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3)
- 2023(8514)
- 2022(7139)
- 2021(6518)
- 2020(5462)
- 2019(12144)
- 2018(11694)
- 2017(22585)
- 2016(12455)
- 2015(12772)
- 2014(12402)
- 2013(12041)
- 2012(11137)
- 2011(10101)
- 2010(9790)
- 2009(8600)
- 2008(8442)
- 2007(7350)
- 2006(6261)
- 2005(5267)
- 学科
- 济(43680)
- 经济(43631)
- 管理(30944)
- 业(30213)
- 企(22980)
- 企业(22980)
- 方法(21029)
- 数学(17789)
- 数学方法(17634)
- 学(13366)
- 农(12960)
- 财(11176)
- 中国(10529)
- 业经(9773)
- 农业(9233)
- 环境(9045)
- 贸(8988)
- 贸易(8988)
- 地方(8830)
- 易(8712)
- 技术(7381)
- 制(7374)
- 务(7345)
- 财务(7339)
- 财务管理(7328)
- 企业财务(7035)
- 理论(6480)
- 银(6391)
- 银行(6343)
- 划(6327)
- 机构
- 学院(170982)
- 大学(169439)
- 济(63823)
- 研究(62696)
- 经济(62670)
- 管理(61534)
- 理学(54249)
- 理学院(53501)
- 管理学(52365)
- 管理学院(52079)
- 科学(45677)
- 中国(44089)
- 农(43251)
- 京(38777)
- 业大(35832)
- 农业(34515)
- 所(34012)
- 研究所(32022)
- 中心(27304)
- 财(27207)
- 北京(24696)
- 江(24183)
- 院(23407)
- 农业大学(23061)
- 财经(22729)
- 范(22177)
- 师范(21702)
- 省(21151)
- 经(20901)
- 科学院(20215)
- 基金
- 项目(128536)
- 科学(99186)
- 基金(94343)
- 家(88207)
- 国家(87517)
- 研究(81117)
- 科学基金(72521)
- 社会(52335)
- 自然(51414)
- 基金项目(51393)
- 省(50779)
- 自然科(50187)
- 自然科学(50165)
- 社会科(49737)
- 社会科学(49721)
- 自然科学基金(49311)
- 划(43925)
- 资助(38498)
- 教育(35602)
- 重点(29726)
- 计划(28332)
- 编号(28252)
- 发(28164)
- 创(26597)
- 部(26398)
- 科研(26256)
- 科技(25829)
- 创新(24996)
- 业(23972)
- 国家社会(22236)
共检索到231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效文 贾黎明 李广德 汪平 郝小飞
该文研究低山厚土阳、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前和抚育1年后林下灌草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抚育措施包括清死枝、修活枝、割灌木等。结果表明:在阳坡侧柏游憩林内,抚育后灌木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升高,提高幅度在0.6%~204.2%之间,且灌木优势种的优势地位减弱;而草本层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都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在9.0%~19.7%之间,且草本层中优势种的优势地位有所加强。在阴坡侧柏游憩林内,抚育后林下灌木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提高83.3%、32.4%和1...
关键词:
侧柏 游憩林 抚育 生物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效文 田甜 贾黎明 李广德 郝小飞
为研究北京山区低山厚土中龄侧柏游憩林的合理构成,采用SBE法对侧柏游憩林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喜好度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和预测模型,并由此分析得出定量化的抚育技术模式。研究表明,应当通过定量化的清枯枝、修活枝、割灌和间伐等抚育措施提高游憩林的景观质量,将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750株/hm2左右、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层高度和盖度分别在1.0 m和50%以下、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有一定变化的高景观质量林分;将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000株/hm2以内、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高度不超过0.5 m、盖度在30~50%之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平 邢长山 贾黎明 温静 贠小琴
游憩林是一种能为公众提供舒适游憩环境的重要特种用途林,科学经营该森林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及促进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侧柏游憩林在北京地区分布广泛,且长期以来深受市民的喜爱。为探明其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分别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阴、阳坡中龄林进行3种不同模式的抚育,定位监测抚育前后5年间林分风景质量及主要风景要素的变化情况,基于美景度评判法(SBE法)探讨不同抚育模式对林分风景质量的效果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1)不同抚育模式均可在短期内大幅提高阴、阳坡2种林分的喜好度,明显改善林分的风景质量;2)阴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A1,A2和A3)对风景质量的作用效果均较为理想,阳坡林分3种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义 马履一 王希群 徐昕
侧柏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主要生态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树木长势弱,林下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分质量普遍较差,难以全面发挥生态功能.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中一项基础性措施,对于提高侧柏人工林质量,恢复林下植物多样性,加速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抚育后侧柏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合理的抚育技术提供依据,2004年在北京山区分别选择低山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半阳坡厚土3种立地类型的侧柏人工林进行弱度、中度、强度间伐(修枝、割灌试验),共设置样地41块.2005和2006年夏季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后第1年和第2年的林下植物种类、数量、Simpso...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平 贾黎明 李效文 李江婧
摘要:为了从群落生态学角度科学经营北京西山地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游憩林,采用区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法、方差均值比率法及物种丰富度指数(R,Dgl,Dma),多样性指数(Dsi,Dsh,Dmc),均匀度指数(Jsi,Jsh,Ea),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分别对其植物组成与区系、群落垂直结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侧柏游憩林群落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包括32科59属63种高等维管束植物,且反映出以温带成分为主的植物区系特点。群落垂直层次分化明显,理论上可定量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且各层优势种群突出。建群种侧柏趋于随机分布(C<...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黎明 李效文 郝小飞 刘军朝
In-forest landscapes of the middle-aged recreational forest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on thick soil of Beijing lower mountainous area were evaluated by SBE method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and the multivariate linear models for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forecast between favor degrees and the fa...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匡记 汪加魏 施侃侃 侯嫚嫚 尹群 贾忠奎
