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
- 2023(217)
- 2022(180)
- 2021(143)
- 2020(154)
- 2019(298)
- 2018(279)
- 2017(489)
- 2016(348)
- 2015(332)
- 2014(366)
- 2013(335)
- 2012(324)
- 2011(339)
- 2010(305)
- 2009(312)
- 2008(308)
- 2007(265)
- 2006(256)
- 2005(236)
- 学科
- 学(801)
- 济(622)
- 经济(619)
- 管理(502)
- 水产(482)
- 动物(433)
- 动物学(363)
- 业(362)
- 企(263)
- 企业(263)
- 制(260)
- 中国(255)
- 体(240)
- 及其(215)
- 农(208)
- 财(198)
- 方法(193)
- 虫(183)
- 害(178)
- 茄(172)
- 家(171)
- 物(171)
- 番(168)
- 番茄(168)
- 理论(156)
- 教育(155)
- 体制(154)
- 虫害(150)
- 数学(141)
- 数学方法(139)
- 机构
- 大学(4842)
- 学院(4715)
- 研究(2790)
- 农(2639)
- 科学(2421)
- 农业(2225)
- 所(1862)
- 中国(1776)
- 研究所(1771)
- 业大(1588)
- 室(1510)
- 实验(1444)
- 实验室(1398)
- 业(1353)
- 农业大学(1341)
- 重点(1336)
- 省(1277)
- 京(1250)
- 中心(1071)
- 济(1056)
- 科学院(1040)
- 经济(1017)
- 院(1012)
- 江(1010)
- 技术(1001)
- 部(996)
- 管理(897)
- 研究院(877)
- 家(796)
- 生物(753)
共检索到7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亚红 田桂英 郑银英 崔百明 李诗林 向本春
【目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CMV和ToMV的RNAi表达载体pBi35STC12转入红番3号加工番茄,获得抗CMV和ToMV的加工番茄植株,为加工番茄病毒病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扩增,选取新疆加工番茄CMV分离物NS0-4 1a复制酶第1 051-1 350bp序列和ToMV分离物SCS-2 130/180ku复制酶第1 920-2 200bp序列,作为干扰片段CR12和To12。通过T克隆载体将CR12和To12连接成拼接片段TC12,构建成含反向重复结构拼接片段的RNAi表达载体pBi35STC12。通过农杆菌介导法,用其转化红番3号加工番茄,经过筛选、PCR检测得到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明 宋阳 王丕武 马建 晏佳琳 付永平 曲静 张卓 董环宇 李琦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同时抑制大豆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SBA)和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基因在种子中的表达,改良大豆营养品质,为培育优质大豆材料奠定基础。【方法】根据RNAi原理,酶切获得Lox目的片段,构建以除草剂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种子特异性启动子P7αP启动SBA和Lox双干扰的pCAMBIA3301-SBA-Lox(pSBA-Lox)干扰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品种为吉农28),采用PCR、Southern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检测。【结果】质粒PCR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双价RNAi植物表达载体p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敬娜 刘亚 李翔 袁潜华 赵久然
以pCambia3301载体为基础,以玉米Ubiquitin(Ubi)启动子、拟南芥叶绿素转运肽(Chloroplast transit pep-tide,Ctp)基因、抗草甘膦Epsps基因为元件,构建了玉米高效双元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幼胚,获得了抗草甘膦无抗生素标记的转基因玉米植株。经田间初步检测转化玉米植株具有一定的草甘膦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臻 张贵林 王庆国 柳絮 李海青 姚方印 刘炜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病害,该病可导致病株生长迟缓、矮化、抽穗结实困难,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产。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不同双链RNA序列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5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获得了相应片段,结合基因沉默的方法,分别构建RNA干扰载体,并进一步将发夹结构构建入以玉米泛素Ubi为启动子、以bar基因为选择标记的改造后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1300-Ubi中,经农杆菌介导对黄淮稻区主栽水稻品种圣稻13进行遗传转化,成功获得了5个含有水稻黑条矮缩病干扰片段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获得了部分水稻转化植株。旨在为下一步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及抗病水稻新品种的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旸 刘永翔 谭玉梅 王海 刘作易
为给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Aspergillus chevalieri var.intermedius)多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新的选择标记,利用MYA培养基测G418敏感性后,以质粒pcDNA3.1(+)为中间载体构建nptⅡ基因表达元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至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结果表明:用构巢曲霉PgpdA启动子、nptⅡ基因和构巢曲霉色氨酸C终止子TtrpC组成的G418抗性基因盒替换双元载体pDHt/sk-bar上的草丁膦抗性盒,成功构建双元载体pDHt/sknt,并且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获得的G418抗性转化子遗传稳定,nptⅡ基因主要以单拷贝形式插入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基因组D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晓艳 李海涛 张子君 邹庆道
通过对4份亲本材料完全双列杂交后代进行方差分析、配合力分析,对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一般配合力较大,其二者比值为(GCA/SCA)18.7,说明番茄对晚疫病的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利用Haym an双列杂交法,对各亲本和杂交组合后代间的方差(Vr)、协方差(W r)进行回归分析,抗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遗传效应中存在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广义遗传力为96.8%,狭义遗传力85.6%,进一步说明了在番茄抗晚疫病的遗传中以加性效应为主。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抗性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莉莉 牛良
