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0)
- 2023(6401)
- 2022(5330)
- 2021(4743)
- 2020(3625)
- 2019(8281)
- 2018(8003)
- 2017(14902)
- 2016(7992)
- 2015(9062)
- 2014(9125)
- 2013(9159)
- 2012(9070)
- 2011(8507)
- 2010(8757)
- 2009(7967)
- 2008(7756)
- 2007(6980)
- 2006(6611)
- 2005(6322)
- 学科
- 济(41831)
- 经济(41794)
- 业(19214)
- 地方(19183)
- 管理(18980)
- 中国(15367)
- 农(13927)
- 企(12240)
- 企业(12240)
- 业经(10618)
- 地方经济(10532)
- 农业(9995)
- 发(9297)
- 方法(8621)
- 环境(8401)
- 学(8395)
- 融(8268)
- 金融(8267)
- 贸(7725)
- 银(7717)
- 贸易(7713)
- 银行(7703)
- 行(7633)
- 易(7348)
- 数学(6972)
- 数学方法(6915)
- 发展(6688)
- 展(6668)
- 技术(6623)
- 制(6601)
- 机构
- 学院(119565)
- 大学(115397)
- 研究(49846)
- 济(49271)
- 经济(48112)
- 管理(40242)
- 中国(38204)
- 理学(32745)
- 理学院(32214)
- 管理学(31653)
- 管理学院(31429)
- 科学(31252)
- 京(26688)
- 所(26452)
- 农(24216)
- 研究所(23739)
- 中心(22225)
- 财(21923)
- 江(20184)
- 范(18739)
- 农业(18610)
- 师范(18555)
- 院(18263)
- 业大(18137)
- 省(17871)
- 北京(17755)
- 州(16679)
- 财经(16159)
- 科学院(16028)
- 师范大学(14816)
- 基金
- 项目(74792)
- 科学(57788)
- 研究(55738)
- 基金(50894)
- 家(45032)
- 国家(44607)
- 科学基金(36756)
- 社会(34521)
- 社会科(32659)
- 社会科学(32650)
- 省(31317)
- 基金项目(26751)
- 划(25655)
- 教育(23902)
- 发(23580)
- 编号(23048)
- 自然(22407)
- 自然科(21715)
- 自然科学(21707)
- 自然科学基金(21259)
- 资助(20328)
- 发展(19000)
- 成果(18793)
- 展(18673)
- 重点(17683)
- 课题(17487)
- 创(15264)
- 部(15173)
- 创新(14358)
- 国家社会(13927)
共检索到204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元林 赵光洲
抚仙湖是云南高原湖泊中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是云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水量、提供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养殖水产品、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发展旅游的功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系统,给沿湖人民带来了严峻的生态保护任务。只有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想,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着力建设生态抚仙湖,才能促进抚仙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抚仙湖 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元林 赵光洲
高原淡水湖泊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在所处流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地位突出。水资源是湖泊资源的核心,是湖泊生态系统维持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面对水质和湖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研究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高原湖泊湖区的发展,应在水环境容量的范围内,通过建立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协调发展机制和管理制度,运用以经济为主的多种手段,促进外部效应内部化,调整湖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积极引导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高原湖泊 判定条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佩钦 仇少君
围湖垦殖形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式,湖垸农业的形成加速了湖区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压力也促进了围垦。不断的围湖垦殖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湖泊面积减少,湖垸农业处于外洪内涝的环境中。归纳了洞庭湖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水面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土壤退化和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等。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调整湖垸农业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避灾、减灾模式、水生经济植物模式、工业原料作物模式、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湖洲草地草食畜禽模式、麻基(油菜)渔塘农业模式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毕云龙 罗晓琳 蒙达
本文总结分析了云南省抚仙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的实践做法与实际问题,提出了流域空间优化、破解用地矛盾、拓宽生态修复资金渠道等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美婷 胡振宇
深圳作为国家首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具有向国内外同类超大城市提供破解大城市病解决方案的任务使命。本文在阐述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以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区为研究案例,深入剖析老城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提出打造集约紧凑的立体空间开发模式、构建以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驱动体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幸福格局、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对策建议来推动老城区复兴。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老城区 复兴 罗湖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明辉 魏晓
要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必须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识别与判定,其次在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度的基础上,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度数学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对环洞庭湖区1998—2006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1998年农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余各年洞庭湖区农业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并针对今后环洞庭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文红 陈少洲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区具有发展农林牧渔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热基本同期,无霜期近300天,适合水稻等多种高产作物生长。鄱阳湖区自古以来号称“鱼米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义 朱晓辉 许南垣
云南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建设,涉及旅游改革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建设、城镇化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已经不是单纯的旅游改革发展试点,而是以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为主的综合配套改革,它与一般的旅游试验区的区别在于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发展,兼顾流域内所有利益,实现各方面和谐发展。因此,按照生态建设和旅游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线,创新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体制,着力提高流域内资源配置、生态建设和旅游综合管理的能力,正确处理好旅游与生态建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对外开放五个方面的关系,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城乡和谐文化,最终推动试验区社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生态建设 旅游改革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载田,唐云松
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及其环境进行管理和保护的特殊区域生态系统综合体,具有多种功能。湖南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完整,且量多、面广、高品位,特别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为确保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又能拓展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是其必然选择。而且一定要旅游规划先行,推广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
湖南 自然保护区 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月欣
达赉湖区域经济发展过快,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危机。其原因在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缺乏系统的长远考虑、政府业绩评价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对生态系统认识的局限性。克服这些问题,达赉湖区域的发展应当遵循以当地人们的福祉改善为发展根本目标、立足于千秋万代统筹规划设计未来、不损害后代子孙利益等原则,采取统筹制定达赉湖区域规划、调整该区域政府业绩构成、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髓、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等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文学 殷建军
东平湖库区人口、资源及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 ,贫困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严重制约了库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及理论分析了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 ,并对库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东平湖 库区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兆开
东平湖库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滞洪区和重要的补给水源区,是"南水北调"与山东省"西水东送"输水干线的总枢纽。发展生态经济保护东平湖库区生态环境,事关黄河防洪安全和"南水北调"东线以及山东"西水东送"工程调水的成败,也是东平湖库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遵循生态和经济规律,构筑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双赢"基础上的生态经济产业,实现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应锋 廖绍波 陈勇 罗水兴 刘东蔚 蔡刚 孙冰
苏铁起源于3亿年前的晚石炭纪。仙湖苏铁(Cycas fairylakea D.Y.Wang)属于苏铁科苏铁属[1],为国家I级濒危保护植物[2],根据IUCN的最新标准[3],仙湖苏铁可列为极危物种(CR)等级[4],其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更是名符其实的"活化石",对研究古地理的变迁及生物的演化有重要意义,作为珍稀古老物种基因更有不可替代的价值。1999年11月在深圳市塘朗山首次发现较大面积集
关键词:
深圳 仙湖苏铁 种群特征 保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运霞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兴建了3000多座大中型水库,产生了数以千万计的移民,由此产生的库区移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移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由水库运用子系统和移民经济子系统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庞大系统工程,只有从两大系统的现状及相互影响出发去分析库区移民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库区移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移民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东平湖库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