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3)
- 2023(7488)
- 2022(6193)
- 2021(5642)
- 2020(4857)
- 2019(10455)
- 2018(10028)
- 2017(18882)
- 2016(10159)
- 2015(10993)
- 2014(10654)
- 2013(9988)
- 2012(9096)
- 2011(8030)
- 2010(8017)
- 2009(7448)
- 2008(7232)
- 2007(6340)
- 2006(5315)
- 2005(4620)
- 学科
- 济(36075)
- 经济(36016)
- 业(31989)
- 管理(27591)
- 企(23381)
- 企业(23381)
- 方法(18104)
- 数学(16473)
- 数学方法(16364)
- 中国(12515)
- 农(11226)
- 财(10986)
- 险(10808)
- 保险(10717)
- 贸(9105)
- 贸易(9103)
- 银(8944)
- 易(8928)
- 银行(8906)
- 行(8385)
- 制(8373)
- 业经(7882)
- 融(7879)
- 金融(7879)
- 学(7593)
- 农业(7431)
- 务(6953)
- 财务(6950)
- 财务管理(6934)
- 企业财务(6604)
- 机构
- 大学(142007)
- 学院(140557)
- 济(58618)
- 经济(57635)
- 管理(55413)
- 理学(48244)
- 理学院(47732)
- 研究(47376)
- 管理学(46903)
- 管理学院(46681)
- 中国(38877)
- 农(30942)
- 科学(30379)
- 京(28782)
- 财(27782)
- 业大(25562)
- 农业(24880)
- 所(24343)
- 研究所(22621)
- 财经(22599)
- 中心(22330)
- 经(20790)
- 江(19687)
- 经济学(18403)
- 北京(17784)
- 财经大学(17161)
- 经济学院(16910)
- 院(16856)
- 农业大学(16755)
- 范(15629)
- 基金
- 项目(102195)
- 科学(80158)
- 基金(76857)
- 家(70766)
- 国家(69749)
- 研究(67502)
- 科学基金(58695)
- 社会(45409)
- 社会科(43027)
- 社会科学(43011)
- 基金项目(41023)
- 自然(40141)
- 自然科(39260)
- 自然科学(39243)
- 省(38854)
- 自然科学基金(38607)
- 划(33651)
- 资助(30818)
- 教育(29976)
- 编号(24633)
- 重点(22985)
- 部(22356)
- 创(21650)
- 发(20700)
- 科研(20579)
- 计划(20521)
- 创新(20316)
- 国家社会(19585)
- 业(19415)
- 教育部(18878)
共检索到199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志超 张紫璇 严雨
本文基于CHFS数据,分析了抚育未成年子女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未成年子女、未成年子女数量的增加都会显著提高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概率、增加保费支出;将商业保险细分为人寿险、健康险和其他险后,这种正向影响仍然显著;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子女自身、子女父母的保险参与率和保费支出都有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在是否有男孩家庭、是否有学龄子女家庭间存在显著区别。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未成年子女 商业保险需求 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伟 张慧丽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自2013年以来已经进行了数次全国性生育政策调整。人口数据显示,国家生育政策调整虽然未能迅速扭转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趋势,但是有效促进了“二孩及以上”生育率,导致政策受益家庭的孩子数量上升、少儿抚养比提高和家庭规模增大。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影响了家庭对人身保险的需求。基于各省级行政区实施和调整生育政策所提供的“准自然试验”框架,本文利用2005~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国家生育政策调整通过改变家庭中孩子数量从而对家庭人身保险需求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单独二孩”政策导致原“一孩”和“一孩半”生育政策地区的户均实际人身险保费收入相比于原“二孩”生育政策地区分别降低了17.4%和10.0%。这说明家庭内部保障的替代效应和父母养育更多子女的收入效应共同挤出了家庭的部分商业人身保险需求。进一步从细分险种来看,相比于原“二孩”生育政策地区,原“一孩”和“一孩半”生育政策地区的户均投资理财型人身险保费收入明显降低,同时原“一孩”生育政策地区的户均风险保障型人身险保费收入有所升高,显示父母在购买人身保险时同时存在利己和利他动机。综合来看,随着人口数量开始下降,人身保险业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同时面临人口和家庭基数下降,以及户均人身险保费收入降低的双重挑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宇 王文轩
以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样本,将子女数量定义为子女抚养负担,采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研究子女抚养负担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子女抚养负担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和占比。异质性分析显示,子女抚养负担的增加对城镇地区、东部省份以及中高收入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和占比的负向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由于人口流动效应的存在,在人口净流入的情况下,子女抚养负担的增加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和占比的抑制作用有所促进。此外,子女抚养负担的加重会促使家庭增加预防性储蓄,从而减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概率和占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志民
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生育偏好和生育政策的城乡差异构造工具变量,本文实证分析了子女数量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女数量的增加显著抑制家庭收入的提升,生育二胎导致家庭收入平均下降20.8%。此外,这种负向影响还表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生育二胎使得农村家庭收入下降8.8%,城镇家庭收入则下降21.2%。进一步区分是否三代同住以及母亲职业类型家庭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非三代同住家庭、母亲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任领导职务或从事专业技术类职业的家庭中,子女数量对家庭收入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分析结论凸显了宏观层面人口结构调整和居民收入提升以及微观层面生育决策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双重权衡。
关键词:
生育偏好 生育决策 家庭收入 工具变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夏传玲,麻凤利
通过因素分析法,在大型经验调查数据上构建出测量家庭养老功能的多项指标,并据此分析了子女数对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种功能的影响。其结论是:子女数对此三种功能没有直接影响,或影响甚微。因此,“随着子女数下降,家庭养老功能将削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张雯涵
"银发浪潮"的来临和年轻人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得现阶段家庭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家庭对保险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强,在影响家庭参与保险市场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结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以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CHFS)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研究家庭结构对家庭保险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赡养压力、中年人的收入效应、青年人的抚养负担都会影响家庭在保险市场的参与程度。家庭中各代际人数差异对家庭选择各类保险的影响取决于其他代际人数的数量,并且,对不同的保险类别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家庭青年人的数量对家庭保险选择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文铖 张晓蕾 宋志杰 马文瑾 宿昕 朱可欣 朱洪革
