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3)
2023(10579)
2022(9549)
2021(9072)
2020(7589)
2019(17773)
2018(17786)
2017(33983)
2016(18771)
2015(21114)
2014(21300)
2013(21084)
2012(19085)
2011(17196)
2010(17032)
2009(15579)
2008(14859)
2007(12846)
2006(11173)
2005(9597)
作者
(55978)
(46374)
(46100)
(43942)
(29313)
(22546)
(21075)
(18553)
(17713)
(16586)
(16040)
(15503)
(14714)
(14560)
(14286)
(14176)
(14102)
(13874)
(13212)
(12977)
(11730)
(11358)
(11141)
(10484)
(10289)
(10271)
(10256)
(10172)
(9451)
(9298)
学科
(72597)
经济(72524)
管理(53119)
(48409)
(40349)
企业(40349)
方法(35400)
数学(30672)
数学方法(30263)
(19433)
(18174)
地方(17525)
中国(17244)
(16569)
业经(15781)
环境(15251)
农业(13298)
(12981)
理论(12335)
(11415)
贸易(11407)
(11362)
技术(11351)
(11241)
(11009)
(10832)
财务(10766)
财务管理(10747)
企业财务(10169)
教育(9994)
机构
大学(265840)
学院(263418)
管理(106876)
(96747)
经济(94417)
理学(93335)
理学院(92220)
管理学(90390)
管理学院(89954)
研究(89360)
中国(63380)
科学(60280)
(58211)
(45910)
(45456)
业大(44566)
研究所(42600)
(41709)
中心(40147)
(37047)
北京(36891)
(36042)
师范(35697)
农业(35626)
财经(34264)
(33160)
(31148)
(31003)
师范大学(28914)
技术(28712)
基金
项目(191194)
科学(148186)
基金(136424)
研究(136164)
(120474)
国家(119516)
科学基金(101397)
社会(82426)
社会科(77921)
社会科学(77896)
(75686)
基金项目(73796)
自然(68655)
自然科(66926)
自然科学(66908)
自然科学基金(65662)
(64030)
教育(61964)
资助(56477)
编号(55397)
成果(44087)
重点(42861)
(40755)
(40410)
(38853)
课题(38404)
科研(36964)
创新(36221)
计划(36072)
大学(34773)
期刊
(104056)
经济(104056)
研究(72420)
学报(46703)
中国(46302)
科学(42235)
(40474)
管理(37031)
大学(34433)
学学(32372)
(29623)
教育(29188)
农业(28840)
技术(23121)
(17601)
金融(17601)
业经(17210)
图书(15546)
财经(15095)
(15089)
经济研究(14938)
科技(14662)
资源(14190)
林业(14038)
问题(13103)
理论(12979)
(12672)
(12669)
技术经济(12662)
现代(12571)
共检索到370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杜哲鑫  惠淑荣  李丽锋  
为探索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方法,本研究利用矢量投影原理和灰色系统理论,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得各个指标权重值,从而建立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抚顺地区的日本落叶松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将为整个东北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该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将各小班及各级指标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健康标准)进行投影,将投影值进行聚类分析,确定小班的健康级别及小班的健康状况顺序。结果表明: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的小班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3.04%,30.44%,26.09%,30.43%,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表明抚顺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整体上健康状态较好,所构建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虎  王秀琴  陈祥伟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幼龄林(17年生)为对象,设置5种长期、多次、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2次高强度间伐(L1,35.6%~43.4%)、2次中强度间伐(L2,23.1%~24.3%)、3次中强度间伐(L3,15.3%~23.8%)、4次低强度间伐(L4,5.8%~17.1%)和对照(CK,历次间伐时仅移出枯立木)。通过5种处理后幼龄林生长至成熟林时(56年生)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储量调查,结合1974—2013年历次间伐木和枯死木碳储量,从枯死木、间伐木和成熟林活立木生物量碳、土壤碳、生态系统碳分配和林分累计固碳量方面,评价长期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间伐不仅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树全  姜春前  周国模  李翠环  
该文利用比较生态学方法 ,对丰产栽培雷竹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旨在指导雷竹林生态系统修复与维护 .在浙江省临安市雷竹林分布最多的几个乡镇 ,经过与天然状态下生长的对照竹林相比较发现 :在强烈的人为胁迫下 (丰产栽培措施 ) ,雷竹林生态系统健康全面恶化 .具体体现在 :①组织简化 ,灌木层消失 ,草本层高度降低 ,物种以短命种和r 对策种占优势 ,物种丰富度下降了 5 4 5 %,多样性指数下降了 32 %;②活力维持力差 ,丰产栽培措施提高出笋量 2 4 6 5 %,增长产值 2 6 7%,但持续时间不长 ,一般 3~ 4年 ,竹子开花率和感病率上升 ,竹林退化 ;③土壤健康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敏  谭娟  沙晨燕  王卿  阮俊杰  黄沈发  
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健康的生态系统既要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又要保证其服务功能。本文综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过程,对其概念进行了阐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服务功能评价和风险评价作为三类常用的生态系统评价方法,本文对其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指示物种评价法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常用基本方法,在结合国内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该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指示物种评价方法简便易行但不够准确全面。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领域的新动态,指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包括评价标准严格化、胁迫分析与病变症状的对应关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丰丰  张灿明  李有志  
对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乔木层平均含碳率为56.15%~64.51%,表现出树干>树枝>树皮>树根>树叶,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凋落物层平均含碳率分别为53.79%、41.61%、54.98%,0~80 cm土壤层的平均含碳率为2.42%,且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2)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总碳密度为268.92 t/hm2,其中,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分别占总碳密度的35.23%(94.74t/hm2)、0.72%(1.93 t/hm2)、64.05%(172.25 t/hm2)。土壤碳密度约为植被碳密度的1.81倍;(3)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略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文红  
本文明确了商业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学理论与定义;提出包括活力、生命力和恢复力在内的商业生态系统健康的8个评价指标;具体给出了评价方法和健康度标准谱系。最后通过评估钢铁和汽车行业2000年至2004年的健康状况,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笛  张思聪  樊朝宇  
