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9)
2023(11575)
2022(9784)
2021(8926)
2020(7662)
2019(17421)
2018(17060)
2017(32716)
2016(18069)
2015(20228)
2014(20171)
2013(19819)
2012(18296)
2011(16385)
2010(16250)
2009(14752)
2008(14619)
2007(13171)
2006(11072)
2005(9611)
作者
(53564)
(45047)
(44875)
(42805)
(28332)
(21791)
(20566)
(17697)
(16977)
(15819)
(15294)
(14890)
(14422)
(14235)
(13959)
(13957)
(13845)
(13284)
(12995)
(12924)
(11379)
(10986)
(10765)
(10374)
(10109)
(10005)
(9962)
(9910)
(9076)
(9075)
学科
(73678)
经济(73592)
管理(50333)
(47795)
(37693)
企业(37693)
方法(35591)
数学(31866)
数学方法(31616)
(20068)
(19751)
中国(18069)
(15365)
贸易(15362)
(14930)
(14807)
业经(14754)
农业(13516)
(12328)
地方(12072)
(12000)
财务(11983)
财务管理(11954)
理论(11567)
企业财务(11328)
(10780)
银行(10720)
(10408)
金融(10406)
技术(10373)
机构
大学(258887)
学院(258771)
(105396)
经济(103392)
管理(97870)
理学(85855)
研究(85086)
理学院(84894)
管理学(83400)
管理学院(82947)
中国(62567)
科学(54564)
(52416)
(51691)
(47445)
业大(44096)
(43844)
农业(41487)
研究所(40414)
中心(39834)
财经(39110)
(37717)
(35715)
经济学(33403)
(32486)
北京(32146)
师范(32006)
经济学院(30687)
(30098)
(29521)
基金
项目(179993)
科学(140398)
基金(130764)
研究(125645)
(116380)
国家(115386)
科学基金(97809)
社会(80231)
社会科(76094)
社会科学(76069)
(71164)
基金项目(70275)
自然(65013)
自然科(63594)
自然科学(63569)
自然科学基金(62459)
(60446)
教育(59074)
资助(52517)
编号(49921)
重点(40937)
(39891)
成果(39156)
(38181)
(37871)
创新(35668)
科研(35525)
计划(34689)
课题(34307)
教育部(33957)
期刊
(107697)
经济(107697)
研究(68536)
学报(47947)
中国(46339)
(45038)
科学(40366)
(36746)
大学(35015)
学学(33499)
管理(31454)
农业(30073)
教育(25581)
(21498)
金融(21498)
技术(20188)
财经(19128)
经济研究(18636)
业经(18449)
(16409)
(16354)
问题(14692)
(13753)
商业(13299)
技术经济(12396)
业大(12241)
科技(11911)
理论(11894)
(11735)
统计(11684)
共检索到360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国辉  姚金海  
以2007—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为例,实证分析抚养负担视角下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支出,但存在房价的门槛特征,在房价较高阶段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大于房价较低阶段;抚养负担加重也会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抑制作用,而少年儿童抚养负担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大于老年人口抚养负担的抑制作用;加大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要坚持房住不炒、防止房价过快增长、保障民生支出以及完善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峥  高红贵  
文章基于2003—2013年全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广义矩模型,从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出发,实证分析城镇化与房价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上城镇化综合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区域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房价对居民消费增长存在正向作用,其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且具有滞后性;城镇化与房价的交互作用对促进居民消费呈显著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祥  李勇刚  
扩大居民消费是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以分析中国人口抚养比、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人口抚养比与房价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城市化水平与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助涨房价;(2)儿童抚养比与居民消费显著负相关,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并非是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原因;(3)房地产财富效应并不显著,中国居民消费主要受消费习惯的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样会促进消费。因此,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居民合理消费决策的引导将是现阶段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娟  赵光华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房价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双边效应,认为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同时存在刺激作用和抑制作用。进一步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两种效应的大小和净效应。本文结论表明,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存在刺激和抑制两种效应,并且抑制作用大于刺激作用。总体而言,房价波动刺激了消费增长19.03%,房价波动抑制了消费增长29.26%,净效应是房价波动降低了居民消费增长10.2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娜娜  杭斌  
文章在考虑居民收入不平衡和地区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家庭购房压力系数指标并以此作为门限变量,采用2010—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房价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而言,我国住房资产增值并不能拉动消费,并且在研究住房资产增值对消费的影响时共同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考虑地区经济增长率这个共同因素的影响后,住房资产增值并不能拉动消费,一旦遗漏该变量,模型将存在内生性问题,估计结果将表现为住房资产增值能够拉动消费。(2)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种异质性的存在不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和扩大内需。当家庭购房压力系数不超过15.77时,房价上涨带来的住房资产增值并不能拉动消费增长,对于家庭购房压力系数超过15.77的群体而言,房价上涨加重了其负担,将抑制他们消费的增长。(3)不同地区的房价收入比存在明显的差别,与其他省份相比,房价收入比高的地区消费增长相对较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攀  胡宗义  
本文通过扩展Lettau―Ludvigson模型,结合我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对股价和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有弱负效应,而房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正效应。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漾滨  
