系(虚拟、单方面、恋爱似的亲密关系),不仅不一定能够帮助企业弱化直播带货产品失败事件的负面影响,反而有可能强化这种负面影响,这与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观点是不同的。鉴于直播带货情境下顾客与主播之间的强关系(准浪漫关系)并非总能带来积极结果,为做好直播带货产品失败情境下的危机管理,需要主播从源头上把控产品品质,这是规避产品失败事件与顾客报复欲望的最佳策略。而产品失败事件一旦发生,为避免顾客“由爱生恨”造成负面影响,需要特别关注那些与主播具有强准浪漫关系的异性顾客并进行有效安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平 高杰 张锐
家庭进行消费或储蓄的行为受消费欲望和积累财富欲望的支配。家庭财富占有的欲望与消费的欲望强弱变化不仅受到外在的生存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家庭脆弱性、结构和生命周期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家庭消费需求具有刚性,家庭收入只有在满足刚性消费需求以后,才能确定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在应用刚性消费需求构建的家庭消费函数模型对中国家庭高储蓄、低消费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家庭消费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刚性消费需求低下和家庭脆弱性。
关键词:
家庭欲望 脆弱性 刚性消费需求 消费函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金元浦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消费主义的时代。人们自由地享受生活,消费鸡块,消费可口可乐,消费衬衫领带;也消费广告、消费品牌、消费偶像;更消费虚荣、消费欲望、消费美丽,乃至消费语言与符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戚海峰
本文对有关控制欲望和独特消费品欲望的相关研究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本土消费者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就控制需求对消费者的独特消费品欲望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从总体来看本土消费者的控制欲望对独特产品/品牌偏好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控制与社会政治控制对其独特消费品欲望产生了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昱 龚刚
资本主义可以分为"资本主义前期社会"和"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于前者,资本主义主要是利用人们的生存欲望而奴役大众;于后者,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制造和繁殖欲望,再利用大众的贪欲而奴役大众。我们发现:贪欲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又可以自我循环,自我繁殖,自我强化,并具有无限的增长趋势;贪欲还是一种异化的欲望,即这种本属于人自己的内在欲望却与人自己的本真需要相背离,相反对。这非但不能肯定生命,反而否定生命,成为奴役人的力量,也使得人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在欲望异化的视角下,我们开始重新诠释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按需分配"。我们发现马克思所说的"按需分配"绝不是满足贪欲,即"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对人类本...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莉
广告的基本功能虽是商业促销,但它同时具有文化经济的作用,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意义。因此,广告越来越成为塑造大众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主要资源。本文将广告放置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对“编码”而成的广告文本进行“解码”,进而探讨广告的制作机理。广告将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加以肢解、包装,从而实现商业话语到非商业话语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能指”的产品被嫁接上一层甚至多层无甚相关的意义———“所指”。这种嫁接的任意性说明广告情景和所传达意义的欺骗性、想像性,而广告出奇制胜的秘诀就在于它切入了人的无意识深层欲望。
关键词:
解码 符号 嫁接 欺骗性 无意识欲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小东
女性的自我觉醒首先在文学中得到张扬。中国百年文学中,大量女作家涌现和大量妇女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文学关注,大量两性关系的乡村化都市化和欲望化的多重叙述与多元描写,女性从肉体哲学到灵魂鞭笞,从“拷红”到“审男”乃至于阿Q与吴妈的原初欲念都一一在这种差异中显示着文学的诗学表达,显示着两性文学关系中的深度差异,正在成为文学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
女性书写 诗学 想像 欲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卢波
一种经济制度只有在各方面都能保持平衡和协调发展,才能随时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这首先要有一个基本上愿意消费的、生机勃勃的消费大众,才会有这样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换言之,只有有了消费的意愿,才能使生产不断发展,并促使生产单位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效率。只有不断地受到来自消费方面(包括生产性消费方面)的压力,才能使企业单位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生产积极性和热情,使生产适应消费的不断发展。因此象我国前段时期着重从生产供给角度来解决市场疲软问题,首先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人民有足够的消费欲望与相应的消费能力。那么,我国居民的实际消费欲望与消费能力状况究竟如何呢?在此不妨对它们作一番现实考察和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水澎 戴泽伟
若从社会分工的视角出发,剖析社会分工和分工体系下合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可将市场经济看作是分工体系下一种合作机制和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以私有产权保护为基础,通过刺激个体的欲望,来刺激社会产品的供给和匹配。这虽然会增加社会产品的供应,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扩张人类的欲望,进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所以,市场经济虽然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维系人类合作的机制,但是并不是社会分工体系下的终极合作机制。人类社会还需要继续寻求更为有效的动力机制,来实现社会效率与稀缺性之间的恰当平衡。
关键词:
社会分工 动力机制 市场经济 个体欲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淳宇 袁斌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市场影响力对企业领导者创新欲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的研究命题,构建相应概念模型,并通过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检验。研究表明,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对企业领导者创新欲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指出要想提高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活跃度,就必须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培育良好的品牌和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瑞敏
生态危机表征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从本质上探究,生态危机导源于人性中欲望的复归和释放,是"欲望支配世界"的现代性后果。因此,透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要将"欲望"纳入历史的通道,作为考量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依据。近代主体性哲学构建了一个由"征服自然的欲望"、"追求财富的欲望"和"过度消费的欲望"内在勾连的逻辑框架,并构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三个向度。因而,消费只是生态危机的表象,并不是其根源。消解由欲望高度张扬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需要建立伦理规制,从思想意识上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昱 龚刚
本文区分了人性和人之本性。其中,人之本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不随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性则由社会制度与环境塑造,常为人之本性的异化。人之本性可概括为"互慈和创",它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是人的"实在的自由",体现了"整体关联"这一人之存在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独立性、个体性、意义感、尊严感和安全感的来源,是人的生命之源,是善的体现。人之本性也容易因既定的生活模式和社会环境而被遮蔽、扭曲和异化,原因在于人类有其弱点,即文中讨论的两个"死亡恐惧"。本文还揭示了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人本性自私"的假设和鼓吹"自由竞争"而打碎人类互慈和创的社会基础,塑造"形象自我"和"经济人"的人性,并利用人之弱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璐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了女性在长期男性征服下对男性征服欲望的表现,尤其是在文艺作品中的表现。通过美术、文学、音乐等方面的例证展开了一幅女性征服男性的幻想图。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征服 传统文化 男权中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骆振华
近10年来,由于人类在发展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过程中,破坏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导致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找到一种能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而绿色经济强调经济的发展要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恰恰符合这样一种模式,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发展迅速。笔者以为,绿色经济之所以能得到迅猛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最能体现经济学研究的本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品失败后消费负性情绪与消费者忠诚的动态评价——基于产品享乐和实用价值失败的实证研究
消费者风险承担和回避特征的差异研究
享乐和实用情景下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偏好——属性可比性和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
产品附加纪念对消费者持续满意的影响——基于享乐适应视角
延迟条件下消费后促进情绪与消费者忠诚关系的动态评价——基于产品享乐价值的实证研究
享乐适应视角下消费者持续幸福感研究——产品属性偏好与调节定向的交互作用
经济环境信息刺激对消费者预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享乐与实用维度实证研究
回避诱惑后更自律?先前不同的自控行为对消费者目标追求动机的影响研究
网络消费者购买意图和购买概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视角
消费者对于产品召回事件的心理反应——基于风险和情绪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