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8)
2023(6303)
2022(5358)
2021(4919)
2020(4168)
2019(9106)
2018(9189)
2017(16981)
2016(9195)
2015(10060)
2014(9725)
2013(9331)
2012(8589)
2011(7771)
2010(7986)
2009(7616)
2008(7702)
2007(7004)
2006(6358)
2005(5980)
作者
(26433)
(22177)
(22101)
(21363)
(14301)
(10705)
(9865)
(8517)
(8294)
(7994)
(7778)
(7476)
(7430)
(7207)
(7147)
(6803)
(6493)
(6441)
(6351)
(6312)
(5567)
(5490)
(5339)
(5116)
(5052)
(5039)
(5020)
(4872)
(4402)
(4301)
学科
(34407)
经济(34339)
管理(33397)
(25011)
(21632)
企业(21632)
环境(12459)
(12029)
(11891)
方法(9934)
(9817)
(8654)
业经(8622)
中国(8439)
(8369)
数学(8226)
数学方法(8124)
(8111)
地方(8004)
体制(7197)
(7129)
财务(7108)
财务管理(7090)
企业财务(6756)
(6646)
银行(6630)
(6489)
金融(6487)
(6330)
生态(6243)
机构
大学(127602)
学院(127601)
(52222)
经济(51047)
管理(46980)
研究(46138)
理学(39522)
理学院(39034)
管理学(38366)
管理学院(38136)
中国(35509)
科学(27800)
(27662)
(26802)
(23145)
(21238)
中心(20934)
(20863)
研究所(20766)
财经(20734)
业大(18845)
(18670)
(17632)
北京(16775)
农业(16417)
经济学(16301)
(15998)
(15789)
(15783)
师范(15575)
基金
项目(86715)
科学(68350)
基金(63365)
研究(63350)
(55667)
国家(55261)
科学基金(47321)
社会(41126)
社会科(38997)
社会科学(38987)
(34581)
基金项目(33723)
自然(30029)
自然科(29168)
自然科学(29160)
自然科学基金(28603)
(28343)
教育(28208)
资助(24894)
编号(23989)
(22244)
重点(20544)
成果(19565)
(19104)
(18803)
(18276)
课题(17707)
国家社会(17582)
创新(17330)
科研(16557)
期刊
(64993)
经济(64993)
研究(37684)
中国(28762)
(23161)
学报(20699)
(19601)
科学(18807)
管理(18693)
大学(16226)
学学(15471)
农业(13125)
(13103)
金融(13103)
教育(11870)
财经(10715)
技术(9951)
业经(9647)
(9103)
经济研究(8628)
问题(7800)
资源(7544)
(6725)
(6706)
科技(6431)
(5942)
现代(5882)
国际(5808)
财会(5752)
会计(5682)
共检索到201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许春  张世涛  李荫玺  付刚  
本文分析了抚仙湖水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抚仙湖东岸海镜—居乐段环境现状的调查,论证了该区段实施污染控制和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工程措施,包括:村庄污染控制、湖滨湿地恢复、湖岸保护和景观修复、天然沙滩恢复、河口拦沙截污、沉水植物保护与恢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学勤  邢伟  张晓可  
针对巢湖湖滨带水生植物消失的问题,提出浅水区自组织生态修复技术框架,并开展工程示范。该技术框架依据湖泊水生植被恢复的环境条件需求,针对不同区域湖滨带情况,提出合理的修复目标,进而集成系列工程措施,改善湖滨带环境并恢复水生植被。根据该技术框架实施中试工程,恢复湖滨带水生植被面积5万m2,使水生植物多样性增加70%,植被盖度由30%提高到60%。该技术为巢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洪铸  宋春雷  刘学勤  李堃  
首先概述了巢湖湖滨带及滨湖区生态系统现状,包括土地利用、理化环境、水生植物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然后对整合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环湖岸线和水向湖滨带修复方案。前者运用混凝土-原位土壤-植被混合护坡系列技术建立稳固的环湖生态岸线,后者运用水位调控技术和基底改善技术恢复湖滨带水生植被。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毕云龙  罗晓琳  蒙达  
本文总结分析了云南省抚仙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的实践做法与实际问题,提出了流域空间优化、破解用地矛盾、拓宽生态修复资金渠道等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匡武  芮明  张彦辉  严云志  吴添天  
从湖滨带区域环境条件及氮磷输出强度差异出发,探讨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特征及效果,选取巢湖西北岸湖滨带生态恢复区与原生灌草区内4个典型断面开展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对比试验,研究暴雨期及暴雨间期4个断面氮磷削减效果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暴雨期,断面2和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效果明显,断面2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9%和60%,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0%和58%;暴雨间期,断面2区域内水体氮磷浓度平均下降67%和63%,断面3则为59%和51%;生态恢复工程去除暴雨径流中氮、磷的效果,与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断面2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效果最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艳红  靖玉明  刘道行  孟飞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新薛河入湖口湖滨带人工湿地修复区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该地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以评价退耕还湿措施对湖滨带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生态修复工作,湖滨带退化湿地中的植物物种数量由修复前的16科25种提高到修复后的24科47种。修复后的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其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未修复地区,其中,修复后的湿地高位台田区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619、0.745和0.860,远高于未修复高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可  刘学勤  刘文治  