本文运用生命周期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结合我国2005年7月~2010年8月的经济数据,对股价和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居民收入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大于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都存在财富效用,但不明显,股票市场对消费支出的财富效应略大于房地产市场,但对消费的方差贡献率小于房地产市场;从短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的财富效应,而股票市场则不具有。居民收入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在长短期内都十分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冲  
房价波动影响居民消费,本文通过面板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检验。基于房价影响居民消费总量的研究发现,当期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影响并不显著,短期内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呈现显著的"财富效应"。但长期来看,房价上涨的"挤出效应"逐步显现。同时,收入水平和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具有滞后性影响。基于房价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拉动了居民非住房消费,对居民必需性消费的影响不大,但会通过"财富效应"增加居民非必需性消费。分区域看,在东部和东北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非住房消费的影响较小,但在西部地区房价上涨能够显著增加居民的非住房消费,中部地区则只有滞后性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春风  陈乐一  刘建江  
本文将房价、住房面积、消费习惯及借贷约束等变量引入消费者最优选择模型中,构建出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条件下,能够检验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动态系统广义矩阵方法,采用我国29个省市的年度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实证分析。研究显示:①我国城镇居民受到较强消费习惯与收入敏感性的影响;②房价波动对居住消费的影响为负,对非居住消费的影响为正,且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③中东西部地区房价波动对居住消费的影响均为负,但影响系数差异较大;对非居住消费的影响差异更为明显,对东西部地区影响为正,对中部地区为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柳思维  
住房兼具消费品与投资品双重属性,房价波动影响居民消费亦具双重性:既存在促进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又存在抑制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同时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信心效应等影响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以房价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倒U假设、房价波动的合理区间理论等为基础,房价合理调控需要在充分发挥住房民生保障功能的基础之上,构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分享机制,以实现房地产发展、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文杰  
自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投资比重持续增长,房价始终处于上涨态势,导致房价收入比过高。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边际消费倾向持续下滑、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落后于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的现状。一方面过高的房价通过"实现的财富效应、未实现的财富效应、流动约束效应、信心效应"等渠道刺激着城镇居民消费,另一方面过高的房价又通过替代效应、预防性储蓄效应、财富再分配效应、消费信心效应等渠道抑制着城镇居民消费。总体而言,房价上涨过快、过高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应通过进一步完善住房市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引导民众树立合理消费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健  张玉新  
本文在生命周期—永久收入的消费分析框架中引入信贷传导机制,证明了信贷市场的发展可以通过放松流动性约束和促进跨期消费替代效应来缓解房价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抑制高房价不能以挤出消费为代价,而应发展资产价格渠道和促进信贷可得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成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房价的波动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先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层面分析,并基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现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hausman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2003-2016年我国35个城市的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从房价痛苦指数、挤出效应及人口流入的区域差异三个方面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解释,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风  卫国  李玉双  
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文章构建出预期视角下房价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基础模型以确定两者的协整关系,并建立长期均衡动态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表明:预期房价上涨抬高居民住房投资品属性权重,这是阻碍财富效应发挥的主要原因。全国层面:房价上涨乐观预期下,居民出现"短视行为",减弱"资产效应",加强"财富重新分配效应"、"预防性储蓄动机效应"等挤出效应,导致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房价均抑制居民消费;地区层面: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引起房价地区间的空间效应及领先滞后关系,导致在短期内,房价对消费的影响均是挤出效应,地区差异体现在强度上,而长期差异在影响方向上也有体现,东中部地区为挤出效应,西部地区为财富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文佳  
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房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两类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传导效应,并基于VAR模型的向量自回归方法,采用我国2011-2018年的季度数据,就房价和股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资产持有者和未持有者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资产价格会通过财富效应、预期效应和资产抵押效应对资产持有者的消费升级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同时也会通过预算约束效应、替代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效应对未持有资产者的消费升级产生负向挤出效应。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最终效应取决于资产持有者和未持有者各种效应的相对强弱。实证研究则表明,不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我国房价和股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促进效应均要强于负向挤出效应,且房价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溢出效应要强于股价。居民消费升级存在自我修正机制,房价和股价的波动在短期内也会对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影响,居民收入仍然是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最主要的内生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