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8)
- 2023(10862)
- 2022(9089)
- 2021(8554)
- 2020(7213)
- 2019(16589)
- 2018(16257)
- 2017(32558)
- 2016(17210)
- 2015(19173)
- 2014(18815)
- 2013(18520)
- 2012(16932)
- 2011(15153)
- 2010(14847)
- 2009(13419)
- 2008(12779)
- 2007(11119)
- 2006(9431)
- 2005(7803)
- 学科
- 济(80748)
- 经济(80676)
- 业(56932)
- 农(46713)
- 管理(45671)
- 方法(40411)
- 数学(37585)
- 数学方法(37220)
- 企(35492)
- 企业(35492)
- 农业(30885)
- 业经(19750)
- 财(18493)
- 中国(17815)
- 地方(16094)
- 制(13587)
- 贸(13519)
- 贸易(13516)
- 易(13149)
- 技术(11661)
- 务(11182)
- 财务(11152)
- 财务管理(11125)
- 发(10945)
- 环境(10862)
- 企业财务(10664)
- 策(10550)
- 农业经济(10392)
- 学(10367)
- 体(9989)
- 机构
- 学院(239246)
- 大学(234196)
- 济(106360)
- 经济(104666)
- 管理(100290)
- 理学(89025)
- 理学院(88248)
- 管理学(86863)
- 管理学院(86431)
- 研究(70586)
- 中国(55575)
- 农(53361)
- 京(45736)
- 财(45249)
- 科学(41116)
- 农业(40627)
- 业大(39942)
- 财经(37553)
- 中心(36741)
- 经(34749)
- 江(34005)
- 经济学(33353)
- 所(32372)
- 经济学院(30678)
- 经济管理(29777)
- 研究所(29449)
- 范(28496)
- 师范(28254)
- 财经大学(28035)
- 北京(27107)
- 基金
- 项目(172731)
- 科学(139220)
- 基金(129654)
- 研究(127357)
- 家(111028)
- 国家(110056)
- 科学基金(97656)
- 社会(85360)
- 社会科(80909)
- 社会科学(80892)
- 基金项目(69671)
- 省(67363)
- 自然(62271)
- 自然科(60900)
- 自然科学(60888)
- 自然科学基金(59836)
- 教育(58159)
- 划(55434)
- 资助(52228)
- 编号(51069)
- 部(39879)
- 成果(38312)
- 重点(37708)
- 发(37349)
- 创(36488)
- 国家社会(36293)
- 教育部(34818)
- 人文(34632)
- 创新(34082)
- 科研(33417)
- 期刊
- 济(109632)
- 经济(109632)
- 研究(62808)
- 农(56436)
- 中国(40690)
- 农业(38444)
- 学报(33033)
- 财(32933)
- 科学(32173)
- 管理(31228)
- 大学(27320)
- 学学(26447)
- 业经(25177)
- 融(24296)
- 金融(24296)
- 技术(20861)
- 财经(18001)
- 业(17587)
- 教育(17340)
- 问题(16658)
- 经济研究(15746)
- 经(15296)
- 农村(13885)
- 村(13885)
- 农业经济(13665)
- 统计(12936)
- 世界(12406)
- 版(12127)
- 技术经济(11916)
- 策(11779)
共检索到330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蔡玲
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流动家庭中的"流动儿童"也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将子女放在老家由长辈照看的抚养模式渐渐在发生改变,外出务工的父母双方更多地承担了日常的子女照顾者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农民工的实际调查,利用计量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这对他们在经济、闲暇和社会交往方面会有某些影响,但是就总体而言,他们在亲身参与抚育子女的过程中所感受、享有的积极体验和收获比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多。同时,父母对子女抚养的亲身参与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经历抚养子女这一整个过程对农民工群体在自身成长和完善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抚养子女 自身完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俊强
文章基于2012年武汉市调研数据,对样本地区农民工住房情况与城市融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住在集体宿舍、工棚和生产场所的农民工来说,租房和拥有自己住房的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的概率更大;上班花费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农民工比上班花费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农民工完全融合的概率更小;与家人共同居住的农民工比单独居住的农民工完全融合的概率更高。随着人均住房面积的提高,农民工完全融合的概率也显著增加,但人均住房面积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 城市融合 廉租房 公租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类明 许海燕
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根本意义是要使农民工真正学到本领,素质得到提升,尽快跟上城市发展节奏,更好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为了客观了解武汉市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与需求,课题组抽选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定点的公立培训机构为载体,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人员结构、机构类型、培训周期、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和聚类分析。研究认为:农民工职业培训是与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联的公共事业,更是关乎民生、和谐稳定的大事,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各地政府应当适时适度适量地出台刺激人们参与职业培训的政策保障措施,科学设计与职业教育学习相关的法律规则、社会保障、就业和劳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增阳 崔学昭 姬生翔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逐步深入,公众满意度已成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改进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了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MWSI),并使用武汉市806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检验。在测量模型估计方面,各观测变量显示出了较低的测量误差;在结构模型方面,模型假定基本得到了验证。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文章进一步指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是改善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根本保证,提供符合农民工预期的公共服务是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前提,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是改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信任的重要基础,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增阳 崔学昭 姬生翔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逐步深入,公众满意度已成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改进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了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MWSI),并使用武汉市806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检验。在测量模型估计方面,各观测变量显示出了较低的测量误差;在结构模型方面,模型假定基本得到了验证。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文章进一步指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是改善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根本保证,提供符合农民工预期的公共服务是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前提,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是改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信任的重要基础,并据此提出了健全适应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各项公共服务质量和供给顺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回应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德林 陈永杰