针对北京市西山林场森林景观质量下降、密度大、自然整枝差、火险等级高等问题;结合森林健康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各林分采取生态疏伐、景观疏伐、修枝、可燃物管理、定株、补植、补造等措施,并对抚育技术进行了森林健康经营与评价;抚育保留密度:侧柏1 375~1 975株/hm2,刺槐550~700株/hm2,黄栌约1 100株/hm2,油松约900株/hm2,元宝枫约1 588株/hm2时森林健康质量较好;抚育后的森林健康指数(HCI)都有提高;侧柏提高31.27%,刺槐提高22.22%,黄栌提高11.11%,油松提高了15.00%,元宝枫提高17.65%,可见抚育后各林分的森林健康质量都显著提高。这对合...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靳孟理 胡俊 齐实 逯进生 李月 蒋九华
【目的】京津风沙源二期低效林改造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森林物种多样性。探究影响北京市低效林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环境因素并确定各环境因素影响大小。【方法】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低效林为研究对象,对35个低效林样地开展调查,获取并计算各样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利用最大熵模型研究10个立地环境因子与侧柏低效林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关系,分析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对侧柏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海拔、坡向、土壤全磷、坡度和土壤全钾,其累积贡献率之和达93.8%;采用提升土壤全磷、土壤全钾和微地形改造的措施后,侧柏低效林林下物种多样性高于筛选值的分布概率,由0.354分别提升至0.431、0.654和0.379,同时实施上述3种措施后,分布概率提升至0.738,单独和同时实施以上措施均有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结论】改良立地条件可以提高侧柏低效林的林下物种多样性。图5表3参3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宗骥 董大颖 郑然 王敏增 王奇峰 关文彬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对北京静福寺侧柏古树林区的侧柏古树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3种林型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5种,隶属8目27科,留鸟28种,夏候鸟23种,冬候鸟5种,旅鸟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共44种(占67.69%),东洋界鸟类9种(占13.85%),广布种12种(占18.46%);优势种为大山雀、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和红嘴蓝鹊。调查结果显示:3种林型鸟类种类、数量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一致,其中侧柏古树林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少,落叶阔叶林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多;而侧柏古树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低,但优势度指数最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平 贾黎明 魏松坡 王奇峰
为了探究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结构调控途径,采用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及开敞度4个指数,基于Voronoi图空间结构单元分析了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侧柏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31,林木总体上呈均匀分布格局;2)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27,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较低,且空间配置较为简单;3)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分别为0.512和0.497,林木胸径及树高分化均不太明显,说明林分处于中等竞争状态;4)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320,林内空间较为开阔,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基本合理,建议通过少量间伐或补植乡土阔叶树种等措施优化林分空间结构,进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 翟明普 阎海平
作者认为 :风景游憩林是特种用途林中的一个重要林种 ,风景游憩林抚育是风景游憩林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的抚育可以改善风景游憩林的林分条件 ,从而有利于风景游憩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进一步发挥 .该文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风景游憩林抚育领域研究的进展状况 ,包括风景游憩林抚育遵循的一般原则 ,抚育措施对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游憩条件、生态因子的影响以及风景游憩林抚育前后的景观评判 ,表明风景游憩林抚育应是提高景观质量、游憩条件同改善生态条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完整统一 ;风景景观评判最好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美景度评判法 (SBE) .文中同时也指出了风景游憩林抚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鹏 王新杰 凌威 王勇 乔永 卢妮妮 张艳 郭倩
【目的】对北京鹫峰地区侧柏人工林草本层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种间关系进行研究,以更好地认识该地区侧柏林草本层物种组成、结构、功能及与环境的关系。【方法】基于50个侧柏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指数和Gini指数4个多样性指数进行物种多样性计算,利用方差比率(VR)法,并结合以χ2检验为基础的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对主要物种种间的联结性进行测度。【结果】侧柏人工林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较大,Pielou、Gini指数分别为0.809和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伟伟 王成 郄光发 郭二果
The research adopts open sampling method and TCT-GC/MS(Thermodesorption Cold Trap-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y) apparatus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with the intention of researching the compounds and diurnal variation of VOC...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娇娇 朱文旭 杨立新 殷有 张淞著 周永斌
为探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造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朝阳市建平县白山林场试验区油松纯林(YC)、无植物种植土壤(NP)和油松-侧柏二者的混交林(YB)为研究对象,运用Biolog-Eco技术,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的顺序为:YB>YC>NP,油松、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易 路兴慧 臧润国 黄继红 杨秀森 周亚东 黄勇 冯业洲
[目的]通过对海南霸王岭林区的热带天然次生林抚育技术试验,了解抚育对次生林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0个热带天然次生中龄林(60年)固定样地(50 m×50 m)进行抚育前后的森林调查数据,利用配对t检验、非维度多尺度标定(NmS)和指示种分析等统计方法,比较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群落物种组成、指示种、优势种和群落径级结构在抚育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抚育后群落上层物种(胸径≥5 cm)和下层(1 cm≤胸径
关键词:
群落结构 干扰 森林恢复 优势种 演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