利用2015及2016年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411户职工家庭的跟踪调查数据,运用绝对收入流动性指标、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矩阵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实证分析了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对职工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对森林抚育的参与程度处于较低水平;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对职工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高收入组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作为政策目标受益群体的低收入职工家庭,其收入水平并未因森林抚育补贴政策的实行而向上流动。
关键词:
森林抚育补贴 国有林区 收入流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徐毓飞 张凌霜
文章使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了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概率以及深度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现象在城镇地区、东部地区、工作在体制外、不存在隔代抚养的家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该抑制作用通过预防性储蓄效应和母亲的工资性收入效应共同发挥作用,具体影响机制表现为:父母因需要给儿子结婚准备婚房、婚车、彩礼,需要给女儿准备嫁妆而有预见地增加预防性储蓄,未成年子女数量越多的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加更多;同时,未成年子女数量越多,家庭母亲照料需求增加,母亲工资性收入减少导致家庭总收入减少。未成年子女数量通过两方面的影响机制最终使得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概率和深度均显著减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丛洋 胡苏云
目的:研究多重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匹配权重法,研究多重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分析城乡异质性。结果:多重医疗保险能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并存在城乡差异。但与商业健康保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促进家庭消费,需推进城乡二元医疗保险制度融合,提高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水平,扩大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并增加居民收入。
关键词:
多重医疗保险 家庭消费 匹配权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华 徐斌
本文以家庭金融为研究主体,分析并梳理了社会保险对家庭储蓄行为和投资行为两方面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社会保险通过改变生命周期理论的储蓄动机而对家庭储蓄产生影响,其影响因研究区域或数据选取的不同而呈现差异,但对同一国家或地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社会保险对家庭投资行为的影响则通过背景风险实现,且总体结论较为一致,社会保险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家庭对风险资产的持有。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家庭金融 生命周期 背景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煜正 杨再贵 王乃琦
长期护理保险的家庭代际资源分配效应在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数据库(CLIP)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本文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和事件研究法检验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代际转移支付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施带来了家庭代际向下转移支付的增加,而家庭代际向上转移支付没有明显变化;长期护理保险通过改善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从而增加家庭代际向下转移支付,且家庭代际向下转移支付是由失能老人的利他动机驱动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施使参保家庭的经济资源增长。上述结果揭示出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及优化家庭收入分配结构的必要性。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代际转移支付 家庭经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艾静怡 彭希哲
老龄化程度加深对劳动力数量与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带来挑战,而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有助于缓解上述挑战。本文基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经验,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考察长护险对失能人群家庭成员劳动供给的外溢性影响。结果发现,长护险会使失能老人子代的劳动参与率显著提升7.9个百分点,同住比例显著下降7.1个百分点,且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子代女性中,而对失能老人配偶的劳动参与率无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失能老人子代更易受替代效应影响,而失能老人配偶更易受收入效应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长护险改善了失能老人配偶在闲暇和健康方面的福利;还从多个方面增强了代际之间联系,弥补了同住比例下降带来的陪伴缺失。本文为全面评估长护险的总体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劳动供给 非正式照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玉威 张玲玲
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创业决策以及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家庭更有可能创业,因为社会养老保险可以缓解家庭的健康水平和风险厌恶程度对家庭创业的制约作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同时也会通过提高家庭创业的概率进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家庭创业 家庭收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庆跃 杜念宇 臧文斌
本文运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考察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来得到无偏估计量。研究结果发现商业健康保险使我国家庭消费总额平均增加15.51%,高于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拉动,并且其对农村家庭年消费总额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城市家庭。从消费内容来看,商业健康保险对农村家庭的物质生活消费影响最大,为41.60%,对城市家庭影响最大的则是精神文化消费,为87.56%。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有利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家庭消费 城乡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邦昌 韩静舒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CFPS调查2010、2012年两期平衡面板数据,以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法构造了反实事分析框架,估计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医保政策对于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医保带动农村消费的同时也加重了农村家庭医疗支出负担;从分收入层次看,医保对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正向影响显著且大于城镇低收入家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