为获得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新材料,采用同源重组法构建了抗苹果茎痘病毒的植物表达载体,并对苹果砧木材料M26进行了遗传转化,成功获得了转基因阳性植株。首先以感病的皇家嘎拉叶片为材料,反转录合成c DNA第一链,采用PcR方法克隆获得了489 bP的ASPV外壳蛋白基因的保守片段,通过TOPO克隆技术将该基因片段连接进入载体P ENTR/SD/D,构建了入门克隆载体P EN-ASPV,再通过LR反应置换该片段连接进入目标载体P HELLSgATE12,构建了RNAi植物表达载体PHE-ASPV,并采用冻融法转入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中,获得了可用于植物遗传转化的工程菌EH-ASPV。采用农杆菌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海燕 李定琴 黄兴奇 余腾琼 殷富有 张敦宇 付坚 程在全
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所用Pi-ta+基因是一个来自景洪直立型紫秆普通野生稻的基因,该基因属于稀有的抗稻瘟病Pi-ta+等位基因,具有抗稻瘟病的能力;几丁质酶是一种以几丁质为底物的水解酶,它可以降解病原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破坏细胞新物质的沉积使病原体死亡。为获得抗稻瘟病的水稻新材料和进一步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构建了Pi-ta+和Bchi的双价表达载体pCAMBIA1300-Pi-ta+-Bchi,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栽培稻品种云资粳41中,经过一定浓度的甘露糖筛选培养,分化得到的再生苗经氯酚红显色法和PCR检测,获得11棵转基因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 王建锋 王晓杰 康振生 韩德俊
以小麦品种西农1376为受体,利用Overlapping PCR的方式构建了防御素基因alfAFP和抗菌肽基因spCEMA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与pAHC20共转化幼胚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再生T0代植株269株,春化后移栽成活188株。对叶片基因组DNA进行目的基因和bar基因PCR扩增表明其中7株是共整合植株,共整合频率为0.1%,初步证明融合基因已成功通过共转化方式导入受体小麦品种中。影响共整合率的因素分析表明,在使用除草剂PPT对bar基因进行筛选的过程中,筛选时间的缩短并不会明显降低筛选的效率。
关键词:
小麦 转基因 融合基因 共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晓梅 许向阳 李景富 陈秀玲 徐艳辉
【目的】挖掘番茄晚疫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番茄抗晚疫病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利用含番茄晚疫病抗性基因ph-1,2,3的L3708(Lycopersicon.pimpinellifolium)为父本,感病的优良品系04968(L.esculentum)为母本培育的260个F2单株为图谱构建群体,通过AFLP、SSR2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构建分子遗传图谱。根据苗期接种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T1,2的抗性反应,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结果】构建了包含12个连锁群的分子遗传图谱,其中包含3个SSR标记和149个AFLP标记。该图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光辉 杨琦凤 尹贤贵 汝雪娟 张赟 史抒
比较了重庆晚疫病田间自然发病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的差异,进行了晚疫病抗性材料CLN2037B对晚疫菌生理小种T1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及后代分离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①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与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一致,在重庆春季露地进行晚疫病田间自然发病鉴定是可行的;②番茄抗晚疫病材料CLN2037B对生理小种T1的抗性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较高,抗性遗传中不存在细胞质基因效应,抗性表现为单基因不完全显性。
关键词:
番茄晚疫病 抗病性鉴定 配合力 抗性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亚菊 吴丽艳 黎志彬 鲍锐 钟利
为了解大果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关系,对收集到的49份大果番茄资源的果形、果色、单果重等13个相关性状进行评价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9份材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13个性状在不同材料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变异系数在6.61%~65.69%,其中,胎座胶状物质颜色的变异系数最大,果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49份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I类群的8、15、23号材料和第II类群的36、40、43号材料综合性状优良,可进一步应用于大果番茄的育种和生产中。本研究理清了大果番茄遗传多样性,为加快种质资源的利用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果番茄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森燕 吴忠义 张秀海 刘占磊 王永勤 黄丛林
构建了ZmPti1基因的正义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以bar基因为抗性筛选标记,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构建的两个表达载体分别转化到玉米自交系178。收获的种子播种于营养钵中,出苗后,经0.1%的草丁膦筛选得到40株草丁膦抗性植株,进一步用PCR鉴定与PCR-Southern检测得到33株转基因植株,其中15株是转化正义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株,18株是转化RNAi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化方法和ZmPti1基因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文才 陈佳 张晓敏 Francis David M
番茄疮痂病是世界上所有番茄种植地区主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该病能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几十年来一直受到育种界的关注。由于该病病原菌存在多个种和小种以及对该病的抗性呈数量性状遗传,因此通过育种途径来改良抗性进展缓慢。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育种家筛选、聚合或累加对多个小种的抗性提供了一种工具。以前的综述对1997年以前在病害的发生、症状、危害、综合防治、遗传分析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总结。近年来,在病原菌种与小种的鉴定、抗源的发掘、抗性遗传的分子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传统育种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机结合的策略也初见成效。本文将对这些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分子标记在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玛丽 彭宏 陈天子 张保龙 赵统敏 余文贵 赵丽萍
本研究将TYLCV的AC1和AC2基因中的保守序列嵌合并构建反向重复序列的RNAi载体p BI121-AC1-AC2,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番茄获得13株再生植株。结果表明,PCR及RT-PCR检测发现有3株转基因番茄成功表达T-DNA插入的外源基因片段。利用侵染性克隆农杆菌注射及烟粉虱传毒两种接种方法对其进行了抗性鉴定,表明2株转基因番茄植株对TYLCV表现抗性,为抗TYLCV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