采用样带法研究了巢湖东部水源区湖滨带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从而探索受损湖滨带植被的修复途径。研究表明:巢湖东部水源区湖滨带共有植物47种,隶属于23科、40属。TWINSPAN分类把45个样方划分为12个群丛,结合各样方实际水面以上高程,将其归并为5个群落类型。DCA排序结果表明水分和土壤基质类型是决定湖滨带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结合巢湖多年水文数据分析了湖滨带优势物种与水文的关系,并建议竹叶眼子菜作为沉水植物恢复的先锋物种,荇菜作为浮叶植物恢复的先锋物种,苔草、芦苇等植物作为近岸区域恢复的主要物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付扬军  师学义  和娟  
本文以"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为依托,分析了统筹协调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关系、落实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控制性规划编制的逻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元林  赵光洲  
抚仙湖是云南高原湖泊中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是云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水量、提供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养殖水产品、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发展旅游的功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系统,给沿湖人民带来了严峻的生态保护任务。只有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想,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着力建设生态抚仙湖,才能促进抚仙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洱海湖滨区是大理地区的农牧渔业主产区,但随着近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粗放式的快速增长和发展,使得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的凸显出来,化肥和化学农药的过量施用,人畜禽粪便和农村垃圾的泛滥,农用塑料残膜的污染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等,进一步引发和加剧了湖滨区及湖泊水质的恶化、生物多样性丰度下降、土壤酸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等系列环境问题,严重障碍和制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力图通过从行政、法律、技术、工程、管理和政策等多个层面,对湖滨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德喜   郑劲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晶  张饮江  董悦  李岩  曹世伟  刘晓培  翟斯凡  
湖滨带是水陆生态交错带,具较高的环境、生态、经济及美学价值。但近年来,由于缺乏合理的生态规划意识,多数湖岸建设与改造,忽略了直立式驳岸对湖滨带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湖滨带退化,水生植物消失,生物群落丧失,湖岸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基于淀山湖湖滨带直立式驳岸带来的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分析了水位多变下直立式驳岸型淀山湖湖滨带构建难点,创新阶梯型植物床和消浪、防浪等湖滨带生态景观构建技术,探索出湖滨带直立式驳岸生态景观构建的新模式,实现湖滨带直立式驳岸水生态系统净化与生态景观的有机融合,为我国退化湖滨带生态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严军  王飞  蔡安哲  申世广  
选取彰显南京"山水城林"特色的玄武湖东岸立面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其景观天际线进行分段与分层提取,依此进行分形维数的计算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分形理论可以为滨水景观评价提供量化工具。通过多维度分维对比,量化分析滨水立面层次及景观天际线节奏,得出植物分维是景观天际线的主导因素,建筑对景观天际线影响较大。以期为滨水立面景观优化、滨水景观设计和区域城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洪铸  
介绍了湖滨带的定义、分区、生态特征、服务功能以及研究概况,简述了专刊论文所依托的巢湖湖滨带修复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目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宣淮翔  安树青  孙庆业  刘梅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研究了巢湖西半湖北岸湖滨带蓝藻堆积处不同深度层次的细菌多样性。利用直接法提取了蓝藻堆积处3个不同深度层次样品(A层0~2 cm、B层2~10 cm、C层10~20 cm)中的细菌总DNA,并进一步构建各层细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结果表明,蓝藻堆积处各层细菌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均伴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各层的细菌优势类群主要归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