在对农民工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值Logistic回归模型和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工资水平、耕地数量对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性别和职业类型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没有显著关系。从影响方向看,教育程度、工资水平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意愿正相关,年龄、工作年限、耕地数量与农民工培训意愿负相关;从影响程度看,工资水平是影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最主要因素,其余依次为教育程度、年龄、工作年限和耕地数量。总体来看农民工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这一政策较为认同。未来应注重整合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的三方资源,建立政府—市场(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波
在2010年对四川省流动人口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测量"父母生养子女的主要态度"和"子女能力培育意愿"两个变量,科学分析四川省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态度同他们在培养子女能力方面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生育态度 子女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宏
以武汉市的农民工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运用GMM估计的计量方法,重点探索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民间借贷以及两者之间交互作用对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农民工民间借贷的获得,而社会资本和民间借贷的获取都有利于农民工个人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农民工民间借贷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系数会受到社会资本的调节,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社会资本的引入会降低民间借贷对于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系数,这说明中国农民工现阶段过多依赖于情感性社会关系网络发展的民间借贷对于提高其个人收入水平的积极影响是有限的。因此,农民工可以通过适当扩展工具性社会资本网络来获取融资服务,从而提升其收入水平。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民间借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建玲 刘传江
中间选民定理是新政府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有效解决了集体选择的悖论,也适用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政策分析。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代表农民工市民化偏好的市民化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未来归属倾向和自我身份判断发生了背离,并在此基础上,将农民工划分为5个亚群体,发现中间不定者具有中间选民特征。在对中间不定者诉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应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业改革和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改革等措施。
关键词:
中间选民理论 农民工市民化 市民化意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董克 张珂 程良 刘晶晶 李伟 陈涛 张皛 侯玮辰 王子舟
为向农民工提供有效知识援助,图书馆需了解他们的知识素养与知识需求。2006年夏调查组对武汉市495名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信息知识能力在整体上依然比较低下,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比较传统。虽然他们对信息知识作用的感知是良好的,求知欲望也很强,但业余时间少、经济收入低是农民工阅读难的主要原因,而地理位置远等则是图书馆利用难的主要原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庞文
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 ,描述了当前武汉市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 ,在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以及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以期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方齐云 许文静
目的:探究家庭中子女的抚养负担对老年人医疗需求满足水平的影响,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以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别采用OLS和分位数回归,定量研究家庭抚养少儿比对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少儿抚养比的系数估计值显著为负,且其绝对值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抚养子女对老年人医疗支出存在挤出效应,且医疗支出越高,挤出效应越强。结论:抚养子女影响老年人医疗需求的满足水平,尤其是经常患病或患有大病的老年人,其医疗需求更得不到有效满足。
关键词:
少儿抚养比 老年人医疗支出 挤出效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孟颖颖 韩俊强
分析了经典理论假设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行为及保险需求,并基于2007年武汉市的调研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样本地区农民工财富积累水平与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存在保险需求悖论:随着融合阶段的推进,农民工对保险的需求随财富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还发现,收入水平有限、制度认知不足、权力意识的缺乏与制度设计不合理是造成融合初期农民工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现行城乡非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及"社会比较"心理是导致融合后期农民工社会保险需求仍然较强的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农民工 财富积累 风险规避 保险需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远春
基于时空情境变化的背景,结合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业农民工的566份调查问卷分析,从农民工主体角度探讨他们对农民这一强制性身份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大比例的农民工对农民身份呈模糊认同的状态。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入城前居留意愿、大众传媒接触程度、在城从事职业数、月收入满意度、家庭支持外出务工程度、务农时间等6个变量最终影响着农民工身份认同。城市体验、进城期望、乡土记忆对农民工身份认同起着独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由大到小影响着农民工身份认同。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认同 乡土记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翠琴 韦翠娜
以农民工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t回归方法对农民工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农民工选择参加何种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平均每年工作时间、所在单位是否为职工参保和家里是否有人参保4个因素对农民工是否参保产生显著影响;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儿子数、所在单位是否为职工参保,以及对制度的满意度这些因素对农民工选择社会养老保险的种类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失范:城市农民工的游民化倾向——武汉市农民工游民化问题调查
大城市农民工消费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588份调查问卷
外来农民工家乡汇款的影响因素及动机分析——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村委会选举:农民工的参与现状与原因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农民工城市融合中的“收入悖论”——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农民工城市住房的流动性约束及其理性选择——来自武汉市628个家庭户样本的证据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农田生态补偿额度测算——以武汉市的调查为实证
积极财政政策与农民工定居问题
子女教育对农民工回迁的因果效应——基于CHIP2008农村人口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民工职业类型与迁移距离的关系研究——基于沈阳市农民工的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