以流域为单元,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将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以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基本框架、指标选择、指标的评价函数、权重分配、体系建构步骤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自然条件限制因子-流域生态健康指示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子”评价体系为基础,选择了水质、植被、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湿地、土地利用、人口、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河流自然化、人均GDP、土壤、水文和生物第一性潜在生产率等20项指标,构建每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滦河山区流域和北四河平原流域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艳会  杨桂山  万荣荣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当前宏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湖泊是地表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当今湖泊生态系统的功能在逐渐退化,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尤为重要。而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本文调研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时间尺度、所用评价方法、湖泊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与江河的连通性、富营养化程度等不同角度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所用的指标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湖泊生态系统评价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PB)、生态能质(Ex)等的内涵及其影响机制。最后从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普适性、评价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庆轩  何兴元  魏玉良  张正义  
采用生物指示物法和综合评判法对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以光肩星天牛为生物指示物的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综合评判法中的公众评价结果是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基本健康和亚健康之间,专家权重的评价结果为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仕廉  许梦  叶贵  
根据生态学理论,构建了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31个省份划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四大类,每一类由一个下近似集和一个上近似集组成,这解决了传统聚类分析的边界不清晰问题,能够更真实地表现各省份建筑产业健康状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官冬杰  苏维词  周继霞  
重庆市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山区城市,人类活动强烈,生态系统脆弱;又位于长江三峡水库的库尾,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开展重庆都市圈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详细阐述重庆都市圈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建立和评价标准确定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赋予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法对重庆都市圈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研究,得出重庆都市圈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排序:渝北区(南岸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巴南区(渝中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婷  吴长年  王勇  侯文胜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构建了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了评价标准。以江苏茅麓镇为例,对其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指出其制约因子并提出了相应调控对策,以期为茅麓镇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鸿  王海燕  王璐  王岳  
应用BIOME-BGC模型和样地调查数据,模拟并验证了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在1980—2013年间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了NPP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在SRES A2和B2排放情景下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NP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BIOME-BGC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样地NPP的动态变化,且模拟NPP与样地实测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规律相似;在1980—2013年间,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NPP(以碳计算)均值为477.74 g/(m2·a),波动范围是286.60~566.27 g/(m2·a);研究区内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NPP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未来A2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欣   张秋良   孙守家   王冰  
【目的】探明环境因子对兴安落叶松原始林生态系统CO_2浓度及其δ~(13)C动态的影响,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碳交换过程,为模拟和预测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互馈机制以及科学评估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对兴安落叶松生态系统不同物候期、不同高度的CO_2浓度及其δ~(13)C进行连续高频观测,并分析环境因子与CO_2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1)兴安落叶松生态系统不同高度的CO_2浓度在生长季和日尺度上均呈单峰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展叶期(522.34μmol·mol~(-1))和凌晨(782.81μmol·mol~(-1)),谷值分别出现在落叶期(406.07μmol·mol~(-1))和中午(379.72μmol·mol~(-1));δ~(13)C变化趋势与CO_2浓度相反;2)CO_2浓度随垂直高度升高而减小,δ~(13)C随垂直高度升高而增大;不同高度的CO_2浓度及其δ~(13)C具有明显成层现象,夜间大气稳定性增加(理查逊数Ri≥0.083)会加剧冠层内外的差异;3)在0.5h尺度上,影响昼夜各高度CO_2浓度变化的主要因子为空气温度(T_a)(0.71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梅  张秋良  
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主要环境因子与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CO2通量表现出较显著的日变化特征,白天为碳吸收阶段,12:30—13:30 CO2通量吸收出现峰值,而夜间为碳排放阶段,昼夜CO2通量变化幅度在-1.09~0.11 mg/(m2·s)之间,生态系统整体表现出较强的碳汇特征;非生长季,昼夜CO2通量变化幅度在0~0.3 mg/(m2·s)之间,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碳源。2)生长季光合有效辐射(PAR)与CO2通量呈对数相关(R2=0.486 1),随PAR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增大,PAR是CO2通量的直接影响因子;非生长季CO2通量